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夏跟着阿灰回到医塾时,烛火已燃到灯芯。
她将《毒症处置案》往案几上一搁,羊皮纸卷便"刷"地弹开,墨迹未干的伤兵日志还带着白天的血锈气。
案头铜灯被夜风吹得摇晃,灯影里浮起萧临渊昏迷时那句含糊的"雪心莲三钱,血蝉衣半分"——这是他每月旧疾发作前必念的药方,从前她只当是痛极胡言,此刻却像根细针,扎得她后颈发紧。
"阿灰,去灶房温壶苦荞茶。"她解下染血的围裙,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锦囊。
那里面藏着前世实验室最后一页未烧尽的纸——神经再生剂的原始配比,边缘还留着火烧的焦痕。
茶盏搁下时,云知夏正将两张纸并排放平。
月光透过窗纸漏进来,照见"雪心莲""血蝉衣""引星砂"几个字在两张纸上重叠,像两柄淬毒的剑。
她的指尖在配比数字上微微发抖——前世的神经再生剂需引星砂一钱调和,而萧临渊念的药方里,这味药赫然写着"三钱"。
"这不是解药......"她喃喃出声,茶盏在案上磕出清脆的响,"是催毒的引子。"
"医官?"阿星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夜露的凉。
这小药童总像团影子似的跟着,此刻正攥着袖口,指节发白,"您...您找我?"
云知夏抬头,见他袖中鼓起个硬邦邦的棱角。"阿星,"她放软声音,"你跟了王爷多少年?"
"从八岁进府,到现在十二年了。"阿星喉结动了动,突然扑通跪下,锈铁盒从袖中掉出,"您问药浴的事...我早该说的。
王爷小时候总发高热,老夫人请了南边的巫医,说要用药浴拔毒。
这些是当年的煎药记录,我藏在柴房梁上......"
铁盒打开时,三十七张泛黄的药单像枯叶般滑落。
云知夏捡起重叠的边角,最早一张的落款刺得她眼睛生疼——永昌十二年冬,靖王府偏院。
再往下翻,每遇雪夜,药单末尾总多一行小字:"温经通络汤加星灰末三钱"。
"星灰末..."她捏起一张药单,对着月光,看见纸背渗着极细的银砂,"是引星砂炼制后的残渣。"
阿星的头抵着青石板:"巫医说星灰末能通经络,可后来王爷每到雪夜就咳血,身上还起青纹......"
云知夏突然站起,药单簌簌落在地上。
她终于明白萧临渊脊背上那些游走的毒纹从何而来——不是战场所染的蚀心蛊,是从十二岁起,每一剂药浴都在往他身体里种"药鼎之基"。
他们拿他当活的药炉,用病痛炼一味能操控人心的毒。
"医官!"
急促的拍门声惊碎了月光。
云知夏刚抓起药箱,便见墨七撞门而入,玄色暗卫服沾着血:"王爷旧疾发作!
军医说...说毒纹漫到心脉了!"
演武棚后的厢房里,萧临渊正攥着床褥发抖。
他本就苍白的脸此刻青得吓人,脊背拱起如弓,一道道青黑纹路正顺着脊椎往心口爬,像无数条蛇在皮下游走。
军医捧着药碗后退,碗里的镇痛汤晃得泼了半地。
"灌下去!"墨七红着眼要夺药碗,却被云知夏截住手腕。
她的指尖按在萧临渊颈动脉上——脉搏快得像擂鼓,却带着种诡异的规律,"这痛不是病,是记忆。
你们压它,只会让它反噬更烈!"
"那怎么办?"墨七的手在抖,"总不能看着他疼死!"
