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扮演【据理力争的儒将】,常委会上与副市长正面交锋!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常鸿的身影第一个冲了出去,像一头被激怒后败走的公牛。他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那张涨成猪肝色的脸,在走廊明亮的光线下显得有些可怖,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戾气。
跟在他身后的几位常委,表情各异。有人快步跟上,低声说着什么,似乎在安慰;有人则刻意放慢了脚步,与他拉开距离,目光游移,假装在看墙上的字画。
陆远是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的。他手里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和那份刚刚一战成名的《城市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温和的、学者般的微笑,仿佛刚才会议室里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是一场寻常的学术研讨。
“陆书记。”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
陆远转头,是市委统战部的部长,一位年近六十、总是笑呵呵的老同志。他走到陆远身边,与他并肩而行,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道:“你那份报告,写得很有水平。有理有据,有情怀,也有方法论。我们这些老家伙,有时候确实是思想僵化了。”
这话说得巧妙,既是夸赞,又带着几分过来人的提点。
陆远微笑着回应:“部长您过奖了。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地方还很粗浅,以后还要多向各位老领导请教。”
“好说,好说。”统战部长拍了拍他的胳膊,走到电梯口,却没有进去,而是转向了另一边的楼梯,“我走两步,消消食。”
陆远明白,这是在刻意避嫌。今天他把常鸿得罪得太狠,在局势没有彻底明朗之前,没人愿意公开站队。这位老部长能主动过来说上两句,已经算是极大的善意了。
电梯门打开,里面空无一人。陆远走了进去,看着光洁镜面里自己的倒影。那张脸上,属于【据理力争的儒将】的锋芒与风骨正在缓缓褪去,重新被【虔诚的文化学者】的温润所覆盖。
【系统提示:S级对手戏《常委会的交锋》已完成。】
【表演评分:95分(A 级)。】
【评语:一次完美的防守反击。宿主成功地将对手的“愤怒咆哮”转化为自身“理性光环”的背景音,通过偷换战场、提升格局,将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演绎成了一场关于城市发展理念的文明辩论。对手全程被你牵着鼻子走,节奏掌控堪称典范。】
【获得声望点:5000点。】
【系统吐槽:恭喜宿主,您已成功解锁“常鸿的噩梦”成就。温馨提示,被逼到墙角的野兽最为危险,请注意出行安全,提防冷枪、板砖及不明车辆。】
陆远看着系统那永远不合时宜的吐槽,嘴角的笑意淡了下去。
电梯下行,失重感传来。他知道,今天常委会上的胜利,就像这短暂的失重感,看似轻盈,却无法持久。自己只是赢得了宝贵的“搁置”,而不是最终的“保住”。
周书记的支持,是基于那份报告所展现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是出于一个市委书记对大局的平衡和对风险的规避。一旦自己的“价值鉴定”拿不出足够有说服力的结果,或者在此期间,常鸿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今天这张“免死金牌”随时可能失效。
更重要的是,陆远很清楚,常鸿背后那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绝不会因为一次会议上的挫败就善罢甘休。资本的逻辑,从来都不是讲道理。当道理讲不通时,他们会用别的方法,让你“听话”。
电梯门叮的一声打开,秘书小陈和司机小张早已等候在外。
“陆书记。”小陈快步迎上来,他的脸因为激动而微微发红,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声音都有些发颤,“您……您太厉害了!”
他虽然没资格列席会议,但市委大楼里消息传得比风还快。常务副市长被一个年轻常委当场驳得哑口无言,市委书记一锤定音支持年轻常委。这种堪称传奇的戏码,已经在各个办公室的微信群里炸开了锅。
陆远只是对他笑了笑,没有说话,径直坐进了车里。
小张发动了汽车,红旗车平稳地驶出市委大院。车内的气氛,与小陈的兴奋截然不同,安静得有些压抑。
陆远靠在后座上,闭上眼睛,开始复盘。
他赢了吗?
