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四位贵公子-《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在阮大铖和自己的好基友清军内应陈洪范,谋划刺杀南明太子朱慈璧的具体细节时,

  下朝后,同样没有得到重用、失落不已的如今朝中仅存的东林党大佬吏部侍郎黄道周,也在自己书房内和四个贵公子商议,如何才能让东林党的势力在新朝重新崛起,占有一席之地。

  黄府,书房,

  坐于上首主座,年已五旬,满脸正气,身形消瘦的老者,正是如今朝中仅存的东林党大佬吏部侍郎黄道周。

  此人虽然文章做的花团锦绣,亦有民族气节,还是抗清派,但却不通事务,没有治世之才,典型的书生,只有一身不屈的风骨,

  虽然让人心升敬佩,但却不能左右大局,于乱世之中,更可能误国,如扬州史可法之流,但却不得不承认此人在士林之中威望甚高,为南明士林领袖之一,

  正因如此,在南京城破之后,南明那些不愿投降清军的士子们,才会以此刻的四位贵公子为首,于杭州汇集于士林领袖黄道周的旗下,以求为国出力,中兴大明,

  拳拳赤子爱国之心,令人心升敬畏!

  尤其以此时、此刻,南京城破之时,还能不远千里,为追随南明来到杭州的士子们,就更显的难能可贵!

  而那为首的四位贵公子,正是此刻坐于黄道周,下面左右两边之人。

  其中左边,

  坐于前排、年约四旬、满脸正气、身形消瘦的中年人,乃是东林党大佬左都御史陈于廷之子、曾考中乡试副榜第二人,名满南京的,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的大才子——陈贞慧。

  此人,乃是名门之后,不仅文章写的婉丽闲雅,而且嫉恶如仇,

  去年因看不惯兵部尚书阮大铖,迫害忠良,起草了《留都防乱檄》并在南京揭帖,遭到阮大铖的记恨、迫害,一度入狱,后因吏部侍郎黄道周的帮忙而出狱,

  今年五月底,清军攻占南京时,乔装打扮逃离南京,后辗转到了杭州!

  坐于其旁边,年约35左右,相貌堂堂,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乃是和秦淮名姬董小宛缠绵悱恻,能诗善文,博学多才,明朝副使冒起宗之子——江苏如皋的冒襄。

  此人,生来风流,不拘小节,且才情极高,尤会作诗,因获得秦淮八艳之首董小宛的青睐,而名扬天下。

  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