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杀神论武-《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

  白起的话,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带着森然的寒气,让贾诩脸上习惯性的笑容都微微一滞。

  好家伙!

  老夫在这跟你讲究兵法诡道,讲究攻心为上,你却反问我提着刀砍过去要多久?

  这天,还能不能聊了?

  贾诩心里一阵哭笑不得,他发现,跟白起这种已将“战争”二字刻入灵魂的纯粹武将交流,有时候,真的会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无力感。

  在对方的逻辑里,似乎不存在任何花里胡哨的东西,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解决——杀光他们。

  如果杀一遍不够,那就杀两遍。

  “咳咳……”贾诩干咳两声, 掩饰住瞬间的尴尬,他那双浑浊的老眼闪过一丝狡黠,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顺着白起的话说道:“白将军神威,若您亲自率铁骑出征,莫说天黑,恐怕午时三刻,那铁剑门便已化为齑粉。只是……”

  “咱们的目标,是天心宗,是整个‘除魔联盟’。”

  “这第一战,既要打出威风,也要……节省力气。更要迷惑敌人,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虚实。”

  “若将军直接率领大军,雷霆一击,固然能灭掉铁剑门。但同时,也会暴露我军的实力和意图,让天心宗那些人,有了防备。”

  “可若用老臣之计,只需派一小队人马,便可搅得他铁剑门天翻地覆,内乱自溃。如此一来,我大军主力,便可隐匿不动,待天心宗反应过来时,再给他们一个‘惊喜’。”

  贾诩一边说,一边观察着白起的表情。

  他发现,白起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思索。

  显然,他听进去了。

  “善。”

  良久,白起缓缓点头,再次吐出一个字。

  他虽然是杀神,是人屠,但这不代表他没有脑子。

  恰恰相反,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他的军事谋略,同样是顶尖的。

  他只是习惯了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当有更好,更省力,且能达成更多战略目的的方案时,他也不会拒绝。

  “既然如此。”白起看向曹正淳,“此事,交给你。”

  他的意思很明确,既然是玩阴的,那就让专业的人去办。

  “嘿嘿,将军放心。”曹正淳发出一阵尖细的笑声,显得信心十足,“三天之内,咱家,必定将铁剑门门主的人头,还有他们宗门的藏宝图,一并送到将军面前!”

  “嗯。”

  白起不再多言,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沙盘。

  他的手指,缓缓地,移向了那个代表着“天心宗”的红点。

  那冰冷的眼神,仿佛已经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个宗门的覆灭。

  看到三人达成了一致,苏毅满意地点了点头。

  白起的杀伐果断,贾诩的阴险毒辣,曹正淳的酷烈无情。

  这三个人的组合,简直就是一支死亡军团。

  他很期待,这支死亡军团,会给所谓的“除魔联盟”,带来一场何等华丽的谢幕演出。

  “好了,军事上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苏毅摆了摆手,示意三人可以退下了。

  “白将军,你初来乍到,先去军营熟悉一下情况。贾诩,曹正淳,你们两个,配合好白将军的行动。”

  “臣(末将),遵旨!”

  三人齐齐行礼,随即,退出了御书房。

  随着那股冰冷的杀气消失,荀彧和鲁班,才终于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

  尤其是荀彧,他此刻的心情,无比复杂。

  他知道,陛下麾下,能人辈出。

  有韩信这种兵仙,有吕布这种战神。

  但他没想到,陛下竟然还能召唤出,白起这种……已经不能用“人”来形容的恐怖存在。

  有此等杀神在,何愁天下不定?

  但同时,他也感到了一丝隐忧。

  杀气如此之重,将来,若是天下太平了,又该如何安置此人?

  自古名将,善战者,未必善终啊。

  不过,这些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

  他知道,现在还远没到考虑这些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辅佐陛下,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帝国。

  就在荀彧思绪万千之时,苏毅的声音,再次响起。

  “文若,鲁大师,咱们,继续刚才的话题。”

  苏毅将那张“稷下学宫”的图纸,重新铺开。

  “学宫的建造,刻不容缓。但朕觉得,光有一座学宫,还不够。”

  他看向荀彧,缓缓说道:“朕要的,不光是培养人才的‘器’,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这个帝国,长治久安,万世不移的‘道’!”

  “而这个‘道’的根本,就在于民生。”

  “朕这几日,一直在思考张相提出的‘一条鞭法’和‘官绅一体纳粮’。”

  苏毅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他看着荀彧,忽然话锋一转。

  “文若,你乃治世之能臣,朕想考考你。”

  “你觉得,朕的这些新法,可还有什么……漏洞?”

  漏洞?

  荀彧愣住了。

  陛下推行的这些新政,无论是“一条鞭法”,还是“土地国有”,在他看来,都已经是惊世骇俗,足以开创一个新时代的伟大举措了。

  每一条,都直指前朝弊病的根源,堪称完美。

  怎么还会有漏洞?

  他皱着眉头,仔细地思索了许久,然后,有些不确定地说道:“陛下,臣愚钝。臣以为,陛下的新政,环环相扣,高屋建瓴,已是治国之良策。若说漏洞……臣,实在想不出来。”

  “想不出来?”苏毅笑了。

  他知道,这不是荀彧的能力不行。

  而是他的眼界,终究还是被这个时代,被他所学的“君君臣臣”的框架所局限了。

  他能看到三步,五步,甚至十步。

  但苏毅,凭借着超越这个时代千年的知识,能看到的,是一百步,一千步!

  “文若,你只看到了新法带来的好处,却没有看到,它光芒之下,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甚至足以在百年之后颠覆整个帝国的隐患。”

  苏毅站起身,缓步走到窗边,望着皇宫之外那广袤的天地,声音变得悠远而沉重。

  “这个隐患,就是……人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