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釜底抽薪。-《替罪出狱,总裁他悔疯了》

  李明轩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的出色表现,暂时稳住了资本市场的恐慌情绪,顾氏集团的股价在经历剧烈震荡后,暂时企稳。然而,无论是沈清辞还是李明轩,都丝毫没有感到轻松。他们深知,黑石资本这种级别的掠食者,绝不会因为一次试探性攻击的受挫而罢手。真正的风暴,正在酝酿。

  果然,平静仅仅维持了不到48小时。攻击,以一种更加精准、更加致命的方式,悄然而至。这一次,黑石资本没有选择在公开市场兴风作浪,而是将矛头直指顾氏集团的命脉——全球供应链。

  周一清晨,沈清辞和李明轩几乎同时收到了来自不同渠道的紧急警报。

  首先是集团首席采购官(cpo)的越洋紧急电话,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慌:

  “董事长!李总!不好了!欧洲的‘克虏伯精密仪器’、北美的‘泰科半导体材料’,还有日本的‘三井化学’……我们最重要的五家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几乎在同一时间发来正式函件!要求我们……要求我们在15天内,结清所有未付账款,总计超过一百二十亿!否则……否则将立即停止供货!”

  紧接着,物流和生产部门也发来警报:部分关键零部件的海运订单被供应商单方面通知延迟发货,几家海外代工厂表示接到上游材料商通知,可能无法按时交付。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

  这五家供应商,是顾氏高端产品线不可或缺的核心伙伴,提供的都是技术壁垒极高、短期内难以替代的关键材料和部件。一旦断供,顾氏多条主力生产线将在几周内陷入瘫痪,造成的损失将是天文数字!而要求15天内结清高达一百二十亿的货款,更是直接瞄准了顾氏当前相对紧张的现金流!这分明是要在短时间内抽干顾氏的血液,使其窒息而亡!

  “黑石!一定是黑石在背后搞鬼!”李明轩一拳砸在办公桌上,脸色铁青。他太清楚这种手段的阴毒了!利用自身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巨大影响力,向供应商施加强大压力,以“风险评估”为名,逼迫他们提前收款或停止合作。对于供应商而言,黑石这样的资本巨鳄是他们得罪不起的,而顾氏虽然是大客户,但面临“内部动荡”的传闻,风险确实存在。黑石这是阳谋!釜底抽薪!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沈清辞的声音冰冷,但眼神异常冷静,“不是要击垮我们的股价,而是要直接瘫痪我们的运营,切断我们的现金流。这是要一击致命!”

  危机迫在眉睫,必须立刻应对!一旦供应链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时刻,三人小组展现了惊人的默契和高效分工。

  她坐镇大本营,第一时间亲自拿起加密电话,越洋拨打给那几家供应商巨头的全球cEo或董事会主席。她没有以董事长的身份施压,而是以“顾北辰夫人”和顾氏家族代表的身份,进行最高级别的私人沟通。

  她的电话直接打给了克虏伯家族的掌舵人,一位年过七旬、与顾北辰父亲有旧交的德国老人。

  “汉斯叔叔,我是清辞。”她的声音带着真诚的歉意和坚定,“关于近期集团的传闻,让您担忧了。但我以顾家的名誉向您保证,顾氏的根基稳固,现金流充足,改革是为了让企业更强健。我们合作二十年,顾氏从未有过一次违约。请给我们一点时间,三十天,不,二十天!我们一定妥善解决款项问题,并愿意为此支付合理的资金占用费。顾氏珍视与克虏伯家族长达两代人的友谊和信任。”

  类似的话术,她根据不同的交情和对方公司的文化,稍作调整,分别与另外几家巨头的掌门人进行了沟通。她动用了顾家积累数十年的国际声誉和私人关系网,以情动人,以信服人,努力争取宽限期。

  与此同时,李明轩在接到警报后一小时内,就登上了自己的私人飞机,直飞欧洲。他知道,光靠情分不够,必须拿出切实的解决方案和谈判筹码。

  他首先抵达德国,与“克虏伯精密仪器”的全球供应链总裁进行紧急磋商。他没有纠缠于宽限期,而是直接抛出了一份新的、加价10%的长期采购框架协议草案,并承诺提前支付部分定金,以显示诚意和实力。同时,他秘密指示亚洲团队,立刻启动紧急预案,接触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潜在替代供应商,进行技术对标和样品测试,哪怕成本更高,也要确保供应链不会完全断裂。这是向原有供应商施加压力的暗牌。

  而顾北辰,则动用了他在国际金融圈最深层次的人脉。他联系了几家与顾氏有长期合作、且与他私交甚厚的欧洲家族基金和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他没有透露集团的危机细节,而是以“短期资金周转、优化财务结构”为由,寻求一笔为期三个月、额度高达一百五十亿的短期过桥贷款。凭借顾氏良好的基本面和顾北辰个人的极高信誉,加上愿意提供部分优质资产作为抵押,谈判进展相对顺利。

  接下来的72小时,是分秒必争、惊心动魄的72小时。

  沈清辞在书房里彻夜不眠,电话一个接一个,声音沙哑,但逻辑清晰,态度诚恳。她顶住了巨大的压力,稳住了最核心的几家供应商巨头,初步争取到了20-30天的付款宽限期,但对方也提出了加价、提高定金比例等苛刻条件。

  李明轩在欧洲和北美之间连续奔波,谈判桌上唇枪舌剑,展示数据,许以重利,稳住了大部分供应商的短期合作,但代价是未来一年的采购成本将显着上升。他派出的备选供应商考察组也传回消息,找到了部分材料的替代来源,但技术磨合和产能爬坡需要时间,且成本高昂。

  顾北辰的融资谈判也取得了关键进展,一家瑞士的私人银行和一家中东的主权基金原则上同意联合提供一百二十亿的过桥贷款,但利率高得惊人,且要求顾氏集团提供股权质押。

  72小时后,最危险的断供危机暂时解除。供应链保住了,但顾氏集团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未来的采购成本大幅增加,背上了高昂的短期债务,现金流变得异常紧张。如同一个重伤的病人,虽然抢救过来了,但失血过多,身体极度虚弱。

  李明轩风尘仆仆地回到国内,与沈清辞、顾北辰在书房汇合。三人都面带倦容,但眼神中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凝重。

  “暂时顶住了。”李明轩汇报道,“但我们的成本压力巨大,现金流非常脆弱。黑石资本这招太狠了,他们甚至不需要自己动手,只是施加影响力,就让我们元气大伤。”

  沈清辞揉了揉眉心:“他们这是在消耗我们的实力,试探我们的底线。这次我们扛住了,下一次呢?他们肯定还有后手。”

  顾北辰沉声道:“过桥贷款只能解燃眉之急。我们必须尽快改善现金流,同时要防备黑石在资本市场上针对我们的债务问题再做文章。”

  书房里陷入短暂的沉默。他们都清楚,这场战争远未结束,甚至可以说,刚刚进入了最残酷的相持阶段。黑石资本像一条隐藏在深海中的巨鲨,第一次撕咬未能致命,但它绝不会离开,只会继续盘旋,寻找下一个更佳的攻击时机。

  而经过这次并肩作战,沈清辞、顾北辰、李明轩三人之间的信任和默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是一个被逼到墙角的铁三角,必须依靠彼此,才能抵御外敌。

  (黑石资本的下一次攻击会是什么?他们会如何利用顾氏脆弱的现金流做文章?刚刚建立的信任,能否经受住更阴险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