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出题-《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

  夫妻二人既然已经决定送小四去学堂了,因此,翌日一早就给宋小四穿戴好了一身小小的新儒袍。

  头上扎着小丸子,绑着蓝色的头绳,腰上还挎着一个小书袋,看着很像那么回事。

  宋瑛小脸绷得紧紧的很是严肃,一副小大人模样。几个哥哥看到小四如此打扮,都有些惊讶,老大宋瑾直接开口问道。

  ”爹娘,你们这是要送小四去学堂吗?”

  “小四现在才多大啊?他都还没有满五岁。我们都是快六岁了才去的学堂,他去的也太早了吧!能听懂夫子在讲什么吗?”

  “小四,你真的想去学堂读书吗?”老三宋珵一脸急切的看着弟弟,十分想要劝他改主意。读书真的太不容易了。

  “小四,你信哥哥的,能多玩半年就多玩半年,去了学堂你可就没自由了。

  学堂里的秦夫子会看着你读书的,课业没完成,背不出文章,写不好大字。

  秦夫子可是会打手板心的,很疼很疼的,真的,信哥。”老二宋珩一脸痛苦说道。

  很显然他就是完不成课业,背不出文章,写不好大字,时常被秦夫子打是那个。

  宋瑛背着手小大人似的挺了挺胸膛,一脸严肃又认真的看着两个哥哥,“哥哥,只要用心学业,学有所成夫子不会打我。”

  老三宋珵挠挠头,“小四,你真勇敢。不过要是你在学堂想爹娘了怎么办?”

  “三哥,我们从学堂下学后还会回家的,每天都能在家里看到爹娘。”

  宋瑛无语的看了一眼三哥,他这个三哥似乎是有一点点笨,这个都不知道。

  既然每天都能见到爹娘,又有什么可想念的?又不是爹娘出远门,许久才回来。

  “你们两个臭小子,少在这里乱说话。怎么你们自己不爱读书就以为弟弟跟你们一样啊!我们家小四可是好孩子。”

  这时,顾青荷走过来,抬手揪了揪老二跟老三的小耳朵,把这俩娃揪的龇牙咧嘴。

  随后摸了摸宋瑛的头,笑着说道:“别听他们哥哥的。我们家小四最聪慧了,去学堂后要好好听秦夫子的话。”

  “嗯,娘。”宋瑛重重的点点头。

  随后宋书宴便带着宋瑛来到学堂,秦夫子见到四岁的宋瑛后,有些惊讶。

  “这孩子如此小就来学堂?”

  宋书宴笑了笑说明了情况,秦夫子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本夫子考考他。”

  “宋瑛,听你爹说你天生聪慧,那本夫子今日便考考你,你可听好了。”

  “如果有一农夫,带一只狼、一只羊和一筐白菜过河。河边只有一条船,农夫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

  若农夫不在,狼会吃羊,羊会吃白菜。你可知农夫该如何安排,才能让三样东西都安全过河?”

  宋瑛歪着脑袋,小手托着下巴,认真思索起来。宋书宴见此也不由的跟着开始想。

  若是秦夫子问书籍上面的内容,他肯定是回答不上来,但是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啊!

  然而就片刻的功夫,这边作为成年人的宋书宴自己都还没想出答应。

  旁边的宋瑛却是眼睛一亮,奶声奶气的说道:“夫子,我已经想到办法啦。”

  “农夫先把羊带到河对岸,然后独自回来。再把狼带到对岸,把羊带回来。

  接着把白菜带到对岸,独自回来。最后把羊带到对岸,这样三样东西就都安全啦。”

  秦夫子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又接着问道:“那若有三个商人带着三个仆人要过河,船一次只能载两人,若仆人比商人多,仆人就会谋害商人,该怎么过河呢?”

  宋瑛眨了眨眼睛,很快又有了答案:“夫子,先让两个仆人过河,一个仆人回来。

  再让两个仆人过河,一个仆人回来。”

  “接着让两个商人过河,一个商人和一个仆人回来。然后让两个商人过河,一个仆人回来。

  最后让仆人分两次把剩下的两个仆人带过河,这样就能保证商人安全啦。”

  秦夫子抚着胡须,眼中满是赞赏:“小小年纪,思维竟如此敏捷,真是聪慧过人。”

  宋书宴则是一脸惊讶的看着小四,以往总听他娘子说,这孩子聪慧他还没感觉。

  只是觉得这孩子格外早熟,可如今他才知道,这小子还真是聪明,他都还没想出来的答案,这小子却是片刻功夫就想出来了。

  “你爹说你自己在家跟着你大哥读了不少书。他现在读四书,这些你都读过吗?”

  “读过。”

  秦夫子端坐案前,手中摩挲着泛黄的《四书章句集注》,目光如炬看向阶下垂手肃立的宋瑛,随后缓缓开口道。

  “《大学》开篇‘三纲领’,你且背来。”

  宋瑛敛衽躬身随后开口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很快文章就流利的背完了,秦夫子闻言点点头,又问。

  “何为‘亲民’?”

  “程子谓‘亲’当作‘新’,新民者,去其旧染之污也。”宋瑛略一思忖,补充道,“譬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秦夫子喉间溢出一声轻哼,转指叩向《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算仁道?”

  “此乃夫子答仲弓问仁之言。”宋瑛抬头迎上目光,“弟子以为,此句重在‘推己’二字。

  如不欲人夺己之食,便不夺人食;不欲人谤己之过,便不谤人过。”

  “若是所施非己不欲,却为人所恶呢?”

  秦夫子突然将茶盏顿在案上,青瓷相击声惊得檐角铁马轻颤,“昔者子产铸刑书,叔向非之,是子产不仁?”

  宋瑛闻言额角逐渐渗出细汗,袖中手指绞着襕衫下摆:“子产曰‘吾以救世也’。行仁当观其志,非泥于形迹。

  若己之所欲合于天道,虽千万人吾往矣——此之谓‘杀身成仁’。”

  孟夫子眼中的锐利渐渐化作一丝暖意,他翻开《孟子》推到案边:“且将‘尽心章句上’第三则解来。”

  “……”

  两人一大一小,一说一答,大窗棂漏进三两点日光,正落在宋瑛微颤的睫羽上,映得他发髻上的小丸子泛着柔光。

  宋书宴则是听到一脸懵,这两人在说啥啊?他完全听不懂,这孩子不就是跟着他大哥念了几句而已,就懂这么多吗?

  四书问完宋瑛都对答如流。秦夫子最终点头道:“这孩子资质极佳,比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