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底的风裹着腐叶气息掠过耳畔时,张远正用剑尖挑起半片染血的衣角。布料是粗麻质地,边缘带着被利器划破的参差裂口,裂口处的暗红血迹已半干涸,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是‘黑煞堂’的人。”身后传来林霜的低语。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地面一道浅痕——那是某种特制靴底留下的梅花印记,江湖中只有黑煞堂的杀手会穿这种便于攀援的软靴。
张远将那片衣角收入怀中,铁剑在掌心转了个弧,剑脊映出他眼底沉凝的光。三个时辰前,他们循着崖壁上的血迹追至此处,却在这片密林里失去了踪迹。活心莲还有三日便要绽放,崖顶的同伴们正日夜戒备,而这些不速之客的出现,像一根毒刺扎进了本该紧绷的弦。
“他们的目标不是活心莲。”林霜忽然道。她从一堆枯枝下翻出个小巧的竹筒,筒身刻着半朵残缺的莲纹。这是他们约定的传讯信物,此刻筒盖已被蛮力撬开,里面的字条不翼而飞。
张远的心猛地一沉。传讯内容只有寥寥数语,是关于黑煞堂总坛方位的密报——那是他们筹谋半年的复仇关键。三日前派去探查的师弟带回这竹筒,却在返回崖顶时遇袭,如今人失踪,密报也落入敌手。
“往这边走。”他忽然提剑转向西侧。那里的灌木丛有被重物拖拽过的痕迹,断枝上还挂着几缕深黑色的丝线。这种丝线浸过桐油,是黑煞堂用来捆绑俘虏的“锁魂索”。
林霜立刻跟上,腰间的软鞭悄然出鞘。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在两人脚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也照亮了前方一道被刻意掩盖的石门。门楣上刻着的九头蛇纹在夜色中张牙舞爪,正是黑煞堂分舵的标记。
“他们故意留下踪迹。”林霜的声音带着警惕,“这是陷阱。”
张远没有停步。铁剑抵住石门缝隙,内力运转间,只听“咔”的轻响,石门应声而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混杂着醒心草的气息扑面而来——醒心草是崖顶特产,师弟自幼便用这种草熏衣,身上总带着淡淡的清香。
石门后是条狭长的甬道,两侧石壁插着的松明火把忽明忽暗,将墙壁上的刑具照得狰狞可怖。最深处的铁牢前,倒着两个黑衣人影,胸口各插着一柄短匕,匕柄上缠绕的红绸,是师弟的随身之物。
“是‘穿心匕’。”张远握紧了剑。那是师父临终前留给师弟的遗物,此刻却成了杀人的利器。他缓步走近铁牢,牢门的铁锁已被内力震断,里面空无一人,只在墙角堆着几件沾血的衣物,正是师弟常穿的青布衫。
林霜忽然指向牢顶。那里的横梁上,用鲜血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莲开时,人骨香”。字迹尚未干透,显然是刚写下不久。
“他们想引我们去总坛。”张远的指尖抚过那行字,指腹被未干的血濡湿,“知道我们会为了师弟闯进去。”
话音未落,甬道外忽然传来密集的脚步声。火把的光亮从石门缝隙涌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为首的黑衣人戴着青铜面具,面具上的蛇眼在火光中闪着寒光,正是黑煞堂的堂主赵无常。
“张少侠果然胆识过人。”赵无常的声音像砂纸摩擦木头,“既然来了,何不畅谈一番?”
张远没有答话。铁剑在掌心微微震颤,他能感觉到林霜的气息也紧绷起来。甬道狭窄,不利于施展轻功,对方显然算准了这一点。
“你师弟还活着。”赵无常忽然抛出个瓷瓶,瓶身在空中划过弧线,被张远稳稳接住。“瓶里是‘七日醉’的解药。他中了毒,现在总坛等着你们。”
瓷瓶打开的瞬间,果然飘出醒心草的淡香——是师弟贴身香囊里的味道。张远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师弟临行前的样子,少年郎抱着酒坛笑骂:“等我回来,正好赶上活心莲开花,到时候用花瓣下酒,定要喝个痛快。”
“三日之后,活心莲花开。”赵无常的笑声在甬道里回荡,“要么带着密报来换你师弟的命,要么就等着收尸。”
火把的光亮渐渐退去,石门被重新关上,只留下沉重的落锁声。张远握着那只瓷瓶,指腹摩挲着瓶底刻着的莲花印记——那是他亲手为师弟刻的护身符。
林霜走到他身边,软鞭轻轻搭在他的手腕上:“总坛布防严密,我们……”
“去。”张远打断她,铁剑归鞘的声音干脆利落。“活心莲要等,师弟也要救。”他望向甬道深处,那里的黑暗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但他的眼底却燃起了更烈的光。
三日后,活心莲绽放之时,既是复仇的终点,或许也是新的开始。无论前方是刀山火海,他手中的剑,总要劈开一条路来。
