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平抬起头,眼神恳切地望着刘文宇,那眼神里再没有之前官场上的虚伪客套,只剩下一个被生活所困的中年男人的无奈和渴望。
“文宇兄弟,老哥知道你有门路,有本事!连机械厂冯科长那边你都能说得上话,搞到紧俏物资。”
“老哥我今天拉下这张脸,就是想求你……能不能也帮老哥弄点……弄点计划外的肥猪肉,或者猪油也行!让家里老人孩子,也……也见点油水,解解馋?”
说到这里,郑庆平似乎因为激动和酒精,眼圈都有些微微发红。他紧紧盯着刘文宇,像一个等待宣判的囚徒,等待着刘文宇的回应。
刘文宇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酒杯边缘轻轻摩挲着。
他知道,郑庆平的请求,既是一个麻烦,也是一个机会。如何回应,将直接决定他与这位“郑副主任”未来关系的走向。
刘文宇心念电转,并没有立刻对他的请求做出直接回应,反而将话题轻轻一转,问了一句看似无关痛痒的话:
“郑老哥,”刘文宇的声音平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好奇,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刚才听嫂子的意思,你这边……好像还额外接济着什么人?日子都这么紧巴了,老哥还能想着帮衬别人,这份心肠,难得啊。不知道方不方便和我说说?”
这话问得突然,郑庆平闻言先是愣了一下,脸上的急切和恳求神色凝固了一瞬,似乎没料到刘文宇会突然关心起这个。
他眼神闪烁了一下,下意识地避开了刘文宇那看似随意,实则带着洞察力的目光。
他拿起桌上那瓶已经快要见底的莲花白酒,晃了晃,又给刘文宇和自己面前那粗瓷酒杯里,勉强各斟了半杯。
酒瓶空了,这似乎也抽走了郑庆平身上一部分强撑起来的气力。他放下空酒瓶,双手捧着那半杯酒,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目光低垂落在桌面上。
沉默了几秒钟,包间里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街道嘈杂声。郑庆平再抬起头时,脸上的酒意红晕似乎褪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难以化开的苦涩。
“算不上什么接济……”郑庆平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种追忆往事的沉重,“就是……就是我以前几个战友家的孩子。”
他顿了顿,仿佛需要积攒一些力气才能继续说下去。眼神飘向斑驳的墙壁,似乎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我们当年……是一个班的,一起过的三八线。”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老兵特有的、刻在骨子里的印记。
“说好了,等打完了仗,一起回家,好好过日子……可他们……他们都没能回来。”
最后几个字,郑庆平说得异常艰难,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他猛地端起那半杯白酒,又是一大口灌了下去,这次不是因为客套,更像是在吞咽某种灼人的痛苦。
辛辣的酒液似乎刺激了他的泪腺,他的眼圈瞬间红了,这次绝非作伪。
“就剩下我……就他妈剩下我一个回来了!”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和难以释怀的愧疚。
“我这条命,算是捡回来的,是他们……他们用命换回来的!”
他用力抹了一把脸,试图驱散那涌上来的情绪,但效果甚微。
“他们走了,倒是痛快了……可家里留下孤儿寡母,老人孩子,那日子……唉!”郑庆平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饱含着岁月的艰辛和人情的重量。
“前几年靠着政府发放的抚恤金,他们的日子还能勉强维持。可最近这几个月也不知道是咋的了……市面上的物资供应越来越紧张。那些老嫂子们,拉扯着孩子,伺候着公婆,太难了……”
“我能怎么办?”他抬起头,看向刘文宇,眼神里充满了无奈和一种近乎固执的责任感。
“我每次看到那些孩子,就想起他们爹……想起我们当年在战壕里分一个冻土豆,说起以后孩子要是能吃上白面馒头该多好……我这心里,就……就他妈的过不去!”
