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逸收回目光,没再盯着那面墙。刚才那一瞬的异样感像根刺扎在神经末梢,现在却没了动静。他抬手摸了摸胸口,那里安静得不像话,可他知道,九道纹路正藏在皮肉底下,缓缓流转。
“别愣着。”他开口,声音比刚才稳多了,“咱们得走。”
陈梦瑶还举着摄像机,镜头微微晃了一下。她没问去哪儿,也没问怎么走,只是默默把设备收进防水包,拉上拉链的动作干脆利落。
两人一前一后往潜水艇残骸的方向走。通道里积水更深了,每踩一步都溅起浑浊的水花。苏逸走在前面,右手时不时扫过断裂的金属边缘,指尖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紫光。融兵鼎自动感应到可用材料,那些扭曲的钢板在他经过时轻微震颤,像是被无形的手抚平。
“这玩意儿还能用?”陈梦瑶踢了踢半埋在泥里的推进器外壳。
“修修看。”苏逸弯腰捡起一块电路板,弹了弹灰,“发动机我熟,就是不知道这破船撑不撑得到岸。”
“不是去东海吗?哪来的岸?”
“先出这片海再说。”他把零件塞进随身背包,“永生会的人不会让我们安生走的,他们肯定在等消息。”
陈梦瑶没吭声,低头开始拆解控制面板。她的手指灵活地拨开线路,一边对照实验室里顺出来的工具箱,一边记录电压参数。几分钟后,她抬头:“主能源模块还在运转,虽然只剩三成电量,但够驱动小型快艇跑五十公里。”
“那就够了。”苏逸已经蹲在另一侧船体旁,掌心贴上裂口。融兵鼎缓缓释放热流,熔化的金属沿着缝隙流动,像焊枪一样将破损处重新连接。他的额头渗出汗珠,不是因为累,而是体内双鼎仍在适应母亲留下的力量波动,稍微用力就会有种错位的胀痛。
“你脸色不太好。”陈梦瑶递来一瓶水。
“没事。”他拧开喝了两口,“刚才是有点冲劲上来,现在压住了。”
她没再多问,转身继续忙活。两人一个负责结构加固,一个拼接动力系统,配合得像是练过千百遍。两个小时后,一艘歪歪扭扭但勉强能动的快艇浮在水面——它由两截潜艇残片拼接而成,顶部加装了从监控室拆下来的雷达天线,尾部则是用三台废弃推进器组装的复合引擎。
“能飞吗?”苏逸打量了一眼。
“能动就不错了。”陈梦瑶拍了拍驾驶舱,“燃料只够撑三个小时,通讯只能发短波信号,而且……”她指了指仪表盘,“没有导航,全靠手动校准方向。”
“我认路。”他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基因笔记。那是他在母亲遗物堆里翻出来的,封面写着“潮汐观测记录”,翻开后才发现全是手写批注,字迹清秀却密集得像蚂蚁爬。
他坐在船头翻了几页,忽然停住。
“怎么了?”
“她说地磁会变。”苏逸指着一段划红线的文字,“不是一直稳定那种,是跟着海水流动、岩层震动一点点起伏。如果呼吸节奏能跟上这个频率……”他闭上眼,慢慢调整呼吸,一呼一吸之间,胸口的鼎纹轻轻一跳。
紫气从皮肤下透出,极淡,几乎看不见。但周围的水面却起了变化——一圈圈细小的漩涡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和海底深处共振。
陈梦瑶迅速打开记录仪:“能量代谢速率提升了,比平时快三倍不止。”
“有用。”他睁开眼,“以后赶路可以边开船边练,不用专门停下来调息。”
“所以你是打算一路吸着空气跑到东海?”
“差不多。”他笑了笑,“反正这功法又不吃亏。”
天色渐暗,海面不知何时升起了雾。起初只是薄薄一层,贴着水面飘,后来越积越厚,转眼就把整片海域罩住。视野从几十米缩到十米,再缩到五米,连快艇本身的轮廓都开始模糊。
“关灯。”苏逸突然说。
“什么?”
“所有光源,关掉。”
陈梦瑶立刻切断电源。雷达屏幕熄灭的瞬间,四周彻底陷入灰白。只有远处传来轻微的水流声,规律得不像自然现象。
苏逸站起身,站在甲板边缘。他没动用视觉,而是让御兽鼎感知空气中的细微扰动。雾气里夹杂着某种极低频的脉冲,像是生物神经放电的余波,和之前基因战士体内的信号很像。
“不对劲。”他低声说,“这不是雾。”
“什么意思?”
“是场网。”他抬起手,指尖掠过面前的空气,留下一道短暂的紫色痕迹,“有人在用生物电场制造视觉干扰,顺便探测热源。我们要是开着雷达,早就被锁定了。”
陈梦瑶屏住呼吸:“那现在怎么办?”
