长安城的早晨,晨钟声在清冷的空气中回荡。
苏毅立于最高层,晨雾如轻纱般缭绕在长安城上空,远处坊市间已传来胡饼摊的叫卖声和马车轮毂碾过青石的声响,这座都城正在他的治理下日渐繁华。
曹正淳轻步走到身后,手中捧着一摞奏折。
“陛下,各院监今日的汇报都已送达。”声音恭敬而低沉。
苏毅伸手接过奏折,厚重的纸张让他心中涌起一丝满足感。每一页纸背后,都代表着华朝正在发生的变化。
第一份来自贾思勰。
神州农学院的最新成果让人眼前一亮——他们不仅成功培育出了适应不同土质的马铃薯新品种,更重要的是开发出了军用压缩口粮的雏形。
“陛下,臣等经过反复试验,已能将玉米、大豆、肉类制成易保存的干粮。”贾思勰在奏折中详细描述着制作工艺,“此粮可保存半年之久,重量仅为普通军粮的三成。”
苏毅眉头微扬。
这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军队的机动性将大幅提升,远征作战不再受制于笨重的粮草辎重。
第二份奏折来自华佗。
皇家医学院的进展同样令人振奋。华佗详细汇报了为神机营培训随军医官的成果,更提到了一个让苏毅意外的发现。
“臣在研究战伤救治时,意外发现了一种新的止血方法。”华佗在奏折中写道,“将某种草药研磨成粉,敷在伤口上能迅速止血,效果远胜传统药物。”
苏毅的手指轻抚过纸面。
战场医疗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士兵的生存率。每多救一个士兵,就是多保存一份战斗力。
第三份来自李冰。
都水监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发现了几处蕴藏特殊矿石的矿脉。李冰建议将这些信息转交给华夏科学院,用于改良火器制造。
“这些矿石质地坚硬,熔点极高,或许能用于铸造更精良的火炮。”李冰的字迹工整,透着工程师特有的严谨。
最后一份奏折来自鲁班。
华夏科学院的研发进度超乎预期。除了火器方面的突破,他们还在农具、水利工具、甚至造纸印刷方面都有重大创新。
“陛下,臣已成功改良了印刷术,印刷速度提升三倍有余。”鲁班在奏折末尾补充道,“此举将大大缓解新科考制度下书籍短缺的问题。”
苏毅缓缓放下奏折,心中的满足感愈发强烈。
各个机构之间的协作,正在产生他期望中的化学反应。这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指数级的增长。
“传旨,午时召集各院监主官议事。”苏毅转身对曹正淳说道。
“是,陛下。”
午时,太极殿内。
贾思勰、华佗、李冰、鲁班、宋应星依次入座。管仲、萧何、诸葛亮等核心大臣也列席参会。
苏毅扫视众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自豪感。这些都是他亲手召唤的人杰,如今正在为华朝的崛起贡献着各自的智慧。
“诸位爱卿,朕今日召集大家,是要商讨各院监之间的深度协作。”苏毅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华朝要想真正强盛,绝不能各自为战。”
贾思勰率先起身。
“陛下所言极是。臣愿将农学院的成果全面开放,供各院监使用。”他的声音朴实无华,却透着坚定,“特别是军用口粮的研制,还需要华佗院长的药理知识支持。”
华佗点头示意。
“贾院长客气了。臣正好需要一些特殊植物用于药物研制,农学院的种植技术对臣帮助极大。”
苏毅满意地看着两人的互动。
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各个机构主动寻求合作,而不是被动执行命令。
鲁班也站了起来。
“陛下,臣有一个想法。”他的声音中带着工匠特有的兴奋,“都水监在河道勘测中发现的矿脉,正是臣急需的材料。若能开采这些矿石,不仅能改良火器,还能制造更精良的农具和医疗器械。”
李冰立即表态。
“鲁大师放心,臣这就安排人手配合开采。”
苏毅心中暗喜。
这种自发的协作精神,正是一个强大帝国的基石。
诸葛亮在一旁静静观察,随后缓缓起身。
“陛下,臣以为,各院监的协作还可以更进一步。”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不妨设立一个统筹协调的机构,专门负责各院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调配。”
萧何立即附和。
“孔明所言甚是。臣建议设立发展司,由陛下直接管辖,统筹全局。”
苏毅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诸葛亮的提议正中他的心意。华朝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统筹规划的阶段,各个机构虽然协作良好,但仍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
“准。”苏毅朱唇轻启,“即日起设立发展司,由诸葛亮任司长,萧何任副司长。”
大殿内众人齐声应诺。
