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终得功法
活心莲的花瓣舒展到第三重时,张远正跪在药王谷的密室中央。石壁上的烛火忽明忽暗,将他映在《青冥诀》竹简上的影子拉得很长,指尖划过泛黄的竹片,触到的不仅是师父当年刻下的刀痕,还有些微潮湿的水渍——像极了眼泪干涸后的痕迹。
“原来总坛的入口,就在活心莲的主根之下。”林霜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她刚用伴生玉解开最后一道石门机关,门后露出的甬道深不见底,隐约能听见水流声,“黑煞堂挖了十年地道,就是想借活心莲开花时的灵气,催动‘蚀心蛊’的母蛊。”
张远没有抬头。竹简上的字迹在烛火下跳动,《青冥诀》的最后三页,记载的并非什么绝世武功,而是破解蚀心蛊的法子:需以活心莲的花瓣为引,配合施蛊者的心头血,方能化解遍布江湖的子蛊。可这法子旁,师父用朱砂画了个残缺的“悔”字,墨迹晕染,像是刻了无数遍。
“师弟体内的子蛊,为何解不干净?”他忽然问。方才用伴生玉压制住毒性时,分明感觉到少年体内还有另一股阴寒内力,与蚀心蛊的气息纠缠不休。
林霜从怀中掏出个残破的布偶。那是用黑煞堂杀手的人皮缝制的,心口处插着七根银针,针尾刻着“七煞”二字——这是南疆最阴毒的“替身术”,施术者能通过布偶转嫁伤痛,甚至操控被替身者的生死。
“魏三通不是主谋。”她指尖抚过布偶的脸,那里用朱砂画着个模糊的人脸轮廓,竟与十年前叛出药王谷的大师兄有七分相似,“当年大师兄偷走半部《青冥诀》叛逃,江湖都以为他死了,可这布偶的针脚,是他独有的‘锁心绣’。”
张远的手猛地攥紧竹简,竹片的棱角刺进掌心。大师兄是师父最疼爱的弟子,当年药王谷遭难时,正是他带着年幼的自己逃出生天,却在半路突然失踪。他一直以为师兄是为了护他而死,如今看来,那场屠杀或许从一开始就是场阴谋。
“蛊母在谁身上?”他问。《青冥诀》里写得明白,蚀心蛊的母蛊需寄生在血亲体内,方能收发自如。
林霜没有回答,只是将布偶翻转过来。布偶背后用金线绣着朵莲花,花瓣数量正好是七片——与师父当年收的七个弟子数目相同。而最边缘那片花瓣上,绣着个极小的“远”字。
张远的呼吸骤然停滞。烛火在他瞳孔里明明灭灭,忽然想起七岁那年,大师兄教他叠纸船,笑着说:“等小远长大了,师兄就带你去看海。”那时师兄的袖口,就绣着朵一模一样的莲花。
“他要的不是活心莲,是你。”林霜的声音带着颤音,“你是师父的关门弟子,体内流着药王谷主的血,是最适合寄养蛊母的容器。”
甬道深处忽然传来钟鸣。三长两短,是崖顶同伴发出的警报——活心莲还有六个时辰就要完全绽放,黑煞堂的人已经开始强攻了。
张远将竹简收入怀中,铁剑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他忽然注意到密室角落的石台上,放着个蒙尘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件洗得发白的弟子服,领口绣着的“明”字已模糊不清——那是大师兄的名字。
衣服口袋里裹着半块玉佩,与师弟临终前交给他的那半块正好能拼合。合二为一的玉佩上,刻着完整的“莲生”二字,那是药王谷历代谷主的信物,背面还刻着一行极小的字:“七月初七,子时,后山断碑下”。
“是今天。”林霜望着玉佩上的日期,“今晚子时,他会在断碑那里等我们。”
张远将玉佩系在腰间,转身走向甬道。伴生玉在怀中散发着温润的光,与《青冥诀》竹简的凉意交织在一起,像极了师父临终前按在他头顶的手,沉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甬道两侧的石壁上,刻着药王谷历代弟子的名字。张远的手指抚过那些熟悉的字迹,忽然在最底层发现了个新刻的名字——是师弟的。刻痕还很新,显然是有人在他失踪后偷偷刻上去的,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走吧。”他轻声说,铁剑的剑尖在地面拖出微弱的火花。
走出甬道时,正撞见几个黑衣人设伏。张远剑势展开,铁剑如惊鸿掠影,转眼间便挑落了三人的兵器。其中一个黑衣人面罩被剑气划破,露出张布满疤痕的脸——竟是当年负责看守他的杂役,左手缺了根小指,是当年为了护他被追兵砍断的。
“小少爷……”杂役的声音哽咽,突然跪倒在地,“大师兄他疯了!他把我们的家人都关在地牢,逼我们为他做事啊!”
