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市长的新剧本【城市的掌舵人】,挑战前所未有!
星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室。
这里比陆远在市委的办公室大了近一倍,装修是前任留下的,沉稳有余,新意不足。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光可鉴人,像一片深邃的湖面,能映出人的野心与疲惫。
陆远没有坐在那张象征着权力的老板椅上,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苏醒的城市。
清晨的阳光刺破云层,为林立的摩天大楼镀上了一层金边。车流像不知疲倦的血液,在这座钢铁巨兽的血管里奔涌。从这个高度看下去,人渺小如蚁,城市的意志,仿佛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书记……不,市长。”秘书小陈推着一辆装满文件的小车,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他还没完全适应这个称呼的转变,“这是市政府办公厅整理出来的,需要您尽快批示的紧急文件。”
小陈的脸上,兴奋与焦虑交织。他跟对了人,一步登天,成为了市长秘书。可他也知道,从今天起,他们要面对的,将是完全不同量级的风浪。
陆远转过身,看着那座几乎有半人高的小山,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最上面一份,是关于国家级新区那个百亿芯片项目的。投资方的最后通牒已经发来,如果三天内土地问题再不解决,他们将重新评估投资环境。
下面一份,是老城区“棚户改造”遗留问题。数千户居民因为拆迁补偿款被常鸿的白手套公司挪用,至今还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
再下面,是市环保局的红色预警报告,星江下游的几个水质监测点,重金属含量再次严重超标,下游兄弟城市已经发来了措辞严厉的质询函。
还有财政局关于本年度财政赤字的预估、人社局关于青年失业率持续攀升的分析、信访办摞起来半米高的上访材料……
每一份文件,背后都牵扯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着成千上万人的生计,考验着这座城市的良心。
这就是市长的工作。
不再是像在东林区那样,可以集中精力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这里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战场,四面八方都是战线,按下葫芦浮起瓢。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引发一连串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
小陈看着陆远沉默不语,心里有些打鼓:“市长,要不……先从芯片项目开始?这个最急,省里也盯着。”
陆远没有回答,他拉开椅子,在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后坐了下来。身体陷入柔软的真皮座椅,他却感觉不到丝毫舒适,反而像是被这张椅子绑架了。
他随手拿起一份文件,是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专家论证报告”,厚达两百多页,里面充斥着各种模型、数据和术语,最终的结论却是“情况复杂,需进一步研究”。
又是“研究”。
陆远放下报告,闭上了眼睛。
【叮咚!】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一个全新的、泛着淡金色光芒的剧本面板,在他眼前缓缓展开。
【主线剧本已开启:《城市的掌舵人》】
【剧本难度:S (动态演化)】
【剧本简介:你已成为一座万亿级城市的最高行政长官。你的对手不再是某个人,而是贫困、污染、低效、偏见以及这座城市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阻碍。你的舞台是每一次会议,你的台词是每一份文件,你的观众是近千万市民。】
【核心任务:在任期内,显着提升星海市综合实力与市民幸福指数,将其打造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模-范城市。】
【特别提示:作为“城市的掌舵人”,单纯的“演技”已无法应对所有挑战。你需要真正地理解经济、熟悉法律、洞悉民生、驾驭权力。系统将解锁“深度研习”模式,你阅读的每一份报告,参与的每一次调研,都将转化为你的执政经验值。】
【当前阶段性任务:新官上任三把火(1/3)——效能革命。】
陆远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那堆积如山的文件上。
《城市的掌舵人》,这个剧本的名字,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系统那超越“演戏”本身的、沉甸甸的内核。
过去,他是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里,扮演一个个具体的角色,去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他像一个出色的演员,演完一场,抽身离去,奔赴下一个片场。
但现在,他要扮演的,是“市长”这个角色,一个需要二十四小时在线,没有剧本边界,没有喊“卡”机会的角色。他不能再仅仅依靠爆发性的演技去赢得某个关键场景,他需要用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去构建一个真实的、理想的“世界”。
他要从一个演员,变成一个导演。一个亲自编写剧本,并主演到底的导演。
“市长?”小陈见他久久不语,又试探着叫了一声。
“这些文件,先放在这里。”陆远开口了,声音很平静。
他站起身,重新走到窗前,看着脚下的城市。
芯片项目要不要抓?要。棚户区改造要不要管?要。环境污染要不要治?更要。
但这一切,都像是在一片沼泽地上盖房子。地基不稳,盖得越高,塌得越快。
星海市这片“地基”是什么?就是这套庞大而僵化的政府运作体系。是那些习惯了在文件上画圈、在会议上打盹、在酒桌上谈事的官僚们。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犬儒主义。是那种“法不责众、你好我好”的官场默契。
不把这块松软、湿滑的地基砸碎、夯实,任何宏伟的蓝图,都只是画在沙滩上的画,潮水一来,就什么都剩不下。
他的第一把火,必须烧在这里。
要烧得他们疼,烧得他们怕,烧得他们从骨子里明白,天,真的变了。
“小陈。”陆远转过身。
“在!”小陈立刻站直了身体。
“给我一份名单。”
“什么名单?”
