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周书记的赞叹:这小子,天生就是干办公室的料!-《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

  周国华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宽大的办公室里荡开层层叠叠的涟漪。

  钱正源和马文才两人,几乎是同时屏住了呼吸。

  尤其是马文才,他感觉书记那句评价,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锤,不轻不重地敲在他的心坎上。他低着头,眼角的余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那个站在窗边的年轻人。

  江澈正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侧脸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有些模糊,仿佛对室内这番暗流涌动毫无察觉。

  只有江澈自己知道,他正在心里进行着一场严肃的学术探讨。

  那棵正对着书记办公室窗户的大槐树上,一个鸟窝筑得很有水平,结构稳固,选址刁钻,完美避开了风口,还能享受到午后最温暖的阳光。他寻思着,这鸟儿的工程学和选址眼光,怕是比县规划局的某些同志还要强上几分。

  “你们看,”周国华没有理会下属的拘谨,他站起身,手里拿着那张被江澈修改过的行程表,像一位将军在沙盘前指点江山,“妙在何处?”

  他没有等两人回答,手指点在了那行用红笔写下的标题上。

  “‘全县重点项目春季集中视察活动’,就这一行字,把整个事情的性质,从根上就给扭转过来了。”周国华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发现璞玉的兴奋,“原本,这是一道选择题,一道让我头疼,也让下面几位同志相互别扭的选择题。我选了城东,青龙镇那边就有想法;我去了红旗村,高新区的同志心里就不舒服。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选,都有失偏颇。”

  钱正源和马文才听得连连点头,后背都挺直了几分,像是在聆听什么重要的指示。

  “可现在呢?”周国华的指尖顺着那条红色的连线缓缓划过,“它不是选择题了,变成了一场汇报演出。三个项目,不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而是我们青阳县今年重点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王振、李建国、赵琳,他们三个也不再是等我‘翻牌子’,而是作为工作负责人,向整个县委领导班子汇报工作。你们说,这格局,是不是一下子就打开了?”

  马文才的额角渗出了一层细汗。

  他之前只觉得这个方案巧妙,解决了难题。现在听书记这么一剖析,才发现其中的门道远比他想象的要深。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协调”层面了,这是在“塑势”,是在用一个方案,不动声色地调整了整个事件的政治格局。

  周国华踱了两步,又将那张纸举到两人面前:“再看这个顺序安排,工业打头,农业居中,文旅压轴。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县委的思路是清晰的!抓经济发展是核心,保民生稳定是根本,谋未来活力是方向。每一个环节都照顾到了,每一个领域都给予了肯定。到时候几位副县长心里舒坦,干工作的劲头是不是就更足了?”

  钱正源镜片后的眼睛里,光芒闪动,他由衷地赞叹道:“书记高见。江澈同志这个建议,确实考虑得极为周全,把政治性、全局性和操作性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他这哪里是建议,”周国华摆了摆手,脸上浮现出一种欣赏的笑意,“这简直就是一篇教科书级别的办公室工作范文。”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最下方那行小字备注上。

  “(建议:邀请全体在家的县委常委共同参加……)”

  周国华念出声来,随即抚掌大笑,笑声在办公室里回荡,显得格外畅快。

  “哈哈哈,点睛之笔!这才是最绝的一手!”他看着钱正源和马文才,眼神锐利,“这一笔,直接把我从‘裁判员’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变成了带领整个班子的‘总指挥’。把个人的选择,变成了集体的决策。到时候,所有常委一同出席,体现的是班子的团结和合力。下面的人看到了,会怎么想?那些原本想看热闹,想借机生事的人,还有空子可钻吗?”

  马文才感觉自己的后心已经湿透了。

  他现在才彻底明白,江澈那看似随意的几笔,究竟蕴含着何等恐怖的政治智慧。那根本不是在修改一份行程表,那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政治操盘。每一个字,每一条线,都精准地踩在了最关键的节点上,四两拨千斤,将一场即将爆发的内斗风波,化解于无形,甚至还顺手把它变成了一件对所有人都大有裨益的好事。

  他再看向江澈的背影时,眼神里已经不仅仅是敬畏,甚至带上了一丝恐惧。

  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他的脑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书记,那……您的意思是?”钱正源试探着问道。

  “还用问吗?”周国华走到办公桌后,拿起笔,在那份行程表的顶端,龙飞凤舞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又在旁边批了两个字:同意。

