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诗仙的醒悟-《快穿:从火影开始修覆意难平》

  清晨的雾还没散尽,李白已经坐在了那块老石头上。

  他面前摊着几张纸,墨迹未干,字迹却比前几日稳得多。他自己看了两眼,忽然笑了一声,声音不大,像是自个儿跟自个儿较劲。

  星玄从泉边走过来,手里拎着个竹筒,里面晃着半筒灵泉水。他没说话,靠树站着,就那么看着李白一页页翻自己写的诗。

  “你这眼神,像在审犯人。”李白头也不抬。

  “你翻得挺认真,像在挖坟。”星玄拧开竹筒喝了一口,“昨天写的三首,你已经看了八遍了。”

  李白没接话,手指停在《月下独酌》那一行上。他盯着“举杯邀明月”这几个字,看了足足半分钟,忽然说:“这诗……不是我写的。”

  星玄眉毛一挑:“那你昨晚是代笔?”

  “我是说,”李白把纸轻轻放下,“以前我也写‘举杯’,但那是为了装潇洒。现在这句,是我真觉得月亮挺寂寞的,想喊它喝一杯。”

  他抬头,眼神清亮,“以前写诗,是想让别人记住我。现在写,是怕忘了我自己。”

  星玄没笑,也没点头,只是把竹筒递过去:“喝点?”

  “又来?”李白摆手,“你这水喝多了,梦里全是小孩唱歌,烦死了。”

  “那是灵汐在清心。”星玄把竹筒塞进他手里,“你昨晚又梦见金殿了吧?高力士捧砚,杨国忠递状子,玄宗坐在上面不说话。”

  李白一愣,手一抖,水差点洒了。

  “你怎么知道?”

  “你翻身的时候喊了三声‘冤’,还踹了我一脚。”星玄揉了揉小腿,“梦里演得挺投入,台词都背熟了。”

  李白讪笑两声,低头灌了口灵泉水。水一入喉,他眉头猛地一皱,像是被什么扎了一下,随即整个人一震,眼神更亮了。

  “你这水……是不是掺了清醒剂?”

  “掺了点山风。”星玄接过空竹筒,“还有昨天灵汐偷偷加的‘顿悟催化剂’。”

  “那玩意儿靠谱吗?”

  “她说能让人‘突然想通很多事’。”星玄耸肩,“比如你现在,是不是突然觉得以前写的诗,有一半是废话?”

  李白沉默了。

  他慢慢把那叠诗稿翻到最底下,抽出一卷泛黄的纸。那是他早年在长安写的应酬诗,什么“玉阶生白露”“金殿焚香静”,词藻华丽,一句真心话没有。

  他盯着看了许久,忽然笑了。

  “你说,这些诗要是能说话,会不会先骂我一顿?”

  “估计会。”星玄靠在树上,“它们陪你装了这么多年贵人,结果你连自己都不认得。”

  李白没反驳。他把那卷诗摊在膝上,一根火折子“啪”地点着了。

  火苗蹿上来,他没急着烧,而是看着火焰映在纸上的字,像是在跟老朋友道别。

  “我以前觉得,诗是敲门砖,是往上爬的梯子。”他轻声说,“写给贵妃的,得让她开心;写给权臣的,得让他们觉得我懂规矩;写给皇帝的,得显得我忠心耿耿。”

  火舌舔上第一行字,墨迹开始卷边。

  “可现在……我连酒都不想喝了,还留着这些假话干嘛?”

  纸页一点点化成灰,飘在空中,像一群褪色的蝴蝶。

  星玄没拦他,也没说话。他知道,有些东西,烧了才叫真的放下。

  火灭了,李白手里还捏着一角没烧完的纸,上面写着“云想衣裳花想容”。

  他盯着那句看了很久,忽然问:“这句……是不是也该烧了?”

  星玄蹲下来,从灰堆里捡起那半张纸,指着那行字:“这句不假,它美。但它不是你的诗,是贵妃的壳。”

  李白一怔。

  “壳?”他喃喃道。

  “对。”星玄抬手指了指溪边。

  灵汐正蹲在石头上,用几片发光的碎屑在石头上拼字。拼的正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她没用笔,也没用墨,可那几个字亮得像星子落在地上。

  “你看,”星玄说,“她拼的这句,没人要求她写,没人给她赏钱,可它自己会发光。”

  李白看着那行字,眼神一点点沉下去,又一点点亮起来。

  “所以……诗不是给别人看的?”

