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联手破袁,官渡大捷-《三国:争霸江山美人》

  夜色深沉,丞相府的书房外,一众曹营顶梁柱们面面相觑,像一群被赶出庙门的泥塑神像,脸上写满了茫然与错愕。

  方才,主公曹操那一声声雷厉风行的将令,还在他们耳边回响。每一道命令都清晰、果决,充满了破釜沉舟的狠厉,将整个丞相府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瞬间催动到了极致。可问题是,没人知道这架机器要冲向何方。

  “主公这是……要做什么?”夏侯惇摸着自己的独眼,声音里满是憋不住的困惑。他看看身边的荀彧,又看看另一侧面沉如水的曹仁,发现所有人都是一脸的问号。

  “点五千精骑,备火油干柴,星夜出征……这架势,分明是要去奇袭!”荀攸捻着短须,眉头紧锁,“可袁军大营,壁垒森严,七十万大军枕戈待旦,奇袭何处?这与飞蛾扑火有何区别?”

  “还有主公最后那句话……”曹洪压低了声音,朝着书房的方向努了努嘴,“他对那姜宇,行的是何等大礼!还说什么‘静候佳音’?我跟了主公这么多年,就没见过他对谁这般客气过!”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再次投向那扇紧闭的房门。门内,那个叫姜宇的年轻商人,此刻正安然坐在本该属于曹操的位置上,慢条斯理地品着酒。他与门外这片喧嚣紧张的世界,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这副画面,诡异到了极点。

  一个时辰前,他们还在为袁绍的七十万大军愁云惨淡,为主公的焦躁而忧心忡忡。一个时辰后,主公脱胎换骨,杀气腾腾地亲自领兵出征了,而那个造成这一切变化的始作俑者,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坐在那里喝酒。

  这姜宇,究竟对主公施了什么妖法?

  没人能想明白。但曹操的军令如山,由不得他们多想。夏侯渊和许褚对视一眼,抱拳领命,转身大步离去,甲胄碰撞之声在夜色中渐行渐远。其他人也各怀心事,匆匆散去,执行各自的任务。

  很快,书房外恢复了寂静。

  姜宇将杯中最后一口酒饮尽,酒液温润,顺着喉咙滑入腹中,带来一丝暖意。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目光落在那个被曹操指尖几乎要戳破的小点上——乌巢。

  历史的洪流,终究因为他的出现,而在此刻拐上了一个更加汹涌的弯道。

  他缓步走出书房,门外的亲卫见他出来,神情复杂地躬身行礼,眼神里充满了敬畏与好奇。姜宇没有理会,径直穿过庭院,消失在丞相府外的夜色里。

  ……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许都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曹操亲率五千精锐,星夜离城,不知所踪。这个消息根本瞒不住,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速传遍了全城。

  恐慌,如同瘟疫,再次蔓延。

  主帅亲提孤军,深入敌后,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种近乎绝望的赌博。城内的投降派们更是上蹿下跳,哭爹喊娘,只觉得曹操已经疯了,许都陷落只在旦夕之间。粮价一天三涨,城门口逃难的百姓堵得水泄不通,官兵的刀都拦不住求生的欲望。

  与城中的一片混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西姜宇的庄园。

  这里,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李三已经彻底麻木了。他眼睁睁看着自家主公,在那夜从丞相府回来之后,非但没有收拾金银细软跑路,反而过得比以前更加悠闲。

  每日里,不是在后院与郭嘉下棋,就是在亭子里看貂蝉夫人和曹节夫人抚琴作画。偶尔兴致来了,还会亲自下厨,做几道谁也没吃过的“后世佳肴”,引得几位夫人赞不绝口,欢声笑语不断。

  李三不止一次地怀疑,主公是不是被曹操吓傻了。

  “主公,我的亲主公啊!”这天下午,李三又一次哭丧着脸跑进后院,手里拿着一份刚刚从“尘风堂”送来的密报,“官渡前线,打疯了!听说袁绍那厮,发了疯一样猛攻曹洪将军的大营,箭矢跟下雨似的,尸体都堆成山了!咱们……咱们真的不跑吗?再不跑,等袁绍的兵杀过来,想跑都来不及了!”

  姜宇正拿着一把造型奇特的剪刀,精心修剪着一盆价值不菲的兰花。他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问:“郭军师呢?”

  “郭军师他……”李三一脸便秘的表情,指了指不远处的躺椅,“他……他又喝醉了,正睡着呢。”

  不远处,郭嘉四仰八叉地躺在椅子上,手里的酒葫芦滚落在地,嘴角挂着一丝可疑的晶莹,嘴里还念念有词:“烧……烧他个天翻地覆……”

  李三绝望了。一个悠闲得不像话,一个醉得不像话。这俩人,是指望不上了。

  “慌什么。”姜宇终于剪下了最后一根多余的枝叶,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作品,“曹丞相还没败,你倒先替他哭起丧来了。”

  “可那是七十万大军啊!”

  “七十万头猪,抓起来也要费些时日。”姜宇将剪刀递给一旁的曹节,接过她递来的毛巾擦了擦手,“去,告诉厨房,今晚我想吃火锅。”

  “火……火锅?”李三彻底懵了。这都火烧眉毛了,您还有心思琢磨吃的?

  “去吧。”姜宇挥了挥手,不再理他。

  李三一步三回头地走了,背影萧索,仿佛一个即将奔赴刑场的死囚。

  庭院里,只剩下姜宇和曹节。

  “夫君,”曹节走到姜宇身后,轻柔地为他按捏着肩膀,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您就真的……一点也不担心父亲吗?”