从战术上看,赢了。他用一场漂亮的表演,瓦解了常鸿的正面强攻,为百工坊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但从战略上看,他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百工坊的困境,根源在于它在现有的城市发展逻辑里,是“负资产”。它占据着黄金地段,却无法产生与之匹配的经济效益。在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下,保护它,就是反经济、反发展。
常鸿今天在会上的逻辑,虽然粗暴,却是当下官场最主流、最“正确”的逻辑。
自己今天能赢,靠的是舆论造势,靠的是周书记的爱才之心和政治权衡,靠的是那份画出来的“价值评估体系”大饼。
但舆论的热度会消退,周书记的耐心也有限,画出的大饼,终究要能吃才行。
如果自己最终拿出的方案,还是停留在“情怀”“历史”“文脉”这些虚无缥缈的层面,无法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能产生真金白银的商业解决方案,那么下一次常委会上,自己将再无牌可打。
光有情怀,是吃不饱饭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老百姓,更适用于一个需要用税收来维持运转的城市。
必须釜底抽薪。
陆远猛地睁开了眼睛。
他想明白了。自己一直在做的,都是“防守”。无论是发动舆论,还是常委会上的辩论,本质上都是在阻止推土机开进去。
但防守,永远换不来真正的胜利。
他必须从根子上,改变百工坊的“负资产”属性,让它变成一块谁都眼红的“优质资产”。
他要向所有人证明,保护百工坊,不是在做慈善,不是在搞情怀,而是在做一笔比盖金融中心更赚钱、更长远、更高级的生意!
他要用利润,去打败利润。用更高级的资本逻辑,去碾压常鸿那套简单粗暴的地产逻辑。
“小陈。”陆远突然开口。
“在,领导!”小陈立刻坐直了身体。
“你对‘文旅地产’这个概念,了解多少?”
“文旅地产?”小陈愣了一下,开始在脑中飞速搜索这个名词,“好像……好像听过,就是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比如一些古镇开发,或者主题公园之类的?”
“差不多。”陆远点了点头,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街景,“但还不够。”
他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古镇开发。那些千篇一律的商业模式,只会把百工坊变成另一个充斥着烤鱿鱼和义乌小商品的俗气景点,那不是保护,是另一种形式的谋杀。
他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模式。
车子回到了东林区委。陆远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让司机开到了区规划展览馆。
他让小陈和小张先回去休息,自己一个人走进了空无一人的展厅。
展厅的正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沙盘,是整个东林区的微缩模型。高楼林立,道路纵横。陆远一眼就看到了模型一角,那片显得格格不入的低矮建筑群。
那就是百工坊。
它像是一块城市皮肤上,还未愈合的陈旧伤疤。
陆远绕着沙盘,走了一圈又一圈。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无数个在系统知识库里见过的国内外成功案例,像幻灯片一样在眼前闪过。
法国巴黎的左岸,如何从一个混乱的旧区,变成全世界艺术家和文人向往的朝圣地?
日本京都的祗园,如何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成为顶级的高端消费区?
北京的798,如何将一个废弃的旧工厂,变成亚洲最前沿的艺术中心?
这些案例的内核是什么?
不是简单的复古,也不是廉价的商业化。
是“体验”。
是让文化本身,成为一种可供消费的、独一无二的顶级体验。
陆远停下脚步,目光死死地锁定在沙盘上那片小小的区域。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的构想,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他要做的,不是一个景点。
而是一个“活的博物馆”。
一个将手艺传承、匠人精神、文化创意、高端定制、精品民宿、艺术展览……所有这一切都融合在一起的,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他要让捏面人的王婆婆,开办最高端的亲子体验课,一节课收费一千块。
他要让做漆器的张师傅,和国际奢侈品牌联名,推出全球限量的定制款漆器艺术品。
他要让孙连海的木雕,成为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艺术珍品。
他要把百工坊的每一条巷子,都打造成一个开放的艺术展廊。把每一座老宅,都改造成一间价格不菲、一房难求的设计师民宿。
他要让来到这里的人,消费的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段时光,一种精神,一种在别处永远无法得到的顶级文化体验。
当百工坊本身成为一个强大的IP,一个能自我造血、持续产生高附加值的商业生态时,谁还敢说它是一片没有价值的“老破小”?
到那时,常鸿那座冷冰冰的“金融中心”,在这座有温度、有故事、会呼吸的“活的博物馆”面前,将显得多么苍白,多么没有想象力!
