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陈国出兵-《为活命,她到寺庙引诱第一奸臣》

  平乐二十九年,正月二十八,西南边境传来战报,陈国发兵攻打雾盐城。

  两日后,雾盐城失守。

  消息传回京城,震惊朝野。

  刚刚登基的新帝魏朗月下旨,命梁国公赵玄率十万大军前往西南边境抗击外敌。

  而此时月明殿里的丽妃娘娘正装扮成宫女的模样,偷偷溜出皇宫。

  看着跨出宫门的背影,李福勇低声问道:“都安排好了吗?”

  小太监李年在他身旁躬身道:“师父放心,已经安排好了,不会有人发现。”

  说罢又轻声问道:“只是小的不知,师父为什么要帮丽太妃逃出宫去。”

  若不是有师父在后面为丽太妃打点,她自以为精妙的出宫计划,早就被人发现了。

  李福勇转头看他一眼,平静道:“小李子,这宫里的事,不该问的就别问,不然这脖子上的脑袋什么时候掉的,都不知道。”

  李年忍不住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脸色一白,颤声道:“小李子知错了,谢师父提点。”

  李福勇没再看他,转而又看了一眼宫门外,半晌才道:“走吧。”

  “是。”

  而后两人转身往宫里走。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驾崩,他这个新上任不久的御前内监也不知道还能干多久。

  不过听主子的意思,新帝应该暂时不会动他。

  …………

  国公府。

  “主子。”

  孟元三从外面风风火火进来,口中急道:“丽太妃已经出宫了。”

  赵祁昀一顿,放下手中的笔,问道:“魏朗风呢?”

  “仍在七皇子府。卫书带着人一直看着的。”孟元三双眼发亮,“您说这丽太妃是不是马上就要和魏朗风汇合了?”

  赵祁昀眯了眯眼,“不一定。吕进的人至今没有现身,很有可能他们会分头行动。而且,魏朗风此人并不一定会选择离开大宁。”

  话音刚落,风青也从外面进来,抬眼看向赵祁昀,沉声道:“主子,吕进的人出动了。”

  他们之所以帮助丽太妃从宫中逃出,就是为了引出吕进安插在京中的人手,以便一网打尽。

  “主子,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动手了?”

  孟元三目光灼灼,落在自己主子脸上。

  赵祁昀手指点了点桌面,“不急。魏朗风还没动,他才是关键。丽太妃今晚肯定会想办法和他见面,他们不管是分开行动还是一起,或者谁留谁走,今晚一定会有结果。”

  风青此时也道:“的确没有必要心急这一时半刻。”

  “而且,主子也不仅仅是为了吕进留在京中的人手吧。如果只是为了这些人,应该还不值得主子如此大费周章。”

  赵祁昀突然勾唇一笑,“风青果然聪明。陈国出兵,领兵之人正是吕进,而吕进此人对丽太妃情根深种。你们说我们要是拿下丽太妃,吕进会如何?”

  若是这丽太妃一直待在宫中安分守己,即使陈国出兵,她和魏朗风身份尴尬,朝廷为了所谓的面子,也不会真的拿他们母子怎么样。

  可若是他们自己先行想要逃跑,被他们抓住,那就是叛国。

  叛国之人即使被千刀万剐也无不可。

  赵祁昀突然起身揉了揉手腕,说道:“我进宫一趟,你们继续盯着。”

  “是。”孟元三和风青躬身应下。

  …………

  魏朗月沉着脸看向殿中之人。

  他能登上帝位,眼前这人功不可没。

  按理说他应该重用此人,但不知为何,每次见面,对方给他的感觉都像一条紧紧盯住猎物的毒蛇。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没有任何犹豫,赵祁昀冲着端坐在桐木黑漆书案后的人双膝下跪,行跪拜大礼。

  一时之间殿中突然安静下来。

  魏朗月一直没出声,旁边的宫人忍不住看了一眼,又快速低下头。

  半晌,似乎是终于觉得时间够了,才缓缓道:“平身。”

  赵祁昀站起,垂手而立。

  魏朗月又继续说道:“朕能继承大统,多亏了世子帮忙。若不是你当初冒死从意州带回账本又再赈灾一事中献计,先皇也不会改了主意。”

  这话虽是夸奖,但却句句听着让人忐忑。

  不过赵祁昀却没有丝毫不悦,反而恭敬道:“微臣所作所为不过是顺应天意。陛下乃天命所归,即使没有微臣,也能继承大统,创千秋大业。”

  “哦?是吗?”魏朗月似是而非地应了一声,又沉声道:“世子不必如此过谦,你既立大功,朕自当奖赏你。朕记得你现在还在翰林院做侍讲,以世子才学实在委屈,不如明日就到文渊阁上任。”

  进入文渊阁也就是进入内阁,算是进入了大宁的权力中心,可直接参与政事。听起来是极大的信任,但实质却是在步步试探。

  赵祁昀眯了眯眼,看来这位新帝果真忌惮自己,不过按照之前的情况,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现在这人应该也不敢轻易对他出手,毕竟赵玄刚刚带兵出征,若是动了他引起赵玄不满,那对现在的大宁来说才是灾难。

  赵祁昀缓缓抬头,坦然道:“陛下难道忘了,之前微臣就曾说过,我只要钱,不要权。陛下既已遵守约定把逍遥散的利润给了臣,臣自然也不会要求其他。”

  魏朗月漆黑的目光牢牢盯着他的脸,开口道:“你当真只要银子?”

  “是。”赵祁昀勾唇一笑,“想必陛下也知道,我是在晚州沈家长大。沈家乃是商贾之家,我自小接触的就是经商之道,比起权势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