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在青石板路上缓缓行驶,车轮碾过岁月的痕迹,发出单调而有节奏的“咯噔”声。
车厢内,姜宇靠着软垫,闭着双眼,但脑海里却比车窗外的许都街市还要喧闹。
曹节最后那句话,如同一根细针,精准地刺破了他精心构建的“看客”外衣,让他那套半真半假的理论,显得有些苍白。
“若这水,本就是浑的,那舟上的人,无论如何清醒,身上……又岂能不沾染半分泥泞?”
她懂了。
这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少女,隔着一层朦胧的纱幔,隔着一场政治联姻的算计,却比夏侯惇那些沙场宿将,看得更透彻。
她看穿了他的“不甘为棋子”,也看穿了他“不愿执棋”背后的伪装。
更让姜宇在意的,是系统面板上那最后几个字。
【当前状态:审视,探究,迷茫……以及,一丝隐藏极深的……抗拒。】
抗拒什么?
抗拒这桩从天而降的婚事?抗拒成为父亲手中的一颗棋子?还是……抗拒他这个看似温和儒雅,实则不知深浅的未来丈夫?
姜宇睁开眼,揉了揉眉心。
这盘棋,还没开始下,就已经变得如此复杂。他原以为自己是那个跳出棋盘的人,如今看来,自己只是从一个小棋盘,跳进了一个更大的棋盘。而曹操,甚至为他量身定做了一个对手。
一个聪慧、冷静,且对他抱有“抗拒”的妻子。
马车停稳,李三的声音在外面响起:“主公,到家了。”
姜宇深吸一口气,将脑中纷乱的思绪暂时压下,掀开车帘,踏入了自家的府邸。
月上中天,后院的书房里依旧灯火通明。
郭嘉没有像往常一样歪在榻上,而是难得地坐在桌案前,面前温着一壶酒,两只酒杯。他见姜宇进来,立刻笑了起来,那笑容里满是揶揄。
“主公,恭喜,恭喜啊!”郭嘉起身,亲自为姜宇斟满一杯酒,“能从曹家女眷的‘鸿门宴’上全身而退,还毫发无伤,嘉以为,此功不亚于火烧乌巢。来,这杯酒,您当先饮为敬!”
“奉孝,你就别取笑我了。”姜宇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却没能驱散心中的那份凝重,“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扒光了衣服,放在火上反复炙烤了一遍,里里外外,都快被看透了。”
他将宫中的见闻,尤其是与曹节的几番对话,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当他说到曹节最后那个关于“浑水与泥泞”的问题时,郭嘉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了。
“好一个‘岂能不沾染半分泥泞’!”郭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此女之心智,远胜其两位姐姐!曹孟德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亦是人中之凤啊!”
他来回踱了几步,像是发现了什么绝世珍宝,兴奋地搓着手:“主公,您这位未来的夫人,可不是省油的灯。她这番话,是在告诉您,她不信您那套‘世外高人’的说辞。她已经看出来,您是一头潜伏在水下的猛兽,所谓的‘不沾泥泞’,不过是还没到亮出爪牙的时候。”
“她才十五岁。”姜宇靠在椅背上,声音有些发沉。
“主公,您可千万别被她的年纪给骗了。”郭嘉停下脚步,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生长在曹操那样的枭雄身边,见惯了生死与权谋,她的心,恐怕比许多活了几十年的老臣,还要通透。在嘉看来,曹操将她嫁给您,不仅仅是联姻,是示好,更是……一种监视。”
“监视?”
“对。”郭嘉重新坐下,又倒了两杯酒,声音压得极低,“主公想一想,您如彗星般崛起,来历成谜,智谋深不可测,偏偏又油盐不进,不愿受官职所缚。对于曹操而言,您是一柄威力无穷,却又无法完全握在手中的绝世神兵。他会怎么做?”
姜宇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
“他无法将神兵收入鞘中,便只能为这柄神兵,配上一个最华丽、最贴合,也最能感知其动向的‘剑鞘’。”郭嘉指了指皇宫的方向,“曹节公主,就是这个剑鞘。”
“她美丽,能满足男人的虚荣;她聪慧,能理解您的想法,与您唱和;她身份尊贵,能彰显您在曹营的地位。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您心甘情愿地,待在这个‘剑鞘’里。”
“可一旦您这柄神兵,有任何不受控制的异动,这个最了解您的剑鞘,也将会是第一个向曹操发出警示的人。”
郭嘉的话,如同冰冷的刀锋,将这桩看似风光无限的婚事,剖析得淋漓尽致。
**政治婚姻**。
这四个字,在姜宇的脑海中,变得无比清晰。
曹节,首先是曹操的女儿,是曹氏利益的代表,其次,才是他的妻子。
“那依奉孝之见,我该如何自处?”姜宇问道。
“相敬如宾,恩爱有加,但……守口如瓶。”郭嘉一字一句地说道。
“嗯?”
