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血染雄关-《隋唐:从护隋到万界称帝》

  夜幕,悄然降临。

  金顶关内的冲天火光,终于在数万将士不眠不休的扑救下,渐渐熄灭。

  但那呛人的焦糊味,却如同跗骨之蛆,弥漫在整座雄关的每一个角落,久久不散。

  秦牧负手立于斑驳的城墙之上,玄色的大氅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他的脚下,是凝固的暗红色血迹,墙垛的缝隙里,还卡着断裂的兵刃和破碎的骨茬。

  放眼望去,城内一片狼藉。

  原本还算齐整的街道与房屋,此刻已是断壁残垣。

  无数被烧得焦黑的梁木横七竖八地倒塌在地,尚有余烬在夜色中闪烁着点点猩红,如同魔鬼不甘眨动的眼睛。

  空气中,除了焦糊味,还混杂着浓郁的血腥与死亡的气息,令人作呕。

  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压抑的、撕心裂肺的哭嚎声,那是劫后余生的百姓在寻找他们失散的亲人,或是在为被大火吞噬的家园而悲泣。

  战争的残酷,在这一刻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秦牧的目光越过这座满目疮痍的雄关,投向了更北方的、被无尽黑暗笼罩的远方。

  那里,便是高句丽的腹地。

  “乙支文德……”

  他低声呢喃,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刺骨的冰寒。

  “你烧掉的,不仅是这座关城,更是高句丽……最后的生机。”

  “金顶关,只是一个开始。”

  “下一步,本侯的大军,将你高句丽,从这世上,彻底抹去!”

  他的声音在夜风中消散,但那股君临天下的霸气与森然的杀意,却仿佛让周围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就在此时,一阵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一名身披重甲,脸上还沾着烟灰与血迹的将领快步走来,在秦牧身后三步处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地抱拳禀报道:

  “启禀侯爷!”

  “城中大火,已尽数扑灭!”

  来人是秦牧麾下的一员悍将,名为周通,作战勇猛,向来负责战后清点事宜。

  秦牧缓缓转过身,面沉如水。

  “百姓伤亡如何?”

  周通的头垂得更低了,声音里带着一丝沉痛。

  “回侯爷,初步统计,死于大火和乱军中的无辜百姓,多达三千一百余人,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乙支文德,这个畜生!”

  秦牧的拳头瞬间攥紧,指节捏得咯咯作响,眼中迸发出骇人的杀机。

  为了逃命,竟不惜纵火焚城,视满城军民性命如草芥!

  此等行径,人神共愤!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怒火,继续问道:

  “战损统计呢?”

  “此战,我军战果如何?伤亡又如何?”

  这才是他眼下最关心的问题。

  周通立刻从怀中取出一份沾着血印的战报,高举过头顶,朗声汇报道:

  “禀侯爷!”

  “金顶关一役,我军大获全胜!”

  “共计斩杀高句丽守军一万八千余人!”

  “活捉俘虏,两万零七百人!”

  “另有约三万残兵,跟随乙支文德向北溃逃,其具体去向,斥候营正在全力追查!”

  听到这个战果,秦牧的脸色稍稍缓和。

  以雷霆之势,一日之内攻破雄关,歼敌近四万,这绝对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我军伤亡呢?”

  秦牧的声音依旧平静,但身后的李存孝、宁武等将领,都屏住了呼吸。

  周通的声音低沉了下去。

  “此战,我军将士……阵亡七千三百二十一人,重伤三千余,轻伤者过万。”

  战争,从来没有不死人的。

  即便是一面倒的攻城战,守城方占据地利,伤亡也绝不会小。

  秦牧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这个伤亡数字,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周通顿了顿,继续补充道:

  “其中,作为镇北铁骑,伤亡三百余人。”

  “飞虎军攀城先登,伤亡最为惨重,折损了五百多名弟兄……”

  听到飞虎军的伤亡,秦牧的眼角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

  “侯爷……”

  周通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请示的意味。

  “那……那活捉的两万高句丽俘虏,该如何处置?”

  “是按照惯例,收编为奴隶营,还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秦牧冰冷的声音打断了。

  “杀。”

  秦牧只说了一个字。

  一个字,却如同九幽寒冰,让周围的空气瞬间凝固。

  “什么?”

  周通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侯爷,您是说……”

  秦牧的眼神冷得像刀子,一字一顿地重复道:

  “本侯说,杀。”

  “一个不留。”

  “嘶——!”

