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夏刚跨进残烛书院的门槛,后颈便被北风灌进一股子寒意。
小火抱着冻得通红的手从偏院跑过来,靴底碾碎积雪发出脆响:"医官!
北疆八百里加急!"
她接过染着雪水的信笺,烛火映得字迹发颤。
第一行"三城告急"便刺得她瞳孔微缩,再往下扫,"寒瘟"二字如冰锥扎进心口——高热僵毙、肌肤腐如融雪,这哪是寻常时疫?
"备马。"她将信笺塞进药囊,指尖触到那半块守脉阁令牌,"去靖王府。"
马厩里的青骢还未卸鞍,萧临渊的玄甲卫已候在院外。
等她翻身上马时,东方天际刚泛起鱼肚白,三柱烽烟却仍在北方夜空里烧得刺眼,像三柄倒插的火剑。
金銮殿的蟠龙柱映着冷光。
云知夏站在殿外便听见激烈的争执——"北疆苦寒之地,守之何益?"户部尚书的声音带着颤,"况寒瘟沾者即死,十万大军折损过半,不如..."
"住口!"
玄铁刀鞘撞地的闷响震得殿瓦落雪。
萧临渊裹着染血的玄甲跨进来,肩甲上的冰碴子簌簌掉在金砖上,"我靖王部守了北疆十年,哪座城不是从敌军手里一寸寸啃下来的?"他突然捂住心口,指节捏得发白,"要退...除非我死在城墙上。"
云知夏眼尖看见他唇角溢出的血丝。
她抢步上前,指尖刚搭上他腕脉便皱起眉——沉涩如石的脉息里,竟浮着缕若有若无的腥甜,与信中描述的"寒瘟"气息如出一辙。
"王上旧疾发作,需即刻调理。"她转向龙椅,跪地时医袍扫过满地积雪,"臣愿随军北上,以医道守北疆。
医不弃卒,王不弃城。"
萧临渊垂眸看她,睫毛上的冰碴子融成水珠,砸在她发顶:"准。"
七日后的边关大营,云知夏掀开帐帘的瞬间,腐肉的腥气混着雪粒灌进鼻腔。
雪地里横七竖八躺着伤兵,有人的腿烂得只剩白骨,有人的脸肿成紫茄,**声像被冻住的风,断断续续。
"朝廷派个女人来送死?"
刀疤从左眼蔓延到下颌的男人靠在断旗杆上,独眼里映着营火。
云知夏认得他——军中医正陆沉舟。
前世医典里提过这种"寒面医",见惯生死,心比刀冷。
她没接话,转身对身后的烽子打手势。
聋哑老兵立刻比划着召集药童,十多个少年背着药囊从雪堆里钻出来,像一群灰色的小狼。
"拆帐为棚,羊皮覆顶。"云知夏扯下腰间药囊甩给最近的药童,"病患区、观察区、洁净区,用雪堆隔出九道岗。
进出必踏雪水蒸馏液——去井边烧三锅开水,把所有布条煮半个时辰。"
陆沉舟嗤笑:"你当这是太医院?雪地里煮布,能防什么?"
"防手带毒,防布带毒,防器械带毒。"云知夏抄起根银针在火上烤,银白针身很快泛起幽蓝,"古代医家总说'医者手洁',可手再干净,针上的锈、布上的菌,才是杀人的刀。"
话音未落,雪地里传来拖拽声。
阿铁拖着半截残腿爬过来,裤管下的断口裹着发黑的布,每动一下都在雪地上拖出红痕:"医官...我兄弟在那边。
他前儿还能说话,今儿就烧得说胡话了,腿上的烂疮直冒黑水..."
云知夏跟着他走。
雪地上横卧的士兵不过十七八岁,脸烧得通红,左腿从膝盖往下烂成蜂窝,蛆虫在血肉里蠕动。
周围士兵退开两步,有人用袖子捂住嘴。
"取煮沸的羊肠线,酒精棉。"她蹲下来,指尖按在伤兵颈侧,"还有火把。"
陆沉舟抱臂冷笑:"你要在雪地里开膛?"
