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城的初夏,空气中弥漫着湿热,一如当下商战的沉闷与焦灼。
丽水那边,张国龙和唐孝天带领的技术小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经历了数十次失败的烧结试验后,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个完美的温度-压力-催化剂配比“窗口”。当第一片色泽均匀、性能参数完全达标甚至略有超出的特种陶瓷样品从炉中取出时,整个临时车间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唐孝天内心独白: 成功了!汗水没有白流,无数个不眠之夜值得了。这不仅仅是替代进口,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带来的韧性,甚至超越了原来的材料!这是我们东龙自己的技术壁垒!
消息传回禾城东龙总部,占东紧锁了好几天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但这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这项技术成果,转化为打破景明封锁的战略武器。
然而,景明科技显然没打算给东龙喘息之机。
就在丽水攻关成功的第二天,一场针对东龙科技的资本风暴毫无征兆地降临。
先是网络上开始密集出现一些看似客观分析、实则充满误导的“研报”和“专家评论”,质疑东龙科技在“智慧新城”项目上的盈利能力,夸大其技术研发的烧钱速度,并隐晦地提及“某新兴科技公司因供应链断裂及技术路线问题,恐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紧接着,二级市场上,东龙科技(尽管未上市,但其关联的、已挂牌新三板的子公司“东龙精密”)的股价开始出现异常波动,连续多个交易日被不明资金大幅打压,成交量急剧放大,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这直接影响了东龙科技的融资环境。两家原本谈得差不多了的风投机构,突然以“市场环境变化,需要内部重新评估”为由,暂停了投资流程。更糟糕的是,一家与东龙有较大额度授信合作的商业银行,也打来电话,措辞谨慎地表示需要“重新进行贷后审查”。
“陈景明这是双管齐下!”李天亮看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股价曲线和负面新闻,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一边在产业上掐我们脖子,一边在资本上抽我们的血!他想把我们活活耗死!”
占东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神色平静。他早已预料到景明会有此一招。
“慌什么?”占东转过身,语气沉稳,“他出招,我们接招便是。资本市场,玩的是信息和预期。他能制造恐慌,我们就能重塑信心。”
“东哥,你有什么打算?”李天亮急切地问。
占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一直沉默盯着数据流的张国龙:“国龙,我们丽水新材料的全面性能测试报告,最快什么时候能出来?”
“最快还要48小时,才能拿到所有权威机构的认证报告。”张国龙推了推眼镜。
“好!天亮,你立刻去做两件事。”占东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第一,联系所有我们能影响的、关系良好的媒体和自媒体,暂时不要做任何辩解和澄清,反而要……适度保持沉默,甚至可以‘无意中’流露出我们目前处境艰难,正在寻求战略投资者接盘的‘烟雾弹’。”
“示弱?”李天亮一愣。
“没错。让陈景明以为他的资本打压生效了,我们在资金上已经捉襟见肘,这会让他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资本层面,甚至可能会让他产生趁机低价收购我们的幻想。”占东解释道,“第二,你秘密接触一下‘浙商创投’的于总,他不是一直看好硬科技吗?把我们新材料的部分非核心测试数据,‘不小心’泄露给他,但要强调我们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不确定性’。”
李天亮也是聪明人,立刻明白了占东的意图:“东哥,你这是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没错。”占东嘴角勾起一抹运筹帷幄的弧度,“陈景明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我们就陪他在资本市场演戏。但我们的杀招,不在资本市场,而在产品和市场本身!”
他走到白板前,画了两个圈:“景明以为掐断了我们的上游供应链,我们就完了。但他们绝对想不到,我们不仅找到了替代方案,而且性能更优!等我们的认证报告一出来,立刻启动‘燎原计划’!”
所谓“燎原计划”,是占东早已构思好的反击蓝图。核心就是利用这款新型特种陶瓷材料,不再仅仅作为自用替代品,而是将其包装成一款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独立产品——“龙鳞”特种工业陶瓷。
“我们要举办一场高规格的新产品发布会,不仅要邀请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更要‘诚挚’地邀请景明科技,特别是陈景明本人!”占东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同时,天亮,你动用所有渠道,将‘龙鳞’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对比优势,精准地投放给景明科技现有的、以及正在争取的核心客户,特别是那些对材料性能要求苛刻、过去一直被景明用高价进口材料绑定的客户。”
占东内心独白: 陈景明,你打压我的供应链,我就直插你的核心客户群!你用资本手段扰乱我,我用技术实力震撼你!商战,最终拼的还是产品力!
此计一出,李天亮和张国龙都感到一阵振奋。这才是高段位的商战,避实击虚,攻其必救!
