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天下局势、正邪纷争!-《僵尸:九叔师弟,任家镇发财》

  小倩低头看着自己近乎虚幻的手臂,苦笑了一下:“有时候我也想过,倘若真的一点一点散了,或许反倒轻松,至少不必再受这份苦。”

  “别说傻话!”小青一把抱住她,“你要是走了,我一个人怎么办?”

  “小青姐……”

  小青摇摇头:“别说了,咱们快些去办差事吧,要是空手而归,姥姥不会轻饶的。”

  兰若寺内。

  望着屋里来回穿梭、勤快打扫的纸人,燕赤霞眼中满是惊讶:“苏道友果然神通广大,这是什么术法?”

  “不过是些纸扎小技,不值一提。”苏荃淡淡一笑,环视四周。

  桌椅床榻,茶壶杯盏,皆以白纸折剪而成,不过片刻工夫,破败屋舍已焕然一新,陈设齐整。

  燕赤霞看得直咂舌。

  说话间,炉上茶水沸腾,苏荃坐于桌边,指挥两个纸人斟满茶盏:“谈事怎能无茶?燕道友,请用。”

  燕赤霞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此刻已泰然自若,大大咧咧地坐在桌边,端起茶碗啜了一口:“到底是名门正道传人,这般本事,确实不是我这种山林闲散之辈能想得到的。”

  “只要心中存正气,手中斩邪祟,谁又分什么宗门高低?同为除妖卫道之人,便是自家兄弟,何必计较出身门户。”

  这些话听听也就罢了,燕赤霞心里清楚得很,不会真当回事。

  两人随意攀谈起来,说起这些年各自走南闯北的经历。

  燕赤霞讲起在判官司的种种奇事,听得苏荃双眼发亮;而苏荃提起自己一路降妖伏魔的过往,也让燕赤霞忍不住频频侧目,心生钦佩。

  聊着聊着,话题渐渐深入,便转到了当今天下的局势、正邪纷争。

  这一点,正是苏荃最为关心之处。

  说到底,他对这个妖魔横行的大明王朝知之甚少,正需要像燕赤霞这样土生土长的人,讲些不为人知的内情。

  屋内茶香袅袅,烛火摇曳,可寺庙之外却是寒风呼啸,野狼嘶嚎。

  一名身穿洗得发白的儒衫书生,背着一只破旧书箱,手提半熄的纸灯,在荒草丛中跌跌撞撞地逃命。

  身后三只眼睛泛着幽光的恶狼紧追不舍。

  “别……别过来啊!”

  一阵狂风骤起,吹灭了本就微弱的灯笼,四周顿时陷入黑暗,书生心头一沉,冷汗直冒。

  慌乱奔逃间脚下猛地一绊,被盘结的树根狠狠摔了个踉跄,整个人向前扑出数尺,脑袋嗡嗡作响,眼前发黑。

  “完了……全完了……”

  宁采臣脑中只浮现出这一个念头。

  白天刚被客栈掌柜扫地出门,身上分文皆无,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向路人打听何处能借宿一晚。

  那人便指点他来这兰若寺,说是古庙虽闹鬼,但总比露宿荒野强。

  眼下穷途末路,他也顾不得许多。

  毕竟人总得有个落脚之地,而郭北县入夜后严禁流民滞留街头,否则次日必成无人收殓的尸首。

  谁知山路难行,草木丛生,庙没找着,反倒惊动了三头饿极的野狼。

  此刻,宁采臣勉强撑起身子,望着前方死死盯着自己的猛兽,浑身冰凉。

  可奇怪的是,那三头狼盯着他看了片刻,竟低呜几声,转身钻进林子,消失不见。

  “这是……怎么回事?”

  他喃喃自语,满心困惑。

  无意间回头,才赫然发现身后矗立着一座庞然巨物——

  那是一座残破却气势犹存的古老寺庙。

  纵然屋宇倾颓,梁柱腐朽,但从其恢弘格局仍可窥见昔日的庄严气象。

  阴风穿梁,掠过断裂的檐角与朽木,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仿佛亡魂低泣。

  轰隆——

  一道闪电撕裂夜幕,紫光骤闪,照亮了门楣之上斑驳的匾额:兰若寺。

  大明京师。

  高墙深院之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雕栏玉砌,飞檐斗拱。

  此处原是国师府邸,如今已改为护国方丈居所。

  前殿宽阔华美,佛像庄严,檀香缭绕,隐隐传来低沉的诵经声。

  凡踏入此殿者,无不心境澄明,杂念尽消。

  一位身披龙袍的老者正俯身跪于蒲团之上,久久方才由侍卫搀扶起身,目光落在不远处一位锦衣老尼身上:“慈航法师,仙丹炼得如何了?”

  老尼合掌低眉:“阿弥陀佛,丹药尚在炉中淬炼,时日未到,请陛下耐心等候。”

  神宗凝视她良久,未发一言。

  普渡慈航神色平静,坦然受之。

  许久,皇帝终于移开视线,语气低沉:“朕封你为护国方丈,举全国之力供你炼丹,更允你进入皇陵,吸纳历代帝王所聚的龙脉之气……莫要辜负朕之所托。”

  “陛下放心。”

  普渡慈航微微欠身,“贫尼定当倾尽所能,务求金丹圆满,助陛下得享永寿之福。”

  “如此便仰仗法师了。

  但凡丹成之日,你所求之事,朕无不应允。”

  言罢,神宗缓缓转身,步出殿门。

  普渡慈航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眼中寒意顿生,嘴角浮起一丝冷笑。

  这时,一名蓝衫女子悄然走近,低头行礼:“师父。”

  “人可寻到了?”

  “尚未……”女子声音微颤,略显不安。

  普渡慈航猛然转头盯住她,面色阴沉如铁:“无用的东西!朕已赐你钦差信物,竟至今一无所获?”

  女子浑身一颤,脸色发白,几乎站立不稳:“师尊……眼下大明局势纷乱,内忧外患,许多地方根本不认弟子手中的令牌,查访实在艰难。

  求师尊再宽限半月,弟子定不负所托!”

  普渡慈航双目紧闭,沉默良久,方才缓缓吐出一句:“半月,是你自己说的。”

  “若仍无进展,后果如何,不必我多言。”

  “是!”女子急忙叩首,而后低着头一步步退出殿外。

  待她离去,普渡慈航睁开双眼,目光落在自己的右臂上。

  那条手臂上赫然裂开一道深可见骨的伤痕,腥绿的脓液不断渗出,触目惊心。

  “诸葛卧龙……只要你死,我便可安坐皇城,吞纳天下王气。”

  “待我集齐大明数百年积淀的龙脉之气,便能破劫飞升,化形为真龙。

  到那时,纵是仙门高人亲至,又能奈我何?”

  皇宫深处。

  神宗缓步前行,两侧侍卫无声跟随。

  身旁一位年迈太监忽然低声启奏:“陛下,有句话,老奴犹豫再三,还是想说。”

  “讲。”

  “那位护国方丈……似乎并非正统修道之人。”

  神宗脚步骤停,侧目而视:“你是说,她是妖邪之流?”

  “老奴不敢妄言!”太监立刻低头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