"开。"云知夏接过药童递来的烧红的小刀,刀尖抵住腐肉边缘,"烂肉不剜,毒入血脉神仙难救。"
刀入肉的瞬间,伤兵发出濒死的惨叫。
云知夏的手稳得像钉进雪地的桩子,腐肉带着黑血被剜下,露出下面新鲜的粉红肌肉。
她用酒精棉反复擦拭,羊肠线穿过皮肤时,血珠溅在雪地上,开出一串红梅。
"按住他。"她头也不抬,"等会要缝血管。"
陆沉舟的独眼眯起。
他见过最狠的军医拿斧头砍断伤腿,却从没见过有人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地里,举着火把当灯,用煮过的线一针针缝肉。
云知夏的眉峰始终没皱,连睫毛上落了雪都顾不上拂,直到最后一针打结,她才抬头:"送观察区,每两个时辰喂一次清热解毒汤。"
三日后黎明,观察区传来惊呼。
云知夏掀帘进去时,那个被她开刀的士兵正抓着药童的手,声音哑得像砂纸:"水...我想喝水。"
全营炸了锅。
伤兵们撑着伤腿往隔离营挪,守岗的士兵拦都拦不住。
陆沉舟站在观察区外,独眼里映着士兵泛红的脸,喉结动了动,到底没说话。
深夜,萧临渊的军帐飘着艾草味。
云知夏捏着银针在他后背游走,针尖刚刺入"命门穴",他便闷哼一声:"五年前...北疆焚村案,我救出个孩子。"
银针微颤。
云知夏记得那桩案子——说是山火,可活下来的村民都中了毒,朝廷压下卷宗,只当意外。
"那孩子跟着我学了三个月医。"萧临渊闭着眼,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后来他说要去找家人,再没回来。
他姓陆。"
云知夏的指尖顿在"心俞穴"上。
帐外风雪呼啸,她突然想起陆沉舟袖中那道焦黑的痕迹——像常年攥着什么纸页。
"若他是仇者..."她低声道,"那这寒瘟,可能冲着你来。"
次日清晨,云知夏踩着齐膝深的雪往军营后山走。
阿铁昨晚带药童查了所有水源,雪样滴药后都是清白,可她总觉得哪里不对。
风越刮越急,她裹紧医袍,忽然觉得喉间发紧。
伸手接住一团夜雾凝成的霜,放在鼻下轻嗅——有股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
"果然。"她取出随身的羊皮纸覆在脸上,拂下些微霜尘,滴入特制药液。
血水在瓷碗里打着转,慢慢从红变黑,又从黑转蓝。
蚀心蛊的变种,她前世在苗疆见过。
但这霜尘里的毒更阴狠——借夜雾为媒,随呼吸入体,怪不得水源查不出。
"有人借天杀人。"她对着山风轻笑,指尖抚过碗沿的蓝,"可天,未必遂他愿。"
山风卷着雪粒打在她脸上。
云知夏抬头望向北边的高崖,那里有个模糊的影子,像尊雪雕。
她看见那影子动了动,袖中露出半卷焦黄的纸页,上面的字迹被风吹得忽隐忽现——"蛊霜式"。
夜雾又起时,云知夏站在新立的隔离营前。
她望着漫山遍野的霜花,摸了摸腰间的药囊,里面装着刚抄好的《风毒辨》。
风卷着雪粒灌进领口,她却觉得心里烧起团火,比护医碑前的更烈。
"明日..."她对着夜雾轻声道,"该让所有人知道,这寒瘟,到底是什么。"
小火抱着冻得通红的手从偏院跑过来,靴底碾碎积雪发出脆响:"医官!
北疆八百里加急!"
她接过染着雪水的信笺,烛火映得字迹发颤。
第一行"三城告急"便刺得她瞳孔微缩,再往下扫,"寒瘟"二字如冰锥扎进心口——高热僵毙、肌肤腐如融雪,这哪是寻常时疫?
"备马。"她将信笺塞进药囊,指尖触到那半块守脉阁令牌,"去靖王府。"
马厩里的青骢还未卸鞍,萧临渊的玄甲卫已候在院外。
等她翻身上马时,东方天际刚泛起鱼肚白,三柱烽烟却仍在北方夜空里烧得刺眼,像三柄倒插的火剑。
金銮殿的蟠龙柱映着冷光。
云知夏站在殿外便听见激烈的争执——"北疆苦寒之地,守之何益?"户部尚书的声音带着颤,"况寒瘟沾者即死,十万大军折损过半,不如..."
"住口!"
玄铁刀鞘撞地的闷响震得殿瓦落雪。
萧临渊裹着染血的玄甲跨进来,肩甲上的冰碴子簌簌掉在金砖上,"我靖王部守了北疆十年,哪座城不是从敌军手里一寸寸啃下来的?"他突然捂住心口,指节捏得发白,"要退...除非我死在城墙上。"
云知夏眼尖看见他唇角溢出的血丝。
她抢步上前,指尖刚搭上他腕脉便皱起眉——沉涩如石的脉息里,竟浮着缕若有若无的腥甜,与信中描述的"寒瘟"气息如出一辙。
"王上旧疾发作,需即刻调理。"她转向龙椅,跪地时医袍扫过满地积雪,"臣愿随军北上,以医道守北疆。
医不弃卒,王不弃城。"
萧临渊垂眸看她,睫毛上的冰碴子融成水珠,砸在她发顶:"准。"
七日后的边关大营,云知夏掀开帐帘的瞬间,腐肉的腥气混着雪粒灌进鼻腔。
雪地里横七竖八躺着伤兵,有人的腿烂得只剩白骨,有人的脸肿成紫茄,**声像被冻住的风,断断续续。
"朝廷派个女人来送死?"