接下来的48小时,东龙科技表面上一片“愁云惨淡”。股价继续阴跌,媒体上的“唱空”声音不绝于耳,甚至连公司内部都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氛。李天亮按照占东的指示,在与几家投资机构接触时,也表现得“忧心忡忡”,巧妙地释放着“寻求白衣骑士”的信号。
这一切,果然被陈景明的情报网络捕捉到了。
景明科技总裁办公室内,陈景明看着手下收集来的信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来,东龙快撑不住了。”他晃动着手中的红酒杯,“占东到底还是太年轻,底蕴不够。技术再好,没有资本的支持,也是空中楼阁。继续施压,等到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我们再出面,以救世主的姿态,低价接收他们的技术和团队。”
他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入占东精心布置的陷阱。
48小时后,张国龙准时拿到了“龙鳞”陶瓷的全部权威认证报告。结果比预期的还要好——关键性能参数全面超越进口同类产品,成本却低了15%!
东龙科技的反击,在这一刻,正式启动!
首先,之前“不小心”泄露给“浙商创投”于总的信息发挥了作用。于总本身就是技术专家出身,看到“龙鳞”那惊艳的数据,立刻意识到其巨大价值,尤其是在东龙科技“看似”陷入困境的背景下,这简直是抄底的最佳时机!他主动联系李天亮,表达了强烈的投资意向,并且条件优厚。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立刻在小小的投资圈内引起了震动。
紧接着,东龙科技一改之前的“沉默”,高调对外宣布,将在一周后于嘉兴沙龙国际宾馆举办“东龙科技战略升级暨‘龙鳞’新材料发布会”,并广发邀请函。邀请名单上,“景明科技董事长陈景明先生”的名字赫然在列。
与此同时,李天亮团队的“精准营销”开始发力。一份份详实的数据对比报告,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景明科技多家核心客户的决策者案头。报告中毫不避讳地指出“龙鳞”材料相较于景明目前提供的进口材料的性能优势和成本优势。
这一下,直接在景明科技的核心客户群中炸开了锅。这些客户之所以忍受景明的高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替代选择。如今,东龙科技横空出世的“龙鳞”,不仅性能更优,价格更低,而且还是本土企业,供应链更安全可靠!
一时间,询问、对比、甚至直接要求试用“龙鳞”材料的电话,开始涌向东龙科技,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馈到了景明科技那边。
陈景明接到市场部和几个大客户经理接连不断的紧急汇报时,刚开始还以为是东龙的垂死挣扎和小动作。但当他亲自看完“龙鳞”材料的性能报告,以及了解到多家核心客户的动摇态度后,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砰!”他狠狠地将那份报告摔在桌上。
“我们被耍了!”陈景明又惊又怒,“占东这小子!他根本不是在求饶,他是在麻痹我们!他早就攻克了技术难题,之前的资本打压,他是在将计就计,引我们上钩!他的真正目标,是我们的客户根基!”
他这才恍然大悟,占东玩的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仅化解了他的资本攻势,更是直插他的心脏!
“立刻!不惜一切代价,稳住我们的核心客户!”陈景明几乎是吼出来的,“降价!我们可以适当降价!另外,立刻组织我们的技术团队,分析‘龙鳞’材料的弱点,找出攻击点!”
然而,仓促之间的应对,已然落了下乘。降价意味着利润的直接损失,而且显得底气不足。而技术上的攻击,在“龙鳞”材料实实在在的性能数据和权威认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一周后的发布会,成为了东龙科技的盛大阅兵式。占东亲自上台,从容不迫地介绍了“龙鳞”材料的研发历程、卓越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全程没有提及一句景明科技,但每一张性能对比图表,都像一记无声的重拳,打在台下陈景明及其团队的脸上。
陈景明最终没有现身,但景明科技的股价,却在发布会后应声下跌。而东龙科技,凭借“龙鳞”一役,不仅彻底打破了景明的供应链封锁,更是成功打入了原本被景明垄断的高端材料市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李天亮内心独白(在发布会庆功宴上): 高!东哥实在是高!这下陈景明怕是要气得吐血了!商战,原来还能这么玩!太过瘾了!
唐孝天内心独白: 看着台下那些客户热切的眼神,我才真正明白,技术只有转化为征服市场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力量。这场胜利,比任何梦魇的消散都更让人感到踏实和自豪。
然而,占东站在喧嚣的庆功宴角落,脸上虽然带着笑意,眼神却依旧清醒。
占东内心独白: 这一仗赢了,但只是阶段性的。陈景明绝不会善罢甘休,“暗星”的阴影也并未远离。禾城商海的暗涌,只会更加湍急。下一场风暴,或许已经在酝酿之中。但我们东龙,已经淬火成钢,无所畏惧!
