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队那句“营地不远了”,如同在疲惫的旅人心中点燃了一簇希望的火苗。孩子们咬紧牙关,拖着灌了铅般的双腿,向着更高处那片被夕阳染成金红的林间空地发起最后的冲刺。当杨阳手中那面始终不曾倒下的班旗终于率先冲出一片密林,一片相对开阔、地势平坦的营地豁然出现在眼前时,压抑不住的欢呼声瞬间爆发开来!
“哇!终于到了!”
“营地!我们的营地!”
“累死我啦!我的床在哪里?!”胖哥孙野几乎是瘫倒在地上,发出劫后余生般的呻吟,但他的小眼睛里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营地坐落在黑山山腰一处背风的缓坡上,周围是高大苍翠的松树和杉木,形成天然的屏障。地面相对平整,铺着厚厚的松针和落叶,踩上去软软的。几块巨大的岩石散落其间,像是天然的桌椅。夕阳的余晖穿过高大的树冠,将整个营地笼罩在一片温暖而朦胧的金红色光晕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松脂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
“干得漂亮!小勇士们!”金领队洪亮的声音带着由衷的赞许,“你们成功征服了第一阶段的挑战!这里就是我们今晚的家了!”他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指了指营地边缘堆放整齐的一堆物资,“看,登山处提供的补给已经送到了!米、油、盐、蔬菜、还有一点肉!再加上你们自己带的干粮,今晚我们就能吃上热乎乎的自己做的饭了!”
“耶!自己做饭!”孩子们再次欢呼起来,一路的疲惫仿佛被这新的期待冲淡了不少。想到热腾腾的饭菜和温暖的篝火,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但是!”欧阳老师温和却清晰地接过话头,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家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建起来!饭也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做!这才是真正的锻炼!现在,我们需要分工合作!”
“对!”金领队接口道,开始利落地分配任务,“营地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搭帐篷,安顿下来!第二,拾柴火,准备生火做饭!第三,打水,清洗食材!欧阳老师和我负责总体协调和安全指导,具体工作,要靠你们自己!”
他迅速扫视着这群跃跃欲试的孩子:“杨阳!”
“在!”杨阳立刻站直,班旗依旧握在手中。
“你作为班长,统筹全局!负责帐篷搭建小组!清点帐篷数量,合理分配人手和位置!”
“是!保证完成任务!”杨阳的声音斩钉截铁。
“何大力!”
“到!”体育委员挺起胸膛。
“你负责拾柴火小组!带几个体力好的同学,在营地附近安全区域内收集干燥的树枝!记住,安全第一!只捡地上的枯枝,不要折树上的活枝!要粗细搭配!”
“明白!”何大力用力点头。
“艾克、艾雪!”金领队的目光落在兄妹俩身上。
艾克和艾雪立刻站好,眼神专注。
“你们俩,加上孟繁志,”金领队指了指老夫子,“你们三个负责后勤保障!孟繁志熟悉书本知识,负责协助规划营地布局和检查物资!艾克艾雪,你们心思细,动作也麻利,等杨阳他们搭好帐篷,你们负责整理内务!另外,最重要的任务——等柴火和水到位,你们负责清洗蔬菜,准备食材!今晚的饭能不能吃上,就看你们切菜的手艺了!”
“收到!”艾克沉稳地点头。
“好的!”艾雪的声音清脆悦耳。
“领队放心,后勤保障,重中之重,在下必当尽心竭力!”孟繁志扶了扶眼镜,一脸郑重。
“剩下的同学,灵活支援!包雷、孙野、李思思、张小雨,你们听从杨阳和何大力的调遣!记住,安全第一,互相帮助!”金领队最后强调。
任务明确,孩子们立刻像上了发条的小机器人,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
搭帐篷:筑起临时的家
杨阳立刻展现出班长的组织才能。他先跑到物资堆旁,快速清点帐篷。登山处提供的帐篷有几种规格:几顶四人帐,一顶稍小的两人帐,还有一顶明显是为老师准备的单人帐(更专业一些)。
“同学们!”杨阳大声招呼,“帐篷在这里!四人帐我们男生住!包雷、何大力、孙野,你们三个和我一顶!孟繁志、还有…(他快速扫视)…嗯,刚好,你们仨加上我,一顶四人帐!”
老夫子孟繁志立刻应道:“善!”
包雷和胖哥也点头:“没问题!”
“女生这边,”杨阳看向李思思和张小雨,“你们俩一顶四人帐,空间足够宽敞舒适!”
“太好啦!”李思思和张小雨开心地拍手。
“欧阳老师,这是您的单人帐。”杨阳恭敬地把那顶更专业的帐篷递给欧阳老师。
“谢谢杨阳,安排得很合理。”欧阳老师赞许地点头。
最后,杨阳拿起那顶小巧的双人帐,目光自然地落在艾克和艾雪身上。帐篷不大,刚好适合两人。他没有任何犹豫,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艾克,艾雪,这顶小的两人帐,你们俩住,正好。”他的语气平常得像在分配文具。
“嗯。”艾克点点头,走过去接过了帐篷包。
“谢谢班长。”艾雪也甜甜一笑。
周围的同学们对此毫无异议,甚至觉得理所当然。胖哥孙野还打趣道:“艾克艾雪住小帐篷,团团圆圆也有地方放啦!”引得大家一阵善意的笑声。金领队在一旁看着,虽然心里再次掠过一丝“这兄妹俩真是特别”的念头,但这次他只是会心一笑,并未多言。欧阳老师更是早已习惯。
帐篷分配完毕,真正的挑战才开始。打开帐篷包,取出各种杆子、地钉、篷布,对于这群十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个复杂的“工程”。说明书上的图示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手忙脚乱。
“哎呀!这根杆子插哪里?”
