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夏是在第二日寅时三刻推开实证院密室门的。
萧临渊本要跟来,被她按住手腕:“王爷且去偏厅候着。“她指腹擦过他掌心未愈的刀伤,“我需要一盏茶的时间,若听见动静再进来。“
密室的铜锁在她指尖转了三圈,“咔嗒“轻响里,霉味混着陈墨气扑面而来。
青石板地面泛着冷光,靠墙的檀木柜里塞满了落灰的医书,最深处那尊鎏金香炉下压着半卷手稿——正是她在实证院地牢里见过的残页,署名“秦九“的字迹,与冰窟残骨上的刻痕如出一辙。
她将“鼎七“残骨轻轻搁在案上,骨面的刻痕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手稿的纸页被她逐张展开,当“活鼎·七“三个字在药方末尾浮现时,她的指尖猛然一颤——那是秦九用朱砂点的批注,笔锋却在“七“字上顿住,墨迹晕开,像一滴凝固的血。
“原来不是巧合。“她低笑一声,喉间却泛着涩意。
冰棺里那女子腕上的“活鼎·一“,石壁上崩裂的“鼎七——秦九“,原来每个“活鼎“都是秦九的传承印记。
他在百年前的火海里吞下续命丹,残魂封入药丸,不是为了延续什么献祭,而是要等一个能听懂他说“药道归民“的人。
案角的烛芯“噼啪“爆响,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
影子里,她看见沈砚被押进来时的模样——披散的发丝沾着草屑,玄色锦袍皱成一团,膝盖上还带着地牢里的泥印。
“沈公子。“她的声音像浸了霜的玉,“你说完成十鼎献祭医道就能进化,可你知道第一鼎是谁吗?“
沈砚猛地抬头,瞳孔里还凝着疯癫的光:“是...是上古药灵!“
“是秦九。“云知夏将残骨推到他面前,“你师父的师父,那位被你撕去手稿的秦九。
他本是第一个活鼎,却用残魂穿越百年,就为了告诉后来者——医道不该困在鼎里。“
沈砚的指尖抠进青石板,指节发白:“不可能...我娘中毒时,他明明...“
“你娘中毒时,他本要给她喂醒魂散。“云知夏取出一枚乌金小瓶,倒出颗朱红药丸,“这是从你娘遗物里找到的。
你说她是自己撞翻药碗,可你娘临终前攥着的,是这枚药丸的瓶塞。“
沈砚的呼吸突然粗重起来。
他盯着那枚药丸,喉结动了动,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
云知夏看见他眼底有光在晃,像是被封了二十年的记忆,正在裂缝里渗出来。
接下来的七日,实证院的偏殿落了锁。
萧临渊每日寅时送药,只能隔着门听见银针入肉的轻响,和偶尔的抽噎——那是云知夏在幻象里看见秦九。
百年前的火舌舔着药庐的梁木,秦九将最后一枚续命丹塞进嘴里,血从嘴角流下来,他对着虚空笑:“等她来...告诉她,药道归民,不在鼎中。“
第七日卯时,门“吱呀“开了。
云知夏的素裙前襟染着血,手里攥着半卷新抄的《药炉经》。
她的眼睛亮得惊人,像是淬了星火的琉璃:“去请金针翁。“
金针翁是被小徒弟扶着来的。
他颤巍巍接过经卷,只看了第一句“医者非药,乃炼药之炉;命不为引,当为火种“,老泪就砸在纸页上:“三十年前我师父咽气前抓着我手说,医道将有场大破大立...原来等的是你啊,夏丫头。“
裴九思的密报是在午后送来的。
他掀着轿帘进来,玄色宦官服上还沾着晨露:“北疆残党联络了守脉阁余孽,要拥立沈砚为新阁主,说他是'药魂转世'。“
云知夏的指尖在案上叩了叩,眼尾扬起冷冽的弧度:“那就让他们立。
我要他们亲眼看着,他们奉为神明的'药魂',是怎么亲手撕了他们的信仰。“
审讯那日,演武场的青石板被晒得发烫。
沈砚被绑在木架上,面前悬着块水晶幕布——那是云知夏用溯毒针提取的记忆,正在循环播放。
画面里,年轻的沈夫人捂着肚子倒在药庐里,秦九举着药碗追出来:“夫人且慢!
这药能解你体内的寒毒!“少年沈砚从树后冲出来,一把打翻药碗:“他是骗子!
他说能救爹,可爹还是死了!“
“不...不!“沈砚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当时才七岁...我以为...“
“你以为他是骗子,可他是你娘最后的希望。“云知夏站在高台上,影子罩住他,“现在,你有两个选择:进苦役堂抄十年方,或跟我去边关,救那些被你们试药毁掉的百姓。“
沈砚突然剧烈挣扎,绳索勒得手腕渗血:“我选第二个!
