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阳高照,映照着曾头市寨门前滚滚烟尘。
仅仅三天,一支两千人的骑兵先锋已集结完毕,由三公子曾索、副教师苏定与面色复杂的西门庆率领,如同离弦之箭,直扑梁山方向。
他们的任务明确而残酷:以最快速度扫荡梁山周边村落,驱民为盾,为后续大军创造战机。
然而,曾头市的战鼓尚未擂响,其毒计与动向却已化作密报,通过潜伏的暗探,星夜传回了梁山临湖集水寨。
水寨大厅内,鲸烛高照,映照着众头领一张张凝重而愤怒的面孔。
“直娘贼!曾头市这群杀才,竟敢行此断子绝孙的毒计!驱赶无辜百姓当肉盾,他们就不怕死后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吗!”
阮小七得知消息,气得双眼赤红,虬髯戟张,一拳狠狠砸在身旁梁柱上,震得屋顶簌簌落尘。
栾廷玉眉头紧锁,沉声道:“曾头市此计,正戳中我军仁义之名的软肋。若让其得逞,我军投鼠忌器,临湖集防线危如累卵。”
“更兼其欲勾结官府,行釜底抽薪之策,长此以往,我军盐铁、布匹、粮秣必然匮乏,军心浮动,不战自溃。”
林冲面色沉稳,分析道:“泊主,为今之计,必须速破僵局。临湖集不容有失,商路亦需竭力维系。”
“然曾头市铁骑剽悍,若一味固守待其来攻,恐陷被动,被其牵着鼻子走。”
“守?为何要守?”王伦缓缓开口,瞬间压下了厅内所有杂音。
他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巨幅山川舆图前,目光锐利。
“敌军先锋轻装疾进,其志不在即刻攻坚,而在坏我根基、乱我军心!此刻,正是我军主动出击,打乱其全盘部署的绝佳时机!”
众头领闻言,精神虽为一振,但忧虑犹存。
鲁智深摸着光头,洪声道:“泊主,主动出击自是痛快!可曾头市铁骑之名响彻河北,来去如风,我军多为步卒,若在平原旷野与之争锋,无异以卵击石,恐难取胜啊!”
“智深兄弟所虑,正是敌之所恃。”
王伦颔首,手指却重重地点在地图上曾头市的本寨位置,话锋一转。
“正因其恃强骑、料我必龟缩水泊之畔,我才更要反其道而行!然我梁山出击,并非要以其之短,搏彼之长。”
他的指尖沿着舆图上蜿蜒的水道犀利滑动。
“我梁山立寨之本,在于八百里烟波浩渺,更在于我冠绝天下的水军!他曾头市陆路称雄,我便偏不走陆路!”
“他曾头市远在八百里之外,劳师远征,我便以水代步,截其归路,袭其巢穴!”
林冲仍有疑虑,接口道:“泊主高见。然水路虽避敌锋芒,却恐行军迟缓。”
“曾头市骑兵日行百余里易如反掌,我军寻常船只,顺日行不过三十余里,恐鞭长莫及。”
“林教头所言,乃是旧日黄历!”王伦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意。
“我梁山工坊,在孟康兄弟呕心沥血之下,早已造出可日行八十余里的新式车船!此船踏轮激水,进退如飞,更可借八面来风,其速远非旧式舟楫可比!”
“妙啊!”宋万闻言,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四射。
“有此神速车船,曾头市大军若倾巢南下,其老巢便如剥壳之卵,暴露于我兵锋之下!”
“届时,他是回师救援,还是继续攻打临湖集?无论他作何选择,都足以让其首尾难顾,部署大乱!”
“宋万贤弟如今也能运筹帷幄,洞悉全局了,大善!”王伦赞许地点头。
宋万不好意思地挠头笑道:“嘿嘿,跟着哥哥久了,便是块木头,也该开窍了。”
他憨直的话语引来堂上一阵善意的笑声,稍稍冲淡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好!既然如此,此次千里奔袭、直捣黄龙的重任,便由你担纲主将!”
王伦当即决断,随即一道道指令清晰传出。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听令!命你三人即刻熟悉所有新式车船性能,督检战船,备足粮草、饮水和箭矢,确保水路畅通无阻!此战成败,水军乃关键之首,若有差池,唯尔等是问!”
