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的冬天来得迅猛而酷烈。才入冬月,凛冽的北风便如同刀子般刮过砺锋谷,卷起漫天雪沫,将天地染成一片苍茫。气温骤降,呵气成冰,连营房门口悬挂的皮帘都冻得硬邦邦的。
恶劣的天气,让居庸塞内外的活动几乎陷入停滞。传统的军事思维认为,寒冬是用以休养生息、舔舐伤口的时节,无论是燕军还是东胡人,都会收缩兵力,躲避风寒。
然而,在砺锋谷的主帐内,炭火烧得正旺,气氛与帐外的严寒截然不同。秦开、肖雯雯以及几名核心军官围在沙盘旁,神情专注。
“都认为冬天不能打仗?”秦开的手指划过沙盘上标志着东胡一个中型部落营地的木块,声音沉稳有力,“恰恰相反,这正是天赐良机!”
他看向肖雯雯:“肖先生,你来说。”
肖雯雯上前一步,她的伪装服外层凝结了一层薄霜,但眼神依旧清澈冷静。她手中拿着一根细棍,指向沙盘:“根据……过往的观察和经验,东胡人畏寒,尤其不喜雪地作战。他们认为冬季是神灵沉睡、万物蛰伏之时,警惕性会降到最低。其部落营地大多选择背风洼地,利于保暖,但也容易形成视线死角,且雪地会极大削弱其骑兵的机动优势。”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语气如同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反观我军,经过数月强化训练,士卒耐寒能力与体力已有提升。我们熟悉周边地形,可借助风雪掩护行军。更重要的是,”她的棍尖点了点那个部落营地的侧后方,“他们为过冬储备了大量牲畜和草料,位置固定。若能突袭成功,不仅能缴获物资补充我军,更能沉重打击东胡士气,向所有人证明,燕军有能力在任何时节,主动出击!”
一名年轻军官兴奋地搓着手:“将军,肖先生,干吧!弟兄们早就憋着一股劲了!”
但也有老成持重的军官面露忧色:“将军,雪地行军极易迷失方向,若遇大风雪,恐有全军覆没之险。再者,塞内对我们本就多有猜忌,若此次行动失败……”
“正因塞内猜忌,我们才更需要一场无可争议的胜利来站稳脚跟!”秦开斩钉截铁,“风险固然有,但收益更大!此战若成,可一举多得:破胡、立威、获资、固信!”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意已决!目标,百里外的‘黑石部’!三日后,雪停风歇之时,便是我们出击之刻!”
接下来的三天,砺锋谷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在漫天风雪中隐秘地运转起来。
肖雯雯的作用再次凸显。她利用环境扫描仪和气象数据分析(结合历史数据库与实时观测),精确预测了三天后将会有一个短暂的、风雪减弱的窗口期。这为行军和作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时间保障。
她指导士兵制作了简易的雪地伪装服——用白布覆盖外袍,甚至将盾牌也涂成白色。她改进了干粮,制作了高能量的油脂与炒米混合物,并严格要求每人携带充足的引火之物和备用皮袜,以防冻伤。
(她甚至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微调了雪橇的造型,使其在拖曳物资时更为省力。)
秦开则负责战术细节和士气鼓舞。他精心挑选了二百名最精锐、最耐寒的士卒,全部配备最好的武器和那双至关重要的“双边马镫”骑兵。他反复推演行军路线、攻击时机、撤退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记住!我们是雪中的幽灵,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冰锥!此战,要快!要狠!要准!”