张远的剑停在半空。杂役怀中掉出个布包,里面是块干硬的麦饼,饼上印着个小小的手印——像极了他小时候在师兄手心按的印子。
“蛊母在他自己身上。”杂役泣不成声,“他说要让你亲眼看着,药王谷的血脉如何吞噬彼此。”
活心莲的香气顺着风飘来,带着淡淡的甜意。张远抬头望去,崖顶的花苞已完全舒展,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中心的金色花蕊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这场即将到来的终局。
他忽然想起《青冥诀》最后一页的话:“莲生淤泥,亦能不染;心若向光,何惧阴霾。”当年师父教他读这句话时,窗外的活心莲正开得灿烂,师兄站在廊下笑,手里拿着刚摘的莲蓬,阳光落在他发梢,像镀了层金。
“六个时辰。”张远收剑回鞘,对林霜道,“我们去断碑等他。”
杂役忽然抓住他的衣袖,递来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几块用活心莲蜜饯做的糕点,是师兄当年最拿手的点心。“大师兄说……若是你肯跟他走,这些就给你当路上的干粮。”
张远将糕点揣进怀里,蜜饯的甜香混着伴生玉的温润,在胸腔里漾开一片暖意。他知道,今晚子时的断碑下,等待他的或许不是真相,而是比死亡更难面对的抉择。但《青冥诀》的功法已在血脉里苏醒,师父和师兄的影子在月光下重叠,像两盏灯,照亮了脚下这条染血的路。
活心莲的花瓣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将金色的花粉洒向崖顶。远处的厮杀声渐渐平息,仿佛连黑煞堂的杀手都在等待花开的时刻。张远望着那片摇曳的粉色,忽然明白师父为何要守着这株莲——它开得越是绚烂,就越能照出藏在阴影里的罪恶,也越能让人心底的光,变得更加坚定。
他转身朝后山走去,铁剑敲击石板的声音,像在数着时辰,也像在为即将到来的终局,敲响了序曲。
活心莲的花瓣舒展到第三重时,张远正跪在药王谷的密室中央。石壁上的烛火忽明忽暗,将他映在《青冥诀》竹简上的影子拉得很长,指尖划过泛黄的竹片,触到的不仅是师父当年刻下的刀痕,还有些微潮湿的水渍——像极了眼泪干涸后的痕迹。
“原来总坛的入口,就在活心莲的主根之下。”林霜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她刚用伴生玉解开最后一道石门机关,门后露出的甬道深不见底,隐约能听见水流声,“黑煞堂挖了十年地道,就是想借活心莲开花时的灵气,催动‘蚀心蛊’的母蛊。”
张远没有抬头。竹简上的字迹在烛火下跳动,《青冥诀》的最后三页,记载的并非什么绝世武功,而是破解蚀心蛊的法子:需以活心莲的花瓣为引,配合施蛊者的心头血,方能化解遍布江湖的子蛊。可这法子旁,师父用朱砂画了个残缺的“悔”字,墨迹晕染,像是刻了无数遍。
“师弟体内的子蛊,为何解不干净?”他忽然问。方才用伴生玉压制住毒性时,分明感觉到少年体内还有另一股阴寒内力,与蚀心蛊的气息纠缠不休。
林霜从怀中掏出个残破的布偶。那是用黑煞堂杀手的人皮缝制的,心口处插着七根银针,针尾刻着“七煞”二字——这是南疆最阴毒的“替身术”,施术者能通过布偶转嫁伤痛,甚至操控被替身者的生死。
“魏三通不是主谋。”她指尖抚过布偶的脸,那里用朱砂画着个模糊的人脸轮廓,竟与十年前叛出药王谷的大师兄有七分相似,“当年大师兄偷走半部《青冥诀》叛逃,江湖都以为他死了,可这布偶的针脚,是他独有的‘锁心绣’。”
张远的手猛地攥紧竹简,竹片的棱角刺进掌心。大师兄是师父最疼爱的弟子,当年药王谷遭难时,正是他带着年幼的自己逃出生天,却在半路突然失踪。他一直以为师兄是为了护他而死,如今看来,那场屠杀或许从一开始就是场阴谋。
“蛊母在谁身上?”他问。《青冥诀》里写得明白,蚀心蛊的母蛊需寄生在血亲体内,方能收发自如。
林霜没有回答,只是将布偶翻转过来。布偶背后用金线绣着朵莲花,花瓣数量正好是七片——与师父当年收的七个弟子数目相同。而最边缘那片花瓣上,绣着个极小的“远”字。
张远的呼吸骤然停滞。烛火在他瞳孔里明明灭灭,忽然想起七岁那年,大师兄教他叠纸船,笑着说:“等小远长大了,师兄就带你去看海。”那时师兄的袖口,就绣着朵一模一样的莲花。