“地钉!地钉要敲进去吗?怎么敲?”
“这个篷布角怎么固定不住啊?”
男生们的四人帐区域一片“哀嚎”。
杨阳作为组长,额头也冒了汗。他努力回忆着之前看过的搭帐篷视频,对照着说明书。“别慌!先铺开内帐!对,就是这块有纱网的!包雷,你拉住那个角!何大力,你拿那根最长的杆子,穿进这个布套里!孙野,你帮忙撑住这边!”他大声指挥着,虽然自己也有点懵,但那份责任感和镇定感染着大家。
老夫子孟繁志没有直接参与搭建,但他拿着那本《野外生存实用手册》,在旁边踱步观察,不时推推眼镜,用他那特有的腔调指点:“杨阳同学,此杆应穿行于彼布套之中,方能形成穹顶结构…孙野同学,地钉需以四十五度角斜插入土,方能受力稳固…”虽然有时显得有点迂腐,但关键时刻还真能点出要点。
女生这边,李思思和张小雨的四人帐空间大,零件更多,两人看着一堆东西有点手足无措。欧阳老师走过去,温和地指导:“思思,小雨,别急。我们先找出内帐,铺平。看,这四个角有金属环,是用来固定杆子的…”
金领队则像个救火队员,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哪里卡壳就去哪里点拨一下:“小伙子,杆子要弯曲,对,像弓一样!”“地钉用石头砸进去,别用手!”“姑娘们,外帐的门厅方向要对着背风面!”
而艾克和艾雪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选择了一块相对平整、靠近一块大岩石(可以挡风)的地方。艾克放下帐篷包,艾雪默契地拉开拉链,两人分工明确。
艾克主要负责撑杆。他仔细辨认着不同长度的杆子,按照说明书和颜色标记,动作沉稳地将一根根杆子穿进内帐的布套中。虽然左臂受伤不便用力,但他巧妙地用膝盖和身体配合,将杆子弯曲到位,卡入底部的卡槽。他的动作不快,但非常精准,几乎没有返工。
艾雪则负责铺设和固定。她仔细地将内帐铺平,在艾克穿好杆子后,她迅速地将内帐的四个角用地钉牢牢固定在地面上。她的小手握着石头敲打地钉的动作,熟练得让人惊讶,力度恰到好处。接着是外帐,她仔细地覆盖在内帐上,将所有的挂钩和防风绳一一扣紧、拉直、用地钉固定。她动作麻利,眼神专注,像在完成一件精密的艺术品。
两人几乎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艾克撑起一根杆子,艾雪就知道该去固定哪个角;艾雪拉紧一根防风绳,艾克就默契地递上地钉。他们的配合行云流水,仿佛经过千百次的演练。夕阳的金辉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那顶迅速成型、小巧而稳固的双人帐篷上。团团和圆圆被暂时放在旁边一块干净的石头上,蓝色的领结和粉色的蝴蝶结安静地“注视”着主人默契的协作。
当其他小组还在跟帐篷“搏斗”时,艾克和艾雪的小帐篷已经稳稳地立在了营地上。篷布绷得紧紧的,防风绳拉得笔直,在渐起的晚风中纹丝不动。
“哇!艾克艾雪,你们的帐篷搭得好快!好漂亮!”李思思和张小雨羡慕地看过来。
“厉害啊!”连正在跟地钉较劲的包雷也忍不住赞叹。
杨阳看了一眼,眼中也闪过佩服,随即对自己小组喊道:“加把劲!我们也不能落后!”
金领队看着那顶最先立起来的、堪称完美的小帐篷,再看看那对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兄妹,忍不住对身边的欧阳老师低声感叹:“欧阳老师,我现在是真信了,他们俩…大概真的共用了一个脑子。这默契,神了!”
欧阳老师看着艾克正小心地把团团圆圆抱进帐篷,艾雪则在整理内帐的防潮垫,脸上露出温柔而自豪的笑容:“是啊,他们是彼此最完美的搭档。”
拾柴与打水:为篝火与晚餐奠基
就在帐篷搭建如火如荼进行时,何大力带领的拾柴小分队也出发了。成员有包雷、胖哥孙野(虽然体力消耗大,但捡柴不需要太多攀爬),还有主动请缨的李思思和张小雨(她们想为集体出力)。
“记住金领队的话!只捡地上的枯枝!粗的细的都要!粗的耐烧,细的引火!”何大力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一边走一边叮嘱,“注意脚下,别被树根绊倒!看到可疑的蘑菇、果子,千万别碰!”
“放心吧大力!”包雷应道,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地面。
“粗的…粗的…”胖哥孙野念念有词,努力弯腰捡起一根粗壮的枯枝,虽然累,但干劲十足。
“哇!这里好多小枯枝!”李思思和张小雨像发现宝藏一样,蹲在地上,仔细地捡拾着干燥的小树枝,放进何大力带来的一个大编织袋里。
林间的枯枝落叶很多,不一会儿,编织袋就渐渐鼓了起来。何大力负责扛袋子,包雷和胖哥负责寻找和搬运大块的枯木,女生们则负责收集引火用的细枝和松针。虽然也免不了被树根绊个趔趄,或者被低垂的树枝扫到脸,但大家互相提醒,互相帮助,很快就把编织袋装得满满当当。
“够了够了!再多就扛不动了!”何大力掂量了一下沉重的袋子,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走!回去生火!”
