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县委办主任的注意,大笔杆子来了!-《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

  县委大院的核心,是那栋不起眼的灰色三层小楼。这里没有高大气派的门脸,只有常年紧闭的木质大门和门口站岗的武警,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庄严。

  二楼最里间,是县委办公室主任王建国的办公室。

  王建国四十出头,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气质儒雅,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久经宦海的锐利。他不像个官员,更像个大学教授。然而,整个县委大院里,没人敢小觑这位周书记的“大管家”。

  此刻,他正低头审阅着一份文件,眉头微锁。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马文才推门进来,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恭谨微笑,手里捧着一个文件袋,像是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王主任,综合科关于县政府上半年经济分析报告的核查意见,已经搞出来了,请您审阅。”

  王建国“嗯”了一声,没有抬头,只是伸出手。他手头的事务太多,这种常规的核查报告,他每天都要看上好几份。

  马文才连忙将文件袋双手递上,然后识趣地站在办公桌前,垂手而立,摆出一副随时准备聆听教诲的姿态。他心里有些忐忑,既希望王主任能看出这份意见稿的水平,从而肯定他“领导有方”;又隐隐害怕江澈那锋芒毕露的文字,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王建国抽出那几页纸,目光习惯性地从标题扫到落款,看到了“综合科”三个字。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准备例行公事地看一遍。

  开头第一部分,全是些四平八稳的赞美之词。王建国看得波澜不惊,这种官样文章,他闭着眼睛都能写出来。他甚至有些意兴阑珊,觉得综合科还是老样子,没什么长进。

  然而,当他的目光移到第二部分“几点思考与建议”时,他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

  “……为更好地彰显这一成果的‘含金量’,建议……适度增加工业用电量、重点企业税收贡献、单位产值能耗等辅助性指标的关联分析,形成‘增长速度’与‘发展质量’相互印证的立体化数据支撑体系……”

  王建国的眼神,瞬间变了。

  那是一种猎人发现猎物时的眼神,锐利、专注,带着一丝兴奋。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将那几页纸拿得更近了些。

  “含金量”、“相互印证”、“立体化数据支撑体系”……这几个词,用得太妙了!

  王建国在县委办主任这个位置上坐了五年,审过的材料堆起来比他还高。他一眼就看穿了这几句话背后那堪称艺术的杀伤力。这根本不是在提建议,这是在不动声色地将军!它没有一个字批评县政府,反而处处摆出“我为你着想”、“帮你把功劳簿做得更漂亮”的贴心姿态,然后逼着对方自己去面对那些最难看、最经不起推敲的数据。

  这就像两个高手过招,一方根本不出手,只是含笑站在那里,指了指对方招式里的几个破绽,然后说:“兄台,你这几招若是能更圆融无碍,必能天下无敌。”对方听了,除了自己回去废寝忘食地改,还能做什么?

  好手段!

  王建国的呼吸都放轻了,他继续往下看。

  “……建议可进一步聚焦……点出部分高耗能、高库存的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的‘阵痛期’问题……将宏观的‘压力’,细化为微观的‘痛点’……”

  看到这里,王建国嘴里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赞叹。

  如果说前一条是“诛心之计”,那这一条就是“阳谋之策”。县政府想用一个“压力”的筐,把所有问题都装进去,含糊过关。这份意见稿偏不让,它直接伸手到你的筐里,把问题一个个给你拎出来,摆在桌上,还帮你分门别类贴好了标签:“阵痛期”、“梗阻点”。

  这一下,压力就全到了县政府那边。你们的报告不能只喊疼,得说清楚是哪儿疼,为什么疼,准备吃什么药。这就把务虚的分析,变成了务实的问责。

  这份见识,这份笔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科室核查意见的范畴。

  王建国一字一句地读着,越读眼神越亮。他甚至能想象到,当周书记看到这份报告时,会是何等欣赏;而县政府那边接到这份“退稿”时,又是何等憋屈和无奈。

  整篇稿子,就像一位顶级的棋手,落子于无形,却处处都是杀机。它完美地兼顾了“政治站位”和“业务水平”,既维护了县委的权威,又展现了县委办超人一等的洞察力,还给对方留足了面子,让对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才是县委办该有的水平!这才是能让领导真正满意的“大笔杆子”!

