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先前的议事众人已退下,只余苏毅一人。
他静坐于龙椅之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首扶手,殿内只余下那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叩击声,一下,又一下,敲在沉寂的空气里。
龙脉之灵的警告,那个模糊而沉重的词——“它们”,像一根无形的刺,扎进了他构建的宏伟蓝图中。
鬼神之说,他可以召唤茅山道士来对付。千军万马,他有华夏人杰可以横扫。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敌人,总有办法解决。
但这种藏于世界帷幕之后,仅仅“窥伺”便能让一国龙脉警醒的存在,性质完全不同。它超越了武力和权谋的范畴,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威胁。
处理此事,不能只靠蛮力。
他需要一把最锋利的刀,一把能剖开所有光怪陆离的表象,直抵问题核心的解剖刀。
苏毅的指尖骤然停住。
“传,刑部尚书狄仁杰,觐见。”
片刻后,身着绯色官袍,两鬓微霜的狄仁杰步入殿中,他步伐沉稳,面容古井无波,仿佛任何事都无法在他心湖中掀起波澜。
“臣狄仁杰,参见陛下。”
“平身,赐座。”
待内侍奉上茶水并悄然退下,苏毅挥手屏退了所有宫人,巨大的御书房只剩下君臣二人,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苏毅没有绕弯子,他用最平实,也最骇人的语调,将昨夜皇陵之下发生的一切全盘托出。从鬼王殿的阴谋,到茅山道士的斗法,再到龙脉苏醒,最后,他一字一顿地提到了那句警告。
“……龙脉之灵称,朕的举动,惊动了窥伺这片土地的‘它们’。”
苏毅说完,便不再言语,只是平静地看着狄仁杰。他想看看,这位以逻辑和实证着称的大唐神探,在面对这种远超凡俗认知的事件时,会是何种反应。
狄仁杰并未露出惊骇或迷信的神色,他甚至没有去追问“它们”究竟为何物。
他只是站起身,在空旷的御书房内缓缓踱步,双眼微眯,仿佛在脑海中将苏毅描述的场景一帧帧地重现、拆解。龙脉、鬼王、法术……这些匪夷所思的元素被他自动过滤,沉淀下来的,是冰冷的事实。
在皇宫之下,天子脚边,有人布置了一个足以颠覆国运的巨大法阵。
这需要什么?
需要图纸,需要人力,需要海量的特殊材料,更需要将这一切神不知鬼不觉运进去,并精准安放的渠道和时间。
狄仁杰停下脚步,转身,对苏毅躬身一揖。
“陛下。”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鬼王殿行此逆天之事,绝非其一家之力可为。”
“能在长安城核心、皇宫之下布置如此大阵,必然有朝中重臣,甚至是宫中贵人作为内应,为其抹平痕迹,提供便利!”
苏毅的瞳孔骤然一缩。
这,正是他想要的答案。绕过所有虚无缥缈,直击案件最核心的“人”为漏洞。
“狄爱卿,朕要你查,彻查此事!”
苏毅霍然起身,一股凛然的杀意在他周身弥漫。
“无论牵扯到谁,官居何位,背后有何势力,朕都给你先斩后奏之权!”
他从御案之上,拿起一方早已准备好的玄铁令牌,递到狄仁杰面前。令牌入手冰冷沉重,正面是四个龙飞凤舞的篆字——【如朕亲临】。
“此令,可调动锦衣卫、东厂、六扇门三方势力。毛骧、曹正淳、诸葛正我,皆需听你号令。”
苏毅的声音冷彻骨髓。
“朕的皇宫,朕的脚下,竟成了魑魅魍魉的巢穴!狄爱卿,朕要你用这块令牌,将那些藏在阴沟里的老鼠,一只一只,全都给朕揪出来,晒死在太阳底下!”
狄仁杰双手接过令牌,那冰冷沉重的触感,是皇帝毫无保留的信任,更是泰山压顶般的责任。他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锐利。
“臣,狄仁杰,领旨!”
