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役房的夜,漫长而冰冷。沈青澜蜷缩在土炕一角,耳畔是窗外呼啸的寒风与看守内侍偶尔的低语。她没有丝毫睡意,大脑在黑暗中异常清晰,反复推敲着白日里每一个细节。
香囊是苏绣,赝品香料需专门调制。这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谁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东西放入她枕下?织造处人多眼杂,但能接近她床铺的,无非是同屋的几名宫女,以及……负责洒扫庭院的粗使宫人。
她细细回想近日同屋宫女的神色言行,似乎并无太大异常。那么,重点便落在那些可以随意进出各屋,却最不引人注意的粗使下人身上。她记得,前两日确实有个面生的小内侍,借口清理蛛网,在她们屋内逗留了片刻。当时未曾在意,如今想来,嫌疑最大。
必须将这条线索传出去!
她悄悄挪到那扇唯一的小窗下。窗户被木条从外钉死,只留缝隙透气。她摸索着,从发间取下一根最普通的乌木簪——这是她仅有的、未被搜走的硬物。她用簪尖,极其小心地在窗棂内侧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刻下了一个小小的、扭曲的符号。这符号看似木材天然的纹路,实则是她与萧景玄初次在宫中“偶遇”时,他随手画在尘埃里,曾玩笑说可作为暗记的图形。她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也不知道这微弱的讯息能否被他的眼线捕捉,但这是她目前唯一能做的尝试。
做完这一切,她将簪子重新藏好,靠墙坐下,保存体力,等待黎明的审判,或者……转机。
靖王府 · 夜不能寐
靖王府的书房,灯火彻夜未熄。
萧景玄负手立于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却并未聚焦其上。顾昀肃立一旁,汇报着最新的进展。
“殿下,查到了!那香囊的苏绣手法,出自城南‘锦绣坊’一位姓林的绣娘之手。此绣娘技艺精湛,但性子孤傲,接活不多,且每件作品都有独特标记。属下已派人暗中取得那香囊的图样,正连夜前往核实。”
“很好!”萧景玄眼中寒光一闪,“香料呢?”
“赝品龙涎香的调制需要几种特殊原料,京城内能凑齐并能模仿到以假乱真程度的铺子不多。我们排查了所有可能的地下香料作坊,初步锁定城西‘百香阁’的调香师傅有重大嫌疑。此人嗜赌,近期曾欠下巨额赌债,但三日前突然还清,来源不明。”
“赌债……来源不明……”萧景玄冷笑,“顺着这条线,给本王挖!挖出是谁给他的钱!还有,那个可能栽赃的小内侍,宫内查到线索了吗?”
“宫内暗线正在秘密排查所有近期行为异常的低等内侍,尤其是与司礼监、长春宫(德妃)、东宫有过来往的。但目前尚无明确目标。”
萧景玄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焦躁。他知道调查需要时间,但青澜在宫内多待一刻,便多一分危险。
“加快速度!另外,让我们的人,明日早朝,将弹劾刘保的折子递上去!罪名不必坐实,先搅浑水,让他们自顾不暇!”他要用前朝的攻势,来缓解后宫的危局。
“是!”顾昀领命,迟疑片刻又道,“殿下,还有一事……我们监视墨韵斋的人发现,今日午后,崔琰府上的那名幕僚又去了一次墨韵斋,似乎……与孙老头发生了争执,不欢而散。”
“争执?”萧景玄挑眉,“看来崔琰与‘墨先生’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继续监视,或许……这是我们接触‘墨先生’的一个机会。”
宫廷暗夜 · 青鸟再临
子时刚过,万籁俱寂。杂役房外的看守似乎也抵不住困意,呵欠声渐止。
沈青澜忽然听到窗棂传来极其细微的“笃笃”两声,仿佛夜鸟啄击。她心中一凛,屏住呼吸。
窗外,一个压得极低的女声响起,依旧是昨夜那个陌生的声音:“青鸟。”
沈青澜立刻凑近窗缝,低声道:“仙踪何处?”
“娘娘让问:可有线索?”
沈青澜心中一定,迅速将关于粗使小内侍和苏绣香囊的推测,用最简练的语言说出:“疑是生面孔粗使内侍,前日借口清扫入室。香囊乃宫外苏绣,赝品需特制。”
窗外沉默一瞬,随即道:“知晓。安心等待。”
话音落下,窗外再无声息。
沈青澜靠着墙壁,缓缓舒了一口气。贤妃娘娘的能量,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大。这条线,果然通了。
翌日清晨 · 朝堂风波
金銮殿上,永和帝面色沉郁地听着朝臣奏报。近日边关不稳,国库吃紧,诸事烦心。
就在这时,都察院一名御史出列,朗声道:“陛下,臣弹劾司礼监掌印太监刘保,纵容下属,滥用职权,诬陷宫人,扰乱宫闱!昨日其干儿子李德海,仅凭一来历不明之赝品香囊,便欲将织造处一名无辜宫女打入慎刑司,若非景阳宫容姑姑及时指出疑点,险些酿成冤案!司礼监如此行事,岂非视宫规法度为无物?请陛下明察!”
