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环保项目的社区和解-《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

  清晨七点,城西社区的晨雾还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凉意。林氏集团“社区环保站”项目的施工场地外,却已是一片喧嚣。

  十几名居民拉起了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上面用黑色大字写着:“反对建垃圾站!还我清新家园!” 横幅下,人群聚集,情绪激动。几位老人坐在折叠椅上,神情严肃;中年妇女抱着孩子,低声议论;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录像,准备发到社交平台。

  施工围挡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工程车无法进入,项目被迫暂停。

  就在这时,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缓缓驶来,在人群外停下。车门打开,林辰快步走下,没有带保镖,也没有穿西装,只穿着一件深灰色的休闲夹克,脸上带着平静而温和的笑容。

  他没有直接走向人群,而是先在远处站定,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悄然开启了读心术。

  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正站在最前面,拍着胸脯大声嚷嚷:“这垃圾站建在我们3号楼后面,夏天一到,臭气熏天,孙子都不敢下楼玩了!我们不同意!坚决不同意!”

  林辰的读心术立刻捕捉到了他的心声:【我孙子才五岁,抵抗力差,要是天天闻这些异味,感冒发烧怎么办?老伴走得早,我就靠这小孙子活着……】

  旁边一位穿红衣服的中年阿姨皱着眉头,手里攥着一份打印的投诉信,心中默念:【我爸有哮喘,一闻到刺激性气味就喘不上气。要是真建了,他住不下去,我也只能搬走……可这房子是我爸妈一辈子的积蓄买的啊……】

  不远处,一个戴着耳机的年轻人靠在电瓶车上,眼神冷峻,心中盘算:【这破站一建,小区环境肯定变差,房价立马跌三成。我刚贷款买房,还没捂热呢,就要砸手里了?不行,必须拦住!】

  林辰静静地听着这些心声,心中已有数。他知道,居民们的反对并非无理取闹,而是源于对健康、生活质量与财产价值的真实担忧。若强行推进,只会激化矛盾,甚至让整个环保项目蒙上阴影。

  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声音清晰而沉稳:“各位街坊邻居,大家早上好。我是林氏集团的林辰,也是这个环保站项目的负责人。今天我来,不是来解释政策的,而是来听大家说话的。”

  人群微微一静,不少人转头看向他。

  林辰没有回避质疑的目光,而是走到临时搭建的讲台前,拿起话筒:“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怕臭、怕吵、怕影响生活,更怕自己的家不再宜居。这些担心,我都懂。”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位大爷:“您担心孙子的健康,这完全合理。谁不想让孩子在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里长大呢?”

  大爷一愣,没想到他会直接点出自己的顾虑,语气不由得软了几分。

  “我也知道,”林辰继续说道,“有的家里有老人,身体不好,怕噪音和异味影响休息;还有年轻人,刚买了房,担心项目会影响房价。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问题,不是‘大局为重’四个字就能抹去的。”

  人群中响起几声低语,有人点头,有人交换眼神。

  林辰这才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设计图纸和模型,放在展台上:“所以,我想跟大家说说,我们这个‘社区环保站’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指着图纸,语气平和而专业:“首先,关于异味问题——我们采用的是全封闭式生物处理系统。所有垃圾运进来后,会立即进入密封发酵仓,全程无暴露、无泄漏。设备内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层和负压抽风系统,确保没有任何气味外溢。我可以保证,建成后,您站在这里,闻不到任何异味。”

  他转向那位红衣阿姨:“而且,我们的设备运行时间严格控制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避开早晚高峰。设备本身装有三层隔音棉,外部再加隔音墙,实测噪音不超过40分贝——比您在家里看电视的声音还要轻。”

  阿姨的眼神明显松动了。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房价问题,”林辰微笑道,“我想反问一句:如果一个社区只有高楼,没有绿化,没有公共空间,房价真的会高吗?”

  他展开第二张图纸:“环保站建成后,我们将同步建设一条200米长的生态绿廊,种植净化空气的植物,如银杏、桂花、夹竹桃;还会增设儿童游乐区、健身步道和休闲凉亭。整个社区的绿化率将提升15%,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也会实时公开。”

  他环视众人:“这样的环境,是贬值,还是升值?”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掏出手机拍照,有人小声讨论。

  林辰知道,光靠承诺还不够。他拿起最后一份文件,声音提高了一度:“更重要的是,这个环保站不只是一个设施,它还将成为一个‘社区共管平台’。我们计划优先招聘本社区居民担任管理员,负责日常运营和监督,月薪4000元起,缴纳五险一金,表现优秀者还可晋升为区域主管。”

  他顿了顿,目光真诚:“有意愿的街坊,现在就可以报名。我们会组织培训,教大家如何操作设备、维护环境、记录数据。这不是我们在‘施舍’工作,而是邀请大家成为环保的主人。”

  现场一片寂静。

  那位最初拍胸脯的大爷犹豫了一下,终于走上前:“林总,你说的……都是真的?要是真能做到没味道、不吵人,还能让我当管理员,那我……我不反对了。”

  林辰立刻点头:“是真的。我们可以签协议,设立监督小组,由居民代表、物业和我们三方共同管理。每月召开一次沟通会,公开运营数据。”

  工作人员迅速拿出登记表,现场开始报名。短短半小时内,就有八位居民填写了申请,其中包括那位红衣阿姨——她丈夫失业已久,这份工作对她家意义重大。

  冲突,就这样在一场坦诚的对话中悄然化解。

  接下来的三个月,林氏集团以极高的标准推进项目建设。施工期间,每日洒水降尘,夜间不作业,尽量减少扰民。林辰也多次亲临现场,与居民代表开会,听取反馈。

  终于,环保站如期建成。

  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小型生态处理中心,外观如同一座玻璃艺术馆,屋顶覆盖着绿色植被,四周环绕着花坛与步道。走进内部,看不到传统垃圾站的脏乱差,反而像一间洁净的实验室:自动化传送带将分类垃圾送入密封舱,监控屏幕上实时显示温湿度、气体浓度等数据。

  最令人惊喜的是外围的生态绿廊。原本荒芜的角落,如今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孩子们在新设的沙坑里玩耍,老人坐在长椅上晒太阳,几位居民正拿着水管给花草浇水。

  环保站正式启用那天,林辰再次来到城西社区。

  一位身材微胖、笑容亲切的中年妇女迎上来,手里提着一个竹篮:“林总!我可算等到你了!”

  林辰认出她正是当初那位红衣阿姨,如今已是环保站的首批管理员之一——张阿姨。

  “张姐,恭喜你上岗!”林辰笑着打招呼。

  张阿姨把竹篮递给他:“这是我自家菜园种的青菜,新鲜着呢!你尝尝!”

  林辰连忙推辞:“这怎么好意思……”

  “拿去!”张阿姨硬塞过来,“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我爸的哮喘最近都没犯过,医生说空气质量改善了。我儿子也在小区群里说,咱们这儿环境变好了,房价不跌反涨!”

  她拉着林辰走到绿廊边,指着正在浇水的小男孩:“你看,那是我孙子。以前他嫌这儿脏,死活不肯来。现在每天放学都要来帮我浇花,还说要当‘环保小卫士’呢!”

  林辰看着孩子稚嫩却认真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蹲下身,轻声问:“小朋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