刀疤从左眼蔓延到下颌的男人靠在断旗杆上,独眼里映着营火。
云知夏认得他——军中医正陆沉舟。
前世医典里提过这种"寒面医",见惯生死,心比刀冷。
她没接话,转身对身后的烽子打手势。
聋哑老兵立刻比划着召集药童,十多个少年背着药囊从雪堆里钻出来,像一群灰色的小狼。
"拆帐为棚,羊皮覆顶。"云知夏扯下腰间药囊甩给最近的药童,"病患区、观察区、洁净区,用雪堆隔出九道岗。
进出必踏雪水蒸馏液——去井边烧三锅开水,把所有布条煮半个时辰。"
陆沉舟嗤笑:"你当这是太医院?雪地里煮布,能防什么?"
"防手带毒,防布带毒,防器械带毒。"云知夏抄起根银针在火上烤,银白针身很快泛起幽蓝,"古代医家总说'医者手洁',可手再干净,针上的锈、布上的菌,才是杀人的刀。"
话音未落,雪地里传来拖拽声。
阿铁拖着半截残腿爬过来,裤管下的断口裹着发黑的布,每动一下都在雪地上拖出红痕:"医官...我兄弟在那边。
他前儿还能说话,今儿就烧得说胡话了,腿上的烂疮直冒黑水..."
云知夏跟着他走。
雪地上横卧的士兵不过十七八岁,脸烧得通红,左腿从膝盖往下烂成蜂窝,蛆虫在血肉里蠕动。
周围士兵退开两步,有人用袖子捂住嘴。
"取煮沸的羊肠线,酒精棉。"她蹲下来,指尖按在伤兵颈侧,"还有火把。"
陆沉舟抱臂冷笑:"你要在雪地里开膛?"
"开。"云知夏接过药童递来的烧红的小刀,刀尖抵住腐肉边缘,"烂肉不剜,毒入血脉神仙难救。"
刀入肉的瞬间,伤兵发出濒死的惨叫。
云知夏的手稳得像钉进雪地的桩子,腐肉带着黑血被剜下,露出下面新鲜的粉红肌肉。
她用酒精棉反复擦拭,羊肠线穿过皮肤时,血珠溅在雪地上,开出一串红梅。
"按住他。"她头也不抬,"等会要缝血管。"
陆沉舟的独眼眯起。
他见过最狠的军医拿斧头砍断伤腿,却从没见过有人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地里,举着火把当灯,用煮过的线一针针缝肉。
云知夏的眉峰始终没皱,连睫毛上落了雪都顾不上拂,直到最后一针打结,她才抬头:"送观察区,每两个时辰喂一次清热解毒汤。"
三日后黎明,观察区传来惊呼。
云知夏掀帘进去时,那个被她开刀的士兵正抓着药童的手,声音哑得像砂纸:"水...我想喝水。"
全营炸了锅。
伤兵们撑着伤腿往隔离营挪,守岗的士兵拦都拦不住。
陆沉舟站在观察区外,独眼里映着士兵泛红的脸,喉结动了动,到底没说话。
深夜,萧临渊的军帐飘着艾草味。
云知夏捏着银针在他后背游走,针尖刚刺入"命门穴",他便闷哼一声:"五年前...北疆焚村案,我救出个孩子。"
银针微颤。
云知夏记得那桩案子——说是山火,可活下来的村民都中了毒,朝廷压下卷宗,只当意外。
"那孩子跟着我学了三个月医。"萧临渊闭着眼,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后来他说要去找家人,再没回来。
他姓陆。"
云知夏的指尖顿在"心俞穴"上。
帐外风雪呼啸,她突然想起陆沉舟袖中那道焦黑的痕迹——像常年攥着什么纸页。
"若他是仇者..."她低声道,"那这寒瘟,可能冲着你来。"
次日清晨,云知夏踩着齐膝深的雪往军营后山走。
阿铁昨晚带药童查了所有水源,雪样滴药后都是清白,可她总觉得哪里不对。
风越刮越急,她裹紧医袍,忽然觉得喉间发紧。
伸手接住一团夜雾凝成的霜,放在鼻下轻嗅——有股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
"果然。"她取出随身的羊皮纸覆在脸上,拂下些微霜尘,滴入特制药液。
血水在瓷碗里打着转,慢慢从红变黑,又从黑转蓝。
蚀心蛊的变种,她前世在苗疆见过。
但这霜尘里的毒更阴狠——借夜雾为媒,随呼吸入体,怪不得水源查不出。
"有人借天杀人。"她对着山风轻笑,指尖抚过碗沿的蓝,"可天,未必遂他愿。"
山风卷着雪粒打在她脸上。
云知夏抬头望向北边的高崖,那里有个模糊的影子,像尊雪雕。
她看见那影子动了动,袖中露出半卷焦黄的纸页,上面的字迹被风吹得忽隐忽现——"蛊霜式"。
夜雾又起时,云知夏站在新立的隔离营前。
她望着漫山遍野的霜花,摸了摸腰间的药囊,里面装着刚抄好的《风毒辨》。
风卷着雪粒灌进领口,她却觉得心里烧起团火,比护医碑前的更烈。
"明日..."她对着夜雾轻声道,"该让所有人知道,这寒瘟,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