“主公要让她成为您的妻子,而不是您的谋士。”郭嘉解释道,“您可以与她谈诗论画,风花雪月;可以与她分享美食美酒,奇闻异事。您要让她感受到一个丈夫应有的尊重与温情。如此,方能让她那份‘抗拒’,慢慢消解。”
“但是,”郭嘉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关于主公的真正图谋,关于‘尘风堂’的核心机密,关于……您脑中那些超越时代的见识,一字,都不能提。”
“您要让她爱上的是‘姜宇’这个人,而不是您所拥有的力量。您要让她习惯作为您的妻子,而不是作为曹操的女儿。您要让她在您与曹操之间,建立起一道情感的壁垒。当有一天,她需要做出选择时,她会下意识地,站在您这一边。”
郭嘉的计策,可谓“攻心为上”。他要姜宇用温情与尊重,去慢慢软化、同化这位聪慧的公主,让她从一个潜在的监视者,变成一个真正的家人。
姜宇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郭嘉的分析,鞭辟入里。与这样一个女人同床共枕,确实需要万分小心。
只是,一想到要对着那样一双清澈透亮的眼睛,日复一日地“演戏”,他心中便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主公,”郭嘉看出了他的心思,笑道,“这并非演戏。嘉以为,主公对这位公主,并非毫无好感。您欣赏她的聪慧,不是吗?既如此,便以诚待之。只是这份‘诚’,需要有个边界。”
姜宇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郭嘉的说法。
他端起酒杯,正要再饮,书房的门却被“砰砰砰”地敲响了,李三那带着哭腔的声音传了进来。
“主公!郭先生!您快去前院看看吧!要出人命了!”
姜宇和郭嘉对视一眼,都有些莫名其妙。
“怎么回事?慢慢说。”
“是……是曹洪将军!”李三在门外喊道,“他……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架梯子,正……正准备翻墙进来呢!嘴里还喊着,说什么‘自家人,不走正门,显得亲切’!门口的护卫拦不住,都快打起来了!”
“噗——”
郭嘉一口酒没忍住,全喷了出来,呛得他连连咳嗽,眼泪都笑出来了。
姜宇也是一阵哭笑不得。这位曹子廉将军,为了巴结自己这个“新晋驸马”,还真是什么招都使得出来。翻墙送礼,这怕是古往今来头一遭。
“让他进来吧。”姜宇无奈地摆了摆手,“再不让他进来,我怕他真能把我们家院墙给拆了。”
“是,是!”李三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跑了。
郭嘉好不容易止住笑,擦了擦嘴角的酒渍,摇头道:“这位曹洪将军,真是……奇才。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主公您如今的地位,炙手可热。”
话音未落,又一名家丁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与刚才的李三不同,这名家丁手里捧着一个明黄色的卷轴,脸上是混杂着激动与敬畏的神情。
“主公!”家丁的声音都在发颤,“宫……宫里又来人了!是……是中常侍亲自来的!”
中常侍?那是天子身边的人!
姜宇心中一凛,还没来得及发问,就见一名身穿内官服饰,面白无须的老太监,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已经走到了书房门口。
老太监的目光在书房内扫了一圈,最终落在姜宇身上,脸上堆起菊花般的笑容,尖细的嗓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姜宇,接旨!”
旨?
姜宇和郭嘉心中同时一震。
不是曹操的命令,而是……圣旨?
两人不敢怠慢,连忙整理衣冠,躬身下拜。
那老太监清了清嗓子,缓缓展开手中的明黄色卷轴,用一种抑扬顿挫的语调,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奉国郎姜宇,才智冠绝,品性高洁,于国有功。朕心甚慰。又闻丞相曹操欲以爱女曹节配之,实乃天作之合,佳偶天成。为彰其功,为显皇恩,特赐……”
老太监念到这里,故意拖长了声音,吊足了胃口。
姜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曹操已经给了他“布衣”的承诺,这汉献帝,又能赐下什么?
只听那老太监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喜庆的味道,高声唱道:
“……特赐大婚于三月之后,春分之日!一切婚典礼仪,皆按亲王之制!钦此!”