三日后的黎明前,风雪果然如肖雯雯预测的那般,奇迹般地减弱了。天空依旧是铅灰色,但雪势已停,只有微风卷着地上的积雪,发出沙沙声响。
二百名燕军精锐,身着白色伪装,如同融入了雪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砺锋谷,向着黑石部的方向疾行。马蹄包裹了厚布,士兵口中衔枚,一切可能发出声响的物件都被固定妥当。
肖雯雯没有随军出击。她留在谷内,通过一个加强版的、与秦开随身携带的微型信标连接的扫描仪,密切关注着队伍的动向和周边环境,如同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现代指挥官,通过卫星监控着战场。这是她主动提出的,既能提供实时情报支援,也能避免自己出现在前线可能带来的不必要的变数和关注。
雪地行军异常艰苦,深可及膝的积雪严重消耗着体力。但新军严格的体能训练此刻发挥了作用,队伍保持着沉默和队形,按照预定路线,在苍茫的雪原上坚定地前进。
与此同时,一股无形的威胁,也正借着风雪的掩护,悄然逼近砺锋谷。
东胡“鬼狼”斥候骨力,带着他手下的十余名精锐,如同真正的恶狼,在雪地中潜行。他们追踪着秦开部留下的细微痕迹(尽管秦开已尽力掩盖,但在骨力这等追踪高手眼中,依旧有迹可循),目标直指砺锋谷大本营。左贤王的命令是破坏和刺杀,尤其是那个神秘的女人。
谷内的防守比平日更为森严,但大部分精锐已被秦开带走,守备力量相对空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骨力等人潜伏在谷外山脊的雪窝中,如同耐心的猎人,等待着最佳时机。
“头儿,看样子秦开带走了主力,谷内空虚。”一名鬼狼低声道。
骨力眼中闪烁着残忍的光芒:“好!等天色再暗些,我们摸进去,烧了他们的粮草,找到那个女人,割下她的头!”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被谷内了望塔上,经过肖雯雯建议改良的、增加了热源感应辅助(利用特殊透镜聚焦观察温差)的哨兵隐约察觉。
“谷外东北方向山脊,有异常反光和人形热源!”哨兵立刻将情况报给了留守的军官和肖雯雯。
肖雯雯接到报告,立刻调集扫描仪聚焦那个区域。虽然风雪干扰,但还是捕捉到了几个模糊的热信号正在缓慢移动。
“东胡斥候,数量约十至十五人。目标是营地。”肖雯雯迅速做出判断。她冷静地对留守军官下令:“通知所有守军,进入最高警戒。他们很可能在等待夜间行动。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惊喜’。”
一个大胆的反伏击计划在她脑中迅速形成。
夜幕降临,雪又开始零星飘落。砺锋谷内灯火比平日稀少了许多,显得格外安静,甚至有些……空虚。
骨力认为时机已到,打了个手势,十余名鬼狼如同暗夜中的阴影,借助地形和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谷内潜行。他们动作矫健,经验老到,避开了几处明哨。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越过最后一道外围栅栏,进入营地核心区域时,异变陡生!
四周原本黑暗的雪地里,突然立起了数十个白色的身影!他们仿佛是从雪中钻出来的幽灵,手中的弩箭在微弱的雪光下闪烁着寒芒!
“放箭!”
咻咻咻——!
密集的弩箭破空而来,瞬间将几名猝不及防的鬼狼射成了刺猬!
“有埋伏!”骨力又惊又怒,挥刀格开一支弩箭,“撤!”
但为时已晚。更多的留守士兵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他们穿着白色伪装,在雪地中占据了绝对的地利。这些士兵虽然并非最精锐的那一批,但经过数月训练,配合默契,阵型严整,将剩余的鬼狼死死缠住。
骨力仗着武艺高强,连杀两名燕兵,试图突围。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站在一处营房门口、正平静地观察着战场的肖雯雯!
“是她!”骨力眼中凶光暴涨,不顾一切地朝着肖雯雯冲去!“杀了她!”
几名燕兵试图阻拦,却被骨力悍勇地逼退。眼看就要冲到肖雯雯近前!
肖雯雯脸上没有丝毫惊慌。她甚至没有后退,只是抬起了手臂,手腕上一个小巧的、类似腕弩的装置对准了疾冲而来的骨力。
那不是弩箭。而是一枚瞬间激发的高强度闪光弹和爆鸣弹(非致命,但效果震撼)!
“嘭——嗡!”
刺目的白光和震耳欲聋的怪异爆鸣在骨力面前炸开!他只觉得双眼瞬间致盲,耳中嗡嗡作响,大脑一片空白,前冲的势头戛然而止,僵立在原地。
周围的士兵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和“闪光”吓了一跳,但很快反应过来,一拥而上,将暂时失去反抗能力的骨力死死按倒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其余鬼狼见头领被擒,要么被杀,要么四散逃窜,很快被逐一剿灭。
谷内的危机,在肖雯雯的冷静指挥和超越时代的“小玩意儿”帮助下,轻松化解。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百里之外的黑石部落,也迎来了它们的“雪夜惊魂”。
借着夜色和风雪的最后一重掩护,秦开率领的二百锐卒,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了毫无防备的部落营地外!
