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出主意-《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

  顾青石想要学医的想法,最终还是按照他的心意实现了,他从学堂退学后便拜了葛大夫为师,然后还住进了葛家。

  说起来顾青石这几年读书还是有点用的,能识字断句,还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葛大夫教给他的医书,上面的内容他完全能读懂,没花多久就是边背诵了下来。

  跟科举要背诵的书籍相比,医书简直就是小意思,翻来覆去的就那么几本。

  但学医最重要的是认识药材知道药性,然后是看诊判断病人的病情,这个是需要手把手教的,需要常年累月积攒的。

  可即便是这样,顾青石学医的进展也很快,而且隔三差五的就要背着背篓跟葛大夫一起进山里采药,去各家各户看诊。

  先不说医术学到了多少,但见识明显增长了,整个人也更有精神了一些。

  徐氏对于小儿子不愿意读书,反而去学医这事,心中还是有一些疙瘩的。

  憋着的这股气并不是对着顾青荷这位来劝她的大闺女,而是对着她的大儿子。

  在她看来要不是老大心中有意见,老大媳妇整天指桑骂槐的说小儿子,她家青石也不会为了节约银钱,跑去跟别人学医。

  甚至连媳妇都不愿意娶了,她都找媒人给小儿子相看了七八个了,顾青石却始终是不同意,一说这事就直接跑了。

  他爹逼着让他娶,他就让他爹顾二奎自己去娶,把顾二奎给气的够呛。

  前面几个孩子的婚事,各个都不需要她操心,到了时间就遇到合适的人了。

  怎么到了他这里,就找不到一个合他心意的姑娘呢!

  “大丫头,你说你小弟究竟是怎么想的啊?他不想读书想要学医,我跟他爹都依着他了,怎么现在就让他娶一个媳妇这么困难啊?”

  “我也没有别的想法,但你小弟青石都已经十七了,青山在这个年纪都跟黄氏定亲了,你跟青莲两个甚至都有成亲了。”

  顾家上房里,徐氏是一边抱怨一边哭诉,抱怨的对象自然是她家的冤种儿子。

  这人到了年纪娶妻生子不是应该的吗?怎么她家小儿子就没有兴趣呢?整天就只知道摆弄他的花花草草的,还说是什么药材。

  药不药材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娶媳妇,徐氏如今的心病几乎就是这个了。

  “娘,你也别想那么多,说不准什么时候小弟的这姻缘也就到了。

  他才十七而已,大丈夫何患无妻,他什么时候想通了,自然也就会娶妻生子。

  他现在还小,还一心想要学医,对娶妻这事没概念。”

  “再加上黄氏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所以他对于媒婆给你说的那些姑娘心里都有意见,不认为她们真的有媒婆说的那么好。

  所以想要让他成婚,还得让他自己找,等他找到自己满意的人后就差不多了。”

  顾青荷笑着安慰,在她看来顾青石现在还小不想成婚也很正常,没看见后世的男人通常年过三十才结婚都说早的。

  顾青石不说三十成婚,但二十二三岁,也就是五六年后再成婚也绝对不会算迟。

  当初宋书宴跟她成婚的时候,还不是也二十好几了,在顾青荷看来徐氏就是太着急了。

  “他要是实在是不愿意成婚,你跟爹就先分家,田里地里的庄稼你跟爹先帮他看着,等他成婚后再把粮食给他就是了。”

  主要是用分家的理由,将顾青山两口子给分出去,有他们两个在老顾家,顾青荷顾青莲两姐妹平日里都不爱回去了。

  明明两姐妹都嫁在同一个村的,可实际上回去的次数却寥寥无几,基本上要过年过节才会带着东西走一趟。

  “哎,我也知道。你爹让我叫你回来,就是想要说这事的。想让我问一问你的意思,看一看这个家该如何分。”

  “分家有什么难的,你跟爹就两个儿子,田地银钱一人分一半就是了。”

  顾青荷有些不明所以,难不成她娘这般问,是还有别的意思,她爹不想平分家业。

  徐氏看了看窗外,见外面没人这才说道:“你三叔的小儿子还在咱家养着,你爹倒是顾及兄弟之情,还想给他留点东西。

  毕竟经过你当初的那么一打,他们家的田地都到了咱们手里,你爹心里过意不去,但又不舍得全部留给那孩子。”

  总之这就是一个很纠结的人,坏又坏不彻底,相当好人又有一些婊。

  “还有就是你爹不太信任青山,怕把家里的田地银钱都给他后,他会守不住,然后被黄氏那女人给拿回娘家去。

  黄氏的娘家兄弟现在是一无所有,她真要是把自己家的田地给了他们,青山还真不一定能拿回来,他总不能要了黄氏的命吧?”

  至于说休妻一事,那只不过是拿来吓唬黄氏的,真要休妻那也是不能的。

  会连累黄氏所出的两个孩子的,大丫是姑娘家,她要是有一个被休弃的娘在,她日后的婚事该怎么办?能有什么好人家选。

  黄氏的儿子那就更惨了,娘被休后甚至还会影响到他科举,这简直是毁了顾家几代人的希望,所以黄氏还真休不掉了。

  若是让顾青山出手弄死黄氏,那他还真没这个胆子,这可是要背上人命的。

  要知道就连当初的顾青荷都没胆子打死顾大奎他们,顾青山又怎么敢呢?

  由于这样那样的顾忌,顾二奎是很想分家,但却始终是没有行动缘故。

  “爹担心的不无道理。”

  顾青荷想了想说道:“娘,这样。你让爹将田地先分给他们种着,兄弟两个那块田那块地该谁的,先分清楚立下字据。”

  “但地契一定不能先别给他们,你跟爹两个不到死一个都别给。

  有地契在手里,他们哪怕是想卖田卖地都做不到。这样也能防止黄氏娘家的算计。”

  “另外房子,你跟爹出银钱给他们一人修一个小院子,让他们都搬出去住,

  你跟爹还年轻就自己住着,等日后你们需要人照顾了,谁孝顺你让谁回来住。

  然后谁负责照顾你跟爹到老,那么这院宅子就是谁的。”

  “银钱也别先分完,一家分二百贯钱,让他们有点家底就行了。

  多余的银钱你跟爹捏在手里,谁也不要给,日后谁孝顺就给谁一点。

  顾青山跟顾青石两个,就算是看着银钱的份上也不敢不孝顺。”

  儿女之间亲情是一种捆绑,但利益也是一种捆绑,双管齐下才是父慈子孝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