此奏本一出,满殿皆惊!弹劾内宦,尤其是刘保这等皇帝近侍,需要极大的勇气。不少寒门官员暗自叫好,他们早对刘保及其党羽不满。而以太原王氏为首的世家官员则眼观鼻鼻观心,保持沉默,乐得看戏。清河崔氏的官员更是面无表情,仿佛事不关己。
龙椅上,永和帝的眉头深深皱起。他看向跪伏在地的刘保,声音听不出喜怒:“刘保,可有此事?”
刘保心中叫苦不迭,他确实授意李德海借搜查之名行些方便,却没想到事情没办成,反而被都察院抓住了把柄。他连忙磕头:“陛下明鉴!奴才……奴才只是听闻贡品遗失,心中焦急,督促下面人严查,绝无纵容诬陷之意啊!李德海办事不力,奴才定当严惩!”他毫不犹豫地将干儿子推了出去顶罪。
永和帝冷哼一声,他岂会不知这些奴才之间的勾当?但司礼监是他平衡朝局、掌控宫廷的爪牙,不能轻易动摇。
“既如此,李德海革去随堂太监之职,杖责三十,贬入浣衣局。刘保御下不严,罚俸半年。至于那名宫女……”永和帝顿了顿,“既无确凿证据,便开释了吧。日后查案,需得人赃并获,证据确凿,不可再如此鲁莽!”
“陛下圣明!”众臣躬身。
这场朝堂风波,看似以司礼监受挫、宫女沈青澜被释告终。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仅仅是水面上的涟漪,真正的暗流,并未平息。萧景玄的反击,快、准、狠,虽然未能扳倒刘保,却成功敲山震虎,暂时保住了沈青澜,也向所有人展示了靖王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织造处 · 柳暗花明
杂役房的门被打开,阳光刺入,沈青澜下意识地眯了眯眼。
前来宣旨释放她的,竟是容姑姑。
“沈姑娘,受委屈了。”容姑姑语气平和,屏退了左右,低声道,“娘娘让奴婢告知,你提供的线索很有用。那个粗使小内侍,今早被人发现失足溺毙在御花园的荷花池了。”
沈青澜心中一寒!灭口!对方动作好快!
“至于苏绣香囊,”容姑姑继续道,“娘娘已派人去查,相信很快会有结果。姑娘日后在织造处,需更加小心。经此一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奴婢明白,多谢娘娘与姑姑救命之恩。”沈青澜深深一拜。她知道,若非贤妃出手,即便朝堂上萧景玄施压,她恐怕也难逃慎刑司的酷刑。
“不必多礼。”容姑姑扶起她,“娘娘说,你是个聪慧的孩子,望你好自为之。”
回到熟悉的住处,同屋的宫女们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与疏离。沈青澜并不在意,她仔细检查了自己的床铺和物品,确认再无任何可疑之物后,才开始整理思绪。
小内侍被灭口,线索似乎断了。但香囊的来源,宫外萧景玄应该已经在查。她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恢复常态,同时更加警惕地观察织造处的每一个人。
靖王府 · 双线告捷
宫内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靖王府。
“殿下,沈姑娘已安全释放。”顾昀面带喜色,“另外,两线调查均有突破!‘锦绣坊’的林绣娘确认,那香囊是她半月前所绣,买主是一个戴着帷帽、声音低沉的男子,付的是现银。根据她的描述,我们画了人像,正在暗中排查。”
“而‘百香阁’的调香师傅,在威逼利诱之下,已经招认。指使他调制赝品香料的,是齐王府的一个外院管事!那管事承诺事成之后给他一大笔钱,并帮他离开京城!”
“齐王!果然是他!”萧景玄眸中杀意凛然。虽然猜到与他有关,但拿到确凿证据,意义完全不同。
“人证物证俱在,殿下,我们是否立刻呈报陛下?”顾昀激动道。
萧景玄却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不,现在还不是扳倒齐王的最佳时机。这点罪名,最多让他再多禁足几个月,不痛不痒。我们要利用这件事,拿到更大的筹码。”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第一,保护好那个调香师傅,他是关键人证。第二,想办法让那个齐王府管事‘意外’发现我们在查他,打草惊蛇,看他与谁联系,是否会销毁其他证据。第三,将香囊买主的画像,暗中透露给刘保。”
顾昀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殿下是想……嫁祸给东宫?或者,至少让刘保和齐王互相猜忌?”