没有战鼓,没有呐喊。只有冰冷的刀锋划破寒风的嘶鸣,和利箭穿透皮帐的闷响。
沉睡中的黑石部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东胡人根本想不到燕军会在如此严冬主动出击,而且来得如此悄无声息!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就成了刀下之鬼,试图反抗的牧民在组织有序、装备(相对)精良的燕军面前,如同土鸡瓦狗。
秦开一马当先,刀光闪烁,每一次挥砍都必有一名胡人倒下。他目标明确,直指部落首领的营帐和储存物资的区域。
战斗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不到半个时辰,黑石部的主要抵抗力量便被摧毁。秦开下令迅速收缴战利品——大量的牛羊牲畜、皮货、草料,以及少量金银,并点燃了剩余的营帐作为信号,然后毫不恋战,立刻带着缴获和部分解救的燕国奴隶,循着原路迅速撤退。
当黎明的曙光再次照亮雪原时,砺锋谷内,留守的将士们正欢欣鼓舞地清点着俘虏(尤其是骨力这名鬼狼头目)和防御战的胜利。而秦开也率领着出征的队伍,驮着丰厚的战利品,安全返回。
以极小的代价,覆灭一个东胡部落,俘获其精锐斥候头目,缴获大量物资,自身几乎无损!
朔雪奇兵,大获全胜!
消息传回居庸塞,李烨都尉抚掌大笑,连声道:“好!好一个秦开!好一个肖先生!”此战不仅证明了新军战术的可行性,更展现了其强大的主动进攻能力和严明的纪律。塞内那些质疑、掣肘的声音,在这一刻,被这实实在在的军功压下去了大半。
秦开的威望在军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肖雯雯那“雷声”慑敌、智擒鬼狼的事迹,也悄然传开,为她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主帐内,秦开卸下染血的甲胄,看着正在检查扫描仪数据的肖雯雯,由衷地说道:“雯雯,此战之功,你居其半。”
肖雯雯抬起头,看向他。炭火的光芒在她眼中跳跃,映照着那张依旧平静,却似乎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的脸庞。
“是我们,”她轻声纠正道,如同上次逃亡归来时一样,“是我们,赢了。”
帐外,风雪不知何时已彻底停歇。苍茫的雪原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仿佛预示着一段崭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征程,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展开。
恶劣的天气,让居庸塞内外的活动几乎陷入停滞。传统的军事思维认为,寒冬是用以休养生息、舔舐伤口的时节,无论是燕军还是东胡人,都会收缩兵力,躲避风寒。
然而,在砺锋谷的主帐内,炭火烧得正旺,气氛与帐外的严寒截然不同。秦开、肖雯雯以及几名核心军官围在沙盘旁,神情专注。
“都认为冬天不能打仗?”秦开的手指划过沙盘上标志着东胡一个中型部落营地的木块,声音沉稳有力,“恰恰相反,这正是天赐良机!”
他看向肖雯雯:“肖先生,你来说。”
肖雯雯上前一步,她的伪装服外层凝结了一层薄霜,但眼神依旧清澈冷静。她手中拿着一根细棍,指向沙盘:“根据……过往的观察和经验,东胡人畏寒,尤其不喜雪地作战。他们认为冬季是神灵沉睡、万物蛰伏之时,警惕性会降到最低。其部落营地大多选择背风洼地,利于保暖,但也容易形成视线死角,且雪地会极大削弱其骑兵的机动优势。”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语气如同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反观我军,经过数月强化训练,士卒耐寒能力与体力已有提升。我们熟悉周边地形,可借助风雪掩护行军。更重要的是,”她的棍尖点了点那个部落营地的侧后方,“他们为过冬储备了大量牲畜和草料,位置固定。若能突袭成功,不仅能缴获物资补充我军,更能沉重打击东胡士气,向所有人证明,燕军有能力在任何时节,主动出击!”
一名年轻军官兴奋地搓着手:“将军,肖先生,干吧!弟兄们早就憋着一股劲了!”
但也有老成持重的军官面露忧色:“将军,雪地行军极易迷失方向,若遇大风雪,恐有全军覆没之险。再者,塞内对我们本就多有猜忌,若此次行动失败……”
“正因塞内猜忌,我们才更需要一场无可争议的胜利来站稳脚跟!”秦开斩钉截铁,“风险固然有,但收益更大!此战若成,可一举多得:破胡、立威、获资、固信!”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意已决!目标,百里外的‘黑石部’!三日后,雪停风歇之时,便是我们出击之刻!”