车厢内,姜宇靠着软垫,闭着双眼,但脑海里却比车窗外的许都街市还要喧闹。
曹节最后那句话,如同一根细针,精准地刺破了他精心构建的“看客”外衣,让他那套半真半假的理论,显得有些苍白。
“若这水,本就是浑的,那舟上的人,无论如何清醒,身上……又岂能不沾染半分泥泞?”
她懂了。
这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少女,隔着一层朦胧的纱幔,隔着一场政治联姻的算计,却比夏侯惇那些沙场宿将,看得更透彻。
她看穿了他的“不甘为棋子”,也看穿了他“不愿执棋”背后的伪装。
更让姜宇在意的,是系统面板上那最后几个字。
【当前状态:审视,探究,迷茫……以及,一丝隐藏极深的……抗拒。】
抗拒什么?
抗拒这桩从天而降的婚事?抗拒成为父亲手中的一颗棋子?还是……抗拒他这个看似温和儒雅,实则不知深浅的未来丈夫?
姜宇睁开眼,揉了揉眉心。
这盘棋,还没开始下,就已经变得如此复杂。他原以为自己是那个跳出棋盘的人,如今看来,自己只是从一个小棋盘,跳进了一个更大的棋盘。而曹操,甚至为他量身定做了一个对手。
一个聪慧、冷静,且对他抱有“抗拒”的妻子。
马车停稳,李三的声音在外面响起:“主公,到家了。”
姜宇深吸一口气,将脑中纷乱的思绪暂时压下,掀开车帘,踏入了自家的府邸。
月上中天,后院的书房里依旧灯火通明。
郭嘉没有像往常一样歪在榻上,而是难得地坐在桌案前,面前温着一壶酒,两只酒杯。他见姜宇进来,立刻笑了起来,那笑容里满是揶揄。
“主公,恭喜,恭喜啊!”郭嘉起身,亲自为姜宇斟满一杯酒,“能从曹家女眷的‘鸿门宴’上全身而退,还毫发无伤,嘉以为,此功不亚于火烧乌巢。来,这杯酒,您当先饮为敬!”
“奉孝,你就别取笑我了。”姜宇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却没能驱散心中的那份凝重,“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扒光了衣服,放在火上反复炙烤了一遍,里里外外,都快被看透了。”
他将宫中的见闻,尤其是与曹节的几番对话,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当他说到曹节最后那个关于“浑水与泥泞”的问题时,郭嘉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了。
“好一个‘岂能不沾染半分泥泞’!”郭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此女之心智,远胜其两位姐姐!曹孟德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亦是人中之凤啊!”
他来回踱了几步,像是发现了什么绝世珍宝,兴奋地搓着手:“主公,您这位未来的夫人,可不是省油的灯。她这番话,是在告诉您,她不信您那套‘世外高人’的说辞。她已经看出来,您是一头潜伏在水下的猛兽,所谓的‘不沾泥泞’,不过是还没到亮出爪牙的时候。”
“她才十五岁。”姜宇靠在椅背上,声音有些发沉。
“主公,您可千万别被她的年纪给骗了。”郭嘉停下脚步,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生长在曹操那样的枭雄身边,见惯了生死与权谋,她的心,恐怕比许多活了几十年的老臣,还要通透。在嘉看来,曹操将她嫁给您,不仅仅是联姻,是示好,更是……一种监视。”
“监视?”
“对。”郭嘉重新坐下,又倒了两杯酒,声音压得极低,“主公想一想,您如彗星般崛起,来历成谜,智谋深不可测,偏偏又油盐不进,不愿受官职所缚。对于曹操而言,您是一柄威力无穷,却又无法完全握在手中的绝世神兵。他会怎么做?”
姜宇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
“他无法将神兵收入鞘中,便只能为这柄神兵,配上一个最华丽、最贴合,也最能感知其动向的‘剑鞘’。”郭嘉指了指皇宫的方向,“曹节公主,就是这个剑鞘。”
“她美丽,能满足男人的虚荣;她聪慧,能理解您的想法,与您唱和;她身份尊贵,能彰显您在曹营的地位。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您心甘情愿地,待在这个‘剑鞘’里。”
“可一旦您这柄神兵,有任何不受控制的异动,这个最了解您的剑鞘,也将会是第一个向曹操发出警示的人。”
郭嘉的话,如同冰冷的刀锋,将这桩看似风光无限的婚事,剖析得淋漓尽致。
**政治婚姻**。
这四个字,在姜宇的脑海中,变得无比清晰。
曹节,首先是曹操的女儿,是曹氏利益的代表,其次,才是他的妻子。
“那依奉孝之见,我该如何自处?”姜宇问道。
“相敬如宾,恩爱有加,但……守口如瓶。”郭嘉一字一句地说道。
“嗯?”
