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袁绍:捧一踩二对吗-《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

  {相比这两条,透视开图就没那么离谱了。

  就是不管怎么打,韩信都像是提前知道对方到底在干什么一样,能给出精准的针对性布置。

  背水那一战,他连对方军事会议上是怎么讨论的都知道,更能精准的预判到对方出城的时机,根本不像是活在战争迷雾里。

  其他将军你猛归猛,你复盘一下,多少能猜到他致胜的秘诀是什么。

  而韩信的很多行为,放在农业时代,你除了说这家伙开挂、作弊,是个神仙,根本无法解释。}

  【这相当于开了个上帝视角,还不离谱吗?

  兵家能称仙的,就是同样的事情他能做到,别人办不到。背水一战历史上后人多少次模仿,能成功的一次都没有。

  打得好叫背水一战,打得不好叫犯兵家大忌。

  韩信这辈子就做错了一件事,把仗都打完了。

  历史就是这样,韩信以后的人会养寇自重,司马懿后的帝王临死前也会把权臣带走。

  五十岁的刘邦看三十岁意气风发的韩信都会怕。

  太年轻了。

  韩信只活了三十五岁,与他相关的成语就有三十四个,且集齐了王侯将相四个职位,刘邦怎么放得下心?】

  刘邦:“……”

  项羽这个死敌才刚死,他一转头就看见那个把项羽逼死的人,那个人还比项羽年轻……

  这特么谁睡得着啊?

  楚汉争霸的刘季和项羽都想争取韩信,萧何几次上门,来来回回的劝说,韩信还是没什么反应。

  萧何:“……你清高,你了不起。”

  自从天幕说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后,这厮就不搭理自己了。

  你没有政治敏感度,楚汉对峙期间要求“假齐王”职位,怪我咯?

  说来,刘季就真给他封了齐王,也不是不能忍心高气傲的韩信,其实只要韩信收敛一些,还是有活路的……

  各个时期的韩信,心思流转,看着手上写的兵书,理也不理萧何,只默默的加快了动作。

  对于自己日后的去处,他早已有了考量,若是刘季能放他走,去海外走一遭又如何?

  但愿,结果能够如他所愿吧。

  司马懿:“……你们演技垃圾,怪我?”

  各朝代皇帝:“……不带走权臣,是嫌自己儿子命太长吗?”

  “原来兵仙这么厉害啊?”

  “这别人学他打仗都不成功,说明他的战术有多高深,那么多聪明人都研究不透。”

  “要是韩信在我们大宋就好了……”

  “在大宋就跟岳将军一样了,你没见那些皇帝都容不下功劳太大的武将?”

  “是哦,大宋是武将篡位,最怕武将会打仗了。”

  “那要是韩信在明末就好了……”

  ……

  各个朝代的百姓都觉得韩信就这样被杀太可惜了,如果能出生在其他朝代,一定能做更多的事。

  崇祯对着天幕扼腕叹息,别人的忠臣,他的降臣……

  【曹操:胜败乃兵家常事!】

  “怎么又是曹操那厮?”

  张飞有意见,怎么三国英雄那么多,吕布能跟项羽掰手腕,曹操也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提起。

  敌人的成功,令他格外憋屈。

  刘备压了压手劝道:“三弟,莫急,这后世之人善于总结前人教训,咱们多看看总是好的。”

  曹操能被后世人认可,说明他在某一方面是出众的,只要他们知己知彼,何惧之有?

  项羽看到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心神一颤,这句话不正映照了刘邦与他吗?

  对刘邦来说,败乃兵家常事,而自己胜是兵家常事,结果,却是刘邦得了天下……

  {直到长大后才发现曹操才是真英雄。

  赤壁战败后,先安慰跟随在自己身边的人,“诸位,辛苦了。”

  在这看似平静的话语背后,需要何等巨大的勇气与宽广的气量,才能直面如此沉重的失败,并说出那句广为流传的豪言“胜败乃兵家常事。”

  “此战我军虽失利,但北方仍有我所据,几十万兵马尚存,待重整旗鼓,来日再战必胜!”

  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决不能被打败,曹老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拿得起放得下,格局之大,这便是世人明明知道曹操是乱世奸雄,却依然有无数人甘愿追随他,为他效命的原因。

  因为在他的身上,人们看到了一种超越胜负,超越世俗评判的英雄气概。}

  正在准备赤壁之战的曹操:“……怎么败的,你倒是说啊!”

  此时的曹操,再次想念郭嘉。

  孙权、刘备:“……”

  其实可以晚点再说的,现在……失了先机。

  其他时期的刘备和孙权等人:“……曹操是乱世奸雄,那我们?”

  各朝代的皇帝倒是get到了天幕所说的拿得起放得下,帝王心胸自然要稳住人心,人心不稳怎么带团队,谁也不能一辈子不犯错。

  不过,这超越胜负,超越世俗评判的英雄气概,这夸的是不是太大了?

  曹操,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

  各朝代的太子、皇子:成王败寇,成功了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官渡之战,一把火烧得袁绍一蹶不振,抱憾而终;夷陵之战,一把火烧得刘备白帝托孤,壮志未酬;赤壁之战,同样是一把火,烧了曹操八十万大军,统一大业或成为泡影,即使如此,曹操突围后第一时间宽慰部下“诸位,辛苦了,胜败乃兵家常事……”

  在困难的时候,领导如果还表现的萎靡,人心瞬间会散,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担当。

  丢粮草,多大的罪过,许褚硬扛。

  自从典韦死后,曹操格外珍惜许褚。

  官渡之战后,曹操把通敌之人的书信全部付之一炬就可见其胸怀之大。

  曹操:我尚且不能自保,何况他人。

  大汉都没了,曹操还维持着皇族统治,这是真英雄。

  挟天子以令诸侯,叫维持皇族统治?

  不是他迎奉天子,都要讨饭了,本来就是大汉气数尽了,曹操保了汉王室一段。

  曹操活到最后一口气都没自立,至死都是汉臣,他对不起谁啦?

  对不起曹昂和典韦、曹安民。

  哈哈哈,不行了,想起那个“一炮害三贤”,曹老板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曹昂、典韦、曹安民:“……一炮害三贤,我们?”

  帐中曾给袁绍写过书信的人:“……好险,逃过一劫。”

  病倒的袁绍:“……不是,这捧一踩二,对吗?”

  我特么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才没能重振旗鼓,绝对不是因为失败郁郁而终。

  虽然沉迷酒色是真的,但身体不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