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放弃坦途,选择最能磨练自己的道路!-《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高建功的最后一个问题,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向了两人关系中最微妙、最敏感的神经。

  “你觉得在县里,我已经护不住你了?”

  这句话里,有试探,有不甘,更有一个上位者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脆弱。他可以不在乎周海山,不在乎县里的其他常委,但他不能不在乎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这把最锋利的剑,是否已经不再相信剑鞘的坚固。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变得稀薄。

  陆远的心脏漏跳了一拍。他知道,这是他离开安河县前,最重要的一场“演出”。演砸了,他和高建功之间就会留下一根拔不掉的刺;演好了,这条线,就能牵得更远、更牢。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系统面板上,数个角色卡一闪而过——【忠诚不渝的死士】、【高瞻远瞩的谋士】、【知恩图报的门生】……

  最终,他没有选择任何一张角色卡。

  因为此刻,他需要的是真诚,或者说,是“演”出最顶级的真诚。

  陆远抬起头,目光清澈,没有丝毫躲闪,直直地迎上高建功的审视。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年轻人独有的、略带腼腆的尊敬。

  “书记,您说反了。”

  “嗯?”高建功眉头一挑。

  “我不是觉得您护不住我。”陆远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我是觉得,我这把刀,还不够快,不够利。在您身边,我能学到如何劈砍眼前的荆棘,这很过瘾,也很重要。但我想学得更多。”

  他往前走了一步,离办公桌更近了些,姿态放得更低,也显得更为亲近。

  “我想知道,那些荆棘为什么会长出来?它们的根扎在哪里?整片森林的风向,又是如何影响这些荆棘的生长?”陆远看着高建功,眼神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安河县这片林子,有您在,我什么都不怕。可我想去市里,去那个叫政策研究室的地方,看一看全市的森林地图。我想学会怎么看图,怎么辨别风向,甚至……怎么改变风向。”

  他的声音顿了顿,最后一句,说得轻若蚊蚋,却又重如泰山。

  “只有那样,将来有一天,当您需要一把能斩断森林根系的刀时,我才能配得上,回到您身边。”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高建功愣住了。

  他设想过陆远的一百种回答,或是慷慨激昂地表忠心,或是巧妙地回避问题。但他万万没想到,陆远会给他这样一个答案。

  这小子,不是在寻求庇护,他是在磨砺自己,为了成为一件更恐怖的武器!他不是要逃离安河县,他是想站在市委大院的高度,继续当他高建功的“巡航导弹”,只是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高建功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那是一种被下属彻底看透心思的惊愕,是一种发现自己格局小了的汗颜,更是一种得遇知己的巨大狂喜。

  “你……”他指着陆远,手指都在微微颤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许久,他猛地一拍大腿,仰天大笑起来,笑声洪亮而畅快,震得窗玻璃嗡嗡作响。

  “哈哈哈哈!好!好一个陆远!好一个改变风向!”

  他笑得眼角都挤出了泪花,走过来,又一次重重地拍着陆远的肩膀,只是这一次,不再是试探和感慨,而是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我高建功这辈子,眼睛没瞎!你小子,天生就该是吃这碗饭的料!”他抹了把脸,脸上的落寞和不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老农看着自家最壮的牛犊子即将出栏的得意。

  “去!给老子狠狠地去!”高建功一挥手,豪气干云,“政策研究室怎么了?清苦怎么了?老子当年也是从省委政研室出来的!那地方,是龙潭虎穴,更是藏经阁!你给我在里面好好学,把他们的看家本领全学到手!将来,让那帮市里的老家伙们看看,我高建功的人,到底有多大能耐!”

  这一刻,两人之间的那点隔阂与猜疑,烟消云散。

  高建功彻底想通了。陆远去市里,不是他的损失,而是他政治生涯中,埋下的一颗最重要的棋子。

  ……

  县委办主任陆远,放弃了团市委副书记的康庄大道,主动选择了市委政策研究室那个“冷板凳”的消息,像一阵风,在短短半天之内,吹遍了县委大院的每一个角落。

  最先听到消息的,是李卫。

  他是在给陆远送文件时,无意中听见陆远和高书记办公室秘书通电话,确认调动手续的事。

  李卫当场就石化了,手里的文件夹“啪”的一声掉在地上,里面的文件散落一地。

  “主……主任?”李卫的声音都在发颤,他捡起文件,手忙脚乱地塞回文件夹,脸上满是世界观崩塌的表情,“我……我刚才没听错吧?您……您要去政策研究室?”

  “嗯。”陆远正在收拾办公桌上的个人物品,动作不紧不慢。

  “为什么啊!”李卫急得脸都红了,他一步冲到陆远面前,压低了声音,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主任!那是团市委啊!副书记啊!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去的好地方!您怎么……怎么就想不开了呢?”

