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金书玉册,量劫再起-《洪荒:从水神到天帝,我太想进步》

  众人神色变幻莫测。

  心念急转之间。

  还是太清道人最先反应过来,他微微皱眉:

  “道友说的是......”

  “东王公道友?”

  周渊抚掌笑道:

  “没错。”

  “贫道所指正是东王公道友。”

  周渊也不去管四周的神圣神色如何变换。

  他继续道:

  “东王公道友乃是道祖钦点男仙之首。”

  “为先天纯阳之气所化。”

  “这般跟脚,当一尊纯阳天帝也不为过。”

  “但如今,天庭已立,天帝已正位三十三重天。”

  “若真个再立一尊纯阳天帝,不过给这洪荒之中平添波澜,多造杀孽罢了。”

  说到这里,周渊语气顿了顿,他扫了一眼三清道人,才继续道:

  “还不如让东王公道友坐镇紫府,执掌道庭。”

  “以道庭来约束众仙。”

  “梳理洪荒仙道诸事。”

  “各位道友意下如何?”

  太清道人微微阖眸。

  他的心中也不免泛起丝丝波澜。

  这太渊子......

  三清道人策划着再立仙道天庭,原本也想推举东王公为首任纯阳天帝。

  两方天庭并立,再加上神道祖师位格的争端。

  妖族和紫府洲必有一战。

  说不得,巫族也会掺和进去。

  这般下来,三方势力,无论哪一方胜出,都必然实力大损。

  无论哪一方胜出,三清道人都有法子,让这洪荒世界的天庭,永久变为仙道天庭。

  而三清道人虽然不坐天帝之位。

  却能掌控仙道天庭的实际权柄。

  ‘太渊子这一手段与吾等颇为相似啊!’

  ‘只是却防着吾等借着另立仙道天庭的由头,借助玄门祖庭之大势,暗中执掌这一方仙道天庭之权柄。’

  ‘毕竟,如今玄门仙道到底还是吾昆仑山一脉说了算。’

  “仙道天庭置于玄门祖庭之下,自然由吾等所掌!‘

  ‘但他这般拖延时间又有何用?’

  ‘即使现在不立下仙道天庭。’

  ‘待时机成熟之后。莫说是吾等。便是那群仙真圣,恐怕也要生了这等心思。’

  ‘玄门仙道既然为洪荒第一道统,洪荒第一势力。’

  ‘那这执掌万灵万神万仙万圣的天庭自然也要牢牢掌控在仙道手中。’

  ‘莫非他笃定日后,武夷山一脉真个能压住昆仑不成?’

  太清道人心中摇头。

  三清乃是盘古嫡传,鸿钧弟子,有大气运和大功德于此方天地。

  更莫说,日后昆仑山道脉终究是要出三尊在世圣人的。

  太渊子即使千般算计,万般神通。

  又岂敌得过混元圣人之威势?

  所有念头,不过在一瞬之间。

  下一刻,太清道人面上便已然露出了一抹笑容,他抚掌赞道:

  “大善!”

  “道友此举既解决了吾玄门祖庭治理仙道诸事的问题。”

  “又避免了两天并立,万灵不和的争端。”

  “老道认为再合适不过了。”

  他既这样开口。

  玉清道人和上清道人便俱是一副和善的面孔:

  “善!”

  女娲娘娘心中叹气,棋差一招。

  但大势已定,她只好微微摇头,既不答应,也不反对。

  接引道人双手合十:

  “善哉!善哉!”

  “如此,可也!”

  镇元子虽未看出其中算计,但周渊毕竟是地仙一脉的祖师,他只有支持的,哪能给自家盟友拆台。

  故而也是抚掌称善。

  按照鸿钧道祖所言,玄门仙道之事本就由九位祖师决定。

  如今七位玄门祖师中的六位都已经明确表态。

  即使帝俊等有心反对。

  也无能为力了。

  果不其然。

  鸿钧道祖见周渊等几人已经达成一致,便不再多问其他神圣的意见。

  一锤定音道:

  “既如此。”

  “那便以东王公坐镇紫府洲,掌【仙道金书】,处理玄门仙道诸事。”

  “凡洪荒生灵,男仙摘得不朽金仙道果者,【仙道金书】之上有名姓。需于紫府洲中拜木公。”

  沉吟片刻之后。

  鸿钧道祖又言道:

  “昔日,贫道紫霄三讲之中,以东王公为男仙之首。”