云知夏扯下腰间的银针包,十二枚细针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她将针浸进烈酒,火苗"腾"地窜起三寸高:"用共感针法。
我引他的痛,他醒我的魂。"
"你疯了?"墨七要拦,却见她咬破指尖,血珠滴进瓷碟里的醒神露。
药香混着血气漫开,她抬头时眼底燃着幽光:"蚀心蛊认药魂,我的血里有他药炉的味道。"
银针刺入督脉七穴的瞬间,云知夏听见自己骨头发出的脆响。
针尾开始轻颤,幽蓝微光顺着针身爬进她血管,眼前突然闪过雪夜——青砖铺的偏院,十岁的萧临渊缩在廊下,手里攥着半截断剑。
红衣女童举着药碗笑:"小渊渊喝了这丸药,就能见着阿娘了。"药丸翻转时,她看清上面刻着个"沈"字。
"咳!"云知夏唇角渗出血,银针在她手中震颤如活物。
墨七这才发现她额角全是冷汗,整个人像被抽干了力气,"你...你在吐血!"他扑过去要拔针,却被她反手攥住手腕,指甲几乎掐进肉里。
"别拔!"她的声音像从喉咙里挤出来的,"我看见了...他疼的,和我死的,是同一种药。"
最后一枚针落下时,萧临渊突然发出闷哼,脊背的毒纹竟缓缓退了半寸。
云知夏踉跄着跌坐在地,手中银针"当啷"断裂,血顺着指缝滴在青石板上,开出妖异的花。
"医官!"阿星扑过来要扶,却被她轻轻推开。
她望着萧临渊仍紧攥床褥的手,指节白得近乎透明,又低头看自己手心——方才用炭笔蘸血默绘的毒纹,正随着心跳微微发烫。
窗外传来阿灰的吆喝:"止血散二十斤,清创膏十五坛,金疮药......"
云知夏将断针和血绘纹路收进锦囊,站起身时,炉火正映着她眼底的光:"这些药救得了外伤,可救不了被当成药炉烧了十年的人。"
更漏敲过三更时,她站在廊下,望着夜空中若隐若现的星子。
锦囊里的断针隔着布料戳她掌心,像在催促什么。
她摸了摸腰间的药囊,里面还剩半瓶醒神露——足够支撑她走到巫医梦婆的帐篷。
"阿星,"她转身对守在门口的小药童笑了笑,"帮我看着王爷。
若他醒了......"她顿了顿,"告诉他,这次换我给他当药引。"
月移星转,云知夏的身影消失在山道尽头。
她手中的锦囊微微发烫,里面除了断针和血绘纹路,还有个被血浸透的纸团——那是她方才在烛火下匆匆写下的新针法:以身为炉,以血为引,破十年药鼎之局。
山风卷着药香掠过医塾,案几上的《毒症处置案》被吹开新的一页,墨迹未干的字迹在月光下泛着幽光:"蚀心蛊者,非虫非毒,乃药魂所铸。
破局之法......"
远处,一顶挂着药铃的帐篷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檐角的铜铃被风吹得轻响,像是在应和什么。
她将《毒症处置案》往案几上一搁,羊皮纸卷便"刷"地弹开,墨迹未干的伤兵日志还带着白天的血锈气。
案头铜灯被夜风吹得摇晃,灯影里浮起萧临渊昏迷时那句含糊的"雪心莲三钱,血蝉衣半分"——这是他每月旧疾发作前必念的药方,从前她只当是痛极胡言,此刻却像根细针,扎得她后颈发紧。
"阿灰,去灶房温壶苦荞茶。"她解下染血的围裙,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锦囊。
那里面藏着前世实验室最后一页未烧尽的纸——神经再生剂的原始配比,边缘还留着火烧的焦痕。
茶盏搁下时,云知夏正将两张纸并排放平。
月光透过窗纸漏进来,照见"雪心莲""血蝉衣""引星砂"几个字在两张纸上重叠,像两柄淬毒的剑。
她的指尖在配比数字上微微发抖——前世的神经再生剂需引星砂一钱调和,而萧临渊念的药方里,这味药赫然写着"三钱"。
"这不是解药......"她喃喃出声,茶盏在案上磕出清脆的响,"是催毒的引子。"
"医官?"阿星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夜露的凉。
这小药童总像团影子似的跟着,此刻正攥着袖口,指节发白,"您...您找我?"
云知夏抬头,见他袖中鼓起个硬邦邦的棱角。"阿星,"她放软声音,"你跟了王爷多少年?"
"从八岁进府,到现在十二年了。"阿星喉结动了动,突然扑通跪下,锈铁盒从袖中掉出,"您问药浴的事...我早该说的。
王爷小时候总发高热,老夫人请了南边的巫医,说要用药浴拔毒。
这些是当年的煎药记录,我藏在柴房梁上......"
铁盒打开时,三十七张泛黄的药单像枯叶般滑落。
云知夏捡起重叠的边角,最早一张的落款刺得她眼睛生疼——永昌十二年冬,靖王府偏院。
再往下翻,每遇雪夜,药单末尾总多一行小字:"温经通络汤加星灰末三钱"。
"星灰末..."她捏起一张药单,对着月光,看见纸背渗着极细的银砂,"是引星砂炼制后的残渣。"
阿星的头抵着青石板:"巫医说星灰末能通经络,可后来王爷每到雪夜就咳血,身上还起青纹......"
