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太常寺(上)-《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元宝拎着大包小裹,跟随着王玉瑱回到内院,放下包裹后便退回到月亮门外,这里不是他该待的地方。

  而慕荷和春桃晚杏正给院子里的秋菊浇水。

  “郎君又出去买些什么回来呀?”慕荷放下水瓢,好奇问道。

  “给你们买的一些小首饰。”

  说完,王玉瑱又吩咐外面的元宝:“把料子送我书房去。”

  “好的公子。”

  王玉瑱又从大包小裹里,拿出点心盒子,递给春桃:“拿着,和晚杏一起分着吃吧,你们两个馋丫头。”

  春桃接过点心,撇了撇嘴,便和晚杏溜回自己的屋子,光明正大的偷懒去了。

  慕荷替玉瑱理了理衣带,柔声道:“哪家公子能像你一样,对丫鬟这么好的。”

  王玉瑱握了握慕荷的柔荑,温柔解释道:“都是年纪轻轻便离家的少女,我也只能偶尔照看一二,剩下的还是要靠你这个夫人关照~”

  慕荷红着脸,给了王玉瑱一个风情万种的眼神:“郎君就知道打趣妾身!”

  “对了玉郎,你出去那会,礼部的小吏来人,将你的官服送了过来。”

  王玉瑱一愣,他都快忘了自己是太常丞这件事了。

  “走,给本官宽衣,让你看看你家官老爷威不威风!”

  “妾遵命,官老爷大人~”

  只是见到太常丞这件衣裳后,王玉瑱不管慕荷说什么,他都不想换了。

  “怎么是绿色的…拿走吧慕荷,我不想穿了…”

  慕荷不知道为什么前一秒还兴致勃勃的王玉瑱,为何见到官服就变得嫌弃起来了?

  “玉郎,这官服挺好的呀,妾都照着公子平时的常服改过了,很合身的,料子也是上等的。”

  “而且公子肤色偏白,穿绿色官服不会显黑,反而玉郎衬得这官服更贵气呢。”

  王玉瑱皱眉道:“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

  说着话的同时,王玉瑱还用古怪的眼神看了看慕荷。

  慕荷摸摸自己的脸颊,也没有东西呀。

  “而是什么呀玉郎?”

  王玉瑱摇摇头:“没什么没什么,你真想看我穿吗?”

  慕荷点点头:“当然了,哪要是大了或者长了,妾还得赶紧改了呢。”

  王玉瑱这才不情不愿的换上这身绿色官服。

  慕荷瞧着眼前的玉郎换上官服,自是一股威仪不说,同时又是贵气逼人。

  “看吧玉郎,妾说过的,这身官服玉郎穿上保准俊俏!”

  慕荷又拨弄了两下官服,不满意道:“嗯…袖子还是太宽了些,要再改一下才好。”

  王玉瑱巴不得赶紧脱下来:“那现在改吧,这就脱下来,我去母亲那看看。”

  “不行不行,母亲特意吩咐妾,一定要郎君穿上官服,过去请安呢。”

  没辙,王玉瑱只能摆着臭脸,带着晚杏去东跨院请安。

  晚杏看着走在前面不苟言笑的王玉瑱,不自觉出声道:“公子,您穿这身官服真好看。”

  “好看吗?本公子只觉得自己像只绿蛤蟆!”

  晚杏闻言忍不住笑出声:“哈哈哈…哪有这么说自己的公子!”

  过了影壁几步路便来到东跨院,只见这里的丫鬟们正准备收衣服,天气阴沉的厉害。

  丫鬟们放下手里活计,齐声道:“见过二公子。”

  “嗯,你们忙你们的,我去给母亲请安。”

  王玉瑱走后,丫鬟们窃窃私语道:“呀,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二公子穿官服呢,真是好看!”

  “可不是呢,之前大公子也在朝中任职,也是很有威严呢。不过大公子相貌比起二公子还是差上一些的…”

  杜氏身边的大丫头雨露走出来,出声呵斥众人:“活都干完了,不累是吗?要不要再给你们找点事做?”

  “雨露姐我们错了…”

  “雨露姐我们不敢了…”

  丫鬟们齐声讨饶,雨露这才罢休。

  正房内,杜氏正核对着管家送上来的账本,王玉瑱掀帘而入道:“娘,儿给母亲请安。”

  杜氏见到一身碧绿官服的王玉瑱,喜不自胜,将账本合上道:“二郎,快起身。”

  随即杜氏直接上手,摸摸肩膀,摸摸前胸后背,才出声道:“慕荷的手真巧,这官服改的正正好好。”

  “她说袖子有点宽,还要再收一点。”

  杜氏闻言笑了笑:“你就说娘说的,不用改了,官服的袖口就是要宽大一些,以后你就明白为何如此了。”

  “走,娘带着你去你爹那转一圈。”

  王玉瑱觉得自己此刻就像过年买了件新衣服,自己老妈硬拉着自己到处显摆的感觉。

  “娘,要不算了吧,爹可能正忙着呢。”

  “他忙个屁,走,娘带你去。”

  王玉瑱只能无奈的跟着杜氏来到书房这边。

  书房里,王珪也刚从魏征那回来不久,刚写完折子,杜氏便带着玉瑱进来了。

  “爹,孩儿给父亲请安。”

  王玉瑱看着一身墨绿官袍的王玉瑱,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太常丞这个位置不高不低,只要你不惹祸这位置很安稳。”

  “孩儿知道了。”

  杜氏见王珪说了一堆话,也不提她最想听的,便主动道:“夫君,你不觉得二郎这身官服穿在身上,有什么不同吗?”

  王珪仔细瞧了瞧:“有何不同?官服也没发错。”

  杜氏冷冷的白了一眼,见父子俩好像还有事要说,便主动离开了。

  王珪给玉瑱亲自倒了杯茶说道:“今天,为父把那封信交给魏征了,并且也上了折子。”

  王玉瑱没喝那个口味太重的茶,只点头道:“那兴平县那边的粮食应该还能坚持一二。”

  王珪诧异的看了眼王玉瑱,心想自家二郎还挺心系百姓。

  “明早卯时点卯,别迟到。”

  王玉瑱苦着脸道:“儿知道了。”

  “在太常寺你有两位上官,分别是太常卿温彦博,和太常少卿祖孝孙。”

  “一个正三品,一个正四品上。此二人皆是正人君子,到了那有什么不懂的尽可请教上官,那温彦博也是为父的多年好友。”

  老父亲还是担心自己的儿子闯祸,毕竟‘王玉瑱’还真是战绩可查。

  “放心吧爹,那没事的话儿告退了?”

  “去吧,早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