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赵刚起疑心了!-《亮剑:我的时空门,被国家征用了》

  巷子深处,林浩贴着冰冷的墙壁,大口喘息。

  身后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但被人盯上的恐惧感却挥之不去。

  他看了看手表,距离冷却结束还有不到六小时。

  药袋子沉甸甸地压在肩膀上,每一瓶青霉素都承载着新一团战士的性命。

  他不能再冒险了。

  “师傅,去城郊。”林浩拦下一辆出租车,报了个偏僻的地址。

  车子在夜色中穿行,林浩的心却已经飞回了那片黄土高坡。

  赵刚烧得通红的脸,李云龙绝望的眼神,还有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年轻战士。

  他们在等他,等着他兑现那个三天的承诺。

  【时空皮箱冷却倒计时:05小时47分12秒】

  回到祖宅,林浩没有丝毫停歇。

  他将所有药品重新整理,青霉素、磺胺、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还有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管。

  这些在现代司空见惯的医疗用品,在那个时代却是能起死回生的神药。

  他找出手机,搜索青霉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皮试、剂量、过敏反应处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死。

  林浩将这些信息抄写在纸上,字迹工整,生怕遗漏任何一个要点。

  天色渐亮。

  【时空皮箱冷却倒计时:00小时03分21秒】

  林浩站在暗格前,手指轻抚着皮箱上那些诡异的纹路。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慌张的历史系研究生,而是背负着上千条性命的使者。

  划破手指,血滴落入锁孔。

  熟悉的吸力传来,时空再次扭曲。

  黄土飞扬,硝烟弥漫。

  林浩稳稳落在新一团驻地外围,背上的药品袋子完好无损。

  “林先生!”

  张大彪的声音带着哭腔,他从一处土坡后冲出来,脸上写满了绝望和最后的希冀。

  “您可算回来了!政委他…”

  “现在什么情况?”林浩打断他的话,大步向驻地走去。

  “又倒了十几个,政委烧得更厉害了,老卫生员说…说撑不过今晚了。”

  张大彪的声音颤抖。

  隔离区的窑洞里,死亡的气息更加浓重。

  赵刚躺在最里面的土炕上,脸色蜡黄,嘴唇干裂出血。

  他的呼吸很浅很急,胸膛微弱地起伏着。

  李云龙守在床边,那双向来桀骜不驯的眼睛此刻布满血丝。

  看到林浩进来,他猛地站起身,声音哽咽:“林先生,您说的三天到了,您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

  林浩没有回答,他放下背包,开始往外掏药品。

  一瓶瓶青霉素,一袋袋生理盐水,还有那些在昏暗油灯下闪闪发光的玻璃输液瓶。

  “这些都是什么?”老卫生员凑过来,眼中满是疑惑。

  “救命的药。”

  林浩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从背包里掏出抄写的说明书:“老同志,你识字吗?”

  “识得一些。”

  “好,现在听我说。这个叫青霉素,是专门治伤寒的神药。但用之前必须做皮试,防止过敏。”

  林浩一边说,一边拆开注射器的包装:“先在政委手臂上注射一点点,等十五分钟,如果没有红肿就可以大剂量使用。”

  老卫生员接过注射器,手在发抖。

  这些精致的医疗器械,他从未见过。

  “别紧张,就像平时打针一样。”林浩指导着,“先消毒,然后…”

  第一针皮试注射完毕。

  十五分钟的等待,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煎熬。

  李云龙在窑洞里来回踱步,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

  “没有红肿!”老卫生员激动地喊道。

  林浩立即配制生理盐水,将青霉素溶解其中。

  透明的药液通过输液管缓缓流入赵刚的血管。

  “这…这真的有用吗?”李云龙盯着那根细细的塑料管,声音颤抖。

  “会有用的。”

  林浩的语气很坚定,但内心却在祈祷。

  现代医学的奇迹,能否在这个时代重现?

  一个小时过去了,赵刚的呼吸似乎平稳了一些。

  两个小时后,他烧得通红的脸色开始退去。

  第三个小时,奇迹发生了。

  赵刚缓缓睁开了眼睛。

  “政委!”李云龙扑到床边,声音里带着哭腔,“您醒了!”

  赵刚虚弱地点点头,目光落在正在调配药液的林浩身上。

  那双向来清澈的眼睛里,此刻写满了复杂的情绪。

  接下来的几天,林浩几乎没有合眼。

  他指导着老卫生员给每一个重症战士注射青霉素,配制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

  这些现代医疗技术,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神迹。

  第一天,十个重症患者体温下降。

  第二天,大部分战士能够下床走动。

  第三天,肆虐的伤寒彻底被控制住。

  新一团从死亡的边缘被硬生生拉了回来。

  “林先生,您就是我们新一团的再生父母啊!”

  李云龙握着林浩的手,眼中含泪:“这辈子,下辈子,李云龙都欠您的!”

  战士们围在林浩身边,眼中满是敬畏和感激。

  在他们看来,这个神秘的南洋华侨简直就是活菩萨转世。

  “都是应该的。”林浩疲惫地笑了笑,“大家都是中国人,抗日救国,义不容辞。”

  夜深人静,赵刚走到林浩身边。

  月光下,这位燕京大学的高材生脸色复杂。

  “林先生,能否借一步说话?”

  两人走到窑洞外的空地上。

  赵刚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林浩,眼神锐利而深邃。

  “林先生,您说您是南洋华侨,可您带来的这些药品…”

  赵刚指了指那些空的青霉素瓶:“恕我直言,即便是在欧美最发达的国家,我也从未见过如此精良的医疗器械。”

  林浩的心一紧。

  赵刚不愧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观察力敏锐得可怕。

  “还有这些注射器,这些输液管,甚至连药瓶上的标识,都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赵刚的声音很轻,但每一个字都重重敲击着林浩的心脏。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

  赵刚向前一步,声音更加郑重:“林先生,您…究竟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