“主公要让她成为您的妻子,而不是您的谋士。”郭嘉解释道,“您可以与她谈诗论画,风花雪月;可以与她分享美食美酒,奇闻异事。您要让她感受到一个丈夫应有的尊重与温情。如此,方能让她那份‘抗拒’,慢慢消解。”
“但是,”郭嘉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关于主公的真正图谋,关于‘尘风堂’的核心机密,关于……您脑中那些超越时代的见识,一字,都不能提。”
“您要让她爱上的是‘姜宇’这个人,而不是您所拥有的力量。您要让她习惯作为您的妻子,而不是作为曹操的女儿。您要让她在您与曹操之间,建立起一道情感的壁垒。当有一天,她需要做出选择时,她会下意识地,站在您这一边。”
郭嘉的计策,可谓“攻心为上”。他要姜宇用温情与尊重,去慢慢软化、同化这位聪慧的公主,让她从一个潜在的监视者,变成一个真正的家人。
姜宇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郭嘉的分析,鞭辟入里。与这样一个女人同床共枕,确实需要万分小心。
只是,一想到要对着那样一双清澈透亮的眼睛,日复一日地“演戏”,他心中便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主公,”郭嘉看出了他的心思,笑道,“这并非演戏。嘉以为,主公对这位公主,并非毫无好感。您欣赏她的聪慧,不是吗?既如此,便以诚待之。只是这份‘诚’,需要有个边界。”
姜宇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郭嘉的说法。
他端起酒杯,正要再饮,书房的门却被“砰砰砰”地敲响了,李三那带着哭腔的声音传了进来。
“主公!郭先生!您快去前院看看吧!要出人命了!”
姜宇和郭嘉对视一眼,都有些莫名其妙。
“怎么回事?慢慢说。”
“是……是曹洪将军!”李三在门外喊道,“他……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架梯子,正……正准备翻墙进来呢!嘴里还喊着,说什么‘自家人,不走正门,显得亲切’!门口的护卫拦不住,都快打起来了!”
“噗——”
郭嘉一口酒没忍住,全喷了出来,呛得他连连咳嗽,眼泪都笑出来了。
姜宇也是一阵哭笑不得。这位曹子廉将军,为了巴结自己这个“新晋驸马”,还真是什么招都使得出来。翻墙送礼,这怕是古往今来头一遭。
“让他进来吧。”姜宇无奈地摆了摆手,“再不让他进来,我怕他真能把我们家院墙给拆了。”
“是,是!”李三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跑了。
郭嘉好不容易止住笑,擦了擦嘴角的酒渍,摇头道:“这位曹洪将军,真是……奇才。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主公您如今的地位,炙手可热。”
话音未落,又一名家丁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与刚才的李三不同,这名家丁手里捧着一个明黄色的卷轴,脸上是混杂着激动与敬畏的神情。
“主公!”家丁的声音都在发颤,“宫……宫里又来人了!是……是中常侍亲自来的!”
中常侍?那是天子身边的人!
姜宇心中一凛,还没来得及发问,就见一名身穿内官服饰,面白无须的老太监,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已经走到了书房门口。
老太监的目光在书房内扫了一圈,最终落在姜宇身上,脸上堆起菊花般的笑容,尖细的嗓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姜宇,接旨!”
旨?
姜宇和郭嘉心中同时一震。
不是曹操的命令,而是……圣旨?
两人不敢怠慢,连忙整理衣冠,躬身下拜。
那老太监清了清嗓子,缓缓展开手中的明黄色卷轴,用一种抑扬顿挫的语调,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奉国郎姜宇,才智冠绝,品性高洁,于国有功。朕心甚慰。又闻丞相曹操欲以爱女曹节配之,实乃天作之合,佳偶天成。为彰其功,为显皇恩,特赐……”
老太监念到这里,故意拖长了声音,吊足了胃口。
姜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曹操已经给了他“布衣”的承诺,这汉献帝,又能赐下什么?
只听那老太监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喜庆的味道,高声唱道:
“……特赐大婚于三月之后,春分之日!一切婚典礼仪,皆按亲王之制!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