丽水那边,张国龙和唐孝天带领的技术小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经历了数十次失败的烧结试验后,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个完美的温度-压力-催化剂配比“窗口”。当第一片色泽均匀、性能参数完全达标甚至略有超出的特种陶瓷样品从炉中取出时,整个临时车间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唐孝天内心独白: 成功了!汗水没有白流,无数个不眠之夜值得了。这不仅仅是替代进口,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带来的韧性,甚至超越了原来的材料!这是我们东龙自己的技术壁垒!
消息传回禾城东龙总部,占东紧锁了好几天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但这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这项技术成果,转化为打破景明封锁的战略武器。
然而,景明科技显然没打算给东龙喘息之机。
就在丽水攻关成功的第二天,一场针对东龙科技的资本风暴毫无征兆地降临。
先是网络上开始密集出现一些看似客观分析、实则充满误导的“研报”和“专家评论”,质疑东龙科技在“智慧新城”项目上的盈利能力,夸大其技术研发的烧钱速度,并隐晦地提及“某新兴科技公司因供应链断裂及技术路线问题,恐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紧接着,二级市场上,东龙科技(尽管未上市,但其关联的、已挂牌新三板的子公司“东龙精密”)的股价开始出现异常波动,连续多个交易日被不明资金大幅打压,成交量急剧放大,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这直接影响了东龙科技的融资环境。两家原本谈得差不多了的风投机构,突然以“市场环境变化,需要内部重新评估”为由,暂停了投资流程。更糟糕的是,一家与东龙有较大额度授信合作的商业银行,也打来电话,措辞谨慎地表示需要“重新进行贷后审查”。
“陈景明这是双管齐下!”李天亮看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股价曲线和负面新闻,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一边在产业上掐我们脖子,一边在资本上抽我们的血!他想把我们活活耗死!”
占东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神色平静。他早已预料到景明会有此一招。
“慌什么?”占东转过身,语气沉稳,“他出招,我们接招便是。资本市场,玩的是信息和预期。他能制造恐慌,我们就能重塑信心。”
“东哥,你有什么打算?”李天亮急切地问。
占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一直沉默盯着数据流的张国龙:“国龙,我们丽水新材料的全面性能测试报告,最快什么时候能出来?”
“最快还要48小时,才能拿到所有权威机构的认证报告。”张国龙推了推眼镜。
“好!天亮,你立刻去做两件事。”占东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第一,联系所有我们能影响的、关系良好的媒体和自媒体,暂时不要做任何辩解和澄清,反而要……适度保持沉默,甚至可以‘无意中’流露出我们目前处境艰难,正在寻求战略投资者接盘的‘烟雾弹’。”
“示弱?”李天亮一愣。
“没错。让陈景明以为他的资本打压生效了,我们在资金上已经捉襟见肘,这会让他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资本层面,甚至可能会让他产生趁机低价收购我们的幻想。”占东解释道,“第二,你秘密接触一下‘浙商创投’的于总,他不是一直看好硬科技吗?把我们新材料的部分非核心测试数据,‘不小心’泄露给他,但要强调我们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不确定性’。”
李天亮也是聪明人,立刻明白了占东的意图:“东哥,你这是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没错。”占东嘴角勾起一抹运筹帷幄的弧度,“陈景明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我们就陪他在资本市场演戏。但我们的杀招,不在资本市场,而在产品和市场本身!”
他走到白板前,画了两个圈:“景明以为掐断了我们的上游供应链,我们就完了。但他们绝对想不到,我们不仅找到了替代方案,而且性能更优!等我们的认证报告一出来,立刻启动‘燎原计划’!”
所谓“燎原计划”,是占东早已构思好的反击蓝图。核心就是利用这款新型特种陶瓷材料,不再仅仅作为自用替代品,而是将其包装成一款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独立产品——“龙鳞”特种工业陶瓷。
“我们要举办一场高规格的新产品发布会,不仅要邀请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更要‘诚挚’地邀请景明科技,特别是陈景明本人!”占东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同时,天亮,你动用所有渠道,将‘龙鳞’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对比优势,精准地投放给景明科技现有的、以及正在争取的核心客户,特别是那些对材料性能要求苛刻、过去一直被景明用高价进口材料绑定的客户。”
占东内心独白: 陈景明,你打压我的供应链,我就直插你的核心客户群!你用资本手段扰乱我,我用技术实力震撼你!商战,最终拼的还是产品力!
此计一出,李天亮和张国龙都感到一阵振奋。这才是高段位的商战,避实击虚,攻其必救!