“不动。”他说,“等它自己散。”
可就在这时,快艇底部的声呐装置突然发出一声轻响。不是警报,也不是回音,而是一种类似摩斯密码的断续滴答。
“它在接收信号?”陈梦瑶皱眉。
苏逸蹲下身,敲了敲船底。融兵鼎传回反馈——有金属碎片吸附在 hull 下方,形状规则,不像是自然脱落的零件。
他伸手探入水中,摸到一块扁平的铁片。拿上来一看,表面刻着编号:V-739。
“追踪器。”他冷笑,“还真怕我们找不到人?”
“要不要处理?”
“留着。”他把铁片塞进防水袋,“让他们以为我们在原地,等雾散了再动。”
陈梦瑶看着他:“你早知道他们会来?”
“从她倒下的那一刻就知道。”他靠着船舷坐下,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胸前的位置,“永生会不可能放任一个觉醒者离开。只不过……他们没想到我会这么快恢复。”
“那你现在算恢复了吗?”
他没直接回答,而是深吸一口气,再次进入那种与地磁同步的状态。这一次,双鼎共鸣更顺畅了,体内的能量流动像潮水退去后的沙滩,平整而有力。
“差不多了。”他说,“只要不碰因果鼎那种级别的能力,普通战斗没问题。”
雾越来越浓,快艇像漂在一锅牛奶里。雷达虽已关闭,但苏逸仍能感觉到那个大型物体在缓慢靠近。速度不快,但轨迹稳定,像是在绕圈扫描。
“它在找我们。”陈梦瑶压低声音。
“让它找。”苏逸从背包里取出几支密封药剂,一一检查标签后贴身收好,“等它靠得够近,咱们就出发。”
“往哪儿?”
“东。”他抬头看了眼完全被雾遮蔽的天空,“按她说的路线走。”
“万一这是个陷阱呢?”
“有可能。”他顿了顿,“但她最后说的是‘别信’,不是‘别去’。”
陈梦瑶没再说话,默默检查起救生绳和应急氧气瓶。时间一点一滴过去,雾中依旧寂静,唯有水波轻轻拍打船身。
不知过了多久,苏逸忽然抬手。
“听。”
远处传来一阵极轻微的摩擦声,像是金属刮过岩石。紧接着,雷达天线自行启动,屏幕上闪现出一个巨大轮廓——长条形,低矮,无声滑行,没有任何声呐反射。
“它来了。”
“别愣着。”他开口,声音比刚才稳多了,“咱们得走。”
陈梦瑶还举着摄像机,镜头微微晃了一下。她没问去哪儿,也没问怎么走,只是默默把设备收进防水包,拉上拉链的动作干脆利落。
两人一前一后往潜水艇残骸的方向走。通道里积水更深了,每踩一步都溅起浑浊的水花。苏逸走在前面,右手时不时扫过断裂的金属边缘,指尖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紫光。融兵鼎自动感应到可用材料,那些扭曲的钢板在他经过时轻微震颤,像是被无形的手抚平。
“这玩意儿还能用?”陈梦瑶踢了踢半埋在泥里的推进器外壳。
“修修看。”苏逸弯腰捡起一块电路板,弹了弹灰,“发动机我熟,就是不知道这破船撑不撑得到岸。”
“不是去东海吗?哪来的岸?”
“先出这片海再说。”他把零件塞进随身背包,“永生会的人不会让我们安生走的,他们肯定在等消息。”
陈梦瑶没吭声,低头开始拆解控制面板。她的手指灵活地拨开线路,一边对照实验室里顺出来的工具箱,一边记录电压参数。几分钟后,她抬头:“主能源模块还在运转,虽然只剩三成电量,但够驱动小型快艇跑五十公里。”
“那就够了。”苏逸已经蹲在另一侧船体旁,掌心贴上裂口。融兵鼎缓缓释放热流,熔化的金属沿着缝隙流动,像焊枪一样将破损处重新连接。他的额头渗出汗珠,不是因为累,而是体内双鼎仍在适应母亲留下的力量波动,稍微用力就会有种错位的胀痛。
“你脸色不太好。”陈梦瑶递来一瓶水。
“没事。”他拧开喝了两口,“刚才是有点冲劲上来,现在压住了。”
她没再多问,转身继续忙活。两人一个负责结构加固,一个拼接动力系统,配合得像是练过千百遍。两个小时后,一艘歪歪扭扭但勉强能动的快艇浮在水面——它由两截潜艇残片拼接而成,顶部加装了从监控室拆下来的雷达天线,尾部则是用三台废弃推进器组装的复合引擎。
“能飞吗?”苏逸打量了一眼。
“能动就不错了。”陈梦瑶拍了拍驾驶舱,“燃料只够撑三个小时,通讯只能发短波信号,而且……”她指了指仪表盘,“没有导航,全靠手动校准方向。”
“我认路。”他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基因笔记。那是他在母亲遗物堆里翻出来的,封面写着“潮汐观测记录”,翻开后才发现全是手写批注,字迹清秀却密集得像蚂蚁爬。
他坐在船头翻了几页,忽然停住。
“怎么了?”
