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转变-《重生改嫁,前夫娶白月光悔断肠》

  白家甚至不用亲自出手,就能让她万劫不复。

  “另外,”

  男人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推到陆雨面前,

  “这里是五千块钱,白先生说,这是最后一次,希望你拿着这笔钱,和你母亲离开霞城,彻底消失在白家的视线里。从此以后,桥归桥,路归路,两不相欠,永无瓜葛,如果你们再出现在京市,或者再有任何形式的骚扰行为……”

  男人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里的寒意,让陆雨如坠冰窟。

  男人说完,便站起身,仿佛多待一秒钟都是浪费。

  他看了一眼面如死灰的陆雨,转身离开了茶馆,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陆雨独自坐在冰冷的茶馆角落里,看着面前那壶早已凉透的茶和那个厚厚的信封里信封,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她脸上,也彻底扇灭了她心中最后一点虚妄的火焰。

  她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静静地坐着,直到夜幕降临,茶馆打烊。

  她抱着那个信封,失魂落魄地走回出租屋。

  陆夫人正焦急地等在门口,看到她回来,刚想开口询问,却被女儿脸上那种一片死寂的表情吓住了。

  陆雨没有看母亲,径直走进屋里,把那个装着五千块钱的信封扔在桌上,然后一头栽倒在那张硬板床上,用被子蒙住了头。

  这一次,她没有再咒骂,没有再咆哮,甚至连眼泪都没有了。

  她知道,她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白家甚至没有给她一个同归于尽的机会,只是用最体面也最冷酷的方式,告诉她,你不配做我的对手,甚至不配我浪费情绪。

  这种居高临下的蔑视,比任何报复都更让她感到绝望。

  她所有的恨意和不甘,在这一刻,都变成了一个冰冷的,沉重的笑话,压得她再也喘不过气来。

  陆雨在床上不吃不喝,眼神空洞地躺了三天。

  陆夫人急得嘴角起泡,守在床边几乎没合眼,生怕女儿想不开。

  直到第四天清晨,她熬不住打了个盹,醒来却看见陆雨已经坐了起来,正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小雨!”

  陆夫人惊喜地凑过去,声音还带着沙哑。

  陆雨缓缓转过头,脸上虽然没什么血色,但那双眼睛里的癫狂似乎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常的平静,甚至带着点认命后的疲惫。

  她看着母亲眼下的乌青和憔悴的面容,嘴唇动了动,声音很轻,

  “妈,我饿了。”

  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让陆夫人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她连忙用袖子擦掉,连声应着,

  “哎!好!好!妈这就去给你煮粥,熬得烂烂的!”

  看着女儿小口小口地喝下小半碗热粥,陆夫人悬了几天的心,终于落回了实处。

  她小心翼翼地问,

  “小雨,咱们……以后怎么办?”

  陆雨放下碗,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

  “离开这儿吧!找个安静的地方,重新开始。”

  “好!好!妈都听你的!

  ”陆夫人忙不迭地答应,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流和希望。

  她觉得女儿终于“想开”了!虽然过程痛苦,但能放下执念,踏踏实实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只要女儿好好的,她吃多少苦都愿意。

  接下来的几天,陆雨的表现更是让陆夫人欣慰。

  她不再提白家,不再歇斯底里,甚至主动帮着收拾行李。虽然话还是很少,脸上也没什么笑容,但那种认命般的平静,在陆夫人看来,就是风雨过后最难得的安稳。

  她们很快收拾好简单的行囊,买了了南下的火车票。

  临行前,陆夫人看着女儿平静地锁上那间破旧出租屋的门,心里默默念叨着,走了好,走了好,离开这个伤心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火车上,陆雨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

  但这一次,她的眼神不再是愤恨和绝望,而是一种近乎麻木的放空。

  陆夫人把最好的位置让给她,自己挨着过道坐,时不时递水递吃的,看着女儿安静的侧脸,心里充满了庆幸。

  她甚至开始盘算,到了更南方那个听说物价便宜的小城,租个小房子,她可以做点小买卖,女儿要是愿意,也能找个轻省活儿,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

  几天后,她们在一个气候温润的南方小城安顿下来。

  租的房子虽然简陋,但被陆夫人收拾得干干净净。

  她在附近菜市场租了个巴掌大的摊位,开始做起生意。

  陆雨似乎真的“安分”下来了。

  她不再像在霞城那样闭门不出,白天会帮着母亲看摊,虽然只是沉默地坐在一旁,有顾客问价也多是陆夫人应答。

  晚上,她会帮着母亲一起做饭或者收拾。

  她的动作总是慢吞吞的,眼神也常常没有焦点,但在陆夫人看来,这已经是天大的进步了!

  女儿肯走出来,肯接触人,哪怕只是静静地待着,也比之前那副要跟人同归于尽的样子好上千百倍。

  陆夫人甚至开始留意起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年轻小伙子。

  她想,等日子再稳定些,女儿心情再好些,或许能说说亲事。

  找个本分人家,生儿育女,有了自己的小家,女儿心里的伤大概就能慢慢愈合了。

  这天傍晚,收摊回家,陆夫人看着女儿在院子里低头洗菜,陆夫人心里一酸,又涌起一股暖意。

  她走过去,接过女儿手里的菜,柔声道,

  “小雨,累了吧?去歇着,妈来。”

  陆雨抬起头,看了看母亲,没说话,只是默默让开了位置。

  晚上,陆夫人躺在床上,听着隔壁房间女儿均匀的呼吸声,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虽然现在清贫,虽然背井离乡,但只要女儿“想开了”,肯好好过日子,她就觉得日子有了奔头。

  她甚至开始觉得,当初去京市那一趟,虽然受了屈辱,但或许阴差阳错,真的让女儿撞了南墙,死了心,才有了现在的安稳。

  这么一想,连那份屈辱都似乎有了点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