“没错。”萧景玄冷笑,“刘保失了干儿子,正需要找个替罪羊挽回颜面,或者向父皇表功。把这线索给他,他自然会顺着去查。无论他查到的是齐王灭口的人,还是太子手下的人,对我们都有利。让他们狗咬狗,我们坐收渔利。”
“殿下高明!”顾昀心悦诚服。这一手驱虎吞狼,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能进一步激化对手内部的矛盾。
墨韵斋 · 契机初现
与此同时,监视墨韵斋的暗卫传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殿下,那个‘墨先生’……他今日清晨,在院门口挂上了一幅新写的字帖。”
“写的什么?”
“只有四个字——‘待价而沽’。”
待价而沽?萧景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这是在表明态度?还是……在经历了与崔琰幕僚的争执后,向外界释放的某种信号?
“看来,这位‘墨先生’与崔氏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萧景玄手指轻敲桌面,“或许,本王亲自去会会他的时机,到了。”
宫阙内外 · 暗潮愈汹
沈青澜安然回到织造处,看似风波平息,但她和萧景玄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齐王的狠毒,太子的阴鸷,司礼监的跋扈,乃至神秘莫测的崔氏与“墨先生”……各方势力交织成的巨网,正缓缓收紧。
经此一役,沈青澜更深切地体会到宫廷的险恶与盟友的重要。她与萧景玄之间,虽未见面,但那无形的纽带却因这次共同御敌而变得更加牢固。她在宫内,借助贤妃的庇护和自身的智慧,小心翼翼地周旋;他在宫外,运筹帷幄,步步为营,为她扫清障碍,也为他们的共同目标铺路。
逆袭之路,从来布满荆棘。但凰鸟已展翅,潜龙已出渊,他们注定要将这看似固若金汤的燕宫阙,搅得天翻地覆!
夜色再次降临,沈青澜于灯下默默练习书法,笔锋却比往日更加沉稳锐利。而靖王府内,萧景玄则对着那幅“待价而沽”的拓本,露出了势在必得的笑容。
风未止,浪更急。他们的下一局,已然开始。
香囊是苏绣,赝品香料需专门调制。这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谁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东西放入她枕下?织造处人多眼杂,但能接近她床铺的,无非是同屋的几名宫女,以及……负责洒扫庭院的粗使宫人。
她细细回想近日同屋宫女的神色言行,似乎并无太大异常。那么,重点便落在那些可以随意进出各屋,却最不引人注意的粗使下人身上。她记得,前两日确实有个面生的小内侍,借口清理蛛网,在她们屋内逗留了片刻。当时未曾在意,如今想来,嫌疑最大。
必须将这条线索传出去!
她悄悄挪到那扇唯一的小窗下。窗户被木条从外钉死,只留缝隙透气。她摸索着,从发间取下一根最普通的乌木簪——这是她仅有的、未被搜走的硬物。她用簪尖,极其小心地在窗棂内侧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刻下了一个小小的、扭曲的符号。这符号看似木材天然的纹路,实则是她与萧景玄初次在宫中“偶遇”时,他随手画在尘埃里,曾玩笑说可作为暗记的图形。她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也不知道这微弱的讯息能否被他的眼线捕捉,但这是她目前唯一能做的尝试。
做完这一切,她将簪子重新藏好,靠墙坐下,保存体力,等待黎明的审判,或者……转机。
靖王府 · 夜不能寐
靖王府的书房,灯火彻夜未熄。
萧景玄负手立于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却并未聚焦其上。顾昀肃立一旁,汇报着最新的进展。
“殿下,查到了!那香囊的苏绣手法,出自城南‘锦绣坊’一位姓林的绣娘之手。此绣娘技艺精湛,但性子孤傲,接活不多,且每件作品都有独特标记。属下已派人暗中取得那香囊的图样,正连夜前往核实。”
“很好!”萧景玄眼中寒光一闪,“香料呢?”
“赝品龙涎香的调制需要几种特殊原料,京城内能凑齐并能模仿到以假乱真程度的铺子不多。我们排查了所有可能的地下香料作坊,初步锁定城西‘百香阁’的调香师傅有重大嫌疑。此人嗜赌,近期曾欠下巨额赌债,但三日前突然还清,来源不明。”
“赌债……来源不明……”萧景玄冷笑,“顺着这条线,给本王挖!挖出是谁给他的钱!还有,那个可能栽赃的小内侍,宫内查到线索了吗?”
