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小饭馆里的意外线索-《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

  十月末的傍晚,暮色如墨,缓缓浸染了整座城市。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被高楼切割成碎片,洒在“老巷小馆”的玻璃窗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晚风带着深秋特有的凉意,从半开的窗户钻进来,吹动了挂在门边的竹帘,发出沙沙的轻响。

  林辰和苏婉清坐在角落靠墙的卡座里,面前的圆桌上摆着两副碗筷,还有一盘刚上桌的糖醋排骨和一盘番茄炒蛋。排骨色泽红亮,酸甜的酱汁裹着肉块,香气扑鼻;番茄炒蛋金黄与鲜红交织,热气腾腾。这是他们最近常来的馆子,也是他们疲惫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慰藉。

  老板老陈端着一碗热汤走过来,脸上堆着憨厚的笑容:“林先生,苏小姐,您二位来啦!今天特意给你们留了这位置,安静。”

  “谢谢陈叔。”林辰抬头,声音温和。

  老陈将汤放下,又压低声音说:“还是查那个事?需要我留意什么人吗?”他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警惕地扫了一眼门口。

  苏婉清点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嗯,还在查。李警官刚才打电话说,林墨的资产被冻结后,他的手下最近都在躲风头,想找他们问线索很难。”

  她用筷子轻轻拨弄着碗里的米饭,米粒晶莹,却让她提不起食欲。自从上次拿到假护士的供词后,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那条指向“故意杀人”的证据链,始终差最关键的一环——车祸发生时的行车记录仪。

  林墨的手脚极其干净。他不仅抹去了所有电子痕迹,连那辆肇事车辆也如同人间蒸发。警方排查了全市的停车场、修理厂、报废车回收站,一无所获。更令人绝望的是,目击者记忆模糊,而真正的司机,仿佛从未存在过。

  林辰没有说话。他夹起一块排骨,放进嘴里,味蕾能感知到甜酸的滋味,可他的心却沉甸甸的。

  他知道,苏婉清的压力有多大。作为案件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她不仅要面对林墨势力的反扑,还要承受来自各方的质疑。而他,虽然拥有读心术,但在这种涉及精密犯罪和刻意掩盖的案件中,能力也有其局限。

  就在这沉默的间隙,林辰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餐厅斜前方。

  那里有两张拼在一起的桌子,坐着两个穿着黑色工装夹克的男人。他们看起来三十多岁,袖口沾着暗褐色的机油污渍,指甲缝里也嵌着黑泥,显然是干维修或机械工作的。两人面前摆着几碟小菜和一瓶白酒,正低声交谈着。

  林辰的心微微一动。

  自从掌握了“主动屏蔽杂音”的读心术技巧后,他便养成了在公共场合“扫听”相关线索的习惯。这项能力让他能在纷杂的人声中,精准锁定特定的目标,如同在喧嚣的海洋中捕捉一条微弱的电波。

  他悄然开启能力,将“专注通道”对准那两名男子。

  起初,他们的对话毫无价值。

  【唉,最近活儿少得可怜,老板说订单都停了,咱们得省着点花。】——矮胖男人灌了口酒,抱怨道。

  【可不是嘛,听说林总把好几辆车都卖了,不知道是不是要跑路啊?】——瘦高个嘬了口花生,眼神闪烁。

  林辰正准备收回注意力,认为这只是普通工人对老板财务状况的八卦。

  就在这时,瘦高个突然压低了声音,身体前倾,几乎贴到了同伴耳边:“你还记得去年撞人的那辆车不?”

  林辰的神经瞬间绷紧。

  【林总让我们扔在城郊的废弃工厂……我当时还拆了行车记录仪,内存卡被张经理拿走了,不知道扔哪儿了。】

  这句心声如同一道惊雷,在林辰的脑海中炸响!

  他的心脏猛地一跳,血液仿佛在一瞬间冲上头顶。他强忍住内心的震撼,不动声色地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身旁的苏婉清。

  苏婉清立刻会意。她假装要夹菜,筷子伸向那盘番茄炒蛋,耳朵却竖了起来,全神贯注地捕捉着那边的每一个字。

  只听那矮胖男人皱起眉头,声音更低:“提那干啥?林总说了,谁提这事谁倒霉。那工厂现在还锁着,门口天天有人守,说是怕有人进去乱翻。”

  瘦高个撇了撇嘴,喝了口酒:“怕啥?现在林总自身难保,守着也没用。那车撞得稀碎,扔在最里面的仓库,早锈成废铁了。”

  林辰迅速关闭读心术,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他转头看向苏婉清,眼中是难以掩饰的光芒。

  “婉清,”他声音低沉却坚定,“找到线索了!林墨的人把车祸时的车扔在城郊废弃工厂,行车记录仪被拆了,但车还在!”

