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赛-《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报名后的两天,岳川没再提歌手大赛的事。

  他照常上课,只是课余时间多了个习惯——抱着张超那把旧吉他,在宿舍楼道的角落里练习。

  《同桌的你》旋律简单,他练了几遍就熟了。指尖被琴弦磨出红痕,他浑然不觉,反而越弹越顺。

  张超每次路过,都得停下听一会儿,听够了才咂咂嘴:“川哥,我现在算明白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了。你这歌一出来,学校那些所谓的‘歌神’,全得靠边站。”

  岳川笑了笑,没接话。

  他知道这首歌的杀伤力。在前世,《同桌的你》火遍大江南北,哪怕过了几十年,依旧是校园民谣的标杆。放在这个文娱贫瘠的世界,效果只会被放大。

  初赛当天,学校大礼堂挤满了人。

  不是因为比赛有多吸引人,而是因为主办方搞了个噱头——前五十名入场的,送一瓶冰镇可乐。

  岳川到的时候,后台已经站了不少人。有人抱着吉他调音,有人拿着歌词纸背诵,还有人对着镜子练习表情,个个紧张得不行。

  “岳川?”

  一个穿着白裙子的女生走过来,手里捏着一张报名表。她是学生会文艺部的干事,负责签到。

  岳川点点头,在表格上签了字。

  “你报的歌叫《同桌的你》?原创?”女生多看了他两眼,语气带着好奇。

  “嗯。”

  “加油。”女生笑了笑,没再多问。

  原创在校园歌手大赛里不算稀奇,但大多是些东拼西凑的口水歌,很少有人能写出像样的东西。

  轮到岳川上场时,台下稀稀拉拉的掌声刚落,就有人开始交头接耳。

  “这谁啊?没见过。”

  “看样儿是个新生吧,还带把破吉他,能行吗?”

  “估计又是来凑数的,赶紧唱完得了,我还等着看后面那个学姐呢。”

  岳川走到舞台中央,把吉他带往肩上紧了紧。聚光灯打在他脸上,有点晃眼。

  他没看台下,低头拨动了琴弦。

  简单的分解和弦响起,节奏轻快,带着股淡淡的怀旧感。

  原本嘈杂的礼堂,忽然安静了几分。

  那些嗑瓜子的、玩手机的、聊天的,都下意识地抬起了头。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

  岳川的声音不高,却很干净,像山涧的溪流,缓缓淌过人心。

  没有炫技,没有嘶吼,只有平铺直叙的歌词,配上简单的旋律,却精准地戳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回忆。

  台下的议论声彻底消失了。

  有人皱着眉,像是在回想什么;有人眼神飘忽,嘴角带着笑意;还有几个女生,悄悄红了眼眶。

  张超坐在前排,使劲憋着才没喊出来。他看着台上的岳川,忽然觉得这家伙有点陌生。明明还是那张脸,可站在聚光灯下,抱着吉他唱歌的样子,却像换了个人。

  评委席上,三个老师也愣住了。

  左边的音乐老师李老师推了推眼镜,手指在评分表上悬着,忘了动笔。中间的教导主任原本在喝茶,此刻端着杯子,目光落在岳川身上,若有所思。右边的中文系教授,更是轻轻跟着旋律,点起了头。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

  副歌响起时,岳川的声音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

  礼堂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直到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岳川放下吉他,对着台下鞠了一躬。

  几秒钟的沉默后,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

  紧接着,掌声像潮水一样涌了起来,越来越响,甚至有人开始吹口哨。

  “再来一个!”

  “这歌叫什么?太好听了!”

  “我靠,这才叫歌啊!之前那些是什么玩意儿?”

  岳川没回应,转身走下舞台。

  后台候场的人看着他,眼神复杂。有惊讶,有羡慕,还有人带着点嫉妒。

  刚才那个白裙子女生迎上来,递给他一瓶水:“你唱得真好。”

  岳川接过水,道了声谢。

  “肯定能进复赛。”女生笑着说。

  岳川刚走到后台出口,就被李老师叫住了。

  “同学,等一下。”

  李老师快步走过来,上下打量着他:“你叫岳川是吧?这首歌……真是你写的?”

  “是。”岳川点头。

  李老师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好小子,有才华。复赛好好准备,我很期待。”

  说完,他拍了拍岳川的肩膀,转身回了评委席。

  岳川走出大礼堂,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弹出一条消息,是张超发来的:“川哥,牛逼!我在门口等你,请你吃冰棍!”

  岳川笑了笑,加快了脚步。

  初赛只是第一步。

  他口袋里的手机,还藏着更多的“惊喜”。

  比如,他昨晚睡前,刚在备忘录里,记下了另一首歌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