“宫内暗线正在秘密排查所有近期行为异常的低等内侍,尤其是与司礼监、长春宫(德妃)、东宫有过来往的。但目前尚无明确目标。”
萧景玄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焦躁。他知道调查需要时间,但青澜在宫内多待一刻,便多一分危险。
“加快速度!另外,让我们的人,明日早朝,将弹劾刘保的折子递上去!罪名不必坐实,先搅浑水,让他们自顾不暇!”他要用前朝的攻势,来缓解后宫的危局。
“是!”顾昀领命,迟疑片刻又道,“殿下,还有一事……我们监视墨韵斋的人发现,今日午后,崔琰府上的那名幕僚又去了一次墨韵斋,似乎……与孙老头发生了争执,不欢而散。”
“争执?”萧景玄挑眉,“看来崔琰与‘墨先生’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继续监视,或许……这是我们接触‘墨先生’的一个机会。”
宫廷暗夜 · 青鸟再临
子时刚过,万籁俱寂。杂役房外的看守似乎也抵不住困意,呵欠声渐止。
沈青澜忽然听到窗棂传来极其细微的“笃笃”两声,仿佛夜鸟啄击。她心中一凛,屏住呼吸。
窗外,一个压得极低的女声响起,依旧是昨夜那个陌生的声音:“青鸟。”
沈青澜立刻凑近窗缝,低声道:“仙踪何处?”
“娘娘让问:可有线索?”
沈青澜心中一定,迅速将关于粗使小内侍和苏绣香囊的推测,用最简练的语言说出:“疑是生面孔粗使内侍,前日借口清扫入室。香囊乃宫外苏绣,赝品需特制。”
窗外沉默一瞬,随即道:“知晓。安心等待。”
话音落下,窗外再无声息。
沈青澜靠着墙壁,缓缓舒了一口气。贤妃娘娘的能量,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大。这条线,果然通了。
翌日清晨 · 朝堂风波
金銮殿上,永和帝面色沉郁地听着朝臣奏报。近日边关不稳,国库吃紧,诸事烦心。
就在这时,都察院一名御史出列,朗声道:“陛下,臣弹劾司礼监掌印太监刘保,纵容下属,滥用职权,诬陷宫人,扰乱宫闱!昨日其干儿子李德海,仅凭一来历不明之赝品香囊,便欲将织造处一名无辜宫女打入慎刑司,若非景阳宫容姑姑及时指出疑点,险些酿成冤案!司礼监如此行事,岂非视宫规法度为无物?请陛下明察!”
此奏本一出,满殿皆惊!弹劾内宦,尤其是刘保这等皇帝近侍,需要极大的勇气。不少寒门官员暗自叫好,他们早对刘保及其党羽不满。而以太原王氏为首的世家官员则眼观鼻鼻观心,保持沉默,乐得看戏。清河崔氏的官员更是面无表情,仿佛事不关己。
龙椅上,永和帝的眉头深深皱起。他看向跪伏在地的刘保,声音听不出喜怒:“刘保,可有此事?”
刘保心中叫苦不迭,他确实授意李德海借搜查之名行些方便,却没想到事情没办成,反而被都察院抓住了把柄。他连忙磕头:“陛下明鉴!奴才……奴才只是听闻贡品遗失,心中焦急,督促下面人严查,绝无纵容诬陷之意啊!李德海办事不力,奴才定当严惩!”他毫不犹豫地将干儿子推了出去顶罪。
永和帝冷哼一声,他岂会不知这些奴才之间的勾当?但司礼监是他平衡朝局、掌控宫廷的爪牙,不能轻易动摇。
“既如此,李德海革去随堂太监之职,杖责三十,贬入浣衣局。刘保御下不严,罚俸半年。至于那名宫女……”永和帝顿了顿,“既无确凿证据,便开释了吧。日后查案,需得人赃并获,证据确凿,不可再如此鲁莽!”
“陛下圣明!”众臣躬身。
这场朝堂风波,看似以司礼监受挫、宫女沈青澜被释告终。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仅仅是水面上的涟漪,真正的暗流,并未平息。萧景玄的反击,快、准、狠,虽然未能扳倒刘保,却成功敲山震虎,暂时保住了沈青澜,也向所有人展示了靖王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织造处 · 柳暗花明
杂役房的门被打开,阳光刺入,沈青澜下意识地眯了眯眼。
前来宣旨释放她的,竟是容姑姑。
“沈姑娘,受委屈了。”容姑姑语气平和,屏退了左右,低声道,“娘娘让奴婢告知,你提供的线索很有用。那个粗使小内侍,今早被人发现失足溺毙在御花园的荷花池了。”
沈青澜心中一寒!灭口!对方动作好快!
