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平定瀛洲-《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

  长安。

  苏毅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捧着刚刚送到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奏疏上墨迹未干,戚继光的字迹依旧工整有力,然而字里行间却弥漫着血与火的惨烈气息。

  “日向滩血战,瀛洲水师全军覆没,萨摩武士十不存一,舰队折损过半……”

  苏毅的目光在奏疏上缓缓移动,每一个字都让他的内心波澜起伏。

  胜利的喜悦与将士的伤亡,在他心中交织成复杂的情绪。

  “戚将军不愧是朕的良将。”

  苏毅轻抚着奏疏,声音中带着隐隐的骄傲。

  这一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华朝国威的彻底展现。

  从今以后,再无人敢小觑华朝的军威。

  殿内的大臣们静静等待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传旨。”

  苏毅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日向滩血战有功将士,人人有赏!战死沙场之英烈,其家属享受朝廷抚恤!”

  萧何连忙提笔记录,心中暗自惊叹陛下的大气。

  这样的赏赐力度,足以让天下将士为之心动。

  “另外,朕同意周瑜的判断。”

  苏毅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能够看透千里之外的战场。

  “穷寇莫追,但瀛洲必须彻底平定。传令戚继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苏毅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传朕旨意,由戚继光、周瑜统领水师,肃清瀛洲沿海所有敌对势力。”

  “白起、关羽、赵云、常遇春、张定边等统领陆军,兵分数路,对瀛洲本土展开全面招抚。”

  殿内的大臣们屏息聆听,这道旨意将彻底改变瀛洲的命运。

  苏毅的声音愈发坚定,每一个字都如同铁锤般敲击在众人心头。

  “朕要让瀛洲知道,华朝的军威不可侵犯!”

  ……..

  瀛洲,丰后国臼杵城。

  白起身着银甲,立于城头,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城下,五万华朝精锐已经整装待发,旌旗猎猎作响。

  新式的膛线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米尼弹的威力已经在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这些武器的射程和精度,都远超瀛洲军队的想象。

  “将军,各路传檄已经发出。”

  副将快步走到白起身边,声音中带着兴奋。

  “不少瀛洲大名已经派来使者,表达归降之意。”

  白起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这些瀛洲大名,当初组成“讨华同盟”时何等嚣张,如今却如丧家之犬般摇尾乞怜。

  “墙头草而已。”

  白起的声音冰冷如霜,没有丝毫的温度。

  “不过,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倒也省却了不少麻烦。”

  远处的山道上,尘土飞扬。

  张仪率领的外交使团正马不停蹄地赶往各个大名的领地,进行分化瓦解的工作。

  这位纵横家的传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正在瓦解瀛洲最后的抵抗意志。

  “不过,听说长州藩的毛利氏依然负隅顽抗?”

  白起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对于这些死硬分子,他从来不会手软。

  “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华朝军威。”

  ……..

  与此同时,长崎出岛。

  霍克将军坐在昏暗的指挥舱内,面前摆着一张详细的海图。

  残余的舰船停泊在港湾中,船身上的焦黑痕迹述说着日向滩血战的惨烈。

  “将军,外面的包围圈越来越紧了。”

  副官的声音颤抖着,眼中满是绝望。

  华朝水师已经封锁了所有出海口,陆军更是步步紧逼。

  他们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霍克将军紧握双拳,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发白。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支纵横海洋的舰队,会在这片东方海域遭遇如此惨败。

  华朝军队的战斗力,远超他们的想象。

  “该死的东方人!”

  霍克咬牙切齿,眼中满是不甘。

  然而,愤怒并不能改变现实。

  弹药已经所剩无几,粮食也即将耗尽。

  更要命的是,船上的士兵已经出现了哗变的苗头。

  “将军,要不我们投降吧?”

  副官小心翼翼地提议,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霍克猛然回头,眼中迸发出狰狞的光芒。

  “投降?你知道投降意味着什么吗?”