  苏婉清的眼睛瞬间亮了,像黑夜中骤然点亮的星辰。她立刻掏出手机,手指飞快地滑动屏幕:“我现在查城郊的废弃工厂!你还记得他们说的工厂名字吗?”

  “没说名字,”林辰努力回忆刚才的对话细节,“但提到‘最里面的仓库’‘门口有人守’。而且他们是林墨公司的维修工,工厂很可能是林墨公司以前用过的维修厂或合作单位。”

  “废弃”、“林墨相关”、“城郊”、“有守卫”——这几个关键词在苏婉清脑中迅速组合。

  她的指尖在地图APP上快速操作,筛选条件不断叠加。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餐厅里的嘈杂声仿佛远去,只剩下她急促的呼吸和手机屏幕的微光。

  终于,一个结果跳了出来。

  “查到了!”苏婉清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城郊有个‘红星机械厂’,去年年底正式停产,土地被政府收回,但厂房一直空置。最重要的是,卫星图显示,它确实有多个大型仓库,主入口有铁门,而且……”她放大画面,“看这里,门口停着一辆面包车,像是有人值守!”

  林辰凑近看手机屏幕。卫星地图上,一座占地不小的厂区静静躺在荒芜的郊区。几栋红砖厂房错落分布,中间是大片空地。最深处的一栋建筑格外庞大,标注为“三号仓库”。而大门口,一辆不起眼的银色面包车停在阴影里,车窗贴着深色膜。

  “就是它!”林辰斩钉截铁地说,“符合所有条件。我们先去附近踩点,看看情况,再制定探查计划。行车记录仪的内存卡说不定还在车里,只要找到它,就能彻底定林墨的罪!”

  就在这时,老陈端着两杯温水走过来。他显然注意到了两人的异常紧张,便小声问道:“是不是有线索了?”

  林辰看了他一眼,这位憨厚的老板,自他们第一次来吃饭并隐约提起林墨的事后,便一直默默提供帮助。他认识城里的三教九流,消息灵通。

  “嗯,”林辰没有隐瞒,“我们查到可能藏车的地方了,在城郊的红星机械厂。”

  “红星厂?”老陈眼睛一亮,“我知道那儿!我还认识那边废品站的老刘,他天天在那片转悠,对厂里的情况门儿清。要是需要打探消息,我可以帮忙联系。”

  林辰心中一暖。在这场孤独的追凶路上,总有一些陌生人,愿意伸出援手。

  “谢谢老板,”他真诚地说,“我们先查资料,要是有需要,再麻烦您。”

  晚饭早已凉透,但他们已无心再吃。

  结账后,两人匆匆离开小饭馆。晚风迎面吹来,带着寒意,却吹不散他们心中的火热。

  坐进车里,苏婉清发动引擎,车灯划破渐浓的夜色。

  “你盯着地图,”她侧头看了眼身边的林辰,“我开车。”

  林辰打开手机导航,将目的地设为“红星机械厂”周边两公里处。卫星图像再次展开,他仔细研究着厂区布局、周边道路和可能的隐蔽接近路线。

  苏婉清握着方向盘,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城市的灯火在后视镜中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昏暗的郊区公路。路灯稀疏,树影婆娑,偶尔有夜行的车辆呼啸而过。

  她侧头看了眼林辰。

  他正全神贯注地看着手机,眉头微蹙,眼神却异常明亮,仿佛已经穿透了黑暗,看到了那辆藏匿在废墟中的肇事车,看到了那枚可能藏着真相的内存卡。

  那眼神里,有期待,有决心,更有对正义终将到来的信念。

  “这次,”苏婉清轻声说,“我们一定能找到。”

  林辰抬起头,与她的目光相遇,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微笑:“嗯,这一次,真相不会逃第二次。”

  车轮滚滚,载着希望,驶向城郊那片未知的黑暗。而在他们身后,“老巷小馆”的灯光依旧温暖,像一颗守望的星,照亮了归途,也见证了这场无声战役的关键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