“至于苏绣香囊,”容姑姑继续道,“娘娘已派人去查,相信很快会有结果。姑娘日后在织造处,需更加小心。经此一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奴婢明白,多谢娘娘与姑姑救命之恩。”沈青澜深深一拜。她知道,若非贤妃出手,即便朝堂上萧景玄施压,她恐怕也难逃慎刑司的酷刑。
“不必多礼。”容姑姑扶起她,“娘娘说,你是个聪慧的孩子,望你好自为之。”
回到熟悉的住处,同屋的宫女们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与疏离。沈青澜并不在意,她仔细检查了自己的床铺和物品,确认再无任何可疑之物后,才开始整理思绪。
小内侍被灭口,线索似乎断了。但香囊的来源,宫外萧景玄应该已经在查。她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恢复常态,同时更加警惕地观察织造处的每一个人。
靖王府 · 双线告捷
宫内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靖王府。
“殿下,沈姑娘已安全释放。”顾昀面带喜色,“另外,两线调查均有突破!‘锦绣坊’的林绣娘确认,那香囊是她半月前所绣,买主是一个戴着帷帽、声音低沉的男子,付的是现银。根据她的描述,我们画了人像,正在暗中排查。”
“而‘百香阁’的调香师傅,在威逼利诱之下,已经招认。指使他调制赝品香料的,是齐王府的一个外院管事!那管事承诺事成之后给他一大笔钱,并帮他离开京城!”
“齐王!果然是他!”萧景玄眸中杀意凛然。虽然猜到与他有关,但拿到确凿证据,意义完全不同。
“人证物证俱在,殿下,我们是否立刻呈报陛下?”顾昀激动道。
萧景玄却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不,现在还不是扳倒齐王的最佳时机。这点罪名,最多让他再多禁足几个月,不痛不痒。我们要利用这件事,拿到更大的筹码。”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第一,保护好那个调香师傅,他是关键人证。第二,想办法让那个齐王府管事‘意外’发现我们在查他,打草惊蛇,看他与谁联系,是否会销毁其他证据。第三,将香囊买主的画像,暗中透露给刘保。”
顾昀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殿下是想……嫁祸给东宫?或者,至少让刘保和齐王互相猜忌?”
“没错。”萧景玄冷笑,“刘保失了干儿子,正需要找个替罪羊挽回颜面,或者向父皇表功。把这线索给他,他自然会顺着去查。无论他查到的是齐王灭口的人,还是太子手下的人,对我们都有利。让他们狗咬狗,我们坐收渔利。”
“殿下高明!”顾昀心悦诚服。这一手驱虎吞狼,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能进一步激化对手内部的矛盾。
墨韵斋 · 契机初现
与此同时,监视墨韵斋的暗卫传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殿下,那个‘墨先生’……他今日清晨,在院门口挂上了一幅新写的字帖。”
“写的什么?”
“只有四个字——‘待价而沽’。”
待价而沽?萧景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这是在表明态度?还是……在经历了与崔琰幕僚的争执后,向外界释放的某种信号?
“看来,这位‘墨先生’与崔氏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萧景玄手指轻敲桌面,“或许,本王亲自去会会他的时机,到了。”
宫阙内外 · 暗潮愈汹
沈青澜安然回到织造处,看似风波平息,但她和萧景玄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齐王的狠毒,太子的阴鸷,司礼监的跋扈,乃至神秘莫测的崔氏与“墨先生”……各方势力交织成的巨网,正缓缓收紧。
经此一役,沈青澜更深切地体会到宫廷的险恶与盟友的重要。她与萧景玄之间,虽未见面,但那无形的纽带却因这次共同御敌而变得更加牢固。她在宫内,借助贤妃的庇护和自身的智慧,小心翼翼地周旋;他在宫外,运筹帷幄,步步为营,为她扫清障碍,也为他们的共同目标铺路。
逆袭之路,从来布满荆棘。但凰鸟已展翅,潜龙已出渊,他们注定要将这看似固若金汤的燕宫阙,搅得天翻地覆!
夜色再次降临,沈青澜于灯下默默练习书法,笔锋却比往日更加沉稳锐利。而靖王府内,萧景玄则对着那幅“待价而沽”的拓本,露出了势在必得的笑容。
风未止,浪更急。他们的下一局,已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