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尊大佛,两种心情-《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

  ###

  一纸调令,如同一阵风,从县里吹到了青石镇。

  当镇政府办公室主任拿着那份盖着鲜红印章的传真件,脚步匆匆地推开镇长办公室大门时,刘镇长正端着他那泡了七八水的枸杞大枣茶,眯着眼,享受着午后难得的清闲。

  “镇长,县、县委组织部的文件!”主任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刘镇长眼皮都没抬,慢悠悠地吹了口气,吹开浮在水面的枸杞:“慌什么,天塌下来了?”

  “不是……是,是陈默同志的调令!”

  “咳咳咳!”刘镇长一口热茶呛进了气管,烫得他猛地站了起来,脸上瞬间涨得通红。他一把夺过文件,那双因为长期伏案而有些昏花的老眼,此刻瞪得像铜铃。

  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任命:陈默同志为中共云山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副科级)。”

  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刘镇长的手,抖了一下。那张薄薄的A4纸,此刻在他手里,仿佛有千斤重。

  他挥手让办公室主任出去,一个人重新坐回那张宽大的老板椅上。椅子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

  静。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刘镇长呆呆地看着那份调令,脑子里像一锅煮沸了的粥,乱成一团。

  几秒钟后,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轻松感,如同潮水般席卷了他全身的每一个毛孔。他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瘫软在了椅背上。

  走了。

  这尊压在他心头好几个月,让他寝食难安的“大佛”,终于要走了!

  刘镇长甚至能清晰地回想起,自从陈默这个年轻人崭露头角以来,自己的心路历程。

  一开始,是欣赏。这小子有能力,有魄力,能干事,是把好刀。

  后来,是倚重。水泥厂、服装厂,桩桩件件的麻烦事,到了他手里,都迎刃而解。自己这个镇长,当得前所未有的舒心。

  再后来,就是恐惧了。

  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失控的恐惧。

  他发现自己已经完全看不透这个年轻人了。他的人脉,他的手段,他的能量,都远远超出了一个乡镇副镇长的范畴。他能跟县长称兄道弟,能让市领导另眼相看,甚至能把榕城秦家那样的庞然大物玩弄于股掌之间。

  自己这个镇长,在他面前,算什么?

  有时候夜里醒来,刘镇长都会惊出一身冷汗。他总觉得,青石镇的天,已经不是他刘某人的天了。他就像个傀儡,而陈默,才是那个躲在幕后提线的人。

  这种感觉,太可怕了。

  现在,他走了。调去了县委,去了那个离权力中心更近,也更凶险的地方。青石镇这口小池塘,终究是留不住他这条蛟龙了。

  刘镇长从抽屉里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颤抖着手点上了一根,猛吸了一口,然后对着天花板,吐出一个圆满的、漂亮的烟圈。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他甚至忍不住小声地念叨了一句。

  可这股轻松感还没持续超过三分钟,另一种更加复杂的情绪,又悄然爬上了心头。

  那是一种空落落的,怅然若失的感觉。

  他看着办公桌上那份关于服装厂二期规划的草案,看着墙上那面“为民办事,一心为公”的锦旗,看着窗外那条新修的、平坦的水泥路……这一切,都深深地烙着“陈默”两个字的印记。

  这尊大佛是吓人,可他也是真灵啊!

  有他在,天大的麻烦,刘镇长都敢拍着胸脯往下接。因为他知道,最后总有陈默能给兜住底。

  现在他走了,以后呢?

  再遇到个什么难啃的硬骨头,谁上?自己吗?刘镇长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日渐稀疏的头顶和微微隆起的小肚子,苦笑了一下。自己有几斤几两,他比谁都清楚。

  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东西。他已经习惯了有陈默在前面冲锋陷阵的日子。

  这感觉,就像一个穷小子,突然得了一件削铁如泥的神兵利器,还没捂热乎呢,又被人给收走了。心里的那个落差,简直能把人逼疯。

  刘镇长烦躁地将烟头摁死在烟灰缸里,又端起那杯已经凉了的茶,一饮而尽。

  又甜又苦,五味杂陈。

  ……

  陈默的办公室里,没什么好收拾的。

  他来的时候,孑然一身。走的时候,也只有一个小小的纸箱。几本书,一个茶杯,一个笔记本,还有那盆被他养得油光发亮的绿萝。

  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政府大院。

  走廊里,不时有同事“恰好”路过,探头探脑地往里看,眼神里充满了敬畏、羡慕,还有一丝疏离。

  他们知道,从今天起,这个曾经和他们一样挤在食堂里吃饭,在办公室里抱怨的年轻人,已经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陈……陈主任。”

  刘镇长站在门口,那声“小陈”在嘴边转了好几圈,最终还是变成了恭敬的“陈主任”。

  他脸上的表情很复杂,像是嫁女儿的老父亲,既有不舍,又有几分如释重负的欣慰。

  “刘镇长。”陈默站起身,脸上挂着礼貌而疏远的微笑。

  两人对视着,一时间竟有些相对无言。

  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尴尬。他们都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随着这一纸调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的那些上下级之间的默契、试探与博弈,都成了过眼云烟。

  “咳,”刘镇长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沉默,“东西都收拾好了?要不要让小王开车送你?”

  “不用了,刘镇长,我自己过去就行。”陈默婉拒。

  “也好。”刘镇长点了点头,干巴巴地说道,“到了县里,就是新的开始了。政研室不比乡镇,水深,凡事多看,多听,多想。”

  这番话,听起来是前辈对后辈的叮嘱,但语气里,却带着几分平起平坐的客气。

  “我知道,多谢镇长关心。”

  “以后……常回来看看。”刘镇长最后说了一句。

  “一定。”

  陈默抱着纸箱,走出了这间他待了不算太久,却彻底改变了他命运的办公室。

  刘镇长站在走廊里,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楼梯的拐角,久久没有动弹。他忽然觉得,青石镇的天,好像一下子变得空旷了许多,也……冷清了许多。

  他不知道,自己是该为送走这尊大佛而庆幸,还是该为失去这样一柄所向披靡的利刃而惋惜。

  或许,两者都有吧。

  陈默走出政府大院,回头望了一眼那栋灰扑扑的办公楼。阳光下,“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有些斑驳。

  这里,是他噩梦开始的地方,也是他人生翻盘的起点。

  再见了,青石镇。

  他没有丝毫留恋,转过身,拦下了一辆开往县城的出租车。

  半个小时后,出租车停在了县委大院的门口。

  与乡镇政府的随意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庄重而威严。高大的门楼,站得笔直的武警哨兵,以及那扇厚重的,仿佛能隔绝一切凡俗的电动伸缩门。

  陈默下了车,站在门口。

  他能感觉到,无数道或明或暗的目光,从门内那些窗户后面投射出来,带着审视,带着好奇,也带着一丝不易察闻的敌意。

  他脑海中的【人情账本】,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无数条或红或绿的人情丝线,在大院内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巨网。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充满了未知的机遇,和致命的陷阱。

  这里的水,比青石镇那条小河,深邃百倍。

  陈默深吸了一口气,胸中那股沉寂已久的战意,再次被点燃。

  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抱着纸箱,迈开脚步,沉稳地走向那个全新的,也更加残酷的战场。

  ps: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政研室这种清水衙门,陈默的第一把火,该从何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