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君臣父子-《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庆功宴那喧嚣刺耳的欢声笑语,如同附骨之蛆,一路缠绕着李承乾,直至他踏回东宫那沉重而寂静的门扉。

  当最后一名侍女躬身退下,将书房的门轻轻掩上后,他脸上那强撑了一晚的、如同面具般的笑意瞬间崩塌,化作一片骇人的铁青。

  胸膛剧烈起伏,压抑了整晚的怒火、屈辱、不甘如同火山般轰然爆发!

  他猛地一挥袖,将紫檀木书案上那方珍贵的端砚狠狠扫落在地,墨汁四溅,如同他心中淋漓的污血。

  紧接着,笔架、笔洗、镇纸、摊开的书卷……所有触手可及的东西,都成了他发泄的对象,被狂暴地砸向墙壁、地面,顷刻间,原本雅致整洁的书房已是一片狼藉,充斥着破碎的声响和弥漫的墨臭。

  贴身太监四喜吓得脸色惨白,浑身抖如筛糠,既恐惧于太子的盛怒,又心疼这些价值连城的物件。

  他跪在角落,直到太子动作稍停,扶着书案剧烈喘息时,才猛地想起什么,连滚爬爬地从怀中掏出一物,双手颤抖着高举过头,声音带着哭腔:

  “殿……殿下息怒!您、您看看这个!这是西市新出的稀罕物,叫……叫折扇,开合自如,风雅得紧!奴才瞧着新奇,特意寻来献给殿下赏玩,或许……或许能解解闷……”

  他手中捧着的,赫然是一柄制作精良、紫竹为骨的折扇,绢面上还绘着淡淡的山水,正是如今风靡长安的“清风集”出品。

  然而,盛怒中的李承乾哪里听得进这些?

  他甚至没有低头去看那折扇究竟是何模样,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任何试图平息他怒火的东西都显得格外刺眼。

  他猛地一把夺过那柄精致的折扇,看也不看,双手握住扇骨两端,用尽全身力气狠狠一掰!

  “咔嚓!”一声脆响,坚韧的紫竹扇骨应声而断!

  紧接着,他如同疯魔般,粗暴地将那绘着山水的素白绢面撕扯成无数碎片,连同断裂的扇骨,一股脑地狠狠扔进了旁边烧得正旺的炭盆里!

  火焰猛地蹿高了一下,贪婪地吞噬着那些残骸,绢布迅速焦黑卷曲,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如同某种美好事物被无情摧残时发出的哀鸣。

  “滚!都给孤滚出去!”李承乾双目赤红,指着门口,对着四喜和闻声赶来、却不敢入内的其他宫人嘶声咆哮,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扭曲变形。

  四喜连滚爬爬地退了出去,书房内再次只剩下李承乾一人,以及满地狼藉和炭盆中那点迅速化为灰烬的“风雅”。

  剧烈的动作牵动了他的右腿,一阵钻心的、熟悉的刺痛猛地传来,让他不由自主地踉跄了一下,伸手死死按住了大腿。

  他低头,看向自己那条日渐不良于行、在盛大宴会中只能勉强支撑、甚至需要暗中倚靠才能站稳的右腿,眼中的怒火非但没有熄灭,反而燃得更旺,几乎要喷薄而出!

  凭什么?!凭什么孤生来就是嫡长子,却要承受这残躯之苦?!

  凭什么孤兢兢业业、恪守礼法,却要被当众训斥、被无视冷落?!

  凭什么那些弟弟们可以风光受封,得到父皇的赞赏与肥美的封地,而孤这个名正言顺的太子,却像个戏子一样,只能在一旁强颜欢笑?!

  腿疾的疼痛与心灵的创伤交织在一起,如同毒液般腐蚀着他的理智。

  炭盆的火光在他扭曲的脸上跳跃,映出一双充满了怨恨、偏执与几近疯狂的眼睛。

  他死死盯着那跳跃的火焰,仿佛在其中看到了自己摇摇欲坠的储君之位,看到了弟弟们得意的笑脸,看到了父皇那双越来越冷淡的眼眸……

  “啊——!”一声压抑不住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低吼,终于从他喉咙深处迸发出来,在空旷而凌乱的书房中回荡。理智的弦,在今夜,已然绷到了极限。

  ……

  庆功宴的喧嚣与烈酒余韵,随着李世民踏入立政殿而渐渐消散。

  长孙皇后早已备好温水和醒酒汤,亲自伺候着他梳洗,褪去那一身沾染了酒气与烟火的龙袍。

  待李世民换上舒适的常服,靠在软榻上缓着酒意时,长孙皇后从宫人手中接过一个狭长的锦盒,含笑呈到他面前。

  “陛下,今日得了件新奇物事,特献与陛下赏玩。”她声音温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神秘。

  李世民接过锦盒,打开一看,眼中不由闪过一丝讶异。

  里面躺着一柄折扇,形制与他近日在臣子手中见过的类似,但用料却截然不同。

  扇骨并非寻常紫竹,而是泛着幽深光泽的极品乌木,触手温润沉实,上面以金丝嵌出细微的龙纹,精致非凡。

  扇面也不是素绢,而是某种罕见的冰蚕丝织就,薄如蝉翼,却又韧性十足,其上以工笔淡彩绘着万里江山图,气象恢宏。

  “哦?此扇倒是别致。”李世民拿起折扇,入手的分量和质感便知非同一般。

  长孙皇后浅笑着为他演示:“陛下,此物名为折扇,如此握住,手腕轻轻一抖便可展开。”她做了个示范。

  李世民学着她的样子,手腕微动,只听得“唰”的一声清响,扇面应声展开,乌木金纹衬着淡雅江山,在宫灯下流光溢彩,一股沉稳华贵又不失风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轻轻摇动,微风拂面,竟真的觉得自己方才宴席上的燥热和酒意都被驱散了几分,仿佛连身上都多了几分文人墨客的清贵之气。

  “妙!果然妙哉!”李世民不由抚掌称赞,爱不释手地把玩着,“皇后从何处寻得如此巧思奇物?朕看近日长安风靡此物,却无一把能及此扇之万一。”

  长孙皇后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