  看完最后一个字,王建国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仿佛品尝了一道回味无穷的绝顶好菜。他将那几页纸轻轻放在桌上,动作里带着一种罕见的郑重。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向一直垂手侍立的马文才。

  “老马。”

  王建国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这份稿子,是谁主笔的?”

  马文才心里咯噔一下,头皮瞬间发麻。他最担心的问题,还是来了。

  王主任的眼神太锐利了,他知道,任何一点粉饰和含糊,都逃不过这双眼睛。说是自己写的?那是找死。王主任对自己那点笔力一清二楚,这种脱胎换骨的文风,绝不是他能写出来的。可要是直接把江澈推出来……他又不甘心。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嘴上已经做出了反应:“报告王主任,这是我们科新来的副科长江澈同志,根据我的思路和要求,写的初稿。我最后又给他修改了一下,把了把关。”

  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滴水不漏的回答。既点出了江澈的名字,回答了主任的问题,又用“我的思路”、“把了把关”这样的话,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功劳和领导地位。

  然而,王建国听完,却笑了。

  那笑容很淡,却让马文才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把关?”王建国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语气里带着一丝玩味,“老马啊,你要是能把出这种水平的关,那你这个科长,早就该扶正当副主任了。”

  一句话,直接剥掉了马文才身上所有的伪装。

  马文才的额头上,瞬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他低下头,不敢再看王建国的眼睛。

  王建国也没兴趣再敲打他。他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那个叫“江澈”的名字吸引了。

  “江澈……就是那个从青龙镇调上来的年轻人?”王建国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像是在确认自己的记忆。

  “是,是的,王主任。”马文才的声音有些干涩。

  王建国点了点头,靠回了椅背,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发现璞玉的欣赏。

  青龙镇,一桥双景,古今交辉。

  他想起来了,那个震惊了县设计院的方案,似乎也和这个江澈有关。当时周书记还在会上点名表扬过,说青龙镇出了个有想法的年轻人。

  原来是他。

  怪不得,怪不得能写出这样的东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笔力问题了,这背后,是远超同龄人的眼界、格局和政治智慧。

  王建国拿起那份意见稿,又看了一遍,越看越满意。他拿起笔,在稿子的右上角,写下了一个大大的“阅”字,然后又在下面加了一行批示:“此件报周书记。综合科此份意见有深度、有水平,值得肯定。”

  写完,他把稿子递给马文-才,语气随意地交代了一句:“以后综合科的重要稿件,可以多让这个江澈同志参与一下。是块好料子,要用,也要培养。”

  马文才接过那份被主任批示过的稿子,手都在微微颤抖。他知道,王主任这句话,基本上就给江澈在综合科的地位,一锤定音了。

  “好的,主任,我明白了。”他躬着身子,慢慢退出了办公室。

  王建国看着马文才的背影消失在门后,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县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的号码。

  “老刘啊,我,建国。跟你打听个人,你们组织部最近是不是考察过青龙镇一个叫江澈的年轻干部?对对对,就是他。嗯,档案我看了,我想跟你聊聊……”

  ……

  而此刻,这场风暴的中心,江澈,正戴着耳机,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是一个本地钓鱼佬论坛的帖子。

  【惊!城南水库惊现米级巨青,数位大师空军而归,谁能一战?】

  江澈看得热血沸腾,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以“摸鱼神教教主”的ID回复道:

  “装备、饵料、天气、钓位,皆是虚妄。唯心诚则灵,躺平则上。贫道夜观天象,此鱼与我无缘,告辞。”

  回复完,他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端起刘莉刚给续上的热茶,抿了一口。

  “完美的一天,从拒绝内卷开始。”他心中感慨。

  就在他准备打开网页,继续研究一下周末去哪个农家乐比较清净时,脑海里,一声从未有过的、尖锐刺耳的警报声,毫无征兆地炸响!

  【警告!警告!检测到致命错误!一份即将上报的县统计年鉴存在重大数据谬误!若不修正,将导致全县经济数据评估失真,县委办将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届时,宿主的摸鱼环境将被彻底摧毁!】

  江澈脸上的惬意,瞬间凝固。

  他手里的保温杯,“咚”的一声,重重地落在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