  副官吓得后退一步,不敢再说话。

  霍克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现在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突围是死路一条,固守也是死路一条。

  或许,投降才是唯一的生路。

  但是,这对于骄傲的“带英”贵族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

  就在此时,舱外传来激烈的喊杀声。

  华朝水师已经开始了最后的攻击。

  甘宁的战船如利箭般冲向港口,船头悬挂着猎猎作响的战旗。

  “完了……”

  霍克瘫倒在椅子上,所有的抵抗意志都被击得粉碎。

  ……..

  长安,科学院。

  鲁班和宋应星正埋头研究着从瀛洲战场缴获回来的“带英”火器。

  这些做工精良的武器,让两人既震撼又兴奋。

  “带英”的技术确实领先华朝不少,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学习机会。

  “师父,您看这个膛线的设计。”

  宋应星指着一支燧发枪的枪管内壁,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

  “螺旋形的沟槽可以让弹丸自旋,从而提高精度和射程。”

  鲁班仔细观察着,不时点头赞叹。

  这种设计理念,确实巧妙至极。

  “还有这个加农炮的铸造工艺,比我们现在的技术要先进很多。”

  鲁班轻抚着炮管,感受着金属的质感。

  “不过,有了陛下给的那些图纸,我们很快就能追上,甚至超越他们。”

  两人的眼中都燃烧着熊熊的斗志。

  华朝的工匠精神,绝不会输给任何人。

  “师父,我有一个想法。”

  宋应星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兴奋。

  “既然能够制造出这样的火器,我们为什么不能制造出更好的?”

  鲁班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这个弟子的天赋确实不凡,总是能够举一反三。

  “说说你的想法。”

  “我在想,如果我们能够改进火药的配方,提高爆炸威力,再结合膛线技术……”

  宋应星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鲁班打断了。

  “好想法!立刻着手研究!”

  鲁班也兴奋起来,仿佛看到了华朝军工技术超越西方的曙光。

  “我们誓要让华朝的军工科技超越西方!”

  两人的豪言壮语在科学院内回荡,预示着一场技术革命即将到来。

  ……..

  数月后,瀛洲大势已定。

  在华朝大军的雷霆攻势下,所有负隅顽抗的势力都被彻底粉碎。

  长州藩的毛利氏在白起的铁蹄下化为灰烬,其他小股势力也纷纷投降。

  霍克将军和残余的“带英”士兵都成了阶下囚,被押解回长安等待处置。

  瀛洲这片土地,终于完全纳入了华朝的版图。

  苏毅站在太极殿的高台上,俯瞰着脚下的万里江山。

  瀛洲改设为“东海道行省”,华朝的文字、律法和度量衡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推行。

  【叮!恭喜宿主成功征服瀛洲,获得信仰值点!】

  【帝国威望大幅提升,四海宾服!】

  系统的提示音在苏毅脑海中响起,但他的表情依然平静如水。

  这只是一个开始。

  从霍克等俘虏口中,他得知了更多关于西方世界的信息。

  那片遥远的大陆上,还有更多强大的国度。

  “带英帝国”的本土,甚至可能派遣更大的舰队前来报复。

  但苏毅并不畏惧。

  华朝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孱弱的王朝了。

  有了瀛洲作为前进基地,有了不断进步的军工技术,有了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

  华朝已经具备了与任何敌人一战的实力。

  “司马迁何在?”

  苏毅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臣在!”

  司马迁快步走上前来,手中捧着厚厚的书稿。

  “臣已将整个征倭过程详细记录,命名为《东征实录》。”

  苏毅满意地点点头。

  这将是华朝史书中最光辉的篇章之一。

  “很好,朕要让后世子孙都知道,华朝的军威曾经震撼过整个东海!”

  夕阳西下,长安城内灯火通明。

  苏毅独自站在御花园中,目光投向东方。

  那里,是华朝新征服的疆域。

  那里,也是未来可能面临挑战的方向。

  但无论如何,华朝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个东方帝国,将以更加强大的姿态,迎接来自西方的任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