我要...我要去救他们!“
当夜,实证院顶楼飘起焦糊味。
云知夏站在火盆前,将《药炉经》一页页投进去。
火焰腾起时,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映在墙上像把燃烧的剑:“我不是你们的药,我是药炉——从今起,谁敢以人命试药,我便烧了谁的道。“
火光中,她听见山风里传来细微的响动。
抬眼望去,远处山巅站着个蒙面女子,手中火把明灭。
待她揉了揉眼再看,那女子已不见了,只余石壁上新刻的四个字,在月光下泛着青白:“人人可医“。
案头的残骨突然发出轻响。
云知夏俯身拾起,发现骨面不知何时多了道细纹,像条通往地下的路——实证院的地窖,该去查查了。
萧临渊本要跟来,被她按住手腕:“王爷且去偏厅候着。“她指腹擦过他掌心未愈的刀伤,“我需要一盏茶的时间,若听见动静再进来。“
密室的铜锁在她指尖转了三圈,“咔嗒“轻响里,霉味混着陈墨气扑面而来。
青石板地面泛着冷光,靠墙的檀木柜里塞满了落灰的医书,最深处那尊鎏金香炉下压着半卷手稿——正是她在实证院地牢里见过的残页,署名“秦九“的字迹,与冰窟残骨上的刻痕如出一辙。
她将“鼎七“残骨轻轻搁在案上,骨面的刻痕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手稿的纸页被她逐张展开,当“活鼎·七“三个字在药方末尾浮现时,她的指尖猛然一颤——那是秦九用朱砂点的批注,笔锋却在“七“字上顿住,墨迹晕开,像一滴凝固的血。
“原来不是巧合。“她低笑一声,喉间却泛着涩意。
冰棺里那女子腕上的“活鼎·一“,石壁上崩裂的“鼎七——秦九“,原来每个“活鼎“都是秦九的传承印记。
他在百年前的火海里吞下续命丹,残魂封入药丸,不是为了延续什么献祭,而是要等一个能听懂他说“药道归民“的人。
案角的烛芯“噼啪“爆响,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
影子里,她看见沈砚被押进来时的模样——披散的发丝沾着草屑,玄色锦袍皱成一团,膝盖上还带着地牢里的泥印。
“沈公子。“她的声音像浸了霜的玉,“你说完成十鼎献祭医道就能进化,可你知道第一鼎是谁吗?“
沈砚猛地抬头,瞳孔里还凝着疯癫的光:“是...是上古药灵!“
“是秦九。“云知夏将残骨推到他面前,“你师父的师父,那位被你撕去手稿的秦九。
他本是第一个活鼎,却用残魂穿越百年,就为了告诉后来者——医道不该困在鼎里。“
沈砚的指尖抠进青石板,指节发白:“不可能...我娘中毒时,他明明...“
“你娘中毒时,他本要给她喂醒魂散。“云知夏取出一枚乌金小瓶,倒出颗朱红药丸,“这是从你娘遗物里找到的。
你说她是自己撞翻药碗,可你娘临终前攥着的,是这枚药丸的瓶塞。“
沈砚的呼吸突然粗重起来。
他盯着那枚药丸,喉结动了动,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
云知夏看见他眼底有光在晃,像是被封了二十年的记忆,正在裂缝里渗出来。
接下来的七日,实证院的偏殿落了锁。
萧临渊每日寅时送药,只能隔着门听见银针入肉的轻响,和偶尔的抽噎——那是云知夏在幻象里看见秦九。
百年前的火舌舔着药庐的梁木,秦九将最后一枚续命丹塞进嘴里,血从嘴角流下来,他对着虚空笑:“等她来...告诉她,药道归民,不在鼎中。“
第七日卯时,门“吱呀“开了。
云知夏的素裙前襟染着血,手里攥着半卷新抄的《药炉经》。
她的眼睛亮得惊人,像是淬了星火的琉璃:“去请金针翁。“
金针翁是被小徒弟扶着来的。
他颤巍巍接过经卷,只看了第一句“医者非药,乃炼药之炉;命不为引,当为火种“,老泪就砸在纸页上:“三十年前我师父咽气前抓着我手说,医道将有场大破大立...原来等的是你啊,夏丫头。“
裴九思的密报是在午后送来的。
他掀着轿帘进来,玄色宦官服上还沾着晨露:“北疆残党联络了守脉阁余孽,要拥立沈砚为新阁主,说他是'药魂转世'。“
云知夏的指尖在案上叩了叩,眼尾扬起冷冽的弧度:“那就让他们立。
我要他们亲眼看着,他们奉为神明的'药魂',是怎么亲手撕了他们的信仰。“
审讯那日,演武场的青石板被晒得发烫。
沈砚被绑在木架上,面前悬着块水晶幕布——那是云知夏用溯毒针提取的记忆,正在循环播放。
画面里,年轻的沈夫人捂着肚子倒在药庐里,秦九举着药碗追出来:“夫人且慢!
这药能解你体内的寒毒!“少年沈砚从树后冲出来,一把打翻药碗:“他是骗子!
他说能救爹,可爹还是死了!“
“不...不!“沈砚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当时才七岁...我以为...“
“你以为他是骗子,可他是你娘最后的希望。“云知夏站在高台上,影子罩住他,“现在,你有两个选择:进苦役堂抄十年方,或跟我去边关,救那些被你们试药毁掉的百姓。“
沈砚突然剧烈挣扎,绳索勒得手腕渗血:“我选第二个!
我要...我要去救他们!“
当夜,实证院顶楼飘起焦糊味。
云知夏站在火盆前,将《药炉经》一页页投进去。
火焰腾起时,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映在墙上像把燃烧的剑:“我不是你们的药,我是药炉——从今起,谁敢以人命试药,我便烧了谁的道。“
火光中,她听见山风里传来细微的响动。
抬眼望去,远处山巅站着个蒙面女子,手中火把明灭。
待她揉了揉眼再看,那女子已不见了,只余石壁上新刻的四个字,在月光下泛着青白:“人人可医“。
案头的残骨突然发出轻响。
云知夏俯身拾起,发现骨面不知何时多了道细纹,像条通往地下的路——实证院的地窖,该去查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