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格物新途-《从少爷到皇帝》

  朝廷的黑暗腐朽,大夏的求贤若渴;

  科举的彻底绝望,粮种救民的迫切希望;

  过往的愤懑不甘,未来施展抱负的可能……无数念头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翻腾不休。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挣扎,有震动,还有一丝被压抑太久、终于被点燃的微光。过了许久,他才长长地、沉重地呼出一口气,声音沙哑而低沉:

  “此事……容我思量。”

  雅室内茶香渐冷,气氛却比之前更为凝肃。

  宋应星那句容我思量后,周姓密使并未再出言相逼,只是静静端起茶杯,目光平和地看着眼前这位陷入巨大内心风暴的学者。

  两人对坐无言,唯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市井之声,更衬得室内一片沉寂。

  一盏茶的时间在沉默中悄然流过,宋应星终于抬起头,眼中挣扎未褪,却多了几分探究的清明。

  他朝周密使拱了拱手,声音带着一丝歉意:“方才失态,周先生见谅。”

  “宋先生言重了。事关重大,理当深思。”周密使微笑回礼,示意无妨。

  两人又默默饮了半盏茶。宋应星放下茶杯,神情郑重地看向对方:“夏王信中所述之事,在下已知晓,然心中尚有几点不明,不知周先生可否解惑?”

  “先生但问无妨,在下知无不言。”周密使坐直了身体,眼神专注。

  宋应星沉吟片刻,问出了盘旋心头的最大疑惑:“信中提及这大夏研究院,还有那科技二字,究竟是何所指?宋某愚钝,还望先生明示。”

  周密使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他等的就是这个问题!宋应星肯问,便说明心防已动,只差临门一脚。

  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不慌不忙地从怀中贴身衣袋里,再次取出一封薄薄的信件。

  这封信与先前那封不同,纸张更为坚韧,带着一种特殊的质感。

  “宋先生心中疑问,非言语可尽解,此乃我大夏研究院内部密报抄录,先生一看便知。”周密使将信纸轻轻推到宋应星面前。

  宋应星疑惑地接过,展开信纸,目光扫过上面工整的蝇头小楷,他的脸色瞬间剧变!拿着信纸的手竟微微颤抖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

  “这……这……周先生!此事当真?!”他猛地抬头,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有些变调,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光芒。

  “千真万确!”周密使斩钉截铁,神情无比严肃,“宋先生想必也听闻过西洋传教士带来的千里镜?”

  宋应星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点头道:“确有耳闻!此物能视远如近,端的神奇!乃格物之利器!”

  “不错!”周密使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揭开惊天秘闻的激动,“然先生可知,西洋有一奇人,名曰伽利略?他以那千里镜为基础,穷究其理,竟造出一种更神异之物——天文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宋应星喃喃重复,感觉这名字便已蕴含无穷奥秘。

  “正是!”周密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语速加快,仿佛要将那震撼的星空画卷在宋应星面前展开,“此镜非比寻常!

  伽利略以此镜观天,所见之景,足以颠覆千古认知!他见那月轮之上,非是广寒清虚,而是沟壑纵横,环形山峦起伏,宛如人间大地!

  他见那金星,竟如月相盈亏,有圆有缺!

  他见那木星,周遭竟有四颗明亮星辰环绕,如众星拱月!

  他更见那茫茫银河,并非一道乳白色光雾,而是由亿万颗璀璨星辰汇聚而成!浩渺无垠,深邃无极!”

  周密使的描述如同惊雷,一道接一道劈在宋应星固有的宇宙观上!他脸色煞白,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整个人如同被钉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月有山峦?金有盈亏?木有卫星?银河是星海?这……这与他自幼诵读的天圆地方、日月星辰皆绕地而行的圣贤之言,何止是天壤之别!

  “这……这……匪夷所思!惊世骇俗!”宋应星喃喃自语,巨大的认知冲击让他一时难以消化。

  “宋先生!”周密使的声音如同洪钟,将宋应星从震撼中拉回,“若非确凿无误,在下岂敢妄言?此乃伽利略亲自观测后,给出的答案!

  其观测之精微,记录之详实,已震动整个西洋学界!此非妄语,乃是格物实证之真理!”

  他看着宋应星眼中翻腾的惊涛骇浪,知道火候已到,声音转为深沉而恳切:“宋先生,您看到了吗?我华夏子民,自诩天朝上邦,然在探究天地至理、穷究宇宙奥秘之上,竟已落后于彼等西洋蛮夷!此非妄自菲薄,乃是血淋淋的现实!”

  他身体前倾,目光灼灼,话语中带着强烈的紧迫感与使命感:“正因如此,我大夏王高瞻远瞩!成立研究院,非为一家一姓之私利,实乃汇聚天下英才,革新此科技!

  何为科技?简言之,便是格致之术与百工之技!上至天文地理,日月星辰运转之律;

  下至人间百事,衣食住行所用之器;

  旁及农桑稼穑,医卜星象,皆在穷究探索、推陈出新之列!此乃大夏研究院之根本职责!”

  宋应星听得心潮澎湃,但仍有一丝疑惑:“周先生所言格致之术,玄妙非常,然……如何实证?如何表现?宋某实难理解其究竟为何物?还请周先生解惑!”

  “先生问得好!”周密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正是他等待的契机。

  他目光扫过雅室地面,恰好看到一只不知从何处爬来的小甲虫,他俯身,小心翼翼地将那小虫捏起。

  “先生请看。”周密使对宋应星示意了一下手中的小虫,随即转头对门外侍立的随从低语几句。

  很快,随从找店家取来了几张吸水较好的宣纸和一个干净的空茶杯。

  周密使将其中几张宣纸浸湿,覆盖在空茶杯口上,然后,他将那只还在挣扎的小甲虫轻轻放入茶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