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吴副市长的最后一搏:煽动工人闹事!-《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观澜厅内,张承安那句“天盛资本图什么”如同一根针,精准地刺向了陆远刚刚吹起的那个绚丽气泡。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陆远身上。是啊,资本是逐利的,而且是嗜血的。天盛资本这条过江猛龙,凭什么要来南江市这个小池塘里当活菩萨?

  吴建国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翘了翘,心中冷笑。小子,牛皮吹破了吧。他端起茶杯,准备欣赏陆远如何收场。

  陆远却笑了,那笑容里没有半分被诘问的窘迫,反而带着一种“我就等您问这个”的从容。

  “张行长问到了点子上。”他将身子微微前倾,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金融巨头,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天盛资本当然不是慈善家,他们图的,是比这六亿烂账大得多的东西——未来。”

  “未来?”建行的王行长皱起了眉,显然没跟上这个思路。

  “没错,未来。”陆远伸出手指,在空中画了一个圈,“各位行长都是金融专家,眼光应该比我这个门外汉更长远。我们南江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产业结构老化,是发展后继乏力。但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他没有等别人回答,自己给出了答案:“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是老工业区里那些占据了最好位置、拥有最完善配套的工业用地!这些,才是天盛资本眼里的金矿!”

  “我的A计划,全称是‘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天盛资本投入十个亿,收购那些僵尸企业的资产包,这只是‘腾笼’的第一步。他们真正要做的,是‘换鸟’!”

  陆远的语速加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感染力:“他们将利用这些土地和厂房,在我们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打造一个全新的、以智能制造和高新材料为核心的产业园区!他们看中的,是这个新园区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税收减免、政策红利,以及土地增值的巨大空间!”

  “各位想一想,”他看向张承安,“一个由天盛资本这种顶级玩家操盘,有市政府背书的新兴产业园,它的前景会如何?入驻的企业会是什么等级?它能撬动的银行贷款,又将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所以,天盛资本不是来扶贫的,他们是来下注的。他们赌的是南江市的未来,赌的是赵书记改革的决心,赌的是在座各位金融活水的支持。”

  “至于各位银行,”陆远话锋一转,图穷匕见,“今天你们用两成不到的损失,处理掉六个亿的坏账。明天,你们就能从这个新园区里,获得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个亿的优质信贷客户。孰轻孰重,我想各位行长心里,都有一杆秤。”

  一番话说完,观澜厅里鸦雀无声。

  王行长和李行长的脸上,震惊与狂喜交织。他们被陆远描绘的宏大蓝图彻底镇住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解套,这是把一堆废铜烂铁,炼成了一座金山!

  张承安摩挲着紫砂壶的手指早已停下,他深深地看着陆远,眼神复杂。许久,他端起自己面前那杯已经微凉的茶,一饮而尽。

  “陆组长,我只有一个问题。”张承安放下茶杯,声音里多了一丝郑重,“天盛资本,什么时候能到?”

  陆远微微一笑:“只要各位行长点头,下周,他们的尽调团队就会进驻南江。”

  “好!”张承安猛地一拍桌子,转头看向其他几位行长,“我工商银行,同意陆组长的A计划!”

  “我们建行也同意!”王行长生怕落后,立刻表态。

  “同意同意,我们农行完全支持!”

  一时间,形势逆转。刚才还同仇敌忾的“讨债同盟”,瞬间变成了争先恐后的“投资伙伴”。

  吴建国坐在角落的沙发上,端着那杯早已冰凉的茶,手都有些发抖。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小丑,眼睁睁看着自己精心布置的舞台,被陆远三言两语就改造成了对方的加冕典礼。

  他想说点什么,想提醒他们其中的风险,想质疑天盛资本的真实意图。可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在巨大的利益和美好的前景面前,他那些“稳妥”、“保守”的陈词滥调,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甚至可笑。

  整个下午,他都像个局外人一样,听着陆远和几位行长热烈地讨论着“债转股”的细节、“资产包”的划分,以及如何成立联合工作组。他感觉自己被彻底架空了,被无视了。那是一种比当面斥责更让他难堪的羞辱。

  会议结束时,张承安甚至亲自将陆远送到明湖会门口,握着他的手,言辞恳切:“陆组长,南江市的金融未来,就拜托你了!”

