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云龙掀桌子:这政委,老子不伺候了!-《亮剑:我的时空门,被国家征用了》

  黄土路的尽头,走来一个人。

  一身洗得发白的八路军干部服,针脚齐整,领口扣得一丝不苟。

  他背着一个帆布文件包,身形挺拔。

  走在这尘土飞扬的山路上,脚下不快不慢,像是用尺子量着步子。

  赵刚到了。

  新一团的驻地入口,没有哨兵。

  只有一片冲天的喧腾。

  几十个汉子光着膀子,露出被太阳晒成紫铜色的脊梁,在空地上扭打摔跤。

  汗臭、泥土味混着粗野的叫骂,扑面而来。

  一个汉子被掀翻在地,不服气地吼道:“你他娘的使诈!”

  另一人叉腰唾骂:“兵不厌诈!上了战场,小鬼子跟你讲规矩?”

  哄笑声四起。

  赵刚的视线穿过这片混乱,落在人群的中心。

  一个男人同样蹲在地上,卷着袖子,正冲场中一个战士大吼。

  “用劲!没吃饭吗!给老子把他那条腿别住!”

  那人脸上是土,身上是汗,声音比谁都响,笑得比谁都野。

  李云龙。

  赵刚停下脚步,没有再往前。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

  文件包的带子被他修长的手指捏紧了。

  来之前,他看过关于李云龙的所有卷宗,也听过旅长那番夹杂着怒火与期许的评价。

  野马。

  滚刀肉。

  今日一见,传言不虚。

  这哪里是团部,分明就是个土匪窝。

  李云龙终于察觉到了这道过于安静的视线,扭过头,目光与赵刚在空中撞上。

  他看见一个读书人。

  白净,斯文。

  那身军装穿在他身上,像是从戏台上走下来的角儿,与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李云龙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大步走过来。

  身后,跟了一串看热闹的目光。

  “干什么的?”

  李云龙的嗓门,自带一股审问的劲头。

  “新一团政治委员,赵刚,前来报到。”

  赵刚递上文件,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李云龙接过那份盖着旅部大印的任命书,只扫了一眼,便随手塞给身后的张大彪。

  他那双眼睛,在赵刚身上来回打量,毫不客气。

  “政委?旅长给咱派了个读书人?”

  他咧嘴一笑,露出两排被烟熏黄的牙。

  “我说赵政委,你会开枪吗?知道怎么拼刺刀吗?”

  “杀过人。”

  赵刚只回了三个字。

  李云龙的笑意收敛了些。

  他领着赵刚进了团部窑洞,一股土腥与霉味扑面而来。

  李云龙一屁股坐在破木桌后,姿态如山大王。

  “赵政委,既然来了,就是自家人。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他嘴上客气,神态却是在听账房先生报账。

  “部队需要正规化。”

  赵刚开口,直入正题。

  “我看了,战士们的军容风纪,缴获物资的管理,都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学习制度,提高战士们的思想觉悟……”

  “停!”

  李云龙抬手打断他,掏出烟袋锅子,往桌角“梆梆”磕了两下。

  “赵政委,你说的这些,我老李听不懂,也不爱听。”

  他点上烟,深深吸了一口,吐出的烟雾模糊了他那张悍勇的脸。

  “我这的兵,就认一个理:跟着我李云龙,有仗打,有肉吃,打赢了就是好汉!”

  “什么正规化,什么学习制度,能当饭吃?能打鬼子?”

  “纪律是战斗力的保证。”赵刚的声音依旧平静,“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打不了硬仗,更打不了胜仗。”

  “我刚带着这群‘乌合之众’,干掉了坂田联队!”

  李云龙把烟袋锅往桌上重重一顿,火星四溅。

  “我老李打仗,靠的是脑子,是弟兄们的血性!不是你那套虚头巴脑的条条框框!”

  两人目光交锋,窑洞里的空气都变得沉重。

  一个讲规矩,一个讲实用。

  一个要塑魂,一个要活命。

  话不投机。

  争论被窑洞外的喧哗打断。

  赵刚走出窑洞,正看到几个战士围着一口大锅哄抢。

  张大彪拎着个铁皮罐头,正拿刺刀往几个相熟的排长碗里多分肉。

  另一些战士,则眼巴巴地看着,碗里只有黑乎乎的窝头。

  不远处,还有两个兵,正拿着缴获的鬼子匕首赌大小,吵得面红耳赤。

  赵刚的脸色,沉了。

  他大步走过去,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住手。”

  喧闹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这个新来的“白面书生”身上。

  “缴获物资是全团的公共财产,必须统一入库,按需分配。谁给你们的权力私分的?”

  赵刚的目光扫过张大彪,又钉在那几个赌博的士兵身上。

  “战时条例,聚众赌博,该当何罪?”

  张大彪脸上挂不住了,嘟囔道:“这是团长默许的,弟兄们拿命换来的……”

  “团长默许,也不行!”

  赵刚的声音陡然拔高,严厉如铁。

  “军有军法,国有国法!从今天起,我作为政委,将负责部队的纪律整顿。所有缴获,一律上交!谁敢私藏,军法处置!”

  李云龙黑着脸跟了出来,正好听见这番话。

  当着全团的面,他的脸火辣辣的。

  “赵刚!”

  李云龙吼道。

  “你他娘的什么意思?老子的兵,打了胜仗,吃块肉怎么了?你一来就要砸大家的饭碗?”

  “我不是砸饭碗,我是在立规矩!”

  赵刚转身,毫不退让地迎上李云龙的目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这样带兵,今天能打胜仗,明天就可能因为分赃不均,自乱阵脚!这不是一支革命的军队该有的样子!”

  “老子就这副样子!”

  李云龙的火气被彻底点燃,他指着赵刚的鼻子。

  “你少给老子扯这些大道理!在新一团,我李云龙的话,就是规矩!”

  全团的干部战士,都围了过来,鸦雀无声。

  他们看着自己的团长,和一个刚来的政委,像两头顶了牛的公牛,谁也不肯退后一步。

  气氛僵到极点。

  最终,是赵刚先收回了目光。

  他没有再争辩,只是冷冷地扫了周围一圈,然后转身离开。

  那一天,战士们私底下给新政委起了个外号。

  “阎王爷”。

  敬他,也怕他,更疏远他。

  赵刚在团里走动,战士们要么低头绕开,要么立正敬礼,然后迅速跑掉。

  他试图找人谈话,得到的永远是“报告政委,俺不识字”,或者“俺要去训练了”。

  他像一颗被投进油锅里的水珠,被整个新一团排斥在外。

  夜深了。

  李云龙的窑洞里,传来一声瓷碗碎裂的脆响。

  张大彪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李云龙像一头困在笼中的猛兽,来回踱步,胸口剧烈起伏。

  “他娘的!他娘的!”

  他低声咆哮,一脚踹在桌腿上。

  “规矩?条例?老子带着弟兄们在阎王殿门口抢食吃的时候,他赵刚在哪?他在课堂上看那些狗屁不通的书!”

  “这是给老子派了个政委?这是给老子派来一个祖宗!”

  他猛地停下脚步,死死盯住张大彪。

  “去!告诉旅长!”

  他一把扯下自己的领章,狠狠摔在地上。

  “这个团长,他爱让谁当谁当!老子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