陆远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兴奋。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百工坊未来的模样,看到了它在自己手中,脱胎换骨,焕发出惊艳世界的光彩。
【叮!】
【检测到宿主正在构思一项颠覆性的城市更新计划,该计划将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完美融合,创造出全新的“体验式经济”模型。】
【系统剧本库正在进行匹配……匹配成功!】
【是否激活全新角色卡——【顶级文旅策划师】?】
【该角色卡将赋予宿主顶级的商业策划能力、品牌包装能力以及……让投资人心甘情愿掏钱的顶级画饼能力。】
陆远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真正自信的笑容。
他看着沙盘,像一个即将指挥一场伟大战争的将军,在心中,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下达了命令。
“激活。”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常鸿的身影第一个冲了出去,像一头被激怒后败走的公牛。他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那张涨成猪肝色的脸,在走廊明亮的光线下显得有些可怖,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戾气。
跟在他身后的几位常委,表情各异。有人快步跟上,低声说着什么,似乎在安慰;有人则刻意放慢了脚步,与他拉开距离,目光游移,假装在看墙上的字画。
陆远是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的。他手里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和那份刚刚一战成名的《城市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温和的、学者般的微笑,仿佛刚才会议室里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是一场寻常的学术研讨。
“陆书记。”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
陆远转头,是市委统战部的部长,一位年近六十、总是笑呵呵的老同志。他走到陆远身边,与他并肩而行,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道:“你那份报告,写得很有水平。有理有据,有情怀,也有方法论。我们这些老家伙,有时候确实是思想僵化了。”
这话说得巧妙,既是夸赞,又带着几分过来人的提点。
陆远微笑着回应:“部长您过奖了。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地方还很粗浅,以后还要多向各位老领导请教。”
“好说,好说。”统战部长拍了拍他的胳膊,走到电梯口,却没有进去,而是转向了另一边的楼梯,“我走两步,消消食。”
陆远明白,这是在刻意避嫌。今天他把常鸿得罪得太狠,在局势没有彻底明朗之前,没人愿意公开站队。这位老部长能主动过来说上两句,已经算是极大的善意了。
电梯门打开,里面空无一人。陆远走了进去,看着光洁镜面里自己的倒影。那张脸上,属于【据理力争的儒将】的锋芒与风骨正在缓缓褪去,重新被【虔诚的文化学者】的温润所覆盖。
【系统提示:S级对手戏《常委会的交锋》已完成。】
【表演评分:95分(A 级)。】
【评语:一次完美的防守反击。宿主成功地将对手的“愤怒咆哮”转化为自身“理性光环”的背景音,通过偷换战场、提升格局,将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演绎成了一场关于城市发展理念的文明辩论。对手全程被你牵着鼻子走,节奏掌控堪称典范。】
【获得声望点:5000点。】
【系统吐槽:恭喜宿主,您已成功解锁“常鸿的噩梦”成就。温馨提示,被逼到墙角的野兽最为危险,请注意出行安全,提防冷枪、板砖及不明车辆。】
陆远看着系统那永远不合时宜的吐槽,嘴角的笑意淡了下去。
电梯下行,失重感传来。他知道,今天常委会上的胜利,就像这短暂的失重感,看似轻盈,却无法持久。自己只是赢得了宝贵的“搁置”,而不是最终的“保住”。
周书记的支持,是基于那份报告所展现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是出于一个市委书记对大局的平衡和对风险的规避。一旦自己的“价值鉴定”拿不出足够有说服力的结果,或者在此期间,常鸿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今天这张“免死金牌”随时可能失效。
更重要的是,陆远很清楚,常鸿背后那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绝不会因为一次会议上的挫败就善罢甘休。资本的逻辑,从来都不是讲道理。当道理讲不通时,他们会用别的方法,让你“听话”。
电梯门叮的一声打开,秘书小陈和司机小张早已等候在外。
“陆书记。”小陈快步迎上来,他的脸因为激动而微微发红,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声音都有些发颤,“您……您太厉害了!”
他虽然没资格列席会议,但市委大楼里消息传得比风还快。常务副市长被一个年轻常委当场驳得哑口无言,市委书记一锤定音支持年轻常委。这种堪称传奇的戏码,已经在各个办公室的微信群里炸开了锅。
陆远只是对他笑了笑,没有说话,径直坐进了车里。
小张发动了汽车,红旗车平稳地驶出市委大院。车内的气氛,与小陈的兴奋截然不同,安静得有些压抑。
陆远靠在后座上,闭上眼睛,开始复盘。
他赢了吗?