  “以西王母为女仙之首。”

  “既如此,便由西王母襄助东王公执掌道庭。”

  “凡洪荒生灵,女仙摘得不朽金仙道果者,【仙道玉册】之上有名姓。需上西昆仑中拜王母。”

  道祖言罢。

  手中紫竹杖轻轻一点,太虚之中便有【金书】【玉册】生成,亿万缕霞光垂落其上,蕴含仙道大运。

  “持此金书玉册,汝二人当谨言慎行,秉正为公。”

  东王公心中既有惶恐又有激动。

  惶恐的是,此次会议之后,紫府洲与妖庭乃至巫族的矛盾恐怕会进一步激化。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洪荒再怎样辽阔,也容不下两个天庭。

  道庭之权柄虽不及天庭。

  但他乃玄门祖庭之下,执掌众仙的机构。

  理论上来讲,便是帝俊等也需被道庭所管辖。

  ‘此次之后,和巫妖恐怕无法善了!’

  ‘帝俊小儿再如何大度,也容不得本君和紫府洲了。’

  正所谓,惟名与器 不可假手于人。

  妖族天庭为天道见证所立,有三十三重天作为正统象征。

  但如今的道庭亦是有道祖背书,玄门祖庭认可。

  帝俊自恃妖族天庭为天地之正统,如今道庭敢挑战妖族天庭天地正统的地位,必然为其所忌惮,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不过,本君本来就没有任何退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有了【金书】在手,洪荒大地之上,散修无数。’

  ‘从此不虞缺少人手使唤。’

  ‘而那一座自太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大阵也可以操演起来了。’

  想到那一座【万仙阵】。

  东王公心中陡然升起了一缕缕野望。

  这个天帝,自家未必做不得!

  甚至,那背后操纵此事的三清、太渊子......

  也未必没有清算之时!

  东王公低头,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收敛。

  再抬首时,已然是一副慨然受命的姿态。

  他接过【仙道金书】,高声道:

  “谨遵道祖法旨。”

  “木公定不负道祖所托!”

  “不负玄门众祖师之厚望!”

  西王母见状,亦不敢公然违抗道祖的法旨。

  便起身接过【仙道玉册】,拜谢道:

  “谨遵道祖法旨!”

  如芒刺背,如履薄冰。

  她心中苦笑。

  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

  暗自叹息:

  ‘自此多事矣!’

  但如今她亦是混元金仙级别的巨头人物。

  又有极品先天灵宝护身。

  也说不得有多么害怕或者恐惧。

  ‘执掌【仙道玉册】虽麻烦不小,但不是没有好处。’

  ‘若能聚拢诸天女仙气运,说不得道途还能再进一步。’

  紫霄宫中,诸天神圣心思各异,但面上俱是一番和气。

  帝俊心中一沉。

  他扫了一眼自家前方端坐的三清祖师乃至于太渊子以及接引道人。

  隐隐约约也明白了玄门祖庭诸位祖师的谋算。

  但这是正儿八经的阳谋。

  哪怕帝俊心中明白利害。

  也不得不按照他们推演的走势一步一步走下去。

  【金书】、【玉册】对于这些大能而言,不算什么。

  毕竟,他们皆是证得大罗,执掌一方道脉的存在。

  弟子门人即使证就金仙,也只需登名道脉玉碟,由门中祖师向东公和金母打个招呼便罢了。

  似三清道人、周渊等仙道祖师,他们的门人弟子更不是什么【金书】和【玉册】所能约束的。

  无他,东王公和西王母的实力并不足以让他们一言而为天下法。

  ‘但这【金书】、【玉册】对于洪荒散修来说就不一样了。’

  ‘他们背后可没有大能为其撑腰。’

  ‘也没有那个胆子去回绝木公和金母的召唤。’

  ‘洪荒世界广阔无垠,生灵何其多也。’

  ‘天下英雄若过江之鲫,不朽金仙何其多也。’

  ‘短时间还看不出来什么。’

  ‘长此以往下去。’

  ‘紫府洲,道庭之中的力量何其可怖呀!’

  帝俊心中闪过一抹极致的杀意。

  东王公不能留了!

  ‘至于三清、太渊之辈。’

  ‘待本帝真个正位天帝,彻底混一寰宇,再与他们清算!’

