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可笑。
当朝廷这四十万戍边镇军,集结起来,到了地方州县,才发现没有一个叛军,所有闹过事的老百姓,也都没躲,都和平常一样正常做着事,好像没事人一样。
就是这些老百姓吓得衙门不敢开府理事?
让镇军都觉得不可思议。
然而,军令如山倒。
他们就是来平叛的,叛平了就是功劳,哪怕对象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叛也必须平。
于是,在地方州县衙门衙役的配合带领下,镇军雄赳赳气昂昂的扑向每一个把娃娃送到翮翥学堂的老百姓家里去抓人。
无一例外,迎接他们的不是束手就擒,而是制式弩箭和刀枪。
梦游一般,老百姓仿佛才是最精锐的军队,砍瓜杀菜,把毫无防备的镇军,全部团灭。
等到大隋四路戍边镇军全部湮灭的消息传入西都,朝堂一片死寂。
这可是大隋定国之本,是大隋立国就成建制保存下来的建制军队,曾为大隋建国立下赫赫之功,不是那些喝兵血的地方驻军可比。
骇人听闻,东西南北四路戍边镇军四十万人,无一生还。
更奇特的是,他们是怎么被团灭的,没有任何消息传出。
西都大隋朝堂上,高坐龙椅上的元贞皇帝没有咆哮。就是阴沉着脸,仿佛陷入沉思。
其实,昨日消息传入西都的第一时间,元贞皇帝最先召见的是小王爷秦甘罗。
按照大隋军队的建制,这四十万大军湮灭,就意味着大隋一半军事力量消失,虽然大隋兵部花名册上还有六十万军队,可其中有一半是地方卫尉部队,早已溃烂没有战力了。
如今大隋最精锐的部队就剩下西都十万禁军和东都五万禁军,再就是蜀中水师十万和江南水师五万。
水师是指望不上的,他们的存在,更多是为大隋朝廷敛财,如今大隋国库一半收入靠水师。
禁军更是轻易不能出两都。
小王爷秦甘罗听到噩耗,也惊呆了。
“简直荒唐,吃了败仗,却不知道敌人是谁,有这么打仗的吗?朕让你来,是要你的人,速速查清楚,镇军是怎么被灭的。”
“皇上,不用查,臣也知道...”
“什么,你知道?”
“其实,皇上也知道。臣早已汇报给皇上过,就是商会。”
于是,小王爷又把商会的情况给元贞皇帝口头详细汇报了一次,可是,元贞皇帝觉得不可思议,商会顾名思义,就是一些商人组成的组织而义,势力再庞大,也是商人啊。
“你说,就算这些商人全部持械武装到牙齿,他们遇上的可是大隋最训练有素最精锐的成建制军队啊。难道朕的军队是纸糊的?”
四十万最精锐的大隋朝廷军队,怎么就能让三十万商人团灭,直到现在,元贞皇帝还转不过这个弯来。
等小王爷说威远侯、西西域总督、礼部尚书尘清眠有可能是商会的创建者时,元贞皇帝愣住了。
“尘清眠不是夜王的人吗?”
“尘清眠不是夜王举荐连升三级成为西域总督的吗?”
“尘清眠不是在西域吗?”
气昏了头,元贞皇帝一连三问,把小王爷问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臣子忤逆造反,举荐人也是死罪。
“夜王该死!”
元贞皇帝瞪着小王爷,咬着牙从嘴里缓缓吐出四个字。
“谁也不能这么说我家爷。”
小王爷本来听到元贞皇帝三连问,还感觉有点亏欠,家爷确实把尘清眠看走眼了,但是元贞皇帝这四个字一出,小王爷怒不可遏,啥话也不说,站起身来,掉头就走了。
皇家重礼,小王爷这么做是在挑战皇权威严,犯的是欺君大罪忤逆大罪目无尊长大罪谋逆大罪...,反正他这一愤怒离开,元贞皇帝可以把世间所有的罪都可以加到夜王身上,都无可非议。
元贞皇帝除了皇帝的身份,还是小王爷的皇叔,夜王死后,他常常以小王爷亚父自居。
皇权天授,挑战皇权,便是冒犯天威。
世间谁也不能。
这是天条天规。
冒犯者必须得死。
“反了天了,你以为你是夜王,来人,给我拿下这个忤逆子。”
一声令下,元贞皇帝的书房外边看似不起眼处,冒出十几道身影,扑向走出了御书房的小王爷。
然而,小王爷邪魅的朝着身后书房里的元贞皇帝一笑,然后拔地而起,直飞上天而去。