郑庆平的情绪有些激动,拳头不自觉地在膝盖上攥紧:“我这点工资,是不多,你嫂子埋怨,我也知道。”
“可但凡能挤出一点,哪怕三五块钱,几斤粮票,隔段时间给那几家寄去一点,或者买点最便宜的水果糖给孩子们捎去,我这心里……才能稍微踏实一点。不然,我总觉得对不起躺在那边的兄弟,我他妈不配吃这碗安稳饭!”
说到这里,他似乎耗尽了力气,身体微微佝偻下去,不再看刘文宇,只是盯着桌面,喃喃道:“桂香她……她也不容易,跟着我,没享过什么福,整天操心柴米油盐……她骂我,怨我,我都认。可这事……这事如果我不管,我他妈的还算是个人吗……”
包间里再次陷入了沉寂。窗外,夜色渐浓,饭店大厅的喧闹声也渐渐稀疏下来。昏黄的灯光下,郑庆平那微胖的、带着几分官场油滑气息的身影,此刻却透出一股属于老兵的悲凉和执拗。
刘文宇静静地听着,脸上那惯常的从容和审视渐渐褪去。他原本以为郑庆平只是一个善于钻营、想要捞取好处的基层小吏,却没想到,在这个男人看似圆滑世故的外表下,竟然还藏着这样一段沉重的过往和一份固执的担当。
这份战友情,这份对逝去兄弟承诺的坚守,在这个物质极度匮乏、人人自顾不暇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他之前考虑的,是利益交换,是互相利用,是化敌为“友”。但现在,他看到了郑庆平身上的那份善良,这让刘文宇对郑庆平的印象有了极大的改观。
帮助一个纯粹的投机者,可能后患无穷;但帮助一个心中尚有情义和底线的人,或许能建立一种更稳固、也更安全的关系。
刘文宇的手指不再摩挲酒杯,他缓缓坐直了身体,目光落在郑庆平的脸上,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郑老哥刚才说的那些烈士遗孤,不知道有没有咱们四九城或附近的?如果有的话我想现在过去看看……”
刘文宇的话没说完,郑庆平就猛的抬头看向了他!
“文宇兄弟,老哥知道你有门路,有本事!连机械厂冯科长那边你都能说得上话,搞到紧俏物资。”
“老哥我今天拉下这张脸,就是想求你……能不能也帮老哥弄点……弄点计划外的肥猪肉,或者猪油也行!让家里老人孩子,也……也见点油水,解解馋?”
说到这里,郑庆平似乎因为激动和酒精,眼圈都有些微微发红。他紧紧盯着刘文宇,像一个等待宣判的囚徒,等待着刘文宇的回应。
刘文宇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酒杯边缘轻轻摩挲着。
他知道,郑庆平的请求,既是一个麻烦,也是一个机会。如何回应,将直接决定他与这位“郑副主任”未来关系的走向。
刘文宇心念电转,并没有立刻对他的请求做出直接回应,反而将话题轻轻一转,问了一句看似无关痛痒的话:
“郑老哥,”刘文宇的声音平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好奇,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刚才听嫂子的意思,你这边……好像还额外接济着什么人?日子都这么紧巴了,老哥还能想着帮衬别人,这份心肠,难得啊。不知道方不方便和我说说?”