与此同时,打水小分队也出发了。杨阳和老夫子孟繁志肩负重任。金领队告诉他们营地附近就有一条清澈的山溪。
杨阳拿着几个大的折叠水桶,孟繁志则抱着他的宝贝手册,还额外拿了一个小网兜(据他说可能用得上)。两人顺着金领队指的方向,很快听到了潺潺的水声。
拨开茂密的蕨类植物,一条清澈见底、在夕阳下泛着粼粼金光的小溪出现在眼前。溪水冰凉刺骨,冲刷着光滑的鹅卵石,发出悦耳的叮咚声。
“好清的水!”杨阳赞叹道,立刻蹲下身,将折叠水桶打开,浸入溪水中。清澈的溪水迅速灌满了水桶。
“水乃生命之源,此水清澈甘冽,富含矿物质,实乃上品。”孟繁志一边用他那套文辞感叹,一边也拿出一个水桶装水。他还不忘掏出小本本,记录下水源位置和水质观察。
“老夫子,你看!有小虾!”杨阳指着溪水中几尾几乎透明的小生物。
“哦?待我观之!”孟繁志立刻凑近,扶了扶眼镜,仔细观察,“此乃山涧米虾,对水质要求极高,此乃水源洁净之明证也!”他甚至还试图用带来的小网兜去捞,可惜小虾太灵活,没捞着。
两人装了满满几大桶水,沉甸甸的。杨阳力气大,主动承担了大部分重量,孟繁志则负责拿较轻的一桶和记录本。两人互相扶持着,小心翼翼地沿着原路返回营地。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炊烟升起:团结的滋味
当拾柴小分队扛着满满的“战利品”凯旋,打水小分队也提着沉甸甸的水桶归来时,营地里的帐篷也基本搭建完毕了。虽然男生们的四人帐看起来没有艾克艾雪的那么“完美”,有些地方篷布还有点皱,但总算都稳稳地立了起来。孩子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充满了成就感和归属感。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环节——生火做饭!
营地中央已经清理出了一块空地,用石头垒起了一个简易的防火圈。何大力和包雷把拾来的柴火分类堆放好:粗的垫底,细的、松针引火。
生火的重任交给了经验最丰富的金领队。只见他熟练地搓揉着干燥的松针和细枝,堆成一个小鸟巢的形状,然后用打火石(为了安全,没有让孩子们用火柴或打火机),“嚓嚓”几下,一簇小小的火苗便跳跃起来。他小心地呵护着这脆弱的火种,慢慢加入更细的树枝,火苗渐渐变大,发出噼啪的欢快声响。当粗壮的枯枝被点燃,篝火终于熊熊燃烧起来!跳跃的火焰驱散了山林的暮色和寒意,映红了每一张兴奋的小脸,温暖的气息瞬间弥漫了整个营地。
“火!火生起来了!”
“好暖和啊!”
“可以做饭啦!”
欢呼声再次响起。篝火的光芒照亮了营地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孩子们眼中对美食的渴望。
后勤保障组——艾克、艾雪、孟繁志立刻进入“战斗”状态。金领队把登山处提供的食材拿了过来:一袋米,一小瓶油,一包盐,几颗新鲜的土豆和胡萝卜,一小把青菜,还有一小块用保鲜膜包着的猪肉。再加上同学们贡献出来的火腿肠(胖哥孙野贡献最多),晚餐的原料相当丰富!
“欧阳老师建议,晚上我们做蔬菜火腿肉粥!既暖胃又好消化!大家觉得怎么样?”金领队大声问道。
“好!!”
“同意!”
“粥好!暖和!”孩子们一致通过。
“好!”金领队撸起袖子,“现在,洗米洗菜切肉的任务,就交给你们后勤组了!欧阳老师和我负责掌勺熬粥!”