“得令!”阮氏三兄弟轰然应诺,声如洪钟。
“宋万、杜迁听令!命你二人从各自部属中,精选八百最悍勇、最善长途奔袭、最能打硬仗恶仗的步卒,组成奔袭主力!人人轻装简从,只带必要兵甲与干粮,登船之后,直奔曾头市左近,袭其粮道,伺机而战!”
“是!”两位步军猛将摩拳擦掌,战意沸腾。
“朱贵、时迁听令!命你二人率领探事营最为机警得力的弟兄,乘快船先行出发!”
“沿途需详细探查水道、登陆点,以及曾头市至我军防线之间的所有地形、敌军行军路线、粮道所在,更要摸清其大军出动后,本寨兵力虚实、布防弱点!消息传递,务求精准迅捷!”
“遵命!”朱贵、时迁拱手领命,身影瞬间没入厅外阴影。
“朱大榜、扈成、吴月娘听令!命你三人坐镇本寨,总督临湖集防御,协调各方。”
“尤其月娘,需设法与那些尚存顾虑的商人保持联络,竭力维持我军必需物资输入,即便价格高昂,亦在所不惜,务必稳住后方!”
“泊主放心,属下明白!”三人沉声应道,深知责任重大。
“鲁智深、武松、栾廷玉、林冲、扈三娘听令!命你五人统领主力兵马,于正面依托工事,多设疑兵,与敌周旋,虚虚实实,务使其无法轻易判断我军虚实,不得随意分兵调动!”
“遵令!”五人齐声应和,杀气凛然。
“此次战役,王进总教头为全军总指挥,统筹全局!鲁智深、武松、栾廷玉、宋万、朱贵、阮小二六人为副总指挥,各司其职,协助王教头打好这一仗!”
王伦最后环视全场,目光灼灼,声音铿锵如铁。
“诸位兄弟!此战,非为一城一地之得失,乃为我梁山生死存亡,为我‘替天行道’之大义而战!”
“我们要用曾头市的血,告诫天下宵小,我梁山泊的虎须,触之必亡!这八百里水泊,既是我们的生路,也是所有来犯之敌的死路!”
“谨遵泊主号令!扬我梁山之威!”聚义厅内,怒吼声震天动地,一股同仇敌忾、锐意进取的气势直冲霄汉。
仅仅三天,一支两千人的骑兵先锋已集结完毕,由三公子曾索、副教师苏定与面色复杂的西门庆率领,如同离弦之箭,直扑梁山方向。
他们的任务明确而残酷:以最快速度扫荡梁山周边村落,驱民为盾,为后续大军创造战机。
然而,曾头市的战鼓尚未擂响,其毒计与动向却已化作密报,通过潜伏的暗探,星夜传回了梁山临湖集水寨。
水寨大厅内,鲸烛高照,映照着众头领一张张凝重而愤怒的面孔。
“直娘贼!曾头市这群杀才,竟敢行此断子绝孙的毒计!驱赶无辜百姓当肉盾,他们就不怕死后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吗!”
阮小七得知消息,气得双眼赤红,虬髯戟张,一拳狠狠砸在身旁梁柱上,震得屋顶簌簌落尘。
栾廷玉眉头紧锁,沉声道:“曾头市此计,正戳中我军仁义之名的软肋。若让其得逞,我军投鼠忌器,临湖集防线危如累卵。”
“更兼其欲勾结官府,行釜底抽薪之策,长此以往,我军盐铁、布匹、粮秣必然匮乏,军心浮动,不战自溃。”
林冲面色沉稳,分析道:“泊主,为今之计,必须速破僵局。临湖集不容有失,商路亦需竭力维系。”
“然曾头市铁骑剽悍,若一味固守待其来攻,恐陷被动,被其牵着鼻子走。”
“守?为何要守?”王伦缓缓开口,瞬间压下了厅内所有杂音。
他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巨幅山川舆图前,目光锐利。
“敌军先锋轻装疾进,其志不在即刻攻坚,而在坏我根基、乱我军心!此刻,正是我军主动出击,打乱其全盘部署的绝佳时机!”
众头领闻言,精神虽为一振,但忧虑犹存。
鲁智深摸着光头,洪声道:“泊主,主动出击自是痛快!可曾头市铁骑之名响彻河北,来去如风,我军多为步卒,若在平原旷野与之争锋,无异以卵击石,恐难取胜啊!”
