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的战火,烧得正旺。
而与此同时,一支黑色的钢铁洪流,正在大炎王朝的腹地,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向北穿行。
这支军队,正是苏毅亲率的十万大夏主力。
他们自历阳关而出,人衔枚,马裹蹄,昼伏夜出,避开了所有的大路和城池,沿着韩信精心规划出的一条条隐秘小道,如同一柄无声的利剑,直插大炎王朝的心脏——皇都,金陵!
中军帅帐,被安放在一辆巨大的四轮马车上,由十六匹神骏的北地良马拉动,行驶起来异常平稳。
马车内,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铺在桌案上。
苏毅一身常服,正凝神看着地图,他的手指,点在了一个距离金陵城不足五百里的位置。
“韩将军,按照我们现在的速度,还有多久能兵临金陵城下?”苏毅头也不抬地问道。
在他身旁,同样一身布衣的韩信,手持一根细长的竹竿,在地图上轻轻一点。
“回陛下,我军已连续急行军三日,行程近千里。将士们虽略有疲惫,但士气高昂。”韩信的声音平静而自信,“前方三百里,便是‘淮阳’。此地乃是通往金陵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大炎中部的产粮大郡。”
“只要我们绕过淮阳,再有两日,我十万大军,便可出现在金陵城外!”
苏毅点了点头,心里对韩信的佩服又多了几分。
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活地图。大炎的山川地理,城池关隘,他都了如指掌,仿佛亲自走过一遍似的。
“绕过淮阳?”苏毅的眉头微微一挑,“为何要绕过?这淮阳郡,既是产粮大郡,守备兵力想必不会太弱。若是我们能一举拿下,断了金陵的粮草供应,岂不是更好?”
在我看来,既然是闪电战,那就应该打得更狠一点。直接把金陵的饭碗给砸了,城里的守军不就得饿肚子,不战自乱了吗?
韩信闻言,却是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陛下,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我军此行的目的,是‘斩首’,而非‘攻城’。”
“我们的优势,在于快!在于出其不意!在于大炎君臣至今还不知道历阳关已破,以为我军主力尚在南境!”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底牌。”
韩信的竹竿,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将淮阳和周围的几座城池都圈了进去。
“淮阳城高池深,守军至少在三万以上。我们若要强攻,即便能拿下,也至少需要一两日的时间。如此一来,我军行踪必然暴露,金陵方面便会得到充足的预警时间。”
“他们可以从容地调集京畿地区的卫戍部队,加固城防,甚至向其他地方求援。到时候,我们面对的,将是一座铜墙铁壁般的坚城。”
“而我们,是孤军深入,后勤补给线漫长,最忌讳的,就是陷入这种旷日持久的攻城战。”
苏毅听着韩信的分析,缓缓点头。
他虽然不是专业的军事家,但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韩信说的,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
自己刚才的想法,还是有点想当然了。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处理这淮阳?”苏毅问道。
韩信的嘴角,勾起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陛下,我们不但不打淮阳,还要帮他们一把。”
“帮他们?”苏毅愣住了。
“正是。”韩信的竹竿,在淮阳城旁边的一个小点上,重重一点,“此处,名为‘白马渡’,是淮阳郡最大的粮草转运码头。淮阳郡八成的粮食,都要从这里,经水路运往金陵。”
“我们只需派一支偏师,轻装简行,奔袭白马渡,将码头上的粮草,付之一炬。”
“如此一来,动静不大,却足以让金陵城内,粮价飞涨,人心惶惶。而淮阳方面,必然以为是小股流寇所为,只会加强码头附近的防御,绝不会想到,我军主力已经近在咫尺。”
“这一把火,既能动摇金陵的人心,又能迷惑淮阳的守军,为主力大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一石二鸟,岂不美哉?”
听完韩信的计策,苏毅忍不住抚掌赞叹。
“好!好一个一石二鸟!”
“烧他一个码头,就能达到攻下一座城池都达不到的效果!兵仙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我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同样是打仗,人家想的就是跟我们不一样。烧个粮仓都能玩出花来。这要是放在现代,妥妥的战略大师啊。
“陛下谬赞。”韩信谦逊地躬了躬身,“此乃分内之事。”
“好,就依你之计!”苏毅当机立断,“此事,交给谁去办比较稳妥?”
“无需大将。”韩信笑道,“只需一员悍勇之将,率三千轻骑即可。此战贵在神速,打了就跑,绝不恋战。”
苏毅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合适的人选。
“曹正淳!”
“奴才在!”
车帘一动,曹正淳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车厢内。
“传朕旨意,命六剑奴率一千玄甲铁骑,即刻出发,奔袭白马渡!记住,只烧粮草,不伤平民,完成任务后,立刻归队!”
苏毅特意叮嘱了一句。
他虽然杀伐果断,但并不想滥杀无辜。战争是军人的事,没必要牵连到普通百姓。
这也是他身为一个现代人的最后底线。
“遵旨!”曹正淳的身影一闪,再次消失。
看着曹正淳离去,韩信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能感觉到,那个被称为“六剑奴”的六个年轻人,每一个的气息都极为强大而诡异,绝非普通的武将。
陛下麾下,当真是藏龙卧虎,深不可测。
“好了,前方的障碍已经扫清。”苏毅伸了个懒腰,重新将目光投向地图的尽头——金陵。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等我们的大军兵临城下之时,那位高高在上的炎帝,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的表情吧。”
他的脸上,露出了如同猎人看到猎物即将落入陷阱时,那充满期待的笑容。
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炎帝,正因为南境的“战事”,而陷入了新一轮的暴怒之中。
而与此同时,一支黑色的钢铁洪流,正在大炎王朝的腹地,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向北穿行。
这支军队,正是苏毅亲率的十万大夏主力。
他们自历阳关而出,人衔枚,马裹蹄,昼伏夜出,避开了所有的大路和城池,沿着韩信精心规划出的一条条隐秘小道,如同一柄无声的利剑,直插大炎王朝的心脏——皇都,金陵!