天上飞过来一只黑色的小雀鸟,小黑雀比一只普通小麻雀身体大不了多少,却神骏异常,小王爷牵了它小小的爪子,就真的飞天而去。
这时候,元贞皇帝书房外的影子侍卫开强弓射箭已是迟了,一人一雀早没影了。
等小王爷消失了,元贞皇帝还看着天空发呆。
夜王的势力有多大,元贞皇帝太清楚了。
他唯一没算准的是,是他小看了小王爷。小王爷被夜王从小带大,岂能平庸,他低估了小王爷,也低估了夜王。
夜王管黑夜,皇帝管白天。
元贞皇帝以为夜王死了,大隋朝关于夜王的传说也就该寿终正寝消失掉了。
可惜他错了。
小王爷就是第二个夜王。
“‘夜枭’,多带些‘影卫’,去给朕抄了夜王府。该怎么做,你知道。”
“唿”
一声口哨响起,刚刚在御书房外的影卫,在一人的带领下,全都掉头向夜王府扑去。
这一去,便一个都没回来。
等的天都亮了,上朝的时间到了,元贞皇帝等不及,只好先上朝。
因为十四万大军湮灭,大隋已大伤元气,该怎么应对威远侯、西域总督、礼部尚书尘清眠这个逆贼,必须要理出个章程。
不过,大臣们估计还不知道这一切的幕后真凶是尘清眠这个逆贼吧。
看着站在文官最前头的开国公、当朝宰执尹伊,元贞皇帝怒不可遏。
就是他,在年初,偏袒他的女婿威远侯、西域总督尘清眠,让他兼任了礼部尚书,使尘清眠乱建学堂,私创商会,挑唆贱民,使大隋四十万大军湮灭。
这老贼,为何还敢上朝?
朝堂上,刚刚见礼平身的开国公、宰执尹伊还不知道大祸临头,四平八稳的站在文官最前头。
“尹伊,你可知罪?”
难得的,今天上朝,元贞皇帝第一个发言,却把满朝文武震懵了。
元贞皇帝这是几个意思,开国公、宰执尹伊可是三朝元老,世袭国公爵位的,是满朝文武大臣里唯一一位见了皇帝可以不下跪的人。
“老臣不知,请皇上明示。”
不愧是三朝元老。
尹伊并不惊慌,说话和平常一样。
“哼,老匹夫,看看你干的好事?”
元贞皇帝把小王爷整理的关于尘清眠的资料甩到大殿上。
尹伊不慌不忙走上前弯腰捡起一看,脸色微变。
“皇上,老臣知罪。”
“来人,拿下。”
当朝廷这四十万戍边镇军,集结起来,到了地方州县,才发现没有一个叛军,所有闹过事的老百姓,也都没躲,都和平常一样正常做着事,好像没事人一样。
就是这些老百姓吓得衙门不敢开府理事?
让镇军都觉得不可思议。
然而,军令如山倒。
他们就是来平叛的,叛平了就是功劳,哪怕对象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叛也必须平。
于是,在地方州县衙门衙役的配合带领下,镇军雄赳赳气昂昂的扑向每一个把娃娃送到翮翥学堂的老百姓家里去抓人。
无一例外,迎接他们的不是束手就擒,而是制式弩箭和刀枪。
梦游一般,老百姓仿佛才是最精锐的军队,砍瓜杀菜,把毫无防备的镇军,全部团灭。
等到大隋四路戍边镇军全部湮灭的消息传入西都,朝堂一片死寂。
这可是大隋定国之本,是大隋立国就成建制保存下来的建制军队,曾为大隋建国立下赫赫之功,不是那些喝兵血的地方驻军可比。
骇人听闻,东西南北四路戍边镇军四十万人,无一生还。
更奇特的是,他们是怎么被团灭的,没有任何消息传出。
西都大隋朝堂上,高坐龙椅上的元贞皇帝没有咆哮。就是阴沉着脸,仿佛陷入沉思。
其实,昨日消息传入西都的第一时间,元贞皇帝最先召见的是小王爷秦甘罗。
按照大隋军队的建制,这四十万大军湮灭,就意味着大隋一半军事力量消失,虽然大隋兵部花名册上还有六十万军队,可其中有一半是地方卫尉部队,早已溃烂没有战力了。
如今大隋最精锐的部队就剩下西都十万禁军和东都五万禁军,再就是蜀中水师十万和江南水师五万。
水师是指望不上的,他们的存在,更多是为大隋朝廷敛财,如今大隋国库一半收入靠水师。
禁军更是轻易不能出两都。
小王爷秦甘罗听到噩耗,也惊呆了。
“简直荒唐,吃了败仗,却不知道敌人是谁,有这么打仗的吗?朕让你来,是要你的人,速速查清楚,镇军是怎么被灭的。”
“皇上,不用查,臣也知道...”
“什么,你知道?”