接下来的48小时,东龙科技表面上一片“愁云惨淡”。股价继续阴跌,媒体上的“唱空”声音不绝于耳,甚至连公司内部都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氛。李天亮按照占东的指示,在与几家投资机构接触时,也表现得“忧心忡忡”,巧妙地释放着“寻求白衣骑士”的信号。
这一切,果然被陈景明的情报网络捕捉到了。
景明科技总裁办公室内,陈景明看着手下收集来的信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来,东龙快撑不住了。”他晃动着手中的红酒杯,“占东到底还是太年轻,底蕴不够。技术再好,没有资本的支持,也是空中楼阁。继续施压,等到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我们再出面,以救世主的姿态,低价接收他们的技术和团队。”
他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入占东精心布置的陷阱。
48小时后,张国龙准时拿到了“龙鳞”陶瓷的全部权威认证报告。结果比预期的还要好——关键性能参数全面超越进口同类产品,成本却低了15%!
东龙科技的反击,在这一刻,正式启动!
首先,之前“不小心”泄露给“浙商创投”于总的信息发挥了作用。于总本身就是技术专家出身,看到“龙鳞”那惊艳的数据,立刻意识到其巨大价值,尤其是在东龙科技“看似”陷入困境的背景下,这简直是抄底的最佳时机!他主动联系李天亮,表达了强烈的投资意向,并且条件优厚。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立刻在小小的投资圈内引起了震动。
紧接着,东龙科技一改之前的“沉默”,高调对外宣布,将在一周后于嘉兴沙龙国际宾馆举办“东龙科技战略升级暨‘龙鳞’新材料发布会”,并广发邀请函。邀请名单上,“景明科技董事长陈景明先生”的名字赫然在列。
与此同时,李天亮团队的“精准营销”开始发力。一份份详实的数据对比报告,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景明科技多家核心客户的决策者案头。报告中毫不避讳地指出“龙鳞”材料相较于景明目前提供的进口材料的性能优势和成本优势。
这一下,直接在景明科技的核心客户群中炸开了锅。这些客户之所以忍受景明的高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替代选择。如今,东龙科技横空出世的“龙鳞”,不仅性能更优,价格更低,而且还是本土企业,供应链更安全可靠!
一时间,询问、对比、甚至直接要求试用“龙鳞”材料的电话,开始涌向东龙科技,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馈到了景明科技那边。
陈景明接到市场部和几个大客户经理接连不断的紧急汇报时,刚开始还以为是东龙的垂死挣扎和小动作。但当他亲自看完“龙鳞”材料的性能报告,以及了解到多家核心客户的动摇态度后,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砰!”他狠狠地将那份报告摔在桌上。
“我们被耍了!”陈景明又惊又怒,“占东这小子!他根本不是在求饶,他是在麻痹我们!他早就攻克了技术难题,之前的资本打压,他是在将计就计,引我们上钩!他的真正目标,是我们的客户根基!”
他这才恍然大悟,占东玩的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仅化解了他的资本攻势,更是直插他的心脏!
“立刻!不惜一切代价,稳住我们的核心客户!”陈景明几乎是吼出来的,“降价!我们可以适当降价!另外,立刻组织我们的技术团队,分析‘龙鳞’材料的弱点,找出攻击点!”
然而,仓促之间的应对,已然落了下乘。降价意味着利润的直接损失,而且显得底气不足。而技术上的攻击,在“龙鳞”材料实实在在的性能数据和权威认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一周后的发布会,成为了东龙科技的盛大阅兵式。占东亲自上台,从容不迫地介绍了“龙鳞”材料的研发历程、卓越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全程没有提及一句景明科技,但每一张性能对比图表,都像一记无声的重拳,打在台下陈景明及其团队的脸上。
陈景明最终没有现身,但景明科技的股价,却在发布会后应声下跌。而东龙科技,凭借“龙鳞”一役,不仅彻底打破了景明的供应链封锁,更是成功打入了原本被景明垄断的高端材料市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李天亮内心独白(在发布会庆功宴上): 高!东哥实在是高!这下陈景明怕是要气得吐血了!商战,原来还能这么玩!太过瘾了!
唐孝天内心独白: 看着台下那些客户热切的眼神,我才真正明白,技术只有转化为征服市场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力量。这场胜利,比任何梦魇的消散都更让人感到踏实和自豪。
然而,占东站在喧嚣的庆功宴角落,脸上虽然带着笑意,眼神却依旧清醒。
占东内心独白: 这一仗赢了,但只是阶段性的。陈景明绝不会善罢甘休,“暗星”的阴影也并未远离。禾城商海的暗涌,只会更加湍急。下一场风暴,或许已经在酝酿之中。但我们东龙,已经淬火成钢,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