中军帅帐,被安放在一辆巨大的四轮马车上,由十六匹神骏的北地良马拉动,行驶起来异常平稳。
马车内,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铺在桌案上。
苏毅一身常服,正凝神看着地图,他的手指,点在了一个距离金陵城不足五百里的位置。
“韩将军,按照我们现在的速度,还有多久能兵临金陵城下?”苏毅头也不抬地问道。
在他身旁,同样一身布衣的韩信,手持一根细长的竹竿,在地图上轻轻一点。
“回陛下,我军已连续急行军三日,行程近千里。将士们虽略有疲惫,但士气高昂。”韩信的声音平静而自信,“前方三百里,便是‘淮阳’。此地乃是通往金陵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大炎中部的产粮大郡。”
“只要我们绕过淮阳,再有两日,我十万大军,便可出现在金陵城外!”
苏毅点了点头,心里对韩信的佩服又多了几分。
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活地图。大炎的山川地理,城池关隘,他都了如指掌,仿佛亲自走过一遍似的。
“绕过淮阳?”苏毅的眉头微微一挑,“为何要绕过?这淮阳郡,既是产粮大郡,守备兵力想必不会太弱。若是我们能一举拿下,断了金陵的粮草供应,岂不是更好?”
在我看来,既然是闪电战,那就应该打得更狠一点。直接把金陵的饭碗给砸了,城里的守军不就得饿肚子,不战自乱了吗?
韩信闻言,却是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陛下,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我军此行的目的,是‘斩首’,而非‘攻城’。”
“我们的优势,在于快!在于出其不意!在于大炎君臣至今还不知道历阳关已破,以为我军主力尚在南境!”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底牌。”
韩信的竹竿,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将淮阳和周围的几座城池都圈了进去。
“淮阳城高池深,守军至少在三万以上。我们若要强攻,即便能拿下,也至少需要一两日的时间。如此一来,我军行踪必然暴露,金陵方面便会得到充足的预警时间。”
“他们可以从容地调集京畿地区的卫戍部队,加固城防,甚至向其他地方求援。到时候,我们面对的,将是一座铜墙铁壁般的坚城。”
“而我们,是孤军深入,后勤补给线漫长,最忌讳的,就是陷入这种旷日持久的攻城战。”
苏毅听着韩信的分析,缓缓点头。
他虽然不是专业的军事家,但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韩信说的,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
自己刚才的想法,还是有点想当然了。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处理这淮阳?”苏毅问道。
韩信的嘴角,勾起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陛下,我们不但不打淮阳,还要帮他们一把。”
“帮他们?”苏毅愣住了。
“正是。”韩信的竹竿,在淮阳城旁边的一个小点上,重重一点,“此处,名为‘白马渡’,是淮阳郡最大的粮草转运码头。淮阳郡八成的粮食,都要从这里,经水路运往金陵。”
“我们只需派一支偏师,轻装简行,奔袭白马渡,将码头上的粮草,付之一炬。”
“如此一来,动静不大,却足以让金陵城内,粮价飞涨,人心惶惶。而淮阳方面,必然以为是小股流寇所为,只会加强码头附近的防御,绝不会想到,我军主力已经近在咫尺。”
“这一把火,既能动摇金陵的人心,又能迷惑淮阳的守军,为主力大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一石二鸟,岂不美哉?”
听完韩信的计策,苏毅忍不住抚掌赞叹。
“好!好一个一石二鸟!”
“烧他一个码头,就能达到攻下一座城池都达不到的效果!兵仙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我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同样是打仗,人家想的就是跟我们不一样。烧个粮仓都能玩出花来。这要是放在现代,妥妥的战略大师啊。
“陛下谬赞。”韩信谦逊地躬了躬身,“此乃分内之事。”
“好,就依你之计!”苏毅当机立断,“此事,交给谁去办比较稳妥?”
“无需大将。”韩信笑道,“只需一员悍勇之将,率三千轻骑即可。此战贵在神速,打了就跑,绝不恋战。”
苏毅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合适的人选。
“曹正淳!”
“奴才在!”
车帘一动,曹正淳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车厢内。
“传朕旨意,命六剑奴率一千玄甲铁骑,即刻出发,奔袭白马渡!记住,只烧粮草,不伤平民,完成任务后,立刻归队!”
苏毅特意叮嘱了一句。
他虽然杀伐果断,但并不想滥杀无辜。战争是军人的事,没必要牵连到普通百姓。
这也是他身为一个现代人的最后底线。
“遵旨!”曹正淳的身影一闪,再次消失。
看着曹正淳离去,韩信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能感觉到,那个被称为“六剑奴”的六个年轻人,每一个的气息都极为强大而诡异,绝非普通的武将。
陛下麾下,当真是藏龙卧虎,深不可测。
“好了,前方的障碍已经扫清。”苏毅伸了个懒腰,重新将目光投向地图的尽头——金陵。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等我们的大军兵临城下之时,那位高高在上的炎帝,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的表情吧。”
他的脸上,露出了如同猎人看到猎物即将落入陷阱时,那充满期待的笑容。
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炎帝,正因为南境的“战事”,而陷入了新一轮的暴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