会议继续进行,各种创新性的合作方案不断涌现。农学院的种植技术与都水监的灌溉工程结合,将大幅提升农业产量;医学院的药理研究与科学院的化学实验融合,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科学院的机械技术与各院的需求对接,将催生更多实用的发明创造。
苏毅越听越兴奋。
这种跨领域的协作,正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华朝的发展速度,将远超任何传统王朝。
会议结束后,苏毅独自留在大殿中。
夕阳西下,金辉透过窗棂洒在龙案上。他拿起一支毛笔,在宣纸上轻描淡写。
“华朝中兴,指日可待。”
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涌起一丝不安。
眼前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他始终无法忘记那份神秘的竹简,以及其中提到的“天外帝国”。
华朝的科技发展虽然迅速,但与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相比,仍然微不足道。
火龙枪和火炮固然强大,但面对可能拥有星际航行能力的敌人,这些武器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苏毅放下毛笔,目光投向窗外的星空。
那片深邃的黑暗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叮!发展司设立完成,获得信仰值 】
【解锁新成就:统筹协调者】
【各院监协作效率提升50%】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但苏毅的心情并未因此放松。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华朝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更先进的科技,以及更多的人杰。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可能到来的威胁面前,保护这个刚刚焕发生机的帝国。
夜深了,长安城逐渐安静下来。
但在皇宫深处,苏毅的案头依然灯火通明。
他正在制定一个更宏大的计划——一个足以应对任何挑战的计划。
华朝的崛起,才刚刚开始。
苏毅立于最高层,晨雾如轻纱般缭绕在长安城上空,远处坊市间已传来胡饼摊的叫卖声和马车轮毂碾过青石的声响,这座都城正在他的治理下日渐繁华。
曹正淳轻步走到身后,手中捧着一摞奏折。
“陛下,各院监今日的汇报都已送达。”声音恭敬而低沉。
苏毅伸手接过奏折,厚重的纸张让他心中涌起一丝满足感。每一页纸背后,都代表着华朝正在发生的变化。
第一份来自贾思勰。
神州农学院的最新成果让人眼前一亮——他们不仅成功培育出了适应不同土质的马铃薯新品种,更重要的是开发出了军用压缩口粮的雏形。
“陛下,臣等经过反复试验,已能将玉米、大豆、肉类制成易保存的干粮。”贾思勰在奏折中详细描述着制作工艺,“此粮可保存半年之久,重量仅为普通军粮的三成。”
苏毅眉头微扬。
这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军队的机动性将大幅提升,远征作战不再受制于笨重的粮草辎重。
第二份奏折来自华佗。
皇家医学院的进展同样令人振奋。华佗详细汇报了为神机营培训随军医官的成果,更提到了一个让苏毅意外的发现。
“臣在研究战伤救治时,意外发现了一种新的止血方法。”华佗在奏折中写道,“将某种草药研磨成粉,敷在伤口上能迅速止血,效果远胜传统药物。”
苏毅的手指轻抚过纸面。
战场医疗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士兵的生存率。每多救一个士兵,就是多保存一份战斗力。
第三份来自李冰。
都水监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发现了几处蕴藏特殊矿石的矿脉。李冰建议将这些信息转交给华夏科学院,用于改良火器制造。
“这些矿石质地坚硬,熔点极高,或许能用于铸造更精良的火炮。”李冰的字迹工整,透着工程师特有的严谨。
最后一份奏折来自鲁班。
华夏科学院的研发进度超乎预期。除了火器方面的突破,他们还在农具、水利工具、甚至造纸印刷方面都有重大创新。
“陛下,臣已成功改良了印刷术,印刷速度提升三倍有余。”鲁班在奏折末尾补充道,“此举将大大缓解新科考制度下书籍短缺的问题。”
苏毅缓缓放下奏折,心中的满足感愈发强烈。
各个机构之间的协作,正在产生他期望中的化学反应。这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指数级的增长。
“传旨,午时召集各院监主官议事。”苏毅转身对曹正淳说道。
“是,陛下。”
午时,太极殿内。
贾思勰、华佗、李冰、鲁班、宋应星依次入座。管仲、萧何、诸葛亮等核心大臣也列席参会。