  陆远谦逊地笑着,与他告别。

  吴建国默默地跟在后面,看着陆远年轻挺拔的背影,一股混杂着嫉妒、怨毒和恐惧的寒意,从他的脊椎一路蹿上天灵盖。

  他知道,自己输了。在牌桌上,他已经没有任何牌可打。

  常规的手段,已经无法阻止这个年轻人了。赵立冬是他坚实的后盾,金融系统被他画的大饼所收买,他就像一辆加满了油、冲上高速公路的跑车,势不可挡。

  除非……能让这辆车,自己翻掉。

  吴建国坐进自己的专车,没有让司机立刻开车。他关上车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音,整个车厢昏暗得如同他的内心。

  他缓缓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红星机械厂、朝阳纺织厂里,那些在生产线上忙碌了几十年,思想僵化,最害怕失去“铁饭碗”的工人们的面孔。

  一个疯狂而恶毒的念头,像一条毒蛇,从他心底最阴暗的角落里钻了出来。

  既然牌桌上赢不了你,那我就掀了这张桌子!

  他拿出手机,翻到一个没有存名字,只有一个“1”的号码,拨了出去。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那头传来一个粗哑的声音。

  “吴市长?”

  “老黄,最近红星厂怎么样?”吴建国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嗨,就那样呗,半死不活的,工人们天天在厂里打牌下棋,就等着发点基本工资。”电话那头的老黄是红星机械厂的工会主席,也是吴建国安插多年的心腹。

  “工人们的情绪,还稳定吧?”吴建国看似不经意地问道。

  “稳定?那都是假象。一个个心里都慌得要死,生怕哪天厂子真倒了,全家老小喝西北风去。”

  吴建国要的就是这句话。他沉默了片刻,用一种沉痛的语气说:“老黄啊,有些事,我本不该说。但是,我看着那些老工人,心里难受啊。”

  “吴市长,您……您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老黄的声音立刻紧张起来。

  “今天,市里开了个会。”吴建国压低了声音,营造出一种机密外泄的氛围,“新来的那个陆组长,就是那个年轻人,搞了个方案,要把你们厂子……彻底破产清算。”

  “什么?!”老黄的声音瞬间拔高了八度。

  “小点声!”吴建国呵斥道,“他跟银行那边都谈好了,要把你们厂的地卖给外地来的资本家!至于你们这些工人……哼,方案里提都没提一句。”

  电话那头,是死一般的寂静,只能听到老黄粗重的喘息声。

  吴建国继续添上一把火,语气里充满了“无奈”与“不忍”:“我反对了,我说工人是企业的根,不能这么一刀切。可我……我人微言轻啊。那个陆远,有赵书记撑腰,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他说,改革就要有阵痛,就要有人付出代价。”

  “代价?凭什么是我们工人付出代价!”老黄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和压抑不住的愤怒,“我们为厂子干了一辈子,到头来,就要被当成垃圾一样扔掉?”

  “唉……”吴建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老黄,工人们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砸了饭碗。他们有怨气,有担忧,总得有个地方说理吧?市委市政府,不就是给老百姓说理的地方吗?”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老黄瞬间就听懂了吴建国的暗示。

  “吴市长,我明白了。”老黄的声音变得冰冷而坚定,“我们工人不是好欺负的!他陆远想砸我们的饭碗,我们就先去砸了他的办公室!我们这就去市委,找他要个说法!”

  “别冲动,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被人抓到把柄。”吴建国假惺惺地劝了一句,便挂断了电话。

  车厢里,恢复了死寂。吴建国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一抹狰狞的冷笑。

  陆远,你不是能吗?你不是会画饼吗?我倒要看看,当你被几千名愤怒的工人围在市委大楼里,你还怎么表演!

  赵立冬,你不是要保他吗?我倒要看看,当事情闹到群体性事件的地步,你这个市委书记,还保不保得住他!

  当天下午,一个可怕的谣言,如同病毒一般,在南山工业园区那些即将破产的企业里,疯狂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新来的那个姓陆的主任,要把我们全开掉,一分钱补偿都没有!”

  “真的假的?他要把厂子卖给外地人,让我们给资本家当牛做马!”

  “什么当牛做马,人家根本就不要我们这些老人,要招年轻的!”

  “天杀的!这是要断我们的活路啊!”

  恐慌、愤怒、绝望的情绪,在工人群体中迅速发酵。傍晚时分,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血色。红星机械厂的大门口,黑压压地聚集了上千名工人,他们手里举着临时写就的横幅,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我们要工作!我们要吃饭!”

  “坚决反对野蛮改制!”

  “陆远,滚出南江!”

  老黄站在人群的最前方,拿着一个铁皮喇叭,声嘶力竭地嘶吼着:“弟兄们!他们不给我们活路,我们就自己去找活路!我们去市政府!去找那个陆远!问问他,他的心是不是黑的!”

  “去市政府!”

  “找陆远算账!”

  数千人的怒吼声,汇成一股洪流,惊得树上的鸟雀四散纷飞。一场由谎言和恐惧催生的巨大风暴,正朝着市委大楼,轰然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