接下来的三天,砺锋谷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在漫天风雪中隐秘地运转起来。
肖雯雯的作用再次凸显。她利用环境扫描仪和气象数据分析(结合历史数据库与实时观测),精确预测了三天后将会有一个短暂的、风雪减弱的窗口期。这为行军和作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时间保障。
她指导士兵制作了简易的雪地伪装服——用白布覆盖外袍,甚至将盾牌也涂成白色。她改进了干粮,制作了高能量的油脂与炒米混合物,并严格要求每人携带充足的引火之物和备用皮袜,以防冻伤。
(她甚至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微调了雪橇的造型,使其在拖曳物资时更为省力。)
秦开则负责战术细节和士气鼓舞。他精心挑选了二百名最精锐、最耐寒的士卒,全部配备最好的武器和那双至关重要的“双边马镫”骑兵。他反复推演行军路线、攻击时机、撤退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记住!我们是雪中的幽灵,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冰锥!此战,要快!要狠!要准!”
三日后的黎明前,风雪果然如肖雯雯预测的那般,奇迹般地减弱了。天空依旧是铅灰色,但雪势已停,只有微风卷着地上的积雪,发出沙沙声响。
二百名燕军精锐,身着白色伪装,如同融入了雪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砺锋谷,向着黑石部的方向疾行。马蹄包裹了厚布,士兵口中衔枚,一切可能发出声响的物件都被固定妥当。
肖雯雯没有随军出击。她留在谷内,通过一个加强版的、与秦开随身携带的微型信标连接的扫描仪,密切关注着队伍的动向和周边环境,如同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现代指挥官,通过卫星监控着战场。这是她主动提出的,既能提供实时情报支援,也能避免自己出现在前线可能带来的不必要的变数和关注。
雪地行军异常艰苦,深可及膝的积雪严重消耗着体力。但新军严格的体能训练此刻发挥了作用,队伍保持着沉默和队形,按照预定路线,在苍茫的雪原上坚定地前进。
与此同时,一股无形的威胁,也正借着风雪的掩护,悄然逼近砺锋谷。
东胡“鬼狼”斥候骨力,带着他手下的十余名精锐,如同真正的恶狼,在雪地中潜行。他们追踪着秦开部留下的细微痕迹(尽管秦开已尽力掩盖,但在骨力这等追踪高手眼中,依旧有迹可循),目标直指砺锋谷大本营。左贤王的命令是破坏和刺杀,尤其是那个神秘的女人。
谷内的防守比平日更为森严,但大部分精锐已被秦开带走,守备力量相对空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骨力等人潜伏在谷外山脊的雪窝中,如同耐心的猎人,等待着最佳时机。
“头儿,看样子秦开带走了主力,谷内空虚。”一名鬼狼低声道。
骨力眼中闪烁着残忍的光芒:“好!等天色再暗些,我们摸进去,烧了他们的粮草,找到那个女人,割下她的头!”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被谷内了望塔上,经过肖雯雯建议改良的、增加了热源感应辅助(利用特殊透镜聚焦观察温差)的哨兵隐约察觉。
“谷外东北方向山脊,有异常反光和人形热源!”哨兵立刻将情况报给了留守的军官和肖雯雯。
肖雯雯接到报告,立刻调集扫描仪聚焦那个区域。虽然风雪干扰,但还是捕捉到了几个模糊的热信号正在缓慢移动。
“东胡斥候,数量约十至十五人。目标是营地。”肖雯雯迅速做出判断。她冷静地对留守军官下令:“通知所有守军,进入最高警戒。他们很可能在等待夜间行动。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惊喜’。”
一个大胆的反伏击计划在她脑中迅速形成。
夜幕降临,雪又开始零星飘落。砺锋谷内灯火比平日稀少了许多,显得格外安静,甚至有些……空虚。
骨力认为时机已到,打了个手势,十余名鬼狼如同暗夜中的阴影,借助地形和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谷内潜行。他们动作矫健,经验老到,避开了几处明哨。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越过最后一道外围栅栏,进入营地核心区域时,异变陡生!