  周渊面色淡然的望着紫霄宫中的众生百态,心中没有一丝波澜。

  无论是拒绝三清所提议的立下仙道天庭还是推动东王公以道庭处理仙道诸事。

  皆是从他自身的利益所出发。

  ‘仙道天庭若立下,从此以往,只要玄门仙道大昌,此方天庭便会永恒的延续下去。’

  ‘便是巫妖败亡,昊天登位,三十三重天上尚有大罗天境。’

  ‘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这三天可是牢牢压在昊天上帝头上。’

  ‘即使封神劫起,众圣被紧闭于紫霄宫中,这大罗天境,三清道天,仍然没有丝毫的变化。’

  周渊目光幽幽。

  他之大道以水元循环演化世界循环。

  最终是要以水元黑帝业位冲击中央天帝之位,执掌天阙,调理阴阳,真个做那万神之神、万仙之仙、诸圣之圣的大天尊。

  他所要开辟的天庭非是巫妖天庭,亦非仙道天庭。

  所以焉能让三清道人留下仙道天庭这一祸端。

  至于东王公以道庭执掌玄门仙道权柄?

  不过顺势而为。

  三清道人的心思,他焉能不知。

  而这也恰恰符合周渊的利益。

  巫族和妖族在现阶段仍然是两个庞然大物。

  尤其是在接收了太古神魔道脉的遗产之后。

  他们所聚拢的气运足以让混元金仙退避三舍。

  ‘紫府洲势力虽然强悍,但恐怕也比不了妖族天庭。’

  ‘不过,若东王公全力出手,也足以让帝俊喝一壶了。’

  ‘他们打的越乱,打的越激烈,贫道才好火中取栗!’

  按下心中的升腾起的种种思绪。

  再抬头看时。

  高台之上的鸿钧道人已经变得越发淡漠起来。

  属于‘道祖’的那一面逐渐被属于‘天道’的那一面所取代。

  “自洪荒开辟。”

  “乃有盘古天王斩三千混沌魔神,是为寰宇开天第一劫。”

  “后太初时代,乃有凶兽肆意,诸天神圣斩杀凶兽,保有洪荒万灵,此乃开天第二劫,为凶兽量劫。”

  “及至太古末期,神庭破灭,龙凤麒麟三族争夺天地权柄。又有西方魔教作祟。故又有量劫迭起,此谓之开天之后第三劫,龙汉赤明劫!”

  随着鸿钧道祖娓娓道来。

  紫霄宫中,似有星河动荡,煞气劫气笼罩于寰宇时空,无量维度。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紫霄宫中的众多大能眉心一跳,心中发寒。

  道祖这般说。

  难道是这洪荒世界之中,又要起那量劫不成?

  “老师在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众生因生存而奋斗,因超脱而修行,乃有因果命运交织,这般争斗之下,诸多矛盾积攒,小劫演化大劫,大劫演化量劫。”

  “莫非又有新的量劫要起?”

  太清道人眉头微微皱起。

  那量劫乃由人祸衍生而生,最终形成天地杀劫。

  哪怕大罗神仙在其中也有身陨之危。

  更别说,若是量劫得不到控制,最终演化成为了无量量劫。

  到时候宇宙归墟,也只有混元大罗才能逃脱。

  所以,即使以太清道人这个层次的存在听到鸿钧道祖谈到量劫之事也难以淡定。

  鸿钧道祖环视诸天神圣,淡淡道:

  “自龙汉赤明劫过后。”

  “玄门仙道与神魔道脉已然做过一场。”

  “诸方牵扯,因果纠缠,虽然昆仑山上那一场杀劫已然消弭了一部分宇宙劫难。”

  “但也因此,作为开劫之始。”

  “掀起了这一场量劫的帷幕。”

  言下之意就是,龙汉赤明劫之后的量劫再起。

  而此时正处于开劫之初。

  这......

  紫霄宫中,众神圣面面相觑。

  一尊大罗金仙叩首道:

  “敢问道祖。”

  “可有消弭这量劫之道。”

  鸿钧道祖摇头:

  “此劫乃是天地生成,宇宙运转。”

  “非得掀起无边杀劫,使得宇宙重归平衡。”

  “方能支持世界重新运转因果。”

  这话一出。

  众神圣不由得头皮发麻。

  他们中的不少人是真切的经历过龙汉赤明劫的。

  在那场大劫之中,准圣喋血,大罗陨落。

  太乙金仙,不朽金仙如雨般自天穹之上坠落。

  那场景,端的可怖,可畏,可惧!

  如今还要再来一遍?!

  “道祖慈悲!”

  “还请给吾等指一条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