云知夏突然站起,药单簌簌落在地上。
她终于明白萧临渊脊背上那些游走的毒纹从何而来——不是战场所染的蚀心蛊,是从十二岁起,每一剂药浴都在往他身体里种"药鼎之基"。
他们拿他当活的药炉,用病痛炼一味能操控人心的毒。
"医官!"
急促的拍门声惊碎了月光。
云知夏刚抓起药箱,便见墨七撞门而入,玄色暗卫服沾着血:"王爷旧疾发作!
军医说...说毒纹漫到心脉了!"
演武棚后的厢房里,萧临渊正攥着床褥发抖。
他本就苍白的脸此刻青得吓人,脊背拱起如弓,一道道青黑纹路正顺着脊椎往心口爬,像无数条蛇在皮下游走。
军医捧着药碗后退,碗里的镇痛汤晃得泼了半地。
"灌下去!"墨七红着眼要夺药碗,却被云知夏截住手腕。
她的指尖按在萧临渊颈动脉上——脉搏快得像擂鼓,却带着种诡异的规律,"这痛不是病,是记忆。
你们压它,只会让它反噬更烈!"
"那怎么办?"墨七的手在抖,"总不能看着他疼死!"
云知夏扯下腰间的银针包,十二枚细针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她将针浸进烈酒,火苗"腾"地窜起三寸高:"用共感针法。
我引他的痛,他醒我的魂。"
"你疯了?"墨七要拦,却见她咬破指尖,血珠滴进瓷碟里的醒神露。
药香混着血气漫开,她抬头时眼底燃着幽光:"蚀心蛊认药魂,我的血里有他药炉的味道。"
银针刺入督脉七穴的瞬间,云知夏听见自己骨头发出的脆响。
针尾开始轻颤,幽蓝微光顺着针身爬进她血管,眼前突然闪过雪夜——青砖铺的偏院,十岁的萧临渊缩在廊下,手里攥着半截断剑。
红衣女童举着药碗笑:"小渊渊喝了这丸药,就能见着阿娘了。"药丸翻转时,她看清上面刻着个"沈"字。
"咳!"云知夏唇角渗出血,银针在她手中震颤如活物。
墨七这才发现她额角全是冷汗,整个人像被抽干了力气,"你...你在吐血!"他扑过去要拔针,却被她反手攥住手腕,指甲几乎掐进肉里。
"别拔!"她的声音像从喉咙里挤出来的,"我看见了...他疼的,和我死的,是同一种药。"
最后一枚针落下时,萧临渊突然发出闷哼,脊背的毒纹竟缓缓退了半寸。
云知夏踉跄着跌坐在地,手中银针"当啷"断裂,血顺着指缝滴在青石板上,开出妖异的花。
"医官!"阿星扑过来要扶,却被她轻轻推开。
她望着萧临渊仍紧攥床褥的手,指节白得近乎透明,又低头看自己手心——方才用炭笔蘸血默绘的毒纹,正随着心跳微微发烫。
窗外传来阿灰的吆喝:"止血散二十斤,清创膏十五坛,金疮药......"
云知夏将断针和血绘纹路收进锦囊,站起身时,炉火正映着她眼底的光:"这些药救得了外伤,可救不了被当成药炉烧了十年的人。"
更漏敲过三更时,她站在廊下,望着夜空中若隐若现的星子。
锦囊里的断针隔着布料戳她掌心,像在催促什么。
她摸了摸腰间的药囊,里面还剩半瓶醒神露——足够支撑她走到巫医梦婆的帐篷。
"阿星,"她转身对守在门口的小药童笑了笑,"帮我看着王爷。
若他醒了......"她顿了顿,"告诉他,这次换我给他当药引。"
月移星转,云知夏的身影消失在山道尽头。
她手中的锦囊微微发烫,里面除了断针和血绘纹路,还有个被血浸透的纸团——那是她方才在烛火下匆匆写下的新针法:以身为炉,以血为引,破十年药鼎之局。
山风卷着药香掠过医塾,案几上的《毒症处置案》被吹开新的一页,墨迹未干的字迹在月光下泛着幽光:"蚀心蛊者,非虫非毒,乃药魂所铸。
破局之法......"
远处,一顶挂着药铃的帐篷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檐角的铜铃被风吹得轻响,像是在应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