从战术上看,赢了。他用一场漂亮的表演,瓦解了常鸿的正面强攻,为百工坊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但从战略上看,他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百工坊的困境,根源在于它在现有的城市发展逻辑里,是“负资产”。它占据着黄金地段,却无法产生与之匹配的经济效益。在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下,保护它,就是反经济、反发展。
常鸿今天在会上的逻辑,虽然粗暴,却是当下官场最主流、最“正确”的逻辑。
自己今天能赢,靠的是舆论造势,靠的是周书记的爱才之心和政治权衡,靠的是那份画出来的“价值评估体系”大饼。
但舆论的热度会消退,周书记的耐心也有限,画出的大饼,终究要能吃才行。
如果自己最终拿出的方案,还是停留在“情怀”“历史”“文脉”这些虚无缥缈的层面,无法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能产生真金白银的商业解决方案,那么下一次常委会上,自己将再无牌可打。
光有情怀,是吃不饱饭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老百姓,更适用于一个需要用税收来维持运转的城市。
必须釜底抽薪。
陆远猛地睁开了眼睛。
他想明白了。自己一直在做的,都是“防守”。无论是发动舆论,还是常委会上的辩论,本质上都是在阻止推土机开进去。
但防守,永远换不来真正的胜利。
他必须从根子上,改变百工坊的“负资产”属性,让它变成一块谁都眼红的“优质资产”。
他要向所有人证明,保护百工坊,不是在做慈善,不是在搞情怀,而是在做一笔比盖金融中心更赚钱、更长远、更高级的生意!
他要用利润,去打败利润。用更高级的资本逻辑,去碾压常鸿那套简单粗暴的地产逻辑。
“小陈。”陆远突然开口。
“在,领导!”小陈立刻坐直了身体。
“你对‘文旅地产’这个概念,了解多少?”
“文旅地产?”小陈愣了一下,开始在脑中飞速搜索这个名词,“好像……好像听过,就是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比如一些古镇开发,或者主题公园之类的?”
“差不多。”陆远点了点头,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街景,“但还不够。”
他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古镇开发。那些千篇一律的商业模式,只会把百工坊变成另一个充斥着烤鱿鱼和义乌小商品的俗气景点,那不是保护,是另一种形式的谋杀。
他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模式。
车子回到了东林区委。陆远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让司机开到了区规划展览馆。
他让小陈和小张先回去休息,自己一个人走进了空无一人的展厅。
展厅的正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沙盘,是整个东林区的微缩模型。高楼林立,道路纵横。陆远一眼就看到了模型一角,那片显得格格不入的低矮建筑群。
那就是百工坊。
它像是一块城市皮肤上,还未愈合的陈旧伤疤。
陆远绕着沙盘,走了一圈又一圈。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无数个在系统知识库里见过的国内外成功案例,像幻灯片一样在眼前闪过。
法国巴黎的左岸,如何从一个混乱的旧区,变成全世界艺术家和文人向往的朝圣地?
日本京都的祗园,如何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成为顶级的高端消费区?
北京的798,如何将一个废弃的旧工厂,变成亚洲最前沿的艺术中心?
这些案例的内核是什么?
不是简单的复古,也不是廉价的商业化。
是“体验”。
是让文化本身,成为一种可供消费的、独一无二的顶级体验。
陆远停下脚步,目光死死地锁定在沙盘上那片小小的区域。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的构想,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他要做的,不是一个景点。
而是一个“活的博物馆”。
一个将手艺传承、匠人精神、文化创意、高端定制、精品民宿、艺术展览……所有这一切都融合在一起的,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他要让捏面人的王婆婆,开办最高端的亲子体验课,一节课收费一千块。
他要让做漆器的张师傅,和国际奢侈品牌联名,推出全球限量的定制款漆器艺术品。
他要让孙连海的木雕,成为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艺术珍品。
他要把百工坊的每一条巷子,都打造成一个开放的艺术展廊。把每一座老宅,都改造成一间价格不菲、一房难求的设计师民宿。
他要让来到这里的人,消费的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段时光,一种精神,一种在别处永远无法得到的顶级文化体验。
当百工坊本身成为一个强大的IP,一个能自我造血、持续产生高附加值的商业生态时,谁还敢说它是一片没有价值的“老破小”?
到那时,常鸿那座冷冰冰的“金融中心”,在这座有温度、有故事、会呼吸的“活的博物馆”面前,将显得多么苍白,多么没有想象力!
陆远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兴奋。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百工坊未来的模样,看到了它在自己手中,脱胎换骨,焕发出惊艳世界的光彩。
【叮!】
【检测到宿主正在构思一项颠覆性的城市更新计划,该计划将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完美融合,创造出全新的“体验式经济”模型。】
【系统剧本库正在进行匹配……匹配成功!】
【是否激活全新角色卡——【顶级文旅策划师】?】
【该角色卡将赋予宿主顶级的商业策划能力、品牌包装能力以及……让投资人心甘情愿掏钱的顶级画饼能力。】
陆远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真正自信的笑容。
他看着沙盘,像一个即将指挥一场伟大战争的将军,在心中,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下达了命令。
“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