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投降书,范完胜-《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

  皇后彻底蔫了。

  在床上结结实实地躺了三天,又被太医们用各种苦涩的汤药灌了三天之后,她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跟范柔柔那个疯女人硬碰硬,是行不通的。

  那个女人,脸皮比城墙还厚,心思比九曲十八弯还绕,手段比市井泼妇还无赖。你跟她讲规矩,她跟你讲孝心;你跟她讲体面,她跟你讲养生;你跟她来硬的,她比你还硬,还能倒打一耙,让你有苦说不出。

  最让她心寒的是,她那个一向引以为傲的儿子,竟然从头到尾都站在那个疯女人那边!

  这还怎么斗?

  再斗下去,她怕自己真的要被活活气死在这寿康宫里。

  想通了这一点,皇后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投降。

  这天下午,她派人去东宫传话,说是自己“身体已无大碍”,对太子妃这些日子的“悉心照料”感激不尽。但她毕竟是长辈,总让太子妃这么劳累,于心不忍。所以,从明日起,就不必再劳烦太子妃亲自侍疾了。

  这番话说得客气又疏离,明眼人一听就知道,这是皇后在下“逐客令”,也是在变相地服软。

  范柔柔接到传话时,正在她的自耕园里,给新种下的一批小番茄苗搭架子。

  她听完小桃的转述,脸上露出了一个“不出所料”的笑容。

  “这么快就认输了?我还以为她能再多撑几天呢。”她拍了拍手上的泥,语气里带着一丝小小的“失望”。

  小桃和李嬷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

  “娘娘,这下好了!您总算可以不用再去寿康宫受气了!”小桃高兴地说道。

  “受气?”范柔柔挑了挑眉,“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受气了?我这几天,过得可充实了。”

  确实充实。她把寿康宫上下折腾得鸡飞狗跳,把皇后气得卧床不起,把雍王看得乐不可支,还顺便……增进了和太子的“感情”。这战果,不可谓不丰硕。

  “那……娘娘,咱们明天还去寿康宫吗?”李嬷嬷问道。

  “去,怎么不去?”范柔柔眼珠一转,笑道,“母后都亲自下‘降书’了,我们这做晚辈的,总得去接受一下‘投降’,顺便发表一下‘胜利感言’,才算礼数周全嘛。”

  李嬷嬷听得一头黑线。娘娘您这用词,是不是太直白了点?

  第二天,范柔柔打扮得花团锦簇,精神焕发地去了寿康宫。

  她一进门,就扑到皇后床前,拉着皇后的手,情真意切地说道:“母后!您总算好了!儿臣这几天担心死您了!您都不知道,您病着的时候,儿臣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都瘦了好几斤呢!”

  皇后看着她那张红光满面,比前几天还圆润了一圈的脸,眼角狠狠地抽搐了一下。

  瘦了?你管这叫瘦了?

  “母后,既然您好了,那儿臣的‘排毒养生’计划,是不是可以继续了?您放心,第二阶段的‘滋补’菜单,儿臣都给您想好了!什么清炖猪蹄,什么红烧甲鱼,保证把您养得白白胖胖!”范柔柔一脸期待地看着她。

  皇后一听到“猪蹄”、“甲鱼”,胃里就是一阵翻江倒海。她现在看到任何带“肉”字的东西,都觉得腻得慌。

  “不……不必了。”皇后赶紧摆手,声音虚弱地说道,“哀家……哀家还是习惯吃些清粥小菜。太子妃的心意,哀家领了。你……你也累了这么多天,回去好好歇着吧。”

  “这怎么行呢?”范柔柔一脸不赞同,“照顾您是儿臣的本分,怎么能叫累呢?母后,您就让儿臣再继续尽尽孝心吧!”

  她一边说,一边还想去拉皇后的手。

  皇后吓得赶紧把手缩回被子里,看她的眼神,就像在看什么洪水猛兽。

  “哀家说不必了!”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惊恐和决绝,“哀家身体自己清楚!哀家现在就想安安静静地待着!你……你快走!”

  看着皇后这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模样,范柔柔知道,火候到了。

  她“遗憾”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受伤的表情:“既然母后这么说……那儿臣,也只好遵命了。只是母后,您日后的饮食,可千万要注意啊。千万别再大鱼大肉了,不然……儿臣这几天的辛苦,可就白费了。”

  她这番话,名为关心,实为警告。

  皇后听懂了。她是在告诉自己:老实点,别再作妖,否则,那份“排毒菜单”随时可能重出江湖。

  皇后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只能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哀家……知道了。”

  “那儿臣就告退了。母后您好好歇着。”范柔柔心满意足地行了个礼,转身,仪态万方地走了出去。

  那背影,在寿康宫众人看来,简直就是凯旋的将军。

  这场由一盘“金风车酥”引发的,持续了近十天的“婆媳大战”,终于以皇后的完败,和太子妃的完胜,落下了帷幕。

  从此以后,整个后宫,再也无人敢小觑这位“疯批”太子妃。

  她们都明白了,这位娘娘,不仅疯,而且狠。她能用最孝顺的名义,行最恶毒的报复;她能用最温柔的手段,达到最残忍的目的。

  得罪她,比得罪阎王还可怕。

  而当李承稷听到福安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寿康宫那场“最后的战役”后,他正拿着一本兵书在看。

  他听完,沉默了许久,然后,低低地笑了起来。

  那笑声,起初还带着一丝压抑,后来,却越来越大,越来越畅快,最后,竟变成了毫不掩饰的,开怀大笑。

  福安跟了太子这么多年,从未见过他笑得如此……真实。

  他笑着摇了摇头,合上兵书,喃喃自语道:“兵者,诡道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他看着窗外自耕园的方向,眼神里,满是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欣赏和……纵容。

  这个女人,真是给了他太多的惊喜。

  他忽然觉得,有这样一个太子妃,或许……还真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