“智深兄弟所虑,正是敌之所恃。”
王伦颔首,手指却重重地点在地图上曾头市的本寨位置,话锋一转。
“正因其恃强骑、料我必龟缩水泊之畔,我才更要反其道而行!然我梁山出击,并非要以其之短,搏彼之长。”
他的指尖沿着舆图上蜿蜒的水道犀利滑动。
“我梁山立寨之本,在于八百里烟波浩渺,更在于我冠绝天下的水军!他曾头市陆路称雄,我便偏不走陆路!”
“他曾头市远在八百里之外,劳师远征,我便以水代步,截其归路,袭其巢穴!”
林冲仍有疑虑,接口道:“泊主高见。然水路虽避敌锋芒,却恐行军迟缓。”
“曾头市骑兵日行百余里易如反掌,我军寻常船只,顺日行不过三十余里,恐鞭长莫及。”
“林教头所言,乃是旧日黄历!”王伦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意。
“我梁山工坊,在孟康兄弟呕心沥血之下,早已造出可日行八十余里的新式车船!此船踏轮激水,进退如飞,更可借八面来风,其速远非旧式舟楫可比!”
“妙啊!”宋万闻言,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四射。
“有此神速车船,曾头市大军若倾巢南下,其老巢便如剥壳之卵,暴露于我兵锋之下!”
“届时,他是回师救援,还是继续攻打临湖集?无论他作何选择,都足以让其首尾难顾,部署大乱!”
“宋万贤弟如今也能运筹帷幄,洞悉全局了,大善!”王伦赞许地点头。
宋万不好意思地挠头笑道:“嘿嘿,跟着哥哥久了,便是块木头,也该开窍了。”
他憨直的话语引来堂上一阵善意的笑声,稍稍冲淡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好!既然如此,此次千里奔袭、直捣黄龙的重任,便由你担纲主将!”
王伦当即决断,随即一道道指令清晰传出。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听令!命你三人即刻熟悉所有新式车船性能,督检战船,备足粮草、饮水和箭矢,确保水路畅通无阻!此战成败,水军乃关键之首,若有差池,唯尔等是问!”
“得令!”阮氏三兄弟轰然应诺,声如洪钟。
“宋万、杜迁听令!命你二人从各自部属中,精选八百最悍勇、最善长途奔袭、最能打硬仗恶仗的步卒,组成奔袭主力!人人轻装简从,只带必要兵甲与干粮,登船之后,直奔曾头市左近,袭其粮道,伺机而战!”
“是!”两位步军猛将摩拳擦掌,战意沸腾。
“朱贵、时迁听令!命你二人率领探事营最为机警得力的弟兄,乘快船先行出发!”
“沿途需详细探查水道、登陆点,以及曾头市至我军防线之间的所有地形、敌军行军路线、粮道所在,更要摸清其大军出动后,本寨兵力虚实、布防弱点!消息传递,务求精准迅捷!”
“遵命!”朱贵、时迁拱手领命,身影瞬间没入厅外阴影。
“朱大榜、扈成、吴月娘听令!命你三人坐镇本寨,总督临湖集防御,协调各方。”
“尤其月娘,需设法与那些尚存顾虑的商人保持联络,竭力维持我军必需物资输入,即便价格高昂,亦在所不惜,务必稳住后方!”
“泊主放心,属下明白!”三人沉声应道,深知责任重大。
“鲁智深、武松、栾廷玉、林冲、扈三娘听令!命你五人统领主力兵马,于正面依托工事,多设疑兵,与敌周旋,虚虚实实,务使其无法轻易判断我军虚实,不得随意分兵调动!”
“遵令!”五人齐声应和,杀气凛然。
“此次战役,王进总教头为全军总指挥,统筹全局!鲁智深、武松、栾廷玉、宋万、朱贵、阮小二六人为副总指挥,各司其职,协助王教头打好这一仗!”
王伦最后环视全场,目光灼灼,声音铿锵如铁。
“诸位兄弟!此战,非为一城一地之得失,乃为我梁山生死存亡,为我‘替天行道’之大义而战!”
“我们要用曾头市的血,告诫天下宵小,我梁山泊的虎须,触之必亡!这八百里水泊,既是我们的生路,也是所有来犯之敌的死路!”
“谨遵泊主号令!扬我梁山之威!”聚义厅内,怒吼声震天动地,一股同仇敌忾、锐意进取的气势直冲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