狄仁杰转身出宫,动作没有丝毫拖泥带水。那块“如朕亲临”的玄铁令牌被他贴身收好,冰冷的铁器仿佛还带着帝王不容置疑的意志。
宫门外,身材魁梧、气息彪悍的李元芳早已牵着两匹神骏的快马等候。他见狄仁杰出来,立刻迎了上去。
“大人。”
狄仁杰翻身上马,动作利落,完全不像个文官。
“元芳,此案不查鬼,先查人。走,去工部!”
李元芳催马跟上,眉头微皱,沉声问道:“大人,我明白此案必有内应。但鬼母乃是关键人证,此刻正在天牢,不趁其心神大乱之际连夜突审,反而先查工部卷宗,是否会错失良机,让她背后之人有时间串供或毁灭证据?”
狄仁杰催动马匹,在长安宽阔的朱雀大街上疾驰起来,声音顺着风清晰地传来。
“元芳,你觉得那皇陵下的万千符文石料,是鬼王殿的妖人一口口从城外叼进来的,还是那些阴魂自己扛进去的?”
李元芳被这话说得一噎,脸上闪过恍然之色,随即又有些兴奋,催马跟得更紧了。
狄仁杰的声音继续传来,平淡却带着洞穿人心的力量:“鬼神之说,是为表象。但要在皇宫之下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必然要在人世间留下痕迹。运送材料,调配工匠,掩人耳目,桩桩件件,都离不开一个‘人’字。鬼王殿是刀,咱们现在要找的,就是那个递刀的人!”
两人带着一队精干的刑部捕快,快马加鞭,风驰电掣般赶到工部衙门。
门口的守卫一看来人是狄仁杰,腿肚子都开始发软,连忙就要进去通报。
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动,一个身穿侍郎官服的中年人便从衙门里跌跌撞撞地冲了出来,官帽歪斜,袍服上还沾着大片刚刚翻倒的茶渍,显然是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心神大乱。
那侍郎面如金纸,一见狄仁杰亲至,眼中闪过极致的恐慌,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他强撑着上前行礼,声音却抖得不成调:“狄……狄大人,不知……不知驾临工部,有何……有何要事?部中事务繁忙,恐……恐有招待不周之处……”
他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想用身体挡住衙门大门,眼神飘忽,不敢与狄仁杰对视。
他静坐于龙椅之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首扶手,殿内只余下那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叩击声,一下,又一下,敲在沉寂的空气里。
龙脉之灵的警告,那个模糊而沉重的词——“它们”,像一根无形的刺,扎进了他构建的宏伟蓝图中。
鬼神之说,他可以召唤茅山道士来对付。千军万马,他有华夏人杰可以横扫。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敌人,总有办法解决。
但这种藏于世界帷幕之后,仅仅“窥伺”便能让一国龙脉警醒的存在,性质完全不同。它超越了武力和权谋的范畴,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威胁。
处理此事,不能只靠蛮力。
他需要一把最锋利的刀,一把能剖开所有光怪陆离的表象,直抵问题核心的解剖刀。
苏毅的指尖骤然停住。
“传,刑部尚书狄仁杰,觐见。”
片刻后,身着绯色官袍,两鬓微霜的狄仁杰步入殿中,他步伐沉稳,面容古井无波,仿佛任何事都无法在他心湖中掀起波澜。
“臣狄仁杰,参见陛下。”
“平身,赐座。”
待内侍奉上茶水并悄然退下,苏毅挥手屏退了所有宫人,巨大的御书房只剩下君臣二人,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苏毅没有绕弯子,他用最平实,也最骇人的语调,将昨夜皇陵之下发生的一切全盘托出。从鬼王殿的阴谋,到茅山道士的斗法,再到龙脉苏醒,最后,他一字一顿地提到了那句警告。
“……龙脉之灵称,朕的举动,惊动了窥伺这片土地的‘它们’。”
苏毅说完,便不再言语,只是平静地看着狄仁杰。他想看看,这位以逻辑和实证着称的大唐神探,在面对这种远超凡俗认知的事件时,会是何种反应。
狄仁杰并未露出惊骇或迷信的神色,他甚至没有去追问“它们”究竟为何物。
他只是站起身,在空旷的御书房内缓缓踱步,双眼微眯,仿佛在脑海中将苏毅描述的场景一帧帧地重现、拆解。龙脉、鬼王、法术……这些匪夷所思的元素被他自动过滤,沉淀下来的,是冰冷的事实。
在皇宫之下,天子脚边,有人布置了一个足以颠覆国运的巨大法阵。
这需要什么?