孟繁志立刻行动起来,他拿起米袋,又拎起一个水桶:“在下负责淘米!需用流动清水反复淘洗,去除杂质,方得粥之清甜!”他端着米和水桶,走到营地边缘,一丝不苟地淘洗起来,那认真的劲头像是在做科学实验。
切菜的重任,自然落在了艾克和艾雪身上。金领队把土豆、胡萝卜、青菜、猪肉和火腿肠都交给了他们,还提供了营地配发的简易小菜板和一把不太锋利但勉强能用的折叠小刀。
兄妹俩对视一眼,默契地点点头。他们找了一块相对平整的大石头作为操作台。艾雪先拿起土豆和胡萝卜,走到水桶边仔细清洗,泥垢在清水中迅速褪去,露出食材的本色。艾克则负责处理猪肉,他小心翼翼地撕开保鲜膜,将那块不算大的猪肉放在洗干净的饭盒盖子上(暂时充当砧板)。
“哥,你的手…”艾雪洗好菜回来,看到艾克要用受伤的左手去按肉,立刻出声提醒,眼神里带着关切。
艾克动作一顿,收回了左手:“嗯。”他改用右手拿起小刀,尝试着去切那块滑溜溜的猪肉。但单手操作,猪肉在饭盒盖子上滑动,很难切动。
艾雪立刻放下洗好的土豆和胡萝卜,很自然地伸出手,用指尖稳稳地按住了猪肉的一角:“哥,你切,我帮你按住。”她的动作又快又稳,指尖避开了刀刃的位置。
艾克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但眼神里是心照不宣的默契。他右手握紧小刀,专注地开始切肉片。虽然刀不够快,肉片切得厚薄不一,但在艾雪的稳定配合下,总算把肉切成了勉强能下锅的小块。艾雪的手指始终稳稳地按着肉块,没有丝毫晃动,眼神专注地看着艾克下刀的落点,仿佛在无声地引导。
切好肉,艾克松了口气。艾雪立刻拿起土豆和胡萝卜:“哥,蔬菜我来切,你休息一下手。”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体贴。
艾克没有坚持,他退后一步,看着艾雪。只见艾雪拿起土豆,放在饭盒盖子上。她的小手握着那把对她来说略显笨重的折叠刀,动作却异常沉稳。她先将土豆切成厚片,再切成条,最后切成大小均匀的小丁。胡萝卜也如法炮制。她的动作不快,但非常专注、细致,每一刀落下都带着一种奇异的稳定感。土豆丁和胡萝卜丁在她手下逐渐堆积起来,大小均匀,显示出良好的刀工基础。
最后是青菜和火腿肠。青菜洗净后,艾雪麻利地切成小段。火腿肠则用刀切成薄薄的圆片。艾克在一旁,默默地帮她递东西,把切好的食材分门别类地放在干净的饭盒盖子上。
篝火的火光跳跃着,映照着艾雪专注切菜的侧脸。她微微抿着唇,鼻尖因为用力而渗出细小的汗珠,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小扇子般的阴影。艾克安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她灵巧的手上,偶尔会帮她拂开一缕滑落到眼前的发丝。团团和圆圆被放在旁边一块干净的石头上,蓝色的领结和粉色的蝴蝶结在火光中仿佛也染上了温暖的橘红色,静静地“守护”着忙碌的主人。
金领队一边往架在篝火上的大锅里倒水,一边抽空看向切菜区。当他看到艾雪那沉稳熟练的刀工,看到艾克默契地在旁边辅助、递东西,看到兄妹俩之间那无声的配合流时,他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充满感慨的叹息,摇了摇头,对旁边的欧阳老师低声道:“欧阳老师,我算是彻底服了。这俩孩子…切个菜都跟演双簧似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艾雪这刀工,比我家那口子都稳当!艾克那辅助,也是恰到好处…这哪是十岁的孩子啊…”
欧阳老师正在帮忙淘洗孟繁志送来的米,闻言看向那对在火光中专注忙碌的身影,脸上洋溢着温柔而骄傲的笑容:“金领队,习惯就好。这就是艾克和艾雪。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能创造出‘1 1>2’的奇迹。无论是搭帐篷,还是切菜做饭,他们总能找到最默契的分工,把看似困难的事情变得自然而然。”
就在这时,艾雪切完了最后一片火腿肠。她放下刀,轻轻舒了口气,小脸上露出完成任务的轻松笑容。她将切好的所有食材——肉丁、土豆丁、胡萝卜丁、青菜段、火腿片,分门别类地装在几个干净的饭盒盖子上,小心翼翼地端到金领队和欧阳老师面前。
“金领队,欧阳老师,食材都准备好了。”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丝小小的成就感。
金领队看着眼前码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食材,再看看艾雪被火光映红的小脸和艾克安静站在她身边的身影,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太棒了!艾雪,艾克!你们俩真是我们营地的‘定海神针’!这食材切得,看着就舒心!”
欧阳老师也笑着夸奖:“辛苦你们了!做得非常好!”
食材到位,金领队这位“大厨”正式掌勺!他先把淘好的米倒入沸腾的大锅中,用长柄勺慢慢搅动。米香渐渐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接着,他依次倒入肉丁、土豆丁、胡萝卜丁,淋上一点油,撒上适量的盐。篝火舔舐着锅底,锅内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各种食材的香气开始交融、升腾,勾得人馋虫大动。
孩子们围坐在篝火旁,火光映红了一张张充满期待的小脸。他们分享着刚才搭帐篷、拾柴、打水的趣事,讨论着山上的风景。杨阳依旧尽职尽责,时不时起身检查一下篝火的安全。何大力在分享他拾柴时差点被一只松鼠“打劫”的经历。胖哥孙野则眼巴巴地盯着锅里翻滚的粥,不时咽着口水。李思思和张小雨小声交流着帐篷里怎么布置才舒服。老夫子孟繁志则拿着小本本,借着火光记录着“野外烹饪实践观察”。
艾克和艾雪安静地坐在一起,艾雪抱着圆圆,艾克则用没受伤的手轻轻抚摸着团团蓝色的领结。火光在他们眼中跳跃,温暖的气息包裹着他们。看着金领队和欧阳老师忙碌的身影,看着锅里渐渐变得浓稠、香气四溢的粥,看着周围同学们兴奋的笑脸,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和归属感在他们心中流淌。这是他们亲手参与建设的营地,这是他们亲手准备的晚餐,这是属于四(1)班独一无二的夜晚。团团圆圆依偎在主人身边,蓝色的领结和粉色的蝴蝶结也被这温暖的篝火和团结的氛围所感染,仿佛在无声地微笑。山林寂静,唯有篝火的噼啪声、锅内的咕嘟声和孩子们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黑山营地最温馨动人的乐章。
“哇!终于到了!”