夜风从石门缝隙钻进来,带着崖顶醒心草的清香,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活心莲的微芒。那光芒很淡,却足以照亮脚下染血的石板,也照亮了两人并肩而立的身影。
“是‘黑煞堂’的人。”身后传来林霜的低语。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地面一道浅痕——那是某种特制靴底留下的梅花印记,江湖中只有黑煞堂的杀手会穿这种便于攀援的软靴。
张远将那片衣角收入怀中,铁剑在掌心转了个弧,剑脊映出他眼底沉凝的光。三个时辰前,他们循着崖壁上的血迹追至此处,却在这片密林里失去了踪迹。活心莲还有三日便要绽放,崖顶的同伴们正日夜戒备,而这些不速之客的出现,像一根毒刺扎进了本该紧绷的弦。
“他们的目标不是活心莲。”林霜忽然道。她从一堆枯枝下翻出个小巧的竹筒,筒身刻着半朵残缺的莲纹。这是他们约定的传讯信物,此刻筒盖已被蛮力撬开,里面的字条不翼而飞。
张远的心猛地一沉。传讯内容只有寥寥数语,是关于黑煞堂总坛方位的密报——那是他们筹谋半年的复仇关键。三日前派去探查的师弟带回这竹筒,却在返回崖顶时遇袭,如今人失踪,密报也落入敌手。
“往这边走。”他忽然提剑转向西侧。那里的灌木丛有被重物拖拽过的痕迹,断枝上还挂着几缕深黑色的丝线。这种丝线浸过桐油,是黑煞堂用来捆绑俘虏的“锁魂索”。
林霜立刻跟上,腰间的软鞭悄然出鞘。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在两人脚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也照亮了前方一道被刻意掩盖的石门。门楣上刻着的九头蛇纹在夜色中张牙舞爪,正是黑煞堂分舵的标记。
“他们故意留下踪迹。”林霜的声音带着警惕,“这是陷阱。”
张远没有停步。铁剑抵住石门缝隙,内力运转间,只听“咔”的轻响,石门应声而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混杂着醒心草的气息扑面而来——醒心草是崖顶特产,师弟自幼便用这种草熏衣,身上总带着淡淡的清香。
石门后是条狭长的甬道,两侧石壁插着的松明火把忽明忽暗,将墙壁上的刑具照得狰狞可怖。最深处的铁牢前,倒着两个黑衣人影,胸口各插着一柄短匕,匕柄上缠绕的红绸,是师弟的随身之物。
“是‘穿心匕’。”张远握紧了剑。那是师父临终前留给师弟的遗物,此刻却成了杀人的利器。他缓步走近铁牢,牢门的铁锁已被内力震断,里面空无一人,只在墙角堆着几件沾血的衣物,正是师弟常穿的青布衫。
林霜忽然指向牢顶。那里的横梁上,用鲜血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莲开时,人骨香”。字迹尚未干透,显然是刚写下不久。
“他们想引我们去总坛。”张远的指尖抚过那行字,指腹被未干的血濡湿,“知道我们会为了师弟闯进去。”
话音未落,甬道外忽然传来密集的脚步声。火把的光亮从石门缝隙涌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为首的黑衣人戴着青铜面具,面具上的蛇眼在火光中闪着寒光,正是黑煞堂的堂主赵无常。
“张少侠果然胆识过人。”赵无常的声音像砂纸摩擦木头,“既然来了,何不畅谈一番?”
张远没有答话。铁剑在掌心微微震颤,他能感觉到林霜的气息也紧绷起来。甬道狭窄,不利于施展轻功,对方显然算准了这一点。
“你师弟还活着。”赵无常忽然抛出个瓷瓶,瓶身在空中划过弧线,被张远稳稳接住。“瓶里是‘七日醉’的解药。他中了毒,现在总坛等着你们。”
瓷瓶打开的瞬间,果然飘出醒心草的淡香——是师弟贴身香囊里的味道。张远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师弟临行前的样子,少年郎抱着酒坛笑骂:“等我回来,正好赶上活心莲开花,到时候用花瓣下酒,定要喝个痛快。”
“三日之后,活心莲花开。”赵无常的笑声在甬道里回荡,“要么带着密报来换你师弟的命,要么就等着收尸。”
火把的光亮渐渐退去,石门被重新关上,只留下沉重的落锁声。张远握着那只瓷瓶,指腹摩挲着瓶底刻着的莲花印记——那是他亲手为师弟刻的护身符。
林霜走到他身边,软鞭轻轻搭在他的手腕上:“总坛布防严密,我们……”
“去。”张远打断她,铁剑归鞘的声音干脆利落。“活心莲要等,师弟也要救。”他望向甬道深处,那里的黑暗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但他的眼底却燃起了更烈的光。
三日后,活心莲绽放之时,既是复仇的终点,或许也是新的开始。无论前方是刀山火海,他手中的剑,总要劈开一条路来。
夜风从石门缝隙钻进来,带着崖顶醒心草的清香,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活心莲的微芒。那光芒很淡,却足以照亮脚下染血的石板,也照亮了两人并肩而立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