四周原本黑暗的雪地里,突然立起了数十个白色的身影!他们仿佛是从雪中钻出来的幽灵,手中的弩箭在微弱的雪光下闪烁着寒芒!
“放箭!”
咻咻咻——!
密集的弩箭破空而来,瞬间将几名猝不及防的鬼狼射成了刺猬!
“有埋伏!”骨力又惊又怒,挥刀格开一支弩箭,“撤!”
但为时已晚。更多的留守士兵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他们穿着白色伪装,在雪地中占据了绝对的地利。这些士兵虽然并非最精锐的那一批,但经过数月训练,配合默契,阵型严整,将剩余的鬼狼死死缠住。
骨力仗着武艺高强,连杀两名燕兵,试图突围。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站在一处营房门口、正平静地观察着战场的肖雯雯!
“是她!”骨力眼中凶光暴涨,不顾一切地朝着肖雯雯冲去!“杀了她!”
几名燕兵试图阻拦,却被骨力悍勇地逼退。眼看就要冲到肖雯雯近前!
肖雯雯脸上没有丝毫惊慌。她甚至没有后退,只是抬起了手臂,手腕上一个小巧的、类似腕弩的装置对准了疾冲而来的骨力。
那不是弩箭。而是一枚瞬间激发的高强度闪光弹和爆鸣弹(非致命,但效果震撼)!
“嘭——嗡!”
刺目的白光和震耳欲聋的怪异爆鸣在骨力面前炸开!他只觉得双眼瞬间致盲,耳中嗡嗡作响,大脑一片空白,前冲的势头戛然而止,僵立在原地。
周围的士兵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和“闪光”吓了一跳,但很快反应过来,一拥而上,将暂时失去反抗能力的骨力死死按倒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其余鬼狼见头领被擒,要么被杀,要么四散逃窜,很快被逐一剿灭。
谷内的危机,在肖雯雯的冷静指挥和超越时代的“小玩意儿”帮助下,轻松化解。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百里之外的黑石部落,也迎来了它们的“雪夜惊魂”。
借着夜色和风雪的最后一重掩护,秦开率领的二百锐卒,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了毫无防备的部落营地外!
没有战鼓,没有呐喊。只有冰冷的刀锋划破寒风的嘶鸣,和利箭穿透皮帐的闷响。
沉睡中的黑石部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东胡人根本想不到燕军会在如此严冬主动出击,而且来得如此悄无声息!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就成了刀下之鬼,试图反抗的牧民在组织有序、装备(相对)精良的燕军面前,如同土鸡瓦狗。
秦开一马当先,刀光闪烁,每一次挥砍都必有一名胡人倒下。他目标明确,直指部落首领的营帐和储存物资的区域。
战斗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不到半个时辰,黑石部的主要抵抗力量便被摧毁。秦开下令迅速收缴战利品——大量的牛羊牲畜、皮货、草料,以及少量金银,并点燃了剩余的营帐作为信号,然后毫不恋战,立刻带着缴获和部分解救的燕国奴隶,循着原路迅速撤退。
当黎明的曙光再次照亮雪原时,砺锋谷内,留守的将士们正欢欣鼓舞地清点着俘虏(尤其是骨力这名鬼狼头目)和防御战的胜利。而秦开也率领着出征的队伍,驮着丰厚的战利品,安全返回。
以极小的代价,覆灭一个东胡部落,俘获其精锐斥候头目,缴获大量物资,自身几乎无损!
朔雪奇兵,大获全胜!
消息传回居庸塞,李烨都尉抚掌大笑,连声道:“好!好一个秦开!好一个肖先生!”此战不仅证明了新军战术的可行性,更展现了其强大的主动进攻能力和严明的纪律。塞内那些质疑、掣肘的声音,在这一刻,被这实实在在的军功压下去了大半。
秦开的威望在军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肖雯雯那“雷声”慑敌、智擒鬼狼的事迹,也悄然传开,为她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主帐内,秦开卸下染血的甲胄,看着正在检查扫描仪数据的肖雯雯,由衷地说道:“雯雯,此战之功,你居其半。”
肖雯雯抬起头,看向他。炭火的光芒在她眼中跳跃,映照着那张依旧平静,却似乎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的脸庞。
“是我们,”她轻声纠正道,如同上次逃亡归来时一样,“是我们,赢了。”
帐外,风雪不知何时已彻底停歇。苍茫的雪原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仿佛预示着一段崭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征程,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