这话问得突然,郑庆平闻言先是愣了一下,脸上的急切和恳求神色凝固了一瞬,似乎没料到刘文宇会突然关心起这个。
他眼神闪烁了一下,下意识地避开了刘文宇那看似随意,实则带着洞察力的目光。
他拿起桌上那瓶已经快要见底的莲花白酒,晃了晃,又给刘文宇和自己面前那粗瓷酒杯里,勉强各斟了半杯。
酒瓶空了,这似乎也抽走了郑庆平身上一部分强撑起来的气力。他放下空酒瓶,双手捧着那半杯酒,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目光低垂落在桌面上。
沉默了几秒钟,包间里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街道嘈杂声。郑庆平再抬起头时,脸上的酒意红晕似乎褪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难以化开的苦涩。
“算不上什么接济……”郑庆平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种追忆往事的沉重,“就是……就是我以前几个战友家的孩子。”
他顿了顿,仿佛需要积攒一些力气才能继续说下去。眼神飘向斑驳的墙壁,似乎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我们当年……是一个班的,一起过的三八线。”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老兵特有的、刻在骨子里的印记。
“说好了,等打完了仗,一起回家,好好过日子……可他们……他们都没能回来。”
最后几个字,郑庆平说得异常艰难,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他猛地端起那半杯白酒,又是一大口灌了下去,这次不是因为客套,更像是在吞咽某种灼人的痛苦。
辛辣的酒液似乎刺激了他的泪腺,他的眼圈瞬间红了,这次绝非作伪。
“就剩下我……就他妈剩下我一个回来了!”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和难以释怀的愧疚。
“我这条命,算是捡回来的,是他们……他们用命换回来的!”
他用力抹了一把脸,试图驱散那涌上来的情绪,但效果甚微。
“他们走了,倒是痛快了……可家里留下孤儿寡母,老人孩子,那日子……唉!”郑庆平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饱含着岁月的艰辛和人情的重量。
“前几年靠着政府发放的抚恤金,他们的日子还能勉强维持。可最近这几个月也不知道是咋的了……市面上的物资供应越来越紧张。那些老嫂子们,拉扯着孩子,伺候着公婆,太难了……”
“我能怎么办?”他抬起头,看向刘文宇,眼神里充满了无奈和一种近乎固执的责任感。
“我每次看到那些孩子,就想起他们爹……想起我们当年在战壕里分一个冻土豆,说起以后孩子要是能吃上白面馒头该多好……我这心里,就……就他妈的过不去!”
郑庆平的情绪有些激动,拳头不自觉地在膝盖上攥紧:“我这点工资,是不多,你嫂子埋怨,我也知道。”
“可但凡能挤出一点,哪怕三五块钱,几斤粮票,隔段时间给那几家寄去一点,或者买点最便宜的水果糖给孩子们捎去,我这心里……才能稍微踏实一点。不然,我总觉得对不起躺在那边的兄弟,我他妈不配吃这碗安稳饭!”
说到这里,他似乎耗尽了力气,身体微微佝偻下去,不再看刘文宇,只是盯着桌面,喃喃道:“桂香她……她也不容易,跟着我,没享过什么福,整天操心柴米油盐……她骂我,怨我,我都认。可这事……这事如果我不管,我他妈的还算是个人吗……”
包间里再次陷入了沉寂。窗外,夜色渐浓,饭店大厅的喧闹声也渐渐稀疏下来。昏黄的灯光下,郑庆平那微胖的、带着几分官场油滑气息的身影,此刻却透出一股属于老兵的悲凉和执拗。
刘文宇静静地听着,脸上那惯常的从容和审视渐渐褪去。他原本以为郑庆平只是一个善于钻营、想要捞取好处的基层小吏,却没想到,在这个男人看似圆滑世故的外表下,竟然还藏着这样一段沉重的过往和一份固执的担当。
这份战友情,这份对逝去兄弟承诺的坚守,在这个物质极度匮乏、人人自顾不暇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他之前考虑的,是利益交换,是互相利用,是化敌为“友”。但现在,他看到了郑庆平身上的那份善良,这让刘文宇对郑庆平的印象有了极大的改观。
帮助一个纯粹的投机者,可能后患无穷;但帮助一个心中尚有情义和底线的人,或许能建立一种更稳固、也更安全的关系。
刘文宇的手指不再摩挲酒杯,他缓缓坐直了身体,目光落在郑庆平的脸上,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郑老哥刚才说的那些烈士遗孤,不知道有没有咱们四九城或附近的?如果有的话我想现在过去看看……”
刘文宇的话没说完,郑庆平就猛的抬头看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