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余辉的情报分析课-《非正常人类事物处理》

  周宁那场以“意外冰冻事件”告终的兵器保养课,让那枚古老刀镡暂时被余辉强制收容进了隔离分析箱,美其名曰“进一步观察稳定性”,气得周宁直跳脚,却又无法反驳,毕竟那杯结冰的茶水还摆在旁边。

  为了转移注意力(也可能是防止周宁去骚扰博士索要刀镡),余辉决定利用团队训练惨败后的“反思时间”,进行一次情报分析课的实操教学。他将老剧院行动和之前快递镜界事件的数据重新调出,投影在主屏幕上。

  “所有信息,无论看似多么微不足道,都可能是指向真相的碎片。”余辉站在屏幕前,语气平稳如常,但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关键在于如何筛选、关联、并构建出合理的逻辑链条。”

  众人围拢过来,连闷闷不乐的周宁也斜着眼瞅着屏幕。

  余辉首先调出了老剧院那个“蝎子纹身”男的模糊影像和能量签名。

  “目标一:身份未知,男性,右手虎口蝎子纹身。擅长镜界技术,拥有短距传送或穿梭能力,有同伙接应。行为模式:谨慎,试探性强,任务失败后果断撤离。”他标记出几个特征点,“键盘,纹身数据库比对有结果吗?”

  键盘敲了几下键盘:“全国范围内的纹身图案库比对了,类似蝎子图案的记录有上万个,缺乏更精确特征,无法锁定。暗网特定雇佣兵或组织标识库也没有完全匹配的。”

  “缩小范围。”余辉指示,“结合其使用的镜界技术风格和能量签名特征。博士,之前那种镜界能量的析出物分析报告。”

  博士立刻调出一堆复杂的数据:“能量签名具有很高的自相似性和递归性,像是某种……标准化生产的制式能量,而非自然形成或个人修炼的。里面掺杂了一种很微弱的、用于稳定能量结构的添加剂,频谱很特殊,有点像……高纯度‘幽灵水晶’的粉末?”

  “幽灵水晶?”夜莺好奇地问,“那玩意不是很少见吗?据说只出产在几个特定的重叠区域。”

  “没错。”余辉点头,在屏幕上拉出一条线,“高纯度幽灵水晶粉末,价格昂贵,管制严格,流通范围很小。”他又调出快递盒上那种特殊荧光符号的放大图,“而这种符号,虽然无法在常规数据库找到匹配,但其笔触习惯、能量烙印方式,与三年前北美‘破碎镜廊’事件中出现的某个未破解符号,有高度相似性。”

  他快速调出一份加密等级很高的国际档案截图,上面有一个略微不同的符号,但风格如出一辙。

  “‘破碎镜廊’是一个活跃于北美的、信奉镜界神灵的极端组织,后被多方联合打击瓦解,但其部分技术和外围成员可能流散。”余辉将这些点串联起来,“一个使用标准化镜界能量、可能依赖幽灵水晶、掌握特定符号技术的目标……”

  他看向键盘:“重新检索数据库,范围设定为:近五年内入境的、有北美活动记录的、涉及能量物料非法交易或极端组织背景的、体貌特征符合的人员。重点排查与‘破碎镜廊’残党可能有关的线索。”

  键盘眼睛一亮:“明白了!加上这些限定条件……等等!好像有一条匹配度很高的!”他双手飞舞,很快调出一份模糊的档案。

  “汉斯·克雷格,德裔美国人,前‘破碎镜廊’中层成员,擅长结界构筑和能量窃取。三年前组织瓦解后失踪。档案记录他右手虎口处有一个蝎子纹身……但照片很模糊,而且记录显示他应该已经在内部清洗中死亡了?”

  “死亡记录可能是伪造的。金蝉脱壳。”余辉冷静判断,“将他的面部特征与监控画面进行骨骼结构比对。”

  几分钟后,键盘兴奋地喊道:“匹配度78%!考虑到化妆和可能的微整形,基本可以确定就是这家伙!”

  目标一的身份,似乎浮出了水面。

  周宁看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嘟囔:“这么麻烦……直接抓过来揍一顿,啥都问出来了。”

  余辉根本没理他,继续分析:“目标一的目的?他在剧院布置那个聚合体,显然不是为了好玩。那种结构更像是一个……能量收集器,或者锚点。”

  他调出剧院能量读数的变化曲线:“注意能量被吸收和转移的方向性……虽然很隐蔽,但大部分能量最终流向……城东方向。”

  城东?众人立刻想到了之前线索中断的“春风里”小区。

  “他在为某个位于城东的‘东西’提供能量?”夜莺反应过来。

  “或者,是在为某个‘人’。”余辉切换画面,出现了快递镜界事件中,那个化妆镜的能量残留分析,“这两种镜界能量,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核心编码有微弱的同源性。说明使用者可能同出一源,或者使用了同一种‘技术标准’。”

  他目光扫过众人:“这意味着,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是一个孤立的叛逃者,而是一个拥有标准技术体系、具备一定组织度的……新兴团体。‘熵’组织吸纳‘破碎镜廊’残党的可能性极高。”

  逻辑链条逐渐清晰,一个模糊的敌人轮廓开始显现。

  周宁虽然听得头大,但也明白了几分,他抱着胳膊:“所以,就是个北美流窜过来的丧家之犬,被‘熵’组织收编了,躲在城东那边搞小动作?”

  “可以初步这么认为。”余辉点头,“但细节决定成败。比如,他为什么选择老剧院?随机?还是另有原因?”

  他调出剧院的历史档案和城市地下管网图。

  “剧院地下,有一条已经废弃的、建于上世纪的大型市政能源管道的一个次要节点。虽然废弃,但其物理结构依然能一定程度上汇聚和传导能量。”余辉用光笔圈出那个点,“他选择那里,并非随意,而是为了利用那个节点,更高效地抽取和传输能量。”

  他又调出春风里小区的部分结构图(来自千面之前的侦察):“而春风里小区下方,疑似有一个旧时代的防空洞网络,结构复杂,隐蔽性强,且……也靠近那条废弃能源管道的另一个节点。”

  一切似乎都联系起来了。

  对方有技术、有目的、有隐藏据点,甚至可能还在利用城市不为人知的古老基础设施。

  情报分析的威力就在于此,能将碎片拼合成一幅越来越清晰的战略地图。

  周宁看着屏幕上那错综复杂的线路和关联点,撇撇嘴:“绕这么大圈子,又是数据库又是管网图的……直接杀过去端了不就完了?”

  余辉终于将目光转向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却带着十足的讽刺:

  “当然可以。” “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