“营地!我们的营地!”
“累死我啦!我的床在哪里?!”胖哥孙野几乎是瘫倒在地上,发出劫后余生般的呻吟,但他的小眼睛里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营地坐落在黑山山腰一处背风的缓坡上,周围是高大苍翠的松树和杉木,形成天然的屏障。地面相对平整,铺着厚厚的松针和落叶,踩上去软软的。几块巨大的岩石散落其间,像是天然的桌椅。夕阳的余晖穿过高大的树冠,将整个营地笼罩在一片温暖而朦胧的金红色光晕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松脂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
“干得漂亮!小勇士们!”金领队洪亮的声音带着由衷的赞许,“你们成功征服了第一阶段的挑战!这里就是我们今晚的家了!”他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指了指营地边缘堆放整齐的一堆物资,“看,登山处提供的补给已经送到了!米、油、盐、蔬菜、还有一点肉!再加上你们自己带的干粮,今晚我们就能吃上热乎乎的自己做的饭了!”
“耶!自己做饭!”孩子们再次欢呼起来,一路的疲惫仿佛被这新的期待冲淡了不少。想到热腾腾的饭菜和温暖的篝火,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但是!”欧阳老师温和却清晰地接过话头,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家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建起来!饭也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做!这才是真正的锻炼!现在,我们需要分工合作!”
“对!”金领队接口道,开始利落地分配任务,“营地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搭帐篷,安顿下来!第二,拾柴火,准备生火做饭!第三,打水,清洗食材!欧阳老师和我负责总体协调和安全指导,具体工作,要靠你们自己!”
他迅速扫视着这群跃跃欲试的孩子:“杨阳!”
“在!”杨阳立刻站直,班旗依旧握在手中。
“你作为班长,统筹全局!负责帐篷搭建小组!清点帐篷数量,合理分配人手和位置!”
“是!保证完成任务!”杨阳的声音斩钉截铁。
“何大力!”
“到!”体育委员挺起胸膛。
“你负责拾柴火小组!带几个体力好的同学,在营地附近安全区域内收集干燥的树枝!记住,安全第一!只捡地上的枯枝,不要折树上的活枝!要粗细搭配!”
“明白!”何大力用力点头。
“艾克、艾雪!”金领队的目光落在兄妹俩身上。
艾克和艾雪立刻站好,眼神专注。
“你们俩,加上孟繁志,”金领队指了指老夫子,“你们三个负责后勤保障!孟繁志熟悉书本知识,负责协助规划营地布局和检查物资!艾克艾雪,你们心思细,动作也麻利,等杨阳他们搭好帐篷,你们负责整理内务!另外,最重要的任务——等柴火和水到位,你们负责清洗蔬菜,准备食材!今晚的饭能不能吃上,就看你们切菜的手艺了!”
“收到!”艾克沉稳地点头。
“好的!”艾雪的声音清脆悦耳。
“领队放心,后勤保障,重中之重,在下必当尽心竭力!”孟繁志扶了扶眼镜,一脸郑重。
“剩下的同学,灵活支援!包雷、孙野、李思思、张小雨,你们听从杨阳和何大力的调遣!记住,安全第一,互相帮助!”金领队最后强调。
任务明确,孩子们立刻像上了发条的小机器人,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
搭帐篷:筑起临时的家
杨阳立刻展现出班长的组织才能。他先跑到物资堆旁,快速清点帐篷。登山处提供的帐篷有几种规格:几顶四人帐,一顶稍小的两人帐,还有一顶明显是为老师准备的单人帐(更专业一些)。
“同学们!”杨阳大声招呼,“帐篷在这里!四人帐我们男生住!包雷、何大力、孙野,你们三个和我一顶!孟繁志、还有…(他快速扫视)…嗯,刚好,你们仨加上我,一顶四人帐!”
老夫子孟繁志立刻应道:“善!”
包雷和胖哥也点头:“没问题!”
“女生这边,”杨阳看向李思思和张小雨,“你们俩一顶四人帐,空间足够宽敞舒适!”
“太好啦!”李思思和张小雨开心地拍手。
“欧阳老师,这是您的单人帐。”杨阳恭敬地把那顶更专业的帐篷递给欧阳老师。
“谢谢杨阳,安排得很合理。”欧阳老师赞许地点头。
最后,杨阳拿起那顶小巧的双人帐,目光自然地落在艾克和艾雪身上。帐篷不大,刚好适合两人。他没有任何犹豫,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艾克,艾雪,这顶小的两人帐,你们俩住,正好。”他的语气平常得像在分配文具。
“嗯。”艾克点点头,走过去接过了帐篷包。
“谢谢班长。”艾雪也甜甜一笑。
周围的同学们对此毫无异议,甚至觉得理所当然。胖哥孙野还打趣道:“艾克艾雪住小帐篷,团团圆圆也有地方放啦!”引得大家一阵善意的笑声。金领队在一旁看着,虽然心里再次掠过一丝“这兄妹俩真是特别”的念头,但这次他只是会心一笑,并未多言。欧阳老师更是早已习惯。
帐篷分配完毕,真正的挑战才开始。打开帐篷包,取出各种杆子、地钉、篷布,对于这群十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个复杂的“工程”。说明书上的图示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手忙脚乱。
“哎呀!这根杆子插哪里?”