  他看着陆远,眼神里充满了“你是不是被人下降头了”的担忧。

  “政策研究室那是什么地方?那是养老院!是发配地!是咱们这种没背景的人,一辈子都爬不出来的坑啊!您忘了档案室的教训了吗?您怎么又主动往火坑里跳啊!”李卫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都快喷到陆远脸上了。

  陆远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一脸“忠臣死谏”模样的李卫,有些想笑。他知道李卫是真心为他好。

  “老李,”陆远递给他一杯水,“你觉得,是当一个在台前剪彩的明星风光,还是当一个给所有明星写剧本的导演厉害?”

  李卫愣住了,端着水杯,一脸茫然:“导演?什么导演?”

  陆远笑了笑,没再解释,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我有分寸。以后办公室的事,你多上心。”

  李卫看着陆远那高深莫测的笑容,脑子里更乱了。主任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明星导演的?难道……难道政策研究室里,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或者说,主任这是在下一盘大棋,故意选择去那里,是为了迷惑敌人?

  李卫的眼神瞬间变了,从痛心疾首变成了恍然大悟,再到肃然起敬。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挺直了腰板:“主任,我明白了!您放心,您在前方战斗,后方我一定给您守好!”

  说完,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转身出去了,背影里充满了“为革命事业保守秘密”的神圣感。

  陆远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这脑补能力,不去写小说真是屈才了。

  消息传到县长周海山的耳朵里时,他正在用紫砂壶泡着一壶上好的大红袍。

  听完秘书的汇报,周海山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足足三秒。

  “你说什么?他选了政策研究室?”

  “是的,县长。消息已经传开了,据说高书记劝了半天都没用,他自己坚持要去的。”

  周海山慢慢地将茶杯放到桌上,脸上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被浓浓的讥讽和不屑所取代。

  “呵呵……呵呵呵呵……”他低声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毫不掩饰的嘲弄,“愚蠢!真是愚蠢至极!我竟高看他了!”

  在他看来,陆远这篇文章带来的机遇,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结果这小子不张嘴接,反而一头扎进了旁边的臭水沟。

  “一个年轻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势!是锐气!团委就是给他造势的地方,他倒好,自己把自己的势给破了!”周海山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只觉得胸中的一口恶气,尽数吐了出来。

  “去政策研究室当个老学究,天天写那些没人看的废纸,用不了三年,他就废了。一个没有了威胁的年轻人,不足为惧。”周海山靠在椅背上,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陆远这步棋,在他看来,是一步彻头彻尾的臭棋,一步自毁长城的蠢棋。

  然而,当秘书退出去后,周海山脸上的笑容却慢慢凝固了。他摩挲着温热的紫砂壶,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不对劲。

  以陆远的心机和手段,他会是那种犯低级错误的人吗?从红旗村的账目,到档案室的翻案,再到这篇惊动省委的文章,他哪一步走错过?

  一个能把刘副书记和他背后的靠山都一举扳倒的人,会看不出团委和政策研究室的天壤之别?

  周海山忽然感到一丝寒意从脊背升起。

  事出反常必有妖。

  陆远这步棋,或许不是臭棋,而是一步他根本就看不懂的棋。这种未知的恐惧,比直接的对抗,更让他心神不宁。

  整个县委大院,因为陆远的选择,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清高,有人说他得罪了市里的大人物,被变相发配了。各种猜测和流言,将陆远描绘成了一个悲情的、不识时务的理想主义者。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在当天下午,接到了高建功的电话。

  “晚上别安排了,到我家来,你嫂子包了饺子,给你践行。”

  电话里的声音,不容拒绝。

  这是陆远第二次到高建功家里。没有了上次的拘谨和试探,气氛随意了许多。

  饭桌上,高建功的爱人,一个温婉的中年女性,不停地给陆远夹着饺子,嘴里念叨着:“小陆啊,一个人到市里,要照顾好自己,别总吃外卖,有空就回来,阿姨给你做好吃的。”

  高建功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跟陆远喝着酒。

  三杯酒下肚,高建功的脸泛起了红光。

  他把陆远叫到书房,关上门,从书柜深处,拿出了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笔记本,递给了陆远。

  “这是我当年在省委政研室时,自己整理的一些东西。不是什么机密,都是些写材料的心得,还有一些……看人的法子。你拿去,或许用得上。”

  陆远接过笔记本,入手沉甸甸的。他知道,这本笔记的份量,远不止于纸张。

  “谢谢书记。”

  “别叫书记了,叫我……高大哥吧。”高建功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几分萧索,“你这一走,我这心里,空落落的。”

  陆远的心头一热,郑重地点了点头:“高大哥。”

  高建功满意地笑了笑,随即神色又变得严肃起来。他压低声音,凑到陆远耳边,说出了一句让他心神剧震的话。

  “到了政策研究室,多看,多听,少说,尤其要少写。记住,有时候,不写什么,比写什么更重要。”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愈发深邃。

  “还有,离你们那个主任,钱卫国,远一点。他不是个简单的老学究,他是市委书记……安插在研究室里的一双眼睛,也是一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