“其实,皇上也知道。臣早已汇报给皇上过,就是商会。”
于是,小王爷又把商会的情况给元贞皇帝口头详细汇报了一次,可是,元贞皇帝觉得不可思议,商会顾名思义,就是一些商人组成的组织而义,势力再庞大,也是商人啊。
“你说,就算这些商人全部持械武装到牙齿,他们遇上的可是大隋最训练有素最精锐的成建制军队啊。难道朕的军队是纸糊的?”
四十万最精锐的大隋朝廷军队,怎么就能让三十万商人团灭,直到现在,元贞皇帝还转不过这个弯来。
等小王爷说威远侯、西西域总督、礼部尚书尘清眠有可能是商会的创建者时,元贞皇帝愣住了。
“尘清眠不是夜王的人吗?”
“尘清眠不是夜王举荐连升三级成为西域总督的吗?”
“尘清眠不是在西域吗?”
气昏了头,元贞皇帝一连三问,把小王爷问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臣子忤逆造反,举荐人也是死罪。
“夜王该死!”
元贞皇帝瞪着小王爷,咬着牙从嘴里缓缓吐出四个字。
“谁也不能这么说我家爷。”
小王爷本来听到元贞皇帝三连问,还感觉有点亏欠,家爷确实把尘清眠看走眼了,但是元贞皇帝这四个字一出,小王爷怒不可遏,啥话也不说,站起身来,掉头就走了。
皇家重礼,小王爷这么做是在挑战皇权威严,犯的是欺君大罪忤逆大罪目无尊长大罪谋逆大罪...,反正他这一愤怒离开,元贞皇帝可以把世间所有的罪都可以加到夜王身上,都无可非议。
元贞皇帝除了皇帝的身份,还是小王爷的皇叔,夜王死后,他常常以小王爷亚父自居。
皇权天授,挑战皇权,便是冒犯天威。
世间谁也不能。
这是天条天规。
冒犯者必须得死。
“反了天了,你以为你是夜王,来人,给我拿下这个忤逆子。”
一声令下,元贞皇帝的书房外边看似不起眼处,冒出十几道身影,扑向走出了御书房的小王爷。
然而,小王爷邪魅的朝着身后书房里的元贞皇帝一笑,然后拔地而起,直飞上天而去。
天上飞过来一只黑色的小雀鸟,小黑雀比一只普通小麻雀身体大不了多少,却神骏异常,小王爷牵了它小小的爪子,就真的飞天而去。
这时候,元贞皇帝书房外的影子侍卫开强弓射箭已是迟了,一人一雀早没影了。
等小王爷消失了,元贞皇帝还看着天空发呆。
夜王的势力有多大,元贞皇帝太清楚了。
他唯一没算准的是,是他小看了小王爷。小王爷被夜王从小带大,岂能平庸,他低估了小王爷,也低估了夜王。
夜王管黑夜,皇帝管白天。
元贞皇帝以为夜王死了,大隋朝关于夜王的传说也就该寿终正寝消失掉了。
可惜他错了。
小王爷就是第二个夜王。
“‘夜枭’,多带些‘影卫’,去给朕抄了夜王府。该怎么做,你知道。”
“唿”
一声口哨响起,刚刚在御书房外的影卫,在一人的带领下,全都掉头向夜王府扑去。
这一去,便一个都没回来。
等的天都亮了,上朝的时间到了,元贞皇帝等不及,只好先上朝。
因为十四万大军湮灭,大隋已大伤元气,该怎么应对威远侯、西域总督、礼部尚书尘清眠这个逆贼,必须要理出个章程。
不过,大臣们估计还不知道这一切的幕后真凶是尘清眠这个逆贼吧。
看着站在文官最前头的开国公、当朝宰执尹伊,元贞皇帝怒不可遏。
就是他,在年初,偏袒他的女婿威远侯、西域总督尘清眠,让他兼任了礼部尚书,使尘清眠乱建学堂,私创商会,挑唆贱民,使大隋四十万大军湮灭。
这老贼,为何还敢上朝?
朝堂上,刚刚见礼平身的开国公、宰执尹伊还不知道大祸临头,四平八稳的站在文官最前头。
“尹伊,你可知罪?”
难得的,今天上朝,元贞皇帝第一个发言,却把满朝文武震懵了。
元贞皇帝这是几个意思,开国公、宰执尹伊可是三朝元老,世袭国公爵位的,是满朝文武大臣里唯一一位见了皇帝可以不下跪的人。
“老臣不知,请皇上明示。”
不愧是三朝元老。
尹伊并不惊慌,说话和平常一样。
“哼,老匹夫,看看你干的好事?”
元贞皇帝把小王爷整理的关于尘清眠的资料甩到大殿上。
尹伊不慌不忙走上前弯腰捡起一看,脸色微变。
“皇上,老臣知罪。”
“来人,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