需要图纸,需要人力,需要海量的特殊材料,更需要将这一切神不知鬼不觉运进去,并精准安放的渠道和时间。
狄仁杰停下脚步,转身,对苏毅躬身一揖。
“陛下。”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鬼王殿行此逆天之事,绝非其一家之力可为。”
“能在长安城核心、皇宫之下布置如此大阵,必然有朝中重臣,甚至是宫中贵人作为内应,为其抹平痕迹,提供便利!”
苏毅的瞳孔骤然一缩。
这,正是他想要的答案。绕过所有虚无缥缈,直击案件最核心的“人”为漏洞。
“狄爱卿,朕要你查,彻查此事!”
苏毅霍然起身,一股凛然的杀意在他周身弥漫。
“无论牵扯到谁,官居何位,背后有何势力,朕都给你先斩后奏之权!”
他从御案之上,拿起一方早已准备好的玄铁令牌,递到狄仁杰面前。令牌入手冰冷沉重,正面是四个龙飞凤舞的篆字——【如朕亲临】。
“此令,可调动锦衣卫、东厂、六扇门三方势力。毛骧、曹正淳、诸葛正我,皆需听你号令。”
苏毅的声音冷彻骨髓。
“朕的皇宫,朕的脚下,竟成了魑魅魍魉的巢穴!狄爱卿,朕要你用这块令牌,将那些藏在阴沟里的老鼠,一只一只,全都给朕揪出来,晒死在太阳底下!”
狄仁杰双手接过令牌,那冰冷沉重的触感,是皇帝毫无保留的信任,更是泰山压顶般的责任。他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锐利。
“臣,狄仁杰,领旨!”
狄仁杰转身出宫,动作没有丝毫拖泥带水。那块“如朕亲临”的玄铁令牌被他贴身收好,冰冷的铁器仿佛还带着帝王不容置疑的意志。
宫门外,身材魁梧、气息彪悍的李元芳早已牵着两匹神骏的快马等候。他见狄仁杰出来,立刻迎了上去。
“大人。”
狄仁杰翻身上马,动作利落,完全不像个文官。
“元芳,此案不查鬼,先查人。走,去工部!”
李元芳催马跟上,眉头微皱,沉声问道:“大人,我明白此案必有内应。但鬼母乃是关键人证,此刻正在天牢,不趁其心神大乱之际连夜突审,反而先查工部卷宗,是否会错失良机,让她背后之人有时间串供或毁灭证据?”
狄仁杰催动马匹,在长安宽阔的朱雀大街上疾驰起来,声音顺着风清晰地传来。
“元芳,你觉得那皇陵下的万千符文石料,是鬼王殿的妖人一口口从城外叼进来的,还是那些阴魂自己扛进去的?”
李元芳被这话说得一噎,脸上闪过恍然之色,随即又有些兴奋,催马跟得更紧了。
狄仁杰的声音继续传来,平淡却带着洞穿人心的力量:“鬼神之说,是为表象。但要在皇宫之下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必然要在人世间留下痕迹。运送材料,调配工匠,掩人耳目,桩桩件件,都离不开一个‘人’字。鬼王殿是刀,咱们现在要找的,就是那个递刀的人!”
两人带着一队精干的刑部捕快,快马加鞭,风驰电掣般赶到工部衙门。
门口的守卫一看来人是狄仁杰,腿肚子都开始发软,连忙就要进去通报。
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动,一个身穿侍郎官服的中年人便从衙门里跌跌撞撞地冲了出来,官帽歪斜,袍服上还沾着大片刚刚翻倒的茶渍,显然是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心神大乱。
那侍郎面如金纸,一见狄仁杰亲至,眼中闪过极致的恐慌,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他强撑着上前行礼,声音却抖得不成调:“狄……狄大人,不知……不知驾临工部,有何……有何要事?部中事务繁忙,恐……恐有招待不周之处……”
他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想用身体挡住衙门大门,眼神飘忽,不敢与狄仁杰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