  他把文件递给钱正源:“就按这个方案办!立刻通知协调科,让他们根据这个思路,出一份正式文件。对外就说,这是办公室集思广益,为了提高效率、促进团结拿出的新举措。”

  钱正源和马文才心里都是一凛。

  书记这是在保护江澈。如此高明的手段,若是传出去是出自一个二十多岁的秘书之手,固然会让他声名鹊起,但同样也会将他推到风口浪尖,招来不必要的嫉妒和麻烦。说成是“集体智慧”,既肯定了江澈的功劳,又让他隐于幕后,这是一种更高明的爱护。

  “是,我们马上就去办。”钱正源接过文件,如获至宝。

  “去吧。”周国华挥了挥手,重新靠回椅子里,端起了桌上的茶杯。

  钱正源和马文才躬了躬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带上,隔绝了外面的一切。

  周国华喝了一口茶,目光再次投向窗边那个安静的年轻人。

  “小江。”

  “书记。”江澈回过神,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仿佛刚才那场深刻的“教学分析会”他一个字都没听见。

  “刚才我和钱主任他们的谈话,你都听到了吧?”周国华看着他,眼神意味深长。

  江澈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这是要秋后算账?还是觉得我一个秘书,听了不该听的?他脑子飞速运转,立刻摆出一副谦卑的姿态:“书记,我刚才在想一个材料的问题,有点走神了,没太注意。”

  周国华闻言,非但没生气,反而又笑了。

  他当然不信江澈没听到。这小子,越是立了功,越是把自己往后藏。这份不骄不躁、不争不抢的心性,比他那份天才般的政治手腕,更让周国华欣赏。

  “走神了好,年轻人就该多思考。”周国华放下茶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你那个‘随手’的建议,很好。以后办公室的工作,你都可以多看看,多想想。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秘书的岗位上。”

  江澈心中警铃大作。

  完了,这是要给我加担子了!什么叫不要局限在一个秘书的岗位上?意思就是除了秘书的活,别的活你也得干!

  他脸上却是一片“受宠若惊”的诚恳:“谢谢书记的栽培,我一定多听多学,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嘴上说着努力,心里却在呐喊:求求了,让我当个安静的秘书吧,我只想给你泡茶倒水,别的我真的不想干啊!

  周国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觉得江澈已经完全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他拿起一份文件,挥了挥手:“行了,没什么事了,你也准备准备,到点就下班吧。”

  “好的,书记。”江澈如蒙大赦,躬身退出了办公室。

  看着江澈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周国华脸上的笑容才慢慢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

  他拿起桌上那份刚刚签过字的行程表草稿,摩挲着上面那几行潇洒的红色笔迹,低声自语。

  “天生就是干办公室的料……不,或许,小小的县委办,根本就不是他的终点……”

  ……

  走出书记办公室的马文才,感觉自己的腿肚子还有点发软。

  他和钱正源并排走在安静的走廊里,谁都没有说话,但彼此都能感觉到对方内心的不平静。

  直到快走到综合科门口,钱正源才停下脚步,拍了拍马文才的肩膀,语气复杂地说道:“文才,你手底下这个江科长,是条龙,不是条蛇。以后,要多尊重,多请教。”

  钱主任用了“请教”这个词。

  马文才心头巨震,连忙点头:“主任,我明白,我明白。”

  送走了钱正源,马文才站在自己办公室门口,却没有立刻进去。他回头望了一眼书记办公室的方向,又看了看江澈那间秘书办公室紧闭的房门,脸上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苦笑。

  尊重?请教?

  自己以后在他面前,怕是连大声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他推开门,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拿起桌上的烟盒,却发现手抖得连烟都点不着。他索性将烟和打火机都扔在桌上,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他知道,从今天起,青阳县委办的格局,要变了。

  而那个看起来人畜无害,一心只想喝茶看报的年轻人,将会成为这场变局中心,那个最无法忽视的存在。

  与此同时,几位副县长的秘书,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到了来自县委办协调科的电话。

  电话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通知他们,原定于下周二上午的活动,因县委有统一安排,需要进行调整。

  几位秘书接到电话时,心里都“咯噔”了一下,以为是自家的活动被“砍”了,正准备向领导汇报这个坏消息。

  可当他们听完协调科关于“全县重点项目春季集中视察活动”的完整方案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一场暗流汹涌的内斗,就这么……没了?

  不仅没了,还变成了一场皆大欢喜的集体活动?

  几位副县长在听完秘书的汇报后,反应各不相同,但他们心中,都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这神来之笔,究竟是出自谁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