苏毅扫视众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自豪感。这些都是他亲手召唤的人杰,如今正在为华朝的崛起贡献着各自的智慧。
“诸位爱卿,朕今日召集大家,是要商讨各院监之间的深度协作。”苏毅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华朝要想真正强盛,绝不能各自为战。”
贾思勰率先起身。
“陛下所言极是。臣愿将农学院的成果全面开放,供各院监使用。”他的声音朴实无华,却透着坚定,“特别是军用口粮的研制,还需要华佗院长的药理知识支持。”
华佗点头示意。
“贾院长客气了。臣正好需要一些特殊植物用于药物研制,农学院的种植技术对臣帮助极大。”
苏毅满意地看着两人的互动。
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各个机构主动寻求合作,而不是被动执行命令。
鲁班也站了起来。
“陛下,臣有一个想法。”他的声音中带着工匠特有的兴奋,“都水监在河道勘测中发现的矿脉,正是臣急需的材料。若能开采这些矿石,不仅能改良火器,还能制造更精良的农具和医疗器械。”
李冰立即表态。
“鲁大师放心,臣这就安排人手配合开采。”
苏毅心中暗喜。
这种自发的协作精神,正是一个强大帝国的基石。
诸葛亮在一旁静静观察,随后缓缓起身。
“陛下,臣以为,各院监的协作还可以更进一步。”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不妨设立一个统筹协调的机构,专门负责各院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调配。”
萧何立即附和。
“孔明所言甚是。臣建议设立发展司,由陛下直接管辖,统筹全局。”
苏毅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诸葛亮的提议正中他的心意。华朝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统筹规划的阶段,各个机构虽然协作良好,但仍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
“准。”苏毅朱唇轻启,“即日起设立发展司,由诸葛亮任司长,萧何任副司长。”
大殿内众人齐声应诺。
会议继续进行,各种创新性的合作方案不断涌现。农学院的种植技术与都水监的灌溉工程结合,将大幅提升农业产量;医学院的药理研究与科学院的化学实验融合,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科学院的机械技术与各院的需求对接,将催生更多实用的发明创造。
苏毅越听越兴奋。
这种跨领域的协作,正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华朝的发展速度,将远超任何传统王朝。
会议结束后,苏毅独自留在大殿中。
夕阳西下,金辉透过窗棂洒在龙案上。他拿起一支毛笔,在宣纸上轻描淡写。
“华朝中兴,指日可待。”
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涌起一丝不安。
眼前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他始终无法忘记那份神秘的竹简,以及其中提到的“天外帝国”。
华朝的科技发展虽然迅速,但与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相比,仍然微不足道。
火龙枪和火炮固然强大,但面对可能拥有星际航行能力的敌人,这些武器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苏毅放下毛笔,目光投向窗外的星空。
那片深邃的黑暗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叮!发展司设立完成,获得信仰值 】
【解锁新成就:统筹协调者】
【各院监协作效率提升50%】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但苏毅的心情并未因此放松。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华朝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更先进的科技,以及更多的人杰。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可能到来的威胁面前,保护这个刚刚焕发生机的帝国。
夜深了,长安城逐渐安静下来。
但在皇宫深处,苏毅的案头依然灯火通明。
他正在制定一个更宏大的计划——一个足以应对任何挑战的计划。
华朝的崛起,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