“地钉!地钉要敲进去吗?怎么敲?”
“这个篷布角怎么固定不住啊?”
男生们的四人帐区域一片“哀嚎”。
杨阳作为组长,额头也冒了汗。他努力回忆着之前看过的搭帐篷视频,对照着说明书。“别慌!先铺开内帐!对,就是这块有纱网的!包雷,你拉住那个角!何大力,你拿那根最长的杆子,穿进这个布套里!孙野,你帮忙撑住这边!”他大声指挥着,虽然自己也有点懵,但那份责任感和镇定感染着大家。
老夫子孟繁志没有直接参与搭建,但他拿着那本《野外生存实用手册》,在旁边踱步观察,不时推推眼镜,用他那特有的腔调指点:“杨阳同学,此杆应穿行于彼布套之中,方能形成穹顶结构…孙野同学,地钉需以四十五度角斜插入土,方能受力稳固…”虽然有时显得有点迂腐,但关键时刻还真能点出要点。
女生这边,李思思和张小雨的四人帐空间大,零件更多,两人看着一堆东西有点手足无措。欧阳老师走过去,温和地指导:“思思,小雨,别急。我们先找出内帐,铺平。看,这四个角有金属环,是用来固定杆子的…”
金领队则像个救火队员,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哪里卡壳就去哪里点拨一下:“小伙子,杆子要弯曲,对,像弓一样!”“地钉用石头砸进去,别用手!”“姑娘们,外帐的门厅方向要对着背风面!”
而艾克和艾雪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选择了一块相对平整、靠近一块大岩石(可以挡风)的地方。艾克放下帐篷包,艾雪默契地拉开拉链,两人分工明确。
艾克主要负责撑杆。他仔细辨认着不同长度的杆子,按照说明书和颜色标记,动作沉稳地将一根根杆子穿进内帐的布套中。虽然左臂受伤不便用力,但他巧妙地用膝盖和身体配合,将杆子弯曲到位,卡入底部的卡槽。他的动作不快,但非常精准,几乎没有返工。
艾雪则负责铺设和固定。她仔细地将内帐铺平,在艾克穿好杆子后,她迅速地将内帐的四个角用地钉牢牢固定在地面上。她的小手握着石头敲打地钉的动作,熟练得让人惊讶,力度恰到好处。接着是外帐,她仔细地覆盖在内帐上,将所有的挂钩和防风绳一一扣紧、拉直、用地钉固定。她动作麻利,眼神专注,像在完成一件精密的艺术品。
两人几乎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艾克撑起一根杆子,艾雪就知道该去固定哪个角;艾雪拉紧一根防风绳,艾克就默契地递上地钉。他们的配合行云流水,仿佛经过千百次的演练。夕阳的金辉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那顶迅速成型、小巧而稳固的双人帐篷上。团团和圆圆被暂时放在旁边一块干净的石头上,蓝色的领结和粉色的蝴蝶结安静地“注视”着主人默契的协作。
当其他小组还在跟帐篷“搏斗”时,艾克和艾雪的小帐篷已经稳稳地立在了营地上。篷布绷得紧紧的,防风绳拉得笔直,在渐起的晚风中纹丝不动。
“哇!艾克艾雪,你们的帐篷搭得好快!好漂亮!”李思思和张小雨羡慕地看过来。
“厉害啊!”连正在跟地钉较劲的包雷也忍不住赞叹。
杨阳看了一眼,眼中也闪过佩服,随即对自己小组喊道:“加把劲!我们也不能落后!”
金领队看着那顶最先立起来的、堪称完美的小帐篷,再看看那对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兄妹,忍不住对身边的欧阳老师低声感叹:“欧阳老师,我现在是真信了,他们俩…大概真的共用了一个脑子。这默契,神了!”
欧阳老师看着艾克正小心地把团团圆圆抱进帐篷,艾雪则在整理内帐的防潮垫,脸上露出温柔而自豪的笑容:“是啊,他们是彼此最完美的搭档。”
拾柴与打水:为篝火与晚餐奠基
就在帐篷搭建如火如荼进行时,何大力带领的拾柴小分队也出发了。成员有包雷、胖哥孙野(虽然体力消耗大,但捡柴不需要太多攀爬),还有主动请缨的李思思和张小雨(她们想为集体出力)。
“记住金领队的话!只捡地上的枯枝!粗的细的都要!粗的耐烧,细的引火!”何大力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一边走一边叮嘱,“注意脚下,别被树根绊倒!看到可疑的蘑菇、果子,千万别碰!”
“放心吧大力!”包雷应道,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地面。
“粗的…粗的…”胖哥孙野念念有词,努力弯腰捡起一根粗壮的枯枝,虽然累,但干劲十足。
“哇!这里好多小枯枝!”李思思和张小雨像发现宝藏一样,蹲在地上,仔细地捡拾着干燥的小树枝,放进何大力带来的一个大编织袋里。
林间的枯枝落叶很多,不一会儿,编织袋就渐渐鼓了起来。何大力负责扛袋子,包雷和胖哥负责寻找和搬运大块的枯木,女生们则负责收集引火用的细枝和松针。虽然也免不了被树根绊个趔趄,或者被低垂的树枝扫到脸,但大家互相提醒,互相帮助,很快就把编织袋装得满满当当。
“够了够了!再多就扛不动了!”何大力掂量了一下沉重的袋子,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走!回去生火!”
