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第一课,挖地瓜-《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

  大夏农学格物院,就在那片废弃的宫苑之上,如火如荼地建了起来。

  李承稷对此事极为上心,亲自督工,调拨最优良的木材石料,召集了全天下最顶尖的工匠。书院的设计,也完全打破了传统。没有森严的殿堂,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宽敞明亮的学舍,以及大片的试验田、工坊和观星台。

  范柔柔这个“山长”,则当得彻头彻尾的“甩手掌柜”。她除了在最初提了一句“多留点地给我种地瓜”之外,对书院的建设和招生,一概不闻不问。

  李承稷也不逼她,他知道,只要把这个“活招牌”立在那里,就足够了。

  他亲自下旨,从工部、户部、司天监等各部,抽调了一批经验最丰富的“土豆型”官员和匠人,组成了格物院的第一批教师团队。

  有跟了范柔柔最早一批推广高产作物的农官,讲授《育种与栽培》。

  有参与过黄河大疏浚的水利专家,讲授《水利工程学》。

  有宫中最厉害的木匠和铁匠,讲授《营造与器物学》。

  甚至还有当年被李承稷从民间请来的算学天才,讲授《算学与应用》。

  招生考试也别具一格。不考诗词歌赋,只考三门:第一,辨认五谷,说出其生长习性;第二,现场组装一个改良的“皇后牌”犁头;第三,计算一道关于田亩和产量的应用题。

  这种闻所未闻的考试方式,刷下了一大批只会死读书的士子,却让那些真正有实践经验的农家子弟和匠人脱颖而出。

  终于,在万众期待中,大夏农学格物院迎来了开学的日子。

  开学典礼,设在书院新建成的大讲堂里。李承稷亲临,文武百官列席,三百名新生穿着统一的青布学袍,激动又紧张地坐在下面。

  他们之中,有黝黑健壮的农家少年,有满手老茧的匠人之子,有眼神清亮的商贾后代,甚至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西域胡商,因为仰慕大夏的“格物之学”而远道而来。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等待着一个人的出现。

  那就是他们传说中的山长——范柔柔。

  他们听过太多关于这位皇后的传奇故事。说她能和花草说话,说她的菜园子连着治国大道,说她一句话就能让皇帝茅塞顿开。在他们心中,这位“疯批皇后”,是一位近乎神明般的存在。

  吉时已到,李承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学子们要“格物致知,经世致用”,为大夏的盛世添砖加瓦。

  讲话完毕,按照流程,该是山长训话。

  然而,司仪高声唱了三遍“恭请山长”,讲堂的入口处,却始终空空如也。

  三百名新生面面相觑,开始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山长怎么还没来?”

  “不会是……忘了吧?”

  “我可是为了见山长一面,才从蜀中千里迢迢赶来的啊!”

  李承稷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内侍总管,总管吓得一头冷汗,赶紧派了个小太监飞奔去凤仪宫。

  文武百官的表情也变得微妙起来。他们早就知道皇后行事“不拘一格”,却没想到,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她竟然敢直接缺席。这可真是……将“疯批”二字,贯彻到底了。

  就在讲堂里的气氛越来越尴尬的时候,那个去报信的小太监连滚爬地跑了回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在李承稷耳边禀报:

  “陛……陛下……皇后娘娘她……她……她去后山……看……看地瓜了!”

  李承稷的太阳穴“突突”地跳了两下。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脸上的帝王威仪,对台下有些骚动的学子们朗声说道:“众学子稍安勿躁。山长……正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给大家上开学第一课。请随朕来。”

  说完,他竟然真的起身,带着满朝文武和三百名一脸懵圈的新生,浩浩荡荡地朝着书院的后山走去。

  后山,就是范柔柔当初“预定”下来的那片地瓜田。

  众人赶到的时候,就看到了让他们终身难忘的一幕。

  他们传奇的、神秘的、被神化了的山长大人——大夏朝的皇后范柔柔,正穿着一身沾满泥点的粗布衣裳,头上歪歪扭扭地戴着一顶草帽。她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地里几个正在卖力挖地瓜的太监,中气十足地“训斥”着:

  “哎!你!说你呢!用巧劲儿!别用蛮力!你那么挖,把地瓜皮都给锄破了,还怎么放得久?”

  “还有你!轻点!那藤蔓上说不定还连着一串呢!小心别给拽断了!”

  “都给本宫打起精神来!今天要是挖不完这三亩地,晚饭谁也别想吃肉!”

  她那副模样,活脱脱一个正在监督长工干活的、精明又泼辣的农家地主婆,哪里有半分皇后的仪态和山长的风范?

  所有人都石化了。

  新生们张大了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他们心心念念的山长?

  官员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假装自己什么都没看见。

  李承稷看着眼前这一幕,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走上前,轻咳了一声:“咳咳……山长大人,开学典礼……还没结束呢。”

  范柔柔回头一看,才发现身后黑压压地站了一大群人。她也愣了一下,随即理直气壮地说道:“典礼有什么好参加的?讲那些虚头巴脑的话,还不如多挖两个地瓜来得实在。你们来得正好,都别愣着了,一人一把锄头,帮忙!”

  她竟然,要皇帝、文武百官和三百名新生,都下地,给她挖地瓜!

  三百名新生彻底傻了。

  李承稷却笑了。他摇了摇头,脱下身上华贵的龙袍,只穿着里面的常服,真的从旁边拿起一把锄头,对那些还愣着的学子们说:

  “你们的山长,已经给你们上了第一课。这一课的名字,就叫‘实践出真知’。都愣着干什么?没听见山长说吗?挖不完,没饭吃!”

  说完,他竟然真的挽起袖子,第一个走进了地瓜田。

  有了皇帝带头,官员们哪里还敢站着。他们一个个苦着脸,脱掉官靴,卷起裤腿,也跟着下了地。

  那三百名新生,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之后,心中却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豪情。

  他们的皇帝,他们的山长,竟然是这样的人!

  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没有繁文缛节的礼仪。开学第一课,就是下地干活!

  这所书院,来对了!

  他们欢呼一声,也冲进了田里,拿起工具,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于是,大夏农学格物院的开学典礼,就在一片广阔的地瓜田里,以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式,完成了。

  这一天,皇帝和百官,陪着三百名新生,挖了一下午的地瓜。

  他们或许没有听到山长的一句训话,但他们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双手,从泥土里,学到了这所书院最核心的校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