  “诗是自己心里的话。”星玄站起身,“别人爱不爱看,传不传得出去,那是后话。但你要是连自己都不信,写出来的东西,烧了都嫌脏灰。”

  李白没再说话。

  他把那半张纸也扔进灰堆,轻轻踩灭了最后一点火星。

  然后他起身,走到自己写的新诗前,一张张收起来,整整齐齐叠好。

  “这些……我不想烧。”

  “那就留着。”星玄说,“但你想好放哪儿没?”

  “带在身上?”李白想了想,“可万一丢了呢?”

  “或者被人抢了,拿去当贡品?”星玄笑了笑,“就像你那些应酬诗,最后都进了权贵的书房,当摆设。”

  李白皱眉:“那你说放哪儿?”

  星玄没答,而是从怀里掏出那块银质怀表,轻轻一按。

  表盖弹开,一道银光在空中划出个门的形状。

  “这儿。”他说,“空间够大,还能保鲜。”

  李白愣了:“你这怀表……还能存诗?”

  “不仅能存,还能养。”星玄走进光门,示意他跟上,“你那些真诗,有灵气,放外面风吹日晒,容易钝。放这儿,像泉水养鱼,越养越活。”

  李白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进去了。

  灵泉空间里雾气缭绕,中央一池灵泉泛着微光。岸边有座小书阁,木头是星玄从宝可梦世界带回来的“千年橡”,防潮防虫还自带静音结界。

  李白把诗稿放进书阁的架子上,动作很轻,像是放什么易碎的东西。

  “就这么放着?不会坏?”

  “坏不了。”星玄关上柜门,“反而会越陈越香。你以后写的,都可以往这儿放。”

  李白站在书阁前,看了一会儿,忽然说:“我以前……最怕被人忘了。”

  “现在呢?”

  “现在……”他笑了笑,“我觉得,只要我还记得自己是谁,诗就在。”

  星玄点头:“那就行了。”

  李白转过身,忽然盯着他:“你到底是谁?一个能变出仙府的怀表,一个会发光的小姑娘,还有这能洗髓伐骨的水……你们不是普通人。”

  星玄没回避他的目光:“我们不是。”

  “那你图什么?”李白直视着他,“帮我写诗?救我?还是……把我当个试验品?”

  星玄沉默了几秒,然后说:“我图的是,别再看见有人把自己的心,写成别人的壳。”

  李白一震。

  “我见过太多人,为了名、为了利、为了活下去,把自己的真心一层层盖住。”星玄声音很平,“最后连自己都不认得。你要是就这么被权贵逼着写一辈子应酬诗,那才叫浪费。”

  李白低下头,看着自己还在发烫的手指。

  “所以……你们帮我,不是为了让我当什么诗仙?”

  “诗仙不诗仙,不重要。”星玄说,“重要的是,你写的诗,是你自己。”

  李白站在那儿,好久没动。

  最后,他深吸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什么重担。

  “那……以后我写的诗,都放这儿?”

  “随你。”星玄合上怀表,“但记住,这儿不是藏诗的地方,是养诗的地方。你要是哪天又想写‘云想衣裳’了,它可不会帮你发光。”

  李白笑了:“那我尽量不写。”

  他走出空间,站在山崖边,风吹得衣角哗哗响。

  星玄跟出来,看了他一眼:“想通了?”

  “想通了。”李白望着远处的云,“诗不是剑,也不是梯子。它是条河,从心里流出来,流到哪儿算哪儿。”

  星玄没说话,只是摸了摸怀表。

  表盘轻轻震了一下,一行小字在内部闪过:【李白诗心修正度 35%】。

  风过林梢,灵汐从树上跳下来,手里捏着一张新折的纸鹤。

  她把纸鹤放在李白刚写的《山居秋暝》上,轻轻一吹。

  纸鹤飞起来,绕着诗稿转了一圈,突然炸成一片星屑,洒在字上。

  刹那间,整首诗亮了一下,像是被什么唤醒了。

  李白看着那光,没说话,只是深深吸了口气。

  他第一次觉得,山风是有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