“全市所有直接面向市民和企业的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包括但不限于公安局的出入境和车管、工商局的企业注册、税务局的纳税服务、社保局的业务办理……所有这些单位的详细地址、对外办公时间、以及窗口的负责人名单。”
小陈愣住了,他不明白市长为什么一上来就要这些最基层、最琐碎的东西。这些单位,连副区长都未必会亲自去,更何况是市长。
“要……要多详细?”
“要详细到每一个窗口的设置,每一个柜台后面坐着的人叫什么名字。”陆远看着他,眼神平静却不容置疑,“另外,再给我找一套衣服。”
“衣服?”小陈更懵了。
“一套最普通的便装,扔在人堆里绝对不会有人多看一眼的那种。不要任何品牌标识,旧一点更好。”
小陈张了张嘴,满肚子的疑问最终还是咽了回去。他知道自己这位老板的行事风格,他决定的事,从不需要向别人解释。
“是,我马上去办!”小陈领命,快步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重又恢复了安静。
陆远走到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前,这一次,他没有再看那些文件,而是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红蓝铅笔。
他在一张白纸上,画下了星海市的行政区划图。然后,用红笔,在地图上画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圈。
那是他从名单里挑出的,第一个目标。
星海市车辆管理所,位于城乡结合部,是全市驾驶证业务最繁忙,也是过往被市民投诉最多的窗口单位之一。
陆远看着那个红圈,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知道,那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怎样的戏剧。有黄牛在门口高声揽客,有群众为了一个号排几个小时的长队,有窗口的工作人员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对人爱答不理。
明天,他这位新市长,就要亲自去当一回观众。
不,或许,他也会是一个演员。
一个愤怒的、被刁难的、最终忍无可忍的普通市民。
他很期待,当自己这个“演员”开始飙戏时,车管所里那些真正的“影帝影后”们,会是怎样精彩的表情。
星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室。
这里比陆远在市委的办公室大了近一倍,装修是前任留下的,沉稳有余,新意不足。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光可鉴人,像一片深邃的湖面,能映出人的野心与疲惫。
陆远没有坐在那张象征着权力的老板椅上,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苏醒的城市。
清晨的阳光刺破云层,为林立的摩天大楼镀上了一层金边。车流像不知疲倦的血液,在这座钢铁巨兽的血管里奔涌。从这个高度看下去,人渺小如蚁,城市的意志,仿佛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书记……不,市长。”秘书小陈推着一辆装满文件的小车,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他还没完全适应这个称呼的转变,“这是市政府办公厅整理出来的,需要您尽快批示的紧急文件。”
小陈的脸上,兴奋与焦虑交织。他跟对了人,一步登天,成为了市长秘书。可他也知道,从今天起,他们要面对的,将是完全不同量级的风浪。
陆远转过身,看着那座几乎有半人高的小山,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最上面一份,是关于国家级新区那个百亿芯片项目的。投资方的最后通牒已经发来,如果三天内土地问题再不解决,他们将重新评估投资环境。
下面一份,是老城区“棚户改造”遗留问题。数千户居民因为拆迁补偿款被常鸿的白手套公司挪用,至今还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
再下面,是市环保局的红色预警报告,星江下游的几个水质监测点,重金属含量再次严重超标,下游兄弟城市已经发来了措辞严厉的质询函。
还有财政局关于本年度财政赤字的预估、人社局关于青年失业率持续攀升的分析、信访办摞起来半米高的上访材料……
每一份文件,背后都牵扯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着成千上万人的生计,考验着这座城市的良心。
这就是市长的工作。
不再是像在东林区那样,可以集中精力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这里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战场,四面八方都是战线,按下葫芦浮起瓢。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引发一连串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
小陈看着陆远沉默不语,心里有些打鼓:“市长,要不……先从芯片项目开始?这个最急,省里也盯着。”
陆远没有回答,他拉开椅子,在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后坐了下来。身体陷入柔软的真皮座椅,他却感觉不到丝毫舒适,反而像是被这张椅子绑架了。
他随手拿起一份文件,是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专家论证报告”,厚达两百多页,里面充斥着各种模型、数据和术语,最终的结论却是“情况复杂,需进一步研究”。