  她是曹操的女儿,无论姜宇表现得多么镇定,那份血脉相连的牵挂,是做不得假的。

  姜宇反手握住她的手,触手微凉。他将她拉到身前,看着她那双清澈的眸子,笑道:“我担心的,不是岳父大人会不会赢。”

  “那您担心什么?”

  “我担心的是,”姜宇的目光望向北方,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他赢得太快,袁绍跑得太早,那七十万大军的辎重甲胄,可就来不及缴获了。”

  曹节怔住了。她看着自己丈夫脸上那份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那份视七十万大军如无物的淡然,一时间,竟有些痴了。

  她忽然明白,那夜父亲回来后,为何会拉着她的手,用一种极其复杂的语气感叹:“节儿,你为为父,找回了一个鬼才。不,他不是鬼才,他是……妖孽。”

  ……

  时间,就在这种极度诡异的氛围中,又过去了三天。

  官渡前线的战报,如同雪片一般,一日三惊。

  “袁军猛将张合,率重兵猛攻南寨,曹仁将军死战不退,身中三箭!”

  “袁军掘地道攻营,被我军察觉,以烟火熏之,死伤惨重!”

  “我军粮草告急,军心浮动,已有将士夜间逃亡!”

  每一条消息,都像一根绳索,在一点点勒紧许都所有人的脖子。李三每天都觉得自己离死亡更近了一步。

  而丞相府那边,荀彧等人也是寝食难安,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那支不知所踪的奇兵身上。可三天过去了,杳无音信。那五千精锐,就像石沉大海,没有激起半点波澜。

  就在所有人的耐心都快要被耗尽,绝望的情绪即将彻底爆发的那个黄昏。

  “报——!!”

  一声嘶哑到极致的呐喊,如同利剑,划破了许都城上空压抑的阴云。

  一匹快马,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从北门的方向狂奔而来。马上骑士,浑身浴血,衣甲破碎,脸上尽是烟火熏燎的痕迹,唯独那双眼睛,亮得吓人,燃烧着疯狂的喜悦。

  “捷报!!”

  “官渡大捷!!”

  骑士一路狂奔,一路嘶吼,声音传遍了长街。

  街上原本行色匆匆、面带惶恐的百姓们,都停下了脚步,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匹快马。

  “什么?捷报?”

  “我没听错吧?是官渡……大捷?”

  “骗人的吧!曹丞相不是只有十万兵马吗?怎么可能打赢?”

  起初是质疑,是惊愕。但当第二匹、第三匹……数十匹背插令旗的传令兵,从北门潮水般涌入,将同样的消息传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时,整个许都,彻底沸腾了!

  “赢了!真的赢了!”

  “乌巢!曹丞相火烧乌巢!袁绍七十万大军的粮草,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袁绍大军,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张合、高览临阵倒戈!袁绍本人仅率八百亲兵,仓皇渡河北逃!”

  “颜良、文丑授首!审配、逢纪被俘!七十万大军,降者无数!”

  一条条具体到令人发指的战报,如同滚雷,在许都上空炸响。

  那些前几日还在哭天抢地,力主投降的文臣,此刻一个个目瞪口呆,手中的笏板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

  那些囤积居奇,将粮价炒上天的奸商,吓得面如土色,连夜将粮仓打开,哭着喊着要平价卖粮。

  整个城市,从地狱到天堂,只用了一瞬间。

  而此刻,姜宇的庄园里。

  当第一声“捷报”传来时,李三正哆哆嗦嗦地帮姜宇摆放着火锅的食材。听到那声呐喊,他手一抖,一盘刚切好的羊肉,稀里哗啦全掉在了地上。

  “主……主公……”李三结结巴巴地指着门外,“您……您听到了吗?”

  姜宇正用一双长筷,慢条斯理地将炭火拨弄得更旺一些,闻言只是“嗯”了一声。

  “是……是捷报啊!官渡大捷!”李三的声音都在颤抖,他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听到了。”姜宇夹起一片羊肉,在滚沸的汤锅里涮了三下,放进郭嘉面前的碗里,“奉孝,醒醒,吃肉了。”

  郭嘉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来,看了一眼窗外那如同炸了锅般的天空,又看了看碗里热气腾腾的羊肉,他拿起筷子,将羊肉送进嘴里,细细地咀嚼着。

  “主公这羊肉,切得薄厚均匀,入锅即熟,口感鲜嫩,不错。”他评价道。

  李三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两个……还在讨论羊肉好不好吃?!

  就在这时,一名尘风堂的护卫,带着一个浑身浴血的传令兵,快步冲进了后院。那传令兵,正是曹操麾下的虎卫军校尉!

  他一进院子,看到安然坐在那里的姜宇,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简。

  “启禀姜先生!”传令兵的声音因为激动和疲惫而嘶哑不堪,却充满了发自肺腑的崇敬,“丞相大破袁军,特命小人,将第一封捷报,送达先生之手!丞相说……此战首功,当属先生!”

  话音落下,整个庭院,鸦雀无声。

  李三的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一旁闻讯赶来的貂蝉和曹节,也用手捂住了嘴,美眸中充满了震撼。

  唯有郭嘉,放下了筷子,他看着姜宇,看着这个将天下大势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年轻主公,眼中那最后一丝疑虑,彻底烟消云散。他缓缓站起身,对着姜宇,深深地、深深地,作了一揖。

  这一揖,拜的不是主臣,而是……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