与此同时,打水小分队也出发了。杨阳和老夫子孟繁志肩负重任。金领队告诉他们营地附近就有一条清澈的山溪。
杨阳拿着几个大的折叠水桶,孟繁志则抱着他的宝贝手册,还额外拿了一个小网兜(据他说可能用得上)。两人顺着金领队指的方向,很快听到了潺潺的水声。
拨开茂密的蕨类植物,一条清澈见底、在夕阳下泛着粼粼金光的小溪出现在眼前。溪水冰凉刺骨,冲刷着光滑的鹅卵石,发出悦耳的叮咚声。
“好清的水!”杨阳赞叹道,立刻蹲下身,将折叠水桶打开,浸入溪水中。清澈的溪水迅速灌满了水桶。
“水乃生命之源,此水清澈甘冽,富含矿物质,实乃上品。”孟繁志一边用他那套文辞感叹,一边也拿出一个水桶装水。他还不忘掏出小本本,记录下水源位置和水质观察。
“老夫子,你看!有小虾!”杨阳指着溪水中几尾几乎透明的小生物。
“哦?待我观之!”孟繁志立刻凑近,扶了扶眼镜,仔细观察,“此乃山涧米虾,对水质要求极高,此乃水源洁净之明证也!”他甚至还试图用带来的小网兜去捞,可惜小虾太灵活,没捞着。
两人装了满满几大桶水,沉甸甸的。杨阳力气大,主动承担了大部分重量,孟繁志则负责拿较轻的一桶和记录本。两人互相扶持着,小心翼翼地沿着原路返回营地。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炊烟升起:团结的滋味
当拾柴小分队扛着满满的“战利品”凯旋,打水小分队也提着沉甸甸的水桶归来时,营地里的帐篷也基本搭建完毕了。虽然男生们的四人帐看起来没有艾克艾雪的那么“完美”,有些地方篷布还有点皱,但总算都稳稳地立了起来。孩子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充满了成就感和归属感。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环节——生火做饭!
营地中央已经清理出了一块空地,用石头垒起了一个简易的防火圈。何大力和包雷把拾来的柴火分类堆放好:粗的垫底,细的、松针引火。
生火的重任交给了经验最丰富的金领队。只见他熟练地搓揉着干燥的松针和细枝,堆成一个小鸟巢的形状,然后用打火石(为了安全,没有让孩子们用火柴或打火机),“嚓嚓”几下,一簇小小的火苗便跳跃起来。他小心地呵护着这脆弱的火种,慢慢加入更细的树枝,火苗渐渐变大,发出噼啪的欢快声响。当粗壮的枯枝被点燃,篝火终于熊熊燃烧起来!跳跃的火焰驱散了山林的暮色和寒意,映红了每一张兴奋的小脸,温暖的气息瞬间弥漫了整个营地。
“火!火生起来了!”
“好暖和啊!”
“可以做饭啦!”
欢呼声再次响起。篝火的光芒照亮了营地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孩子们眼中对美食的渴望。
后勤保障组——艾克、艾雪、孟繁志立刻进入“战斗”状态。金领队把登山处提供的食材拿了过来:一袋米,一小瓶油,一包盐,几颗新鲜的土豆和胡萝卜,一小把青菜,还有一小块用保鲜膜包着的猪肉。再加上同学们贡献出来的火腿肠(胖哥孙野贡献最多),晚餐的原料相当丰富!
“欧阳老师建议,晚上我们做蔬菜火腿肉粥!既暖胃又好消化!大家觉得怎么样?”金领队大声问道。
“好!!”
“同意!”
“粥好!暖和!”孩子们一致通过。
“好!”金领队撸起袖子,“现在,洗米洗菜切肉的任务,就交给你们后勤组了!欧阳老师和我负责掌勺熬粥!”