“他要的不是活心莲,是你。”林霜的声音带着颤音,“你是师父的关门弟子,体内流着药王谷主的血,是最适合寄养蛊母的容器。”
甬道深处忽然传来钟鸣。三长两短,是崖顶同伴发出的警报——活心莲还有六个时辰就要完全绽放,黑煞堂的人已经开始强攻了。
张远将竹简收入怀中,铁剑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他忽然注意到密室角落的石台上,放着个蒙尘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件洗得发白的弟子服,领口绣着的“明”字已模糊不清——那是大师兄的名字。
衣服口袋里裹着半块玉佩,与师弟临终前交给他的那半块正好能拼合。合二为一的玉佩上,刻着完整的“莲生”二字,那是药王谷历代谷主的信物,背面还刻着一行极小的字:“七月初七,子时,后山断碑下”。
“是今天。”林霜望着玉佩上的日期,“今晚子时,他会在断碑那里等我们。”
张远将玉佩系在腰间,转身走向甬道。伴生玉在怀中散发着温润的光,与《青冥诀》竹简的凉意交织在一起,像极了师父临终前按在他头顶的手,沉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甬道两侧的石壁上,刻着药王谷历代弟子的名字。张远的手指抚过那些熟悉的字迹,忽然在最底层发现了个新刻的名字——是师弟的。刻痕还很新,显然是有人在他失踪后偷偷刻上去的,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走吧。”他轻声说,铁剑的剑尖在地面拖出微弱的火花。
走出甬道时,正撞见几个黑衣人设伏。张远剑势展开,铁剑如惊鸿掠影,转眼间便挑落了三人的兵器。其中一个黑衣人面罩被剑气划破,露出张布满疤痕的脸——竟是当年负责看守他的杂役,左手缺了根小指,是当年为了护他被追兵砍断的。
“小少爷……”杂役的声音哽咽,突然跪倒在地,“大师兄他疯了!他把我们的家人都关在地牢,逼我们为他做事啊!”
张远的剑停在半空。杂役怀中掉出个布包,里面是块干硬的麦饼,饼上印着个小小的手印——像极了他小时候在师兄手心按的印子。
“蛊母在他自己身上。”杂役泣不成声,“他说要让你亲眼看着,药王谷的血脉如何吞噬彼此。”
活心莲的香气顺着风飘来,带着淡淡的甜意。张远抬头望去,崖顶的花苞已完全舒展,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中心的金色花蕊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这场即将到来的终局。
他忽然想起《青冥诀》最后一页的话:“莲生淤泥,亦能不染;心若向光,何惧阴霾。”当年师父教他读这句话时,窗外的活心莲正开得灿烂,师兄站在廊下笑,手里拿着刚摘的莲蓬,阳光落在他发梢,像镀了层金。
“六个时辰。”张远收剑回鞘,对林霜道,“我们去断碑等他。”
杂役忽然抓住他的衣袖,递来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几块用活心莲蜜饯做的糕点,是师兄当年最拿手的点心。“大师兄说……若是你肯跟他走,这些就给你当路上的干粮。”
张远将糕点揣进怀里,蜜饯的甜香混着伴生玉的温润,在胸腔里漾开一片暖意。他知道,今晚子时的断碑下,等待他的或许不是真相,而是比死亡更难面对的抉择。但《青冥诀》的功法已在血脉里苏醒,师父和师兄的影子在月光下重叠,像两盏灯,照亮了脚下这条染血的路。
活心莲的花瓣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将金色的花粉洒向崖顶。远处的厮杀声渐渐平息,仿佛连黑煞堂的杀手都在等待花开的时刻。张远望着那片摇曳的粉色,忽然明白师父为何要守着这株莲——它开得越是绚烂,就越能照出藏在阴影里的罪恶,也越能让人心底的光,变得更加坚定。
他转身朝后山走去,铁剑敲击石板的声音,像在数着时辰,也像在为即将到来的终局,敲响了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