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杨广最后的豪赌,杨家血脉!-《隋唐:从护隋到万界称帝》

  秦牧的中军大帐内,随着伍云召的一声“一言为定”,一场关乎天下归属的赌约,就此尘埃落定。

  帐内是重新燃起的希望与躁动。

  而在那江都运河之上,奢华的龙舟之内,气氛却截然相反。

  这里没有金戈铁马的肃杀,只有挥之不去的阴沉与压抑。

  丝竹之声早已停歇,宫女内侍们被远远地屏退,偌大的船舱顶层,只剩下三道身影。

  大隋天子,杨广。

  母仪天下的,萧皇后。

  以及大隋的擎天玉柱,靠山王,杨林。

  杨广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他手中那只名贵的琉璃酒杯,被他捏得咯咯作响,仿佛随时都会碎裂。

  “皇叔,皇后,你们说。”

  他幽幽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朕派往幽辽两州的探子,前后不下七八批,为何没有一个能传回消息?”

  “为何,他们一入幽辽地界,便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这个问题,他是在问杨林和萧后,但更像是在问自己。

  那双曾经睥睨天下的眸子里,此刻竟流露出一丝恐惧。

  “秦牧……”

  “朕这头亲手养大的猛虎,恐怕……已经彻底失控了!”

  杨林闻言,眉头紧锁,下意识地想要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四明山一战,秦牧麾下镇北军的战力,他看得清清楚楚。

  那根本不是大隋的士卒可比的,那就是秦牧的铁军!

  反倒是萧皇后,表现得异常平静,她伸出保养得宜的玉手,轻轻覆在杨广的手背上。

  “陛下。”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冷静。

  “既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又何必再为此烦忧?”

  “事已至此,当有现在的思想准备。”

  “就像陛下您之前说的,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日后的皇帝,其血脉之中,流淌着我杨家的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杨广身躯一震,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满是无力的叹息。

  是啊,最好的结果。

  多么讽刺。

  他想起了他那两位已经成年,却依旧不成器的皇子,心中只剩下一片冰凉。

  “连朕都快压制不住他了,更何况那两个废物?”

  一旁的杨林听得云里雾里,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陛下,皇后,你们这……说的是什么跟什么?”

  “老臣怎么一句也听不明白了?”

  萧皇后转过头,看向这位为大隋操劳一生的皇叔,眼中闪过一丝怜悯。

  她轻声道:“皇叔,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瞒着您的了。”

  “陛下之所以会将南阳嫁给秦牧,您以为,真的只是单纯的赏识与笼络吗?”

  杨林一愣。

  萧皇后继续道:“那两个皇儿,您也看到了,实在是不成器,烂泥扶不上墙。”

  “陛下连年征战,早已看透了人心,他知道,自己百年之后,那两个孩子根本镇不住秦牧这条真龙。”

  “所以,陛下才想出了这个法子。”

  “将南阳嫁给秦牧,让他们尽快诞下子嗣。”

  “如此一来……”

  萧皇后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一字一句,却如惊雷般在杨林耳边炸响。

  “就算日后秦牧真的反了,登基为帝,那太子之位,也必然是流着我杨家血脉的孩儿!”

  “这江山,绕了一圈,还是回到了我杨家的手中!”

  “什么?!”

  杨林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这怎么可能?!”

  “老臣看秦牧那孩子,重情重义,不像是那种狼子野心之辈啊!”

  “他绝不会造反!”

  “他不会?”

  杨广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讥诮。

  “皇叔,你太小看人心了!”

  “秦牧或许还念着你我二人的赏识之情,还顾及着南阳和玉儿那层关系,不愿主动撕破脸皮。”

  “但他麾下那些骄兵悍将呢?”

  “冉闵、李存孝、尉迟恭……哪一个不是野心勃勃之辈?他们会甘心屈居人下?他们会日日夜夜在秦牧耳边撺掇!”

  杨广越说越气,猛地一拍桌子。

  “宴会上的事,皇叔你也看清楚了!”

  “他秦牧为了一个李元霸,就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威胁李渊!”

  “张口就是一万匹上等战马,三十万担粮草!”

  “这是臣子该有的样子吗?!”

  “他这不是在敲诈李渊,他是在敲山震虎,是在告诉朕,他秦牧,有掀桌子的本钱!”

  杨广喘着粗气,眼中满是悔恨。

  “朕当初就不该听信谗言,把他扔到幽州去!”

  “朕本想让他去幽州,与那罗艺老匹夫相互制衡,让这两头猛虎在笼子里斗个你死我活!”

  “谁曾想!罗艺那个老匹夫,竟然直接把自己的亲儿子罗成都送进了秦牧军中!”

  “照这个情形看,那燕云十八骑,恐怕也早就成了他秦牧的囊中之物!”

  “整个幽辽,现在就是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杨林颓然坐下,一张老脸瞬间苍白了许多。

  他想了一辈子,也想不明白,事情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一夜无话。

  龙舟之上,人心惶惶。

  翌日。

  天色微亮,秦牧便已一身戎装,来到了龙舟之上。

  他踏上甲板,身后并未跟随任何将领,独自一人,渊渟岳峙。

  杨广早已等候多时,他换上了一副和煦的笑容,仿佛昨夜的忧虑与愤怒从未发生过。

  秦牧走到杨广面前,抱拳躬身。

  “陛下。”

  “幽辽两州事务繁多,臣挂心不已,恐不能再随陛下前往扬州,特来向陛下请辞。”

  他的声音平静,不卑不亢。

  杨广脸上立刻流露出“惋惜”之色,他上前一步,亲手扶起秦牧。

  “哎呀!秦爱卿何必如此多礼!”

  “朕本还想着,到了扬州,与爱卿共赏琼花,再对你进行封赏,以彰你护国之功呢!”

  “既然爱卿急着回去,朕也不好强留。”

  杨广顿了顿,似乎是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朗声道。

  “也罢!”

  “既然如此,那朕便在此处,将赏赐一并给了你!”

  他目光扫过四周的内侍与禁卫,声音传遍了整艘龙舟。

  “传朕旨意!”

  “镇北王秦牧,护国有功,劳苦功高,特赐!”

  “从此以后,可见皇不拜!”

  “持剑上殿!”

  此言一出,满船皆惊!

  可见皇不拜,持剑上殿!

  这已是人臣之极!

  是无上的荣耀,更是无上的权力!

  然而,秦牧的脸上,却依旧古井无波。

  他只是再度抱拳,微微躬身。

  “谢陛下隆恩。”

  说完,他便直起身子,转身离去。

  没有丝毫的留恋,没有半点的迟疑。

  杨广脸上的笑容,缓缓僵住。

  他看着秦牧那挺拔如枪的背影,一步一步,走下龙舟,汇入那早已集结完毕,如钢铁洪流般的镇北军之中。

  随着秦牧翻身上马,一声令下。

  “回师!”

  “轰隆隆——!”

  三万多大军,开始缓缓开拔,那震天的马蹄声与整齐的脚步声,仿佛一柄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杨广站在船头,江风吹得他龙袍猎猎作响。

  他知道。

  从今天起。

  这头猛虎,是真的……出笼了。

  再也不受任何束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