“她说地磁会变。”苏逸指着一段划红线的文字,“不是一直稳定那种,是跟着海水流动、岩层震动一点点起伏。如果呼吸节奏能跟上这个频率……”他闭上眼,慢慢调整呼吸,一呼一吸之间,胸口的鼎纹轻轻一跳。
紫气从皮肤下透出,极淡,几乎看不见。但周围的水面却起了变化——一圈圈细小的漩涡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和海底深处共振。
陈梦瑶迅速打开记录仪:“能量代谢速率提升了,比平时快三倍不止。”
“有用。”他睁开眼,“以后赶路可以边开船边练,不用专门停下来调息。”
“所以你是打算一路吸着空气跑到东海?”
“差不多。”他笑了笑,“反正这功法又不吃亏。”
天色渐暗,海面不知何时升起了雾。起初只是薄薄一层,贴着水面飘,后来越积越厚,转眼就把整片海域罩住。视野从几十米缩到十米,再缩到五米,连快艇本身的轮廓都开始模糊。
“关灯。”苏逸突然说。
“什么?”
“所有光源,关掉。”
陈梦瑶立刻切断电源。雷达屏幕熄灭的瞬间,四周彻底陷入灰白。只有远处传来轻微的水流声,规律得不像自然现象。
苏逸站起身,站在甲板边缘。他没动用视觉,而是让御兽鼎感知空气中的细微扰动。雾气里夹杂着某种极低频的脉冲,像是生物神经放电的余波,和之前基因战士体内的信号很像。
“不对劲。”他低声说,“这不是雾。”
“什么意思?”
“是场网。”他抬起手,指尖掠过面前的空气,留下一道短暂的紫色痕迹,“有人在用生物电场制造视觉干扰,顺便探测热源。我们要是开着雷达,早就被锁定了。”
陈梦瑶屏住呼吸:“那现在怎么办?”
“不动。”他说,“等它自己散。”
可就在这时,快艇底部的声呐装置突然发出一声轻响。不是警报,也不是回音,而是一种类似摩斯密码的断续滴答。
“它在接收信号?”陈梦瑶皱眉。
苏逸蹲下身,敲了敲船底。融兵鼎传回反馈——有金属碎片吸附在 hull 下方,形状规则,不像是自然脱落的零件。
他伸手探入水中,摸到一块扁平的铁片。拿上来一看,表面刻着编号:V-739。
“追踪器。”他冷笑,“还真怕我们找不到人?”
“要不要处理?”
“留着。”他把铁片塞进防水袋,“让他们以为我们在原地,等雾散了再动。”
陈梦瑶看着他:“你早知道他们会来?”
“从她倒下的那一刻就知道。”他靠着船舷坐下,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胸前的位置,“永生会不可能放任一个觉醒者离开。只不过……他们没想到我会这么快恢复。”
“那你现在算恢复了吗?”
他没直接回答,而是深吸一口气,再次进入那种与地磁同步的状态。这一次,双鼎共鸣更顺畅了,体内的能量流动像潮水退去后的沙滩,平整而有力。
“差不多了。”他说,“只要不碰因果鼎那种级别的能力,普通战斗没问题。”
雾越来越浓,快艇像漂在一锅牛奶里。雷达虽已关闭,但苏逸仍能感觉到那个大型物体在缓慢靠近。速度不快,但轨迹稳定,像是在绕圈扫描。
“它在找我们。”陈梦瑶压低声音。
“让它找。”苏逸从背包里取出几支密封药剂,一一检查标签后贴身收好,“等它靠得够近,咱们就出发。”
“往哪儿?”
“东。”他抬头看了眼完全被雾遮蔽的天空,“按她说的路线走。”
“万一这是个陷阱呢?”
“有可能。”他顿了顿,“但她最后说的是‘别信’,不是‘别去’。”
陈梦瑶没再说话,默默检查起救生绳和应急氧气瓶。时间一点一滴过去,雾中依旧寂静,唯有水波轻轻拍打船身。
不知过了多久,苏逸忽然抬手。
“听。”
远处传来一阵极轻微的摩擦声,像是金属刮过岩石。紧接着,雷达天线自行启动,屏幕上闪现出一个巨大轮廓——长条形,低矮,无声滑行,没有任何声呐反射。
“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