孟繁志立刻行动起来,他拿起米袋,又拎起一个水桶:“在下负责淘米!需用流动清水反复淘洗,去除杂质,方得粥之清甜!”他端着米和水桶,走到营地边缘,一丝不苟地淘洗起来,那认真的劲头像是在做科学实验。
切菜的重任,自然落在了艾克和艾雪身上。金领队把土豆、胡萝卜、青菜、猪肉和火腿肠都交给了他们,还提供了营地配发的简易小菜板和一把不太锋利但勉强能用的折叠小刀。
兄妹俩对视一眼,默契地点点头。他们找了一块相对平整的大石头作为操作台。艾雪先拿起土豆和胡萝卜,走到水桶边仔细清洗,泥垢在清水中迅速褪去,露出食材的本色。艾克则负责处理猪肉,他小心翼翼地撕开保鲜膜,将那块不算大的猪肉放在洗干净的饭盒盖子上(暂时充当砧板)。
“哥,你的手…”艾雪洗好菜回来,看到艾克要用受伤的左手去按肉,立刻出声提醒,眼神里带着关切。
艾克动作一顿,收回了左手:“嗯。”他改用右手拿起小刀,尝试着去切那块滑溜溜的猪肉。但单手操作,猪肉在饭盒盖子上滑动,很难切动。
艾雪立刻放下洗好的土豆和胡萝卜,很自然地伸出手,用指尖稳稳地按住了猪肉的一角:“哥,你切,我帮你按住。”她的动作又快又稳,指尖避开了刀刃的位置。
艾克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但眼神里是心照不宣的默契。他右手握紧小刀,专注地开始切肉片。虽然刀不够快,肉片切得厚薄不一,但在艾雪的稳定配合下,总算把肉切成了勉强能下锅的小块。艾雪的手指始终稳稳地按着肉块,没有丝毫晃动,眼神专注地看着艾克下刀的落点,仿佛在无声地引导。
切好肉,艾克松了口气。艾雪立刻拿起土豆和胡萝卜:“哥,蔬菜我来切,你休息一下手。”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体贴。
艾克没有坚持,他退后一步,看着艾雪。只见艾雪拿起土豆,放在饭盒盖子上。她的小手握着那把对她来说略显笨重的折叠刀,动作却异常沉稳。她先将土豆切成厚片,再切成条,最后切成大小均匀的小丁。胡萝卜也如法炮制。她的动作不快,但非常专注、细致,每一刀落下都带着一种奇异的稳定感。土豆丁和胡萝卜丁在她手下逐渐堆积起来,大小均匀,显示出良好的刀工基础。
最后是青菜和火腿肠。青菜洗净后,艾雪麻利地切成小段。火腿肠则用刀切成薄薄的圆片。艾克在一旁,默默地帮她递东西,把切好的食材分门别类地放在干净的饭盒盖子上。
篝火的火光跳跃着,映照着艾雪专注切菜的侧脸。她微微抿着唇,鼻尖因为用力而渗出细小的汗珠,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小扇子般的阴影。艾克安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她灵巧的手上,偶尔会帮她拂开一缕滑落到眼前的发丝。团团和圆圆被放在旁边一块干净的石头上,蓝色的领结和粉色的蝴蝶结在火光中仿佛也染上了温暖的橘红色,静静地“守护”着忙碌的主人。
金领队一边往架在篝火上的大锅里倒水,一边抽空看向切菜区。当他看到艾雪那沉稳熟练的刀工,看到艾克默契地在旁边辅助、递东西,看到兄妹俩之间那无声的配合流时,他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充满感慨的叹息,摇了摇头,对旁边的欧阳老师低声道:“欧阳老师,我算是彻底服了。这俩孩子…切个菜都跟演双簧似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艾雪这刀工,比我家那口子都稳当!艾克那辅助,也是恰到好处…这哪是十岁的孩子啊…”
欧阳老师正在帮忙淘洗孟繁志送来的米,闻言看向那对在火光中专注忙碌的身影,脸上洋溢着温柔而骄傲的笑容:“金领队,习惯就好。这就是艾克和艾雪。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能创造出‘1 1>2’的奇迹。无论是搭帐篷,还是切菜做饭,他们总能找到最默契的分工,把看似困难的事情变得自然而然。”
就在这时,艾雪切完了最后一片火腿肠。她放下刀,轻轻舒了口气,小脸上露出完成任务的轻松笑容。她将切好的所有食材——肉丁、土豆丁、胡萝卜丁、青菜段、火腿片,分门别类地装在几个干净的饭盒盖子上,小心翼翼地端到金领队和欧阳老师面前。
“金领队,欧阳老师,食材都准备好了。”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丝小小的成就感。
金领队看着眼前码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食材,再看看艾雪被火光映红的小脸和艾克安静站在她身边的身影,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太棒了!艾雪,艾克!你们俩真是我们营地的‘定海神针’!这食材切得,看着就舒心!”
欧阳老师也笑着夸奖:“辛苦你们了!做得非常好!”
食材到位,金领队这位“大厨”正式掌勺!他先把淘好的米倒入沸腾的大锅中,用长柄勺慢慢搅动。米香渐渐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接着,他依次倒入肉丁、土豆丁、胡萝卜丁,淋上一点油,撒上适量的盐。篝火舔舐着锅底,锅内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各种食材的香气开始交融、升腾,勾得人馋虫大动。
孩子们围坐在篝火旁,火光映红了一张张充满期待的小脸。他们分享着刚才搭帐篷、拾柴、打水的趣事,讨论着山上的风景。杨阳依旧尽职尽责,时不时起身检查一下篝火的安全。何大力在分享他拾柴时差点被一只松鼠“打劫”的经历。胖哥孙野则眼巴巴地盯着锅里翻滚的粥,不时咽着口水。李思思和张小雨小声交流着帐篷里怎么布置才舒服。老夫子孟繁志则拿着小本本,借着火光记录着“野外烹饪实践观察”。
艾克和艾雪安静地坐在一起,艾雪抱着圆圆,艾克则用没受伤的手轻轻抚摸着团团蓝色的领结。火光在他们眼中跳跃,温暖的气息包裹着他们。看着金领队和欧阳老师忙碌的身影,看着锅里渐渐变得浓稠、香气四溢的粥,看着周围同学们兴奋的笑脸,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和归属感在他们心中流淌。这是他们亲手参与建设的营地,这是他们亲手准备的晚餐,这是属于四(1)班独一无二的夜晚。团团圆圆依偎在主人身边,蓝色的领结和粉色的蝴蝶结也被这温暖的篝火和团结的氛围所感染,仿佛在无声地微笑。山林寂静,唯有篝火的噼啪声、锅内的咕嘟声和孩子们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黑山营地最温馨动人的乐章。