又是“研究”。
陆远放下报告,闭上了眼睛。
【叮咚!】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一个全新的、泛着淡金色光芒的剧本面板,在他眼前缓缓展开。
【主线剧本已开启:《城市的掌舵人》】
【剧本难度:S (动态演化)】
【剧本简介:你已成为一座万亿级城市的最高行政长官。你的对手不再是某个人,而是贫困、污染、低效、偏见以及这座城市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阻碍。你的舞台是每一次会议,你的台词是每一份文件,你的观众是近千万市民。】
【核心任务:在任期内,显着提升星海市综合实力与市民幸福指数,将其打造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模-范城市。】
【特别提示:作为“城市的掌舵人”,单纯的“演技”已无法应对所有挑战。你需要真正地理解经济、熟悉法律、洞悉民生、驾驭权力。系统将解锁“深度研习”模式,你阅读的每一份报告,参与的每一次调研,都将转化为你的执政经验值。】
【当前阶段性任务:新官上任三把火(1/3)——效能革命。】
陆远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那堆积如山的文件上。
《城市的掌舵人》,这个剧本的名字,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系统那超越“演戏”本身的、沉甸甸的内核。
过去,他是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里,扮演一个个具体的角色,去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他像一个出色的演员,演完一场,抽身离去,奔赴下一个片场。
但现在,他要扮演的,是“市长”这个角色,一个需要二十四小时在线,没有剧本边界,没有喊“卡”机会的角色。他不能再仅仅依靠爆发性的演技去赢得某个关键场景,他需要用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去构建一个真实的、理想的“世界”。
他要从一个演员,变成一个导演。一个亲自编写剧本,并主演到底的导演。
“市长?”小陈见他久久不语,又试探着叫了一声。
“这些文件,先放在这里。”陆远开口了,声音很平静。
他站起身,重新走到窗前,看着脚下的城市。
芯片项目要不要抓?要。棚户区改造要不要管?要。环境污染要不要治?更要。
但这一切,都像是在一片沼泽地上盖房子。地基不稳,盖得越高,塌得越快。
星海市这片“地基”是什么?就是这套庞大而僵化的政府运作体系。是那些习惯了在文件上画圈、在会议上打盹、在酒桌上谈事的官僚们。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犬儒主义。是那种“法不责众、你好我好”的官场默契。
不把这块松软、湿滑的地基砸碎、夯实,任何宏伟的蓝图,都只是画在沙滩上的画,潮水一来,就什么都剩不下。
他的第一把火,必须烧在这里。
要烧得他们疼,烧得他们怕,烧得他们从骨子里明白,天,真的变了。
“小陈。”陆远转过身。
“在!”小陈立刻站直了身体。
“给我一份名单。”
“什么名单?”
“全市所有直接面向市民和企业的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包括但不限于公安局的出入境和车管、工商局的企业注册、税务局的纳税服务、社保局的业务办理……所有这些单位的详细地址、对外办公时间、以及窗口的负责人名单。”
小陈愣住了,他不明白市长为什么一上来就要这些最基层、最琐碎的东西。这些单位,连副区长都未必会亲自去,更何况是市长。
“要……要多详细?”
“要详细到每一个窗口的设置,每一个柜台后面坐着的人叫什么名字。”陆远看着他,眼神平静却不容置疑,“另外,再给我找一套衣服。”
“衣服?”小陈更懵了。
“一套最普通的便装,扔在人堆里绝对不会有人多看一眼的那种。不要任何品牌标识,旧一点更好。”
小陈张了张嘴,满肚子的疑问最终还是咽了回去。他知道自己这位老板的行事风格,他决定的事,从不需要向别人解释。
“是,我马上去办!”小陈领命,快步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重又恢复了安静。
陆远走到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前,这一次,他没有再看那些文件,而是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红蓝铅笔。
他在一张白纸上,画下了星海市的行政区划图。然后,用红笔,在地图上画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圈。
那是他从名单里挑出的,第一个目标。
星海市车辆管理所,位于城乡结合部,是全市驾驶证业务最繁忙,也是过往被市民投诉最多的窗口单位之一。
陆远看着那个红圈,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知道,那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怎样的戏剧。有黄牛在门口高声揽客,有群众为了一个号排几个小时的长队,有窗口的工作人员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对人爱答不理。
明天,他这位新市长,就要亲自去当一回观众。
不,或许,他也会是一个演员。
一个愤怒的、被刁难的、最终忍无可忍的普通市民。
他很期待,当自己这个“演员”开始飙戏时,车管所里那些真正的“影帝影后”们,会是怎样精彩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