  此言一出,不仅是周通,就连他身后站着的几名将领,都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大变。

  “侯爷!不可啊!”

  一名性情相对温和的将军立刻出列,急声劝谏道。

  “杀俘不祥啊!”

  “自古以来,坑杀降卒,乃是大忌!有伤天和。

  另一名将领也连忙附和:

  “是啊侯爷!两万多人,不是两百人!若尽数坑杀,必将激起高句丽全国上下的同仇敌忾之心!到时候,他们人人死战,对我军后续的战事,极为不利啊!”

  周通也反应了过来,磕头劝道:

  “侯爷三思!这些人放下武器投降,我们再杀他们,传扬出去,我军‘仁义之师’的名声就全毁了!日后谁还敢投降我们?”

  “仁义?”

  秦牧冷笑一声,笑声中充满了无尽的嘲讽与森寒。

  “本侯的仁义,是对待朋友和子民的!”

  “不是给这群猪狗不如的畜生的!”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城中那些被烧毁的废墟,声音陡然拔高,如同炸雷般在众人耳边响起!

  “你们去看看!”

  “去看看那些被活活烧死的百姓!”

  “去听听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儿寡母的哭声!”

  “乙支文德纵火焚城的时候,可曾想过‘仁义’二字?!”

  “这些高句丽的士卒,助纣为虐,眼睁睁看着大火燃起,看着无辜百姓惨死,可曾有一人站出来阻止?!”

  “没有!”

  “一个都没有!”

  “在他们眼中,我大隋子民的性命,连蝼蚁都不如!”

  “既然他们不把我们当人看,本侯,又何须把他们当人?!”

  秦牧的声音越说越大,越说越是激昂,胸中的怒火与杀意,如同火山般喷发!

  “本侯承诺过,‘非敌者,饶性命’!”

  “但他们,是敌人!”

  “是屠戮我大隋子民的刽子手!”

  “对待敌人,本侯只有一个原则!”

  “那就是——”

  “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杀俘不祥?有伤天和?”

  秦牧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了睥睨天下的狂傲!

  “若真有天谴,尽管冲着我来!”

  “所有的罪孽,本侯一人担之!”

  “但这两万俘虏,必须死!”

  “本侯要用他们的血,来祭奠金顶关内三千无辜惨死的冤魂!”

  “本侯要让整个高句丽都知道,犯我大隋天威者,虽远必诛!”

  “要让他们在无尽的恐惧中,等待着灭亡的降临!”

  一番话,说得是杀气腾腾,掷地有声!

  周通、宁武等人被秦牧身上那股滔天的煞气和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所震慑,一个个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他们知道,侯爷心意已决,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秦牧冰冷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从始至终都沉默不语的李存孝身上。

  “存孝。”

  “末将在!”

  李存孝上前一步,轰然抱拳,身上那股浓郁的血腥味仿佛又重了几分。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犹豫,只有一如既往的狂热与遵从。

  秦牧看着他,缓缓下令。

  “此事,由你亲自去办。”

  “本侯不想在明天的太阳升起之时,还在金顶关内,看到任何一个活着的高句丽俘虏。”

  “记住,一个不留。”

  李存孝咧开嘴,露出一抹嗜血的笑容,声音如同闷雷。

  “末将,遵命!”

  “保证完成任务!”

  对他而言,杀人,尤其是杀敌人,从来都不是一件需要思考和犹豫的事情。

  侯爷的命令,就是天命!

  “去吧。”

  秦牧挥了挥手。

  李存孝再不多言,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那沉重的脚步声,每一下都像是踩在死亡的鼓点上。

  看着李存孝离去的背影,周通等人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们可以预见,今夜的金顶关,注定将成为一个血流成河的人间地狱。

  秦牧不再理会他们,重新转过身,看向城内。

  他那冰冷刺骨的声音,再次响起。

  “传令下去。”

  “全力救治受伤的百姓和将士,所需药材,不计代价,从后方调拨!”

  “开仓放粮,安抚城中受灾的百姓,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民心给我稳住!”

  “告诉他们,从今天起,金顶关,回家了!”

  “是!”

  众将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敬畏。

  他们看着秦牧那并不算特别高大,却仿佛能撑起整片天地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这位侯爷,有霹雳手段,亦有菩萨心肠。

  对敌人,他狠戾如魔,冷酷无情。